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离子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茶儿茶素EGCG是茶多酚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u2+发生络合反应.本试验在化学体系中研究了EGCG与Cu2+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其形成条件主要受pH值和Cu2+/EGCG比率的影响:在pH≤4.0时,即在强酸性条件下,EGCG与Cu2+很难形成络合物;pH>4.0时,EGCG与Cu2+可以形成络合物;pH>9.0时,酚羟基与碱作用生成酚钠,有铜离子存在时,Cu2+可充当催化剂,促进EGCG自氧化,Cu 2+被还原为Cu+.在pH=6.0的乙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2:1结合的;在pH=7.4的硼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1:1络合,当两者比例≥4:1时,两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u2+会促进EGCG的氧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腐菌漆酶对苹果多酚类物质的催化特征,为开发新型具有生物活性的色素物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组合试验确定白腐菌漆酶对苹果多酚酶促氧化的最佳条件,并对氧化产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对酚类氧化产物进行HPLC分析,初步确定产物组分,最后分析了苹果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①漆酶对苹果多酚的最佳酶促氧化条件为:反应温度55℃,pH 5.5,苹果多酚质量浓度2.5 mg/mL,漆酶浓度3.5 U/mL。②氧化产物在36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温度和光照不敏感,随着pH增大颜色加深。③HPLC分析表明,模式底物儿茶酚、表儿茶素、儿茶素分别能产生2,2,4种氧化产物。④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质量浓度较高时,苹果多酚氧化产物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强于苹果多酚,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在氧化产物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OH的清除率最高,达85.42%;在氧化产物1 000μg/m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达94.32%。【结论】优化了漆酶催化苹果多酚氧化的工艺条件,苹果酚类物质经漆酶催化氧化后形成了新的可溶性、光热稳定性的有色产物,高质量浓度下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原提取物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PPO催化氧化EGCG的催化特性。[方法]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原料,对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催化氧化形成儿茶素低聚物进行了探讨,并且研究以EGCG作底物时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催化特性。[结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酶促氧化EGCG能够生成一种非茶黄素类的聚合物,此聚合物在pH值6.5、温度50℃、底物浓度1.5%、反应时间10min时生成量最大。[结论]在此条件下,其反应动力学符合米式方程,测得Vmax值为0.108OD/min,Km值为2.565m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铁观音茶多酚提取新方法,为茶多酚绿色提取提供新的技术参考。【方法】以铁观音成品茶为原料,采用新型绿色溶剂——低共熔溶液提取茶多酚;首先筛选出最优的低共熔溶液提取体系,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研究时间、温度、溶液含水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分析其主要成分;最后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析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筛选出最适的茶多酚低共熔溶液提取体系为:乳酸-甜菜碱,其次得到最佳单因素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含水率30%、摩尔比2∶1、固液比1∶40(g:mL);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46.79min、温度62.48℃、溶液含水率32.15%,在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为15.4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茶多酚组分,其中没食子酸含量占1.40%,儿茶素类物质占84.99%,其他组分占13.61%。低共熔溶液法提取的茶多酚DPPH自由基半清除浓度(IC50)值73.89μg·mL-1,比抗坏血酸提高了37.80%。【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的低共熔溶液提取茶多酚最佳工艺条件,可有效提高铁观音茶多酚提取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抗真菌活性菌株BP08进行鉴定,并对其最适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方法】从华南农业大学杀虫植物标本园土壤中筛选出1株BP08拮抗菌株,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P08进行鉴定;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菌株BP08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在培养基初始pH值7.0~8.0,发酵温度30℃,装液量100 mL/L,接种量为3%,180 r/min条件下,菌株BP08生长量及拮抗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较高。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牛肉膏、CaCl2。【结论】短小芽孢杆菌菌株BP08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能够得到大量的抗真菌物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反应会改变食品的风味和质地,因此在食品加工中添加抗氧化剂尤为重要.美拉德反应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自身发生的,并且会产生一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物,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另外,美拉德反应产物主要通过类黑精、还原酮、挥发性杂环化合物三类物质起到抗氧化的作用.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受反应物种类、pH值、温度、时间等多种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茶黄素生产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了茶多酚与丰水梨质量比从1∶1~1∶50的反应比例条件,10~25℃的温度条件,3.5 ~6.5的pH条件,以及20 ~60 min的反应时间对多酚氧化酶氧化茶多酚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酶与底物质量比、温度、时间、pH4个因素对丰水梨多酚氧化酶(PPO)氧化茶多酚形成茶黄素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经组内比较,反应比例1∶40、反应温度20℃、pH 5.5、反应时间40 min下所得产物,用高精度测色仪检测,a值最大,红色最深.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茶多酚的氧化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质量比>时间>pH>温度,最佳组合为茶多酚与酶源质量比1∶40,温度20℃,pH 5.5,氧化时间40 min,茶多酚的转化率为45.70%.[结论]该研究可为寻求低成本的茶黄素生成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儿茶素低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利用MCI层析柱和甲醇水溶液洗脱体系,对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HPLC检测。[结果]分离得到2种纯度相对较高的儿茶素低聚合物,经HPLC制备及结构鉴定,确定其中1种物质是黄酮苷类化合物。[结论]该洗脱体系不仅可将氧化产物和简单儿茶素分离,也可使极性相近的氧化产物基本分离。  相似文献   

9.
以日照白毫乌龙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初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儿茶素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整个初制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咖啡碱与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初制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儿茶素组分以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变化剧烈;儿茶素氧化产物TF、TR和TB含量呈上升趋势,毛茶的TR/TF比值约为12.10。此外,还对日照白毫乌龙茶与红茶、闽台乌龙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研究日照白毫乌龙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华寿桃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分离纯化后的中华寿桃果肉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探讨中华寿桃果肉褐变机理。【方法】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用分光光度法在420 nm下测定不同pH、反应温度、底物浓度条件下桃果肉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中华寿桃果肉66 kD的PPO最适pH约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左右,该酶对温度有较强稳定性;该酶最适作用底物为绿原酸、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FeSO4、EDTA和抗坏血酸等化合物可以抑制PPO活性,CaCl2、CuSO4和MnSO4等则起促进作用。【结论】该酶耐热能力强,适度低温、酸性条件、抗坏血酸处理等可以抑制该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离、纯化和鉴定黑豆种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其田间霉菌抑制活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以抑菌活性为指导,采用液相萃取、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黑豆种皮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结合核磁共振波谱(NMR)数据鉴定抑菌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黑豆种皮中花色苷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黑豆种皮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萃取层,从中纯化得到主要活性成分表儿茶素,其对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豆种皮中富含矢车菊素葡萄糖苷等花色苷类物质,其在提取过程中可转化形成表儿茶素。【结论】表儿茶素作为黑豆种皮中多酚类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黑豆抗田间霉菌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德昂族酸茶储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为其加工与储藏工艺的改进和品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储藏2年、储藏4年、储藏5年、储藏7年和储藏8年德昂族酸茶的德昂族酸茶样品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等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德昂族酸茶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呈下降趋势,水分含量与儿茶素总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儿茶素组分中,除儿茶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外,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储藏时间德昂族酸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水分含量分别为21.14%~29.61%、2.46%~2.69%、3.11%~3.28%、42.28%~46.24%、3.59%~5.30%和7.37%~8.37%;没食子酸(GA)、EGC、EC、EGCG、ECG、+C和儿茶素总量分别为0.66%~1.32%、2.58%~4.93%、4.03%~7.08%、3.19%~7.41%、1.86%~3.41%、1.86%~2.52%和15.06%~22.47%,感官评价综合得为87.20~90.25分,依次为储藏2年>储藏8年>储藏5年>储藏7年>储藏4年。【结论】在自然仓储过程中德昂族酸茶的理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适当延长储藏时间,有利于提升其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四川绿茶的滋味品质现状,为四川绿茶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四川省内主要茶区68个绿茶样品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没食子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及其滋味贡献度,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研究不同等级绿茶之间的滋味差异,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绘制滋味风味轮。【结果】分析各生化成分的滋味贡献度,筛选浓度阈值比(Dove-over-threshold, Dot)大于1的物质,发现γ-氨基丁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是四川绿茶苦味的主要贡献成分;EGC、EGCG、GCG、ECG是涩味的主要贡献成分;谷氨酸是鲜味的主要贡献成分。通过OPLS-DA模型,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半胱氨酸、儿茶素总量、可溶性糖等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杨梅素的相互作用对绿茶茶汤色泽呈现的影响。【方法】以茶叶中主要的多酚类物质EGCG和杨梅素作为研究对象,将单独的EGCG、杨梅素以及EGCG与杨梅素混合母液分别溶于pH 5.0磷酸缓冲液,在100℃水浴中热处理10h,观察其颜色变化,采用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3种溶液的颜色变化规律,并根据溶液的色度值结合动力学方程,建立3种溶液颜色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光谱及色度变化结果显示:EGCG与杨梅素混合母液的色泽变化较其单独母液明显,从淡黄色变成红色;EGCG与杨梅素的相互作用能加深色度的变化,且两者均对混合母液的黄变、红变起作用。互作试验表明,杨梅素能加速EGCG黄变、红变的趋势,EGCG对杨梅素色泽变化有辅助作用。结合颜色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色泽变化中杨梅素对混合母液的红变起到主要作用,EGCG对混合母液的黄变起到主要作用。【结论】EGCG与杨梅素对色泽变化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内生放线菌Hhs.015中抗菌成分的性质及其物质类型。【方法】采用皿内抗菌活性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内生放线菌Hhs.015的抑菌谱及其发酵液粗提物的理化性质,并根据纸层析、紫外吸收曲线和捷克氏八溶剂系统对活性物质进行了化学类型的早期鉴别。【结果】菌株Hhs.015对16株靶标真菌中的13种有抗性,占靶标菌总数的81.25%,抑菌谱广;其中对番茄叶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强,但不抑制细菌。自然pH(pH=6.2)下,随着温度由30℃上升至90℃,Hhs.015粗提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有小幅下降,至90℃时下降了2.61%,100℃下保温60min仍有较好活性,说明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偏碱性环境(pH=10.0)和酸性条件(pH=4.0)下,当温度由40℃上升至90℃时,Hhs.015粗提物对普通假丝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降幅大于自然pH,且酸性条件下活性降低更多;在室温时,pH的变化对粗提物活性没有太大影响,紫外线对其抗菌活性影响很小。Hhs.015的活性物质粗提物在321,338和357nm处有典型共轭五烯生色基团的吸收峰,结合纸层析和纸电泳结果,推测活性物质中含有五烯类中性抗生素。【结论】菌株Hhs.015中抗菌成分的性质比较稳定,物质的离子特性为中性,可能含有多烯类成分。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例如预防代谢综合症、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茶多酚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与茶多酚的健康功效紧密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荼多酚体内ADME的研究结果,表明EGCG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不低于小鼠,灌胃给药后肠道中的EGCE含量最高,而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极少;同时可以发现肝脏是体内EGCG的主要处置器官,之后通过胆汁排泄。对于2种儿荼素而言,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口服后在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高于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系统地比较了荼多酚在人体及其他动物模型中的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茶多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pH与反应温度对以鸡骨素酶解液为原料的Maillard反应的影响,分析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理化特性、感官品质及抗氧化性之间的关系,为高品质鸡骨素衍生化产品的开发提供工艺参考。【方法】在设定反应条件(pH 5.0、7.0、9.0;95℃、105℃、115℃)下,探讨反应条件对MRPs紫外吸收率、褐变程度、多肽分布、风味变化、感官品质及抗氧化性等指标的影响,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价不同反应条件下各处理组MRPs的综合品质。【结果】通过比较各组合反应体系MRPs的吸光度,发现pH值增大能显著提高Maillard初级反应速率,温度升高导致MRPs褐变程度加剧。各体系分子量为1 000-200 Da的多肽含量均占MRPs多肽总量的50%以上,且与感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72,P<0.05)。电子鼻(E-nose)与电子舌(E-tongue)风味特征主成分分析发现,各体系MRPs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生成易受温度影响,而滋味物质的生成易受pH影响。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随着pH增大,MRPs的感官评分减小,其中105℃、pH 5.0条件下制备的MRPs感官评分最高,比初始样品高57.32%。与pH 7.0、pH 9.0体系相比,pH 5.0条件下制备的MRPs还原力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提高,而凝胶电泳结果显示MRPs对pBR322型超螺旋质粒DNA抗H2O2氧化损伤的保护能力与ABTS+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689,P<0.05)。结合层次分析确定指标权重与“合理-满意度”计算,得出pH 5.0、105℃处理组MRPs综合品质得分最高,为0.92。【结论】在鸡骨素酶解液Maillard反应体系中,pH及反应温度均显著影响MRPs品质特性。在本试验范围内,pH 5.0、105℃条件下更有利于制备高品质鸡骨素酶解液MRPs,在感官评价、色泽及抗氧化性等综合品质上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市售4种绿茶和发酵茶(包括红茶、滇红茶和普洱茶)的茶多酚组成和比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多酚种类和含量。[结果]市售绿茶均含有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茶多酚,以及没食子酸(GA)和咖啡因(CAF),EGCG为4种绿茶有效成分中的主要物质。半发酵茶铁观音7种有效成分全部检出,EGCG含量最高为16.610 mg/g。发酵茶红茶中茶多酚(儿茶素)部分被降解,GC、EGC、EGCG含量低,咖啡因含量高为17.304 mg/g;滇红茶中EGCG和ECG含量最高,分别为4.588和3.559 mg/g;普洱茶主要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和咖啡因,几乎测不出其他5种茶多酚。[结论]茶叶不同发酵工艺使茶多酚不同程度被降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秦岭绿茶茶多酚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秦岭绿茶以3种方法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得到茶多酚。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茶多酚中儿茶素含量,薄层琼脂糖孔穴扩散法、肉汤稀释法测定抑菌活性。以茶多酚和细菌作用前后细菌培养液中的电导率、蛋白质浓度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探究茶多酚的抑菌机理。【结果】水浴、超声和微波辅助法提纯的茶多酚得率分别为11.25%、12.5%和16.5%。UPLC测定3种方法提纯的儿茶素含量分别为502.8、579.2、568.1 mg/g。茶多酚对16株菌株的抑菌圈范围为6.9~18.4 m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625~2 mg/mL。茶多酚与细菌作用后细菌培养液的电导率、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增大,表明茶多酚作用于细菌后可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结论】微波辅助法提取率较高,秦岭绿茶茶多酚对标准株和临床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烘焙对夏秋绿茶色泽变化的影响,为烘焙工艺在夏秋绿茶品质改良中的优化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模拟烘焙工艺,比较分析烘焙过程茶叶感官品质、色差指标及影响色泽变化的主要理化成分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烘焙过程中夏秋绿茶颜色总体变化趋势为墨绿→黄绿→红黄→红褐色;色差指标L*、a*和b*在相同烘焙温度下随烘焙时间的延长呈现升高的趋势;叶绿素a、b的热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烘焙温度越高,叶绿素a、b的反应速率常数k越大,半衰期(t_(1/2))越短,降解速率叶绿素b叶绿素a,烘焙过程茶多酚、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80 ℃烘焙茶叶色差变化较小、叶绿素的降解速率缓慢,茶多酚、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量最低,茶叶色泽品质保持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