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6,(2)
为掌握性控冻精奶牛后裔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情况,文章对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所生产的母犊进行生长发育跟踪观察,测量其体尺和体重;对其产犊情况和生产性能进行分组试验。结果表明:性控冻精组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与常规冻精组无明显差异,可以在奶牛生产上大量推广和使用性控冻精,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郭苓 《畜禽业》2013,(7):57-59
<正>宝应县年饲养能繁母猪2.5万头。2001年以来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特别是仿生输精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生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从原来的54%提高到86%,窝均产仔10.8头,育肥到100kg比本交平均缩短了20d。生猪良补项目实行免费供精,社会劣质种公猪由于收费高而被自然淘汰,大中型养殖场停止了饲养种公猪  相似文献   

3.
陈俊霖 《畜禽业》2011,(8):16-17
<正>牛冻精人工授精作为一项实用繁殖技术已普及推广。旺甫镇党委政府把本镇的水牛品种改良列入议事日程,牛冻精人工授精为本镇的科技攻关项目拨了专项资金,建立示范点,免费配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择黑龙江省大庆市泰康县四个村共412头健康、经产的适龄荷斯坦奶牛进行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个试验组采用一种细管冻精,所有供试牛都采用圈养方式,饲料来源一致。试验结果表明:A组用C035(天津产)冻精给发情母牛输精后的平均受胎率为75%,B组12549(上海产)的母牛受胎率为73.13%,C组96188(哈尔滨产)为73.91%,D组00209(哈尔滨产)为56%。A、B、C三种冻精对母牛的受胎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D组00209号冻精对母牛的受胎率显著(P<0.05)低于其他三种。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6)
<正>新的授精方式如子宫颈后、子宫深部和腹腔镜的发展,将会有助于提高冷藏或冷冻-解冻精子效率,并可使冻精应用成为可能,同时可推进性控精液人工授精的推广。1子宫颈后授精子宫颈后授精,使用的是一个细的和半软的输精装置通过一个事先插入子宫颈皱褶的常规导尿管。WastonBehan(2002)在英国每次使用10亿精子通过子宫颈后授精  相似文献   

6.
以HBSS溶液为稀释液,DMSO为抗冻剂,0.25 mL麦细管为冻存管,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冻存黄姑鱼精子,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了冻精的DNA损伤,荧光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FCM)检测了冻精的细胞膜性结构损伤。结果表明,DMSO质量分数在5%~20%时,冻精的活力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中DMSO质量分数在10%时,冻精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分别为85.25%±3.95%、(3.23±0.27) min及(3.83±0.33) min。DMSO质量分数在25%、30%时,冻精的活力显著下降。SCGE检测显示,DMSO质量分数在5%~15%时、冻精的DNA损伤与鲜精相比差异不显著,DMSO质量分数为20%、25%、30%时,冻精的DNA损伤明显加重,冻精的DNA损伤与抗冻剂DMSO的质量分数成正相关。FCM检测显示,DMSO质量分数在5%~20%时,冻精中线粒体及细胞膜结构保持完整性的精子比例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DMSO质量分数在25%、30%时,冻精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膜结构保持完整性的精子比例明显下降。分析认为,较高质量分数的DMSO是引起冻精活力下降,DNA、线粒体及细胞膜结构损伤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宁鹏  陈刚  张寿  李宗辉  傅繁仪 《畜禽业》2009,(10):70-72
对民和县176头奶牛的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发现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患病率为75.5%,对乳区进行检测,发现左前乳房患病率为12.5%,左后乳房患病率为27.8%,右前乳房患病率为14.8%,右后乳房患病率为20.4%;通过挤奶方式和胎次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影响的调查,发现人工挤奶的奶牛隐形乳房炎患病率为69.9%,低于机器挤奶的奶牛隐性乳房炎74.3%患病率,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从第五胎起有上升趋势。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患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了预防措施,6个月后复检,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降低至60.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4种不同冷冻稀释液制备杜泊绵羊细管冻精,A组做为对照组,为生产中应用的配方。在4组稀释液中,解冻后精子活率以B组解冻后精子活率最高,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将B组稀释液细管冻精用于人工授精,妊娠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9.
张建军  王海宏 《畜禽业》2001,(11):41-41
在几年的黄牛改良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黄牛冻配提高受胎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操作规程,适时输精和子宫疾病快速治疗三个方面作一介绍. 1.操作规程 在牛的人工授精中,除按常规操作以外,主要应掌握冻精的解冻温度和输精的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对虾输精管用于人工授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越冬后期雄虾输精管中的精子已达成熟程度,可以作为人工授精用精子来源。采取越冬后期雄虾的输精管用于人工授精,除一批卵子未受精外,其余两批的平均受精率为73.6%,孵化率为86.6%。保存72小时后的输精管用于人工授精,平均受精率为54.2%,孵化率为86.7%。类似于用精荚进行人工授精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唐家  刘泽君  陈锋 《畜禽业》2007,(5):25-26
<正>根据眉山市2006年畜牧生产年末统计,全市存栏奶牛65526头(其中能繁奶牛32863头),生产鲜奶12.40万t,能繁奶牛年平均单产仅3.77t。平均单产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7.16个百分点。众所周知,影响奶牛单产水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二是饲养管理。笔者就如何持续提高奶牛品质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猪人工授精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新 《畜禽业》2001,(7):60-60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养猪的技术措施之一,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市应用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全市猪一次情期受胎率达90%以上,窝平产仔数13 1头,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产仔数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2,(6):67
<正>5月31日至6月1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在四川成都召开2012年全国畜牧良种补贴工作会议。据悉,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改良奶牛4200多万头(次)、猪1.3亿胎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成年母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约10%,生产良种商品猪超过10亿头。项目县种公猪站由2800多家增加到近3500家,供精荷斯坦优秀种公牛  相似文献   

14.
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精子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精子活力进行观察,同时研究了精子在4种不同稀释液与2种不同浓度抗冻剂组成的保存液中的超低温冷冻保存,并开展了冻精的授精实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精子浓度为(2.035±0.179)×1012cell·mL-1,在盐度为5.8、pH为7.17时,精子的活力都高达95%。以A液作为稀释液、10%甲醇作为抗冻剂时,冷冻保存精子效果最好,解冻后精子活力为(81.7±0.9)%。用解冻后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获得的受精率为(88.4±2.1)%,孵化率为(74.0±0.8)%;而鲜精受精率为(91.0±0.8)%,孵化率(82±1.6)%,冻精与鲜精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授精实验证明了解冻后的精子能正常用于该鱼的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12月毫州市家畜胚胎移植中心首次与加拿大IND公司北京爱德育生科技发展公司成功开展了四批“万公斤级”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工作,该移植是在农村饲养条件下的西杂黄牛和荷斯坦杂交牛作为受体,胚胎是由IND公司直接提供的冻胚。共选受体牛120头,第一批移植47头;第二批移植31头,第三批移植10头,第四批移植5头,共移植96头次,直接受孕38头,已产下6头(3公3母),移植率为77.5%,受胎率为39.5%。结果表明:利用西杂黄牛开展高产奶牛胚胎移植是可行的,只是由于技术操作成熟度不高,受胎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10):21-22
自2003-2016年连续14年,对延平区奶牛场奶牛布鲁氏菌病进行血清学检测,共检测奶牛血清151 111头次。结果显示:阴性牛151 047头,阳性牛64头,平均阳性率0.04%,并从2010年开始到2016年布鲁氏菌病检测全部为阴性,有效地控制了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吉平 《畜禽业》2012,(12):24-26
<正>全混合日粮(TMR)技术是现代奶牛饲养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它在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国内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也已陆续开始使用这项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奶牛饲养户大多数采用传统的饲喂方式,精、粗料分开饲喂,由于各种饲料的适口性不同,常导致总的干物质摄取量不足,使生产性能受到影响,繁殖出现障碍。通过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可扩大利用原来单独饲喂的适口性差的饼、渣类等饲料资源。由于该技术可使奶牛少量多次的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铜川地区TMR饲养方式对奶牛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以期在奶牛生产中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试验将40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牛分成2组,每组20头。结果表明,试验组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35 kg(P0.05),乳蛋白提高了0.15%(P0.05),干物质提高了2.16%(P0.05),整个试验期奶牛健康状况良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头每日平均多增加经济收入为2.93元,TMR饲喂奶牛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青海某县奶牛养殖小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智勇 《畜禽业》2008,(6):64-65
<正>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因感染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菌所引起。它可使奶牛产乳量降低,乳糖、乳脂及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离子增多,并且隐性乳房炎可造成潜在性的生产性能降低,即奶牛利用年限缩短等,造成难以估计经济损失[1]。民和县某奶牛养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3,(10)
通过近3年鸡人工授精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详细介绍了鸡人工授精的意义、采精技术、精液检测技术及输精技术,有力地推动了鸡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