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南宁隆安县某竹鼠养殖场发生竹鼠死亡的原因,从发病的竹鼠肝、肺及肾脏中分离得到2株可疑细菌,经形态观察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两株细菌均为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经小鼠回归试验证实该分离菌可致死小鼠。测序结果显示,该菌16S rRNA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AB680422)同源性高达99.9%。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头孢氨苄等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有抗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是隆安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致死的病原菌。本文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对竹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死亡猕猴血液中分离的细菌,本试验采用16S rR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毒力试验采用皮下注射小鼠的方法。结果显示,所鉴定细菌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敏感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克林霉素、利福平、氟苯尼考、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等。经皮下注射700个活菌即能致死小鼠。结果表明,南平某动物园此次猕猴死亡是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从流产奶牛胎儿组织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采用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 rRNA和16S~23S rRNA测序、药敏试验和小鼠致死性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6S rRNA和16S~23S rRNA基因序列一致性分别高达99%和96%,16S~23S rRNA基因被扩增出3条不同长度条带;该菌生化特性均符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化反应特性;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多粘菌素等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卡拉霉素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米诺环素等耐药;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性。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4.
从河南省罗山县某猪场腹泻仔猪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细菌形态和生化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该分离株为O157。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和丁胺卡那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桂林某竹鼠养殖场患病竹鼠的病原,从发病竹鼠肝组织分离到一株细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进化分析显示,该菌与来自棉花红蜘蛛的弗氏柠檬酸杆菌遗传关系最近,但处于独立的分支上。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成年小白鼠的LD_(50)为2.8×10~8 CFU,对10~20日龄的竹鼠LD_(50)为6.3×10~8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唑啉、氟苯尼考、林可霉素、强力霉素等有耐药性。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发病竹鼠肺泡间隔增宽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血管扩张、淤血;脾被膜外大量坏死细胞;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是引起桂林竹鼠发病和致死的病原菌,分离菌株对竹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郑州海洋馆饲养的赤魟的发病原因,试验采用微生物分离方法从病鱼体内分离出一批优势菌,以常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检测,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优势菌进行了鉴定,使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G和杆菌肽耐药,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新生霉素、链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7.
为鉴定2014年某地区养鸭场引起番鸭死亡的病原,本试验从病死鸭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菌DC2014-1,经动物试验证实该分离菌能致雏番鸭死亡且能复制出与临床相同的病例。以该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16S rRNA基因,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与大肠杆菌的相似性高达99%,因此确定分离株DC2014-1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大部分测试药物耐药,仅对头孢西丁、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引起竹鼠死亡的病因,以病死竹鼠的内脏器官进行病原菌分离,对优势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细菌16S rRNA比对和致病力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对竹鼠具有较强致病力的雷氏普罗威登斯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20种药物中,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他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和阿米卡星,表现中介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呋、头孢西丁、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等5种,而表现为耐药的有9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引起狐狸肺炎的病原菌,采用常规鉴定法和16S rRNA PCR方法从肺炎的狐狸肺脏病料组织中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确定该菌为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的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分离菌与绿脓杆菌同源性达100%。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有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某养殖场犊牛腹泻的致病菌,为选择敏感药物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无菌采集腹泻犊牛肛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致病性试验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肛拭子经培养后的菌落形态一致,经表型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确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型引物鉴定分离菌株为ETEC型;且分离菌株可致小鼠死亡;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啉、四环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21种药物表现为耐药,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等10种药物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头孢西丁、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及呋喃妥因4种药物表现为敏感。[结论] 该养殖场的犊牛腹泻是由大肠杆菌ETEC型所致,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使用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