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流产,是奶牛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胎儿死亡,使产犊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正常的产犊时间,延长了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由于奶牛流产,不但造成了奶牛产奶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产牛因过肥而难配,增加了奶牛的淘汰几率,或因干奶期过长而造成奶牛乳腺萎缩导致产后少奶或无奶。  相似文献   

2.
奶牛流产,是奶牛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胎儿死亡,使产犊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正常的产犊时间,延长了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由于奶牛流产,不但造成了奶牛产奶量下降,亦在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流产即胚胎死亡(未形成胎儿)。不仅造成产犊间隔延长。并且使养牛经济效益下降。也可继发生殖器疾病而导致不孕。我站应用益母草合剂治疗奶牛隐性流产20余例,得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流产对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产奶量,特别是处于产奶末期和干奶初期的奶牛发生流产.产奶量下降幅度高达60%:二是影响奶牛的繁殖率,造成产犊间隔延长。  相似文献   

5.
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流产、胎衣不下等。这些疾病常造成奶牛的繁殖性能下降,使年产犊减少或产犊间隔时间延长,产奶量也随之降低,甚至被迫淘汰,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奶牛各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原因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生产实  相似文献   

6.
牛场布局不合理 如一些奶牛场产奶牛,临产牛,犊牛在一个圈内饲养,而没有将他们分开饲养,这样的害处是,临产牛被其他牛碰掩,造成流产,甚至使胎儿死于腹中,犊牛经常偷吃牛的奶,使奶牛产奶无规律,产量下降。更有甚者,犊牛偷吮头胎未产犊怀孕牛的乳头。  相似文献   

7.
前言母牛长时间不产犊是影响许多国家奶牛生产的重要因素。奶牛长期不产犊表现有:不受孕、流产、死产、复发情和产犊间隔时间长。Mitchell等(1960)许多学者相继报道了他们对奶牛流产的调查结果,发现63%以上流产的原因不明。Mitchell(1960)和Kirkbride等  相似文献   

8.
你的奶牛流产吗?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储明星译师守文坛校你的牛群产犊率低,为什么?低的产犊率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北海沿岸牛群的一个主要问题,可能是由不孕、流产和死胎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为了提高牛群的繁殖力,良好的配种管理应当包括常规...  相似文献   

9.
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有卵巢功能失调、产后子宫复原不全、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流产、难产、子宫内翻及脱出等.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为奶牛临床的常见病,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使奶牛年产犊减少或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奶牛的产奶量也凶而随之骤减,甚至被迫淘汰,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搞清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并及时进行诊治,可以减少损失.笔者通过3个奶牛场最近4年的发病情况调查.并通过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发病率比以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冷冻精液的解冻是能严重影响精液冷冻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操作不利将会造成精子在复苏过程中的大量死亡,而影响精液的活力和整体完整率。使奶牛的受胎率下降,从而增加了奶牛的产犊间隔和饲养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说冷冻精液的正确解冻对一个奶牛场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不同胎次奶牛应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观察了不同胎次奶牛使用性控冻精后的情期受胎率、流产率、正产胎儿成活率、产母犊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结果表明,情期受胎率、正产胎儿成活率和母犊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而流产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随着胎次增高而逐渐增加(前一项P〈0.05,后两项P〈0.01)。说明不同胎次奶牛对性控冻精的应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机理与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障碍为奶牛临床的常见病,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使年产犊减少或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奶牛的产奶量也因而随之骤减,甚至被迫淘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搞清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机理,并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综合治疗,可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奶牛繁殖障碍主要有卵巢功能失调、产后子宫复原不全、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流产、难产、子宫内翻及脱出等。1卵巢功能失调1.1发病机理根据中兽医的辨证分型理论,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主要有肾阳虚型和气滞血瘀型。肾阳虚型,病畜体型多消瘦,口色淡白,脉象细弱无力,被毛不顺,无光,小便…  相似文献   

13.
赵林 《养殖技术顾问》2013,(10):120-120
奶牛达到配种年龄后或产后6个月不能配种受胎者均属不孕症之列,也可以认为不孕症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综合表现。如果奶牛不能妊娠产犊,就不可能产奶,所以说妊娠产犊是泌乳的前提,不孕症在牛群中所造成的淘汰率占到牛群总淘汰率的1/3,严重影响奶牛经营效益,也是奶牛的常发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4.
产乳热是奶牛产犊后泌乳造成血钙水平下降而引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病率非常高,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较大。产乳热增加了奶牛生育性炎症、生殖障碍和内分泌、消化等方面疾病发生的几率,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奶牛产乳热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奶牛品种、年龄、体况评分、产乳热史等牛自身因子,也包括饲养管理层面的因素,如泌乳天数、干奶期、产犊间隔的控制及奶牛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还与气候、环境等外界因素相关,这些影响因子往往相互交织,增加了奶牛产乳热的预防和治疗难度。作者综述了奶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分析研究了各种因子对奶牛产乳热的影响机制,并介绍了几种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奶牛饲养环境的管理、产犊间隔和泌乳情况的控制和奶牛不同阶段饲料营养水平的调控,以期为降低奶牛产乳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正常情况下,母牛的泌乳周期和怀孕周期均为一年。产犊后奶牛马上进入泌乳周期中的泌乳期(305天),尔后进入干乳期(60天),然后怀孕周期的空怀期也已开始(85天)。奶牛孕期为280天。为了保证奶牛的正常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就必须在产犊后85天左右(72~93天)让母牛准时怀孕,以保证12个月后产犊,进入新的泌乳周期。这样一直顺延下去,才能充分发挥奶牛自身应有的生产性能,维护稳定的产奶能力。然而,有些奶农并没有意识到因产犊间隔延长而造成的隐性损失,利用的恰恰是奶牛泌乳期的低产时间,而忽视了产犊后的…  相似文献   

16.
奶牛繁殖障碍通常起始于产犊前后的管理。所以我们在怀疑牛群繁殖力下降的时候,通常可采用实验室检测,了解奶牛在产犊前后的生理变化情况,从而在疾病临床发生前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若等到疾病发生时才处理,就已经对繁殖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犊前后间隔的六周过渡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段。此阶段不好的饲养管理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的低下和增加代谢疾病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增加每千克牛奶的饲料成本而且也会降低牧场的整体营业收入。对于一个奶牛场而言,为了实现生产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要求营养师、兽医师和牧场管理者达成共识,紧密配合共同来制定一个可行的饲养管理策略,以便帮助奶牛平稳地渡过产犊前后这个关键时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子宫蓄脓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奶牛患有子宫蓄脓和积液后.严重影响了奶牛正常的繁殖机能,从而造成产犊周期和胎间距的延长,甚至造成终身不孕,失去奶牛的价值,给养牛业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大庆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奶牛城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1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无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但是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流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与正常分娩奶牛差异显著(P<0.05),说明奶牛胎次、流产、产双胎等因素对奶牛胎衣不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1能量与奶牛繁殖性能的关系 随着奶牛侧养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奶牛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有更高的要求。繁育工作是奶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维持较高的产牲率是泌乳遍的可靠保证,不产犊就不可能产奶,能量在围产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首要因素,能量过高或偏低都会造成奶牛繁殖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