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为了探明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及其受体(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NPR)在水牛卵泡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水牛卵巢中利钠肽家族主要成员A型、B型、C型利钠肽(ANP、BNP、CNP)及其Ⅰ型、Ⅱ型受体(NPR1、NPR2)的mRNA表达情况,然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水牛卵泡中CNP及NPR2蛋白进行定位,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中CNP及NPR2的mRNA表达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卵巢主要表达CNP及NPR2,且在各级卵泡中均有表达,其中,CNP主要在壁层颗粒细胞中表达,NPR2主要在卵丘细胞中表达;颗粒细胞上CN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P<0.05),而卵丘细胞上NPR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颗粒细胞(P<0.05)。综上所述,在利钠肽主要家族成员和受体中,CNP和NPR2在水牛卵巢中呈现强表达,CNP主要在壁层颗粒细胞中表达,而NPR2主要在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生长分化因子9(GDF9)对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及激素分泌的影响,为GDF9在绵羊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以绵羊卵丘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低血清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200、400 ng/mL)的GDF9,培养绵羊卵丘细胞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检测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透明质酸合酶2(HA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穿透素3(PTX3)及激素受体相关基因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和雌激素受体(E2R)的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卵丘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00 ng/mL GDF9时,HAS2、PTX3、FSHR、E2R和LHR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处理组(P<0.01);PTGS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0和40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P<0.05)。当添加400 ng/mL GDF9时,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200 ng/mL GDF9组(P<0.01);E2分泌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5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与200 ng/mL GDF9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和400 ng/mL GDF9组P4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50 ng/mL GDF9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GDF9能够促进绵羊卵丘细胞扩展,并参与绵羊卵丘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WNT2在绵羊卵泡颗粒细胞(GCs)中的表达及功能。本研究选取4~6月龄健康母羊20只,采集双侧卵巢,免疫组化技术检测WNT2蛋白在卵泡中的表达定位;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差异;siRNA沉默GCs中的Wnt2基因后,qRT-PCR技术检测Wnt2基因及参与经典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CTNNB1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GCs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WNT2蛋白在绵羊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以及卵丘细胞内均有表达。2)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Wnt2 mRNA及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在大卵泡颗粒细胞内表达量显著高于中卵泡颗粒细胞(P0.05),中卵泡颗粒细胞内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卵泡颗粒细胞(P0.05)。3)基因沉默后,沉默组Wnt2和CTNNB1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无义序列siRNA组(NC组)以及空白对照组(P0.05),而Wnt2基因沉默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表明,WNT2是通过WNT2/CTNNB1信号通路促进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外源激素促卵泡激素(FSH)对绵羊卵丘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分离并体外培养了绵羊卵丘颗粒细胞,然后使用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了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而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FSH对细胞增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卵丘颗粒细胞从卵丘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上分离24 h之后,能够观察到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开始贴壁,传代之后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FSHR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结果证明分离培养的绵羊卵丘颗粒细胞能够特异性地表达FSHR。培养基中添加FSH后,在培养前4 d,高浓度(100 ng/mL)和低浓度(10 ng/mL)的FSH均能促进卵丘颗粒细胞的增殖,但在培养6 d之后,高浓度的FSH对卵丘颗粒细胞的增殖存在抑制作用。说明外源激素FSH在不同浓度下对卵母颗粒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Ghrelin在绵羊卵巢有腔卵泡上是否存在表达,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绵羊卵巢有腔卵泡内的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和壁层颗粒细胞的Ghrelin蛋白的表达量情况。结果揭示绵羊卵巢有腔卵泡内各类型细胞Ghrel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大致相同。绵羊卵巢有腔卵泡内各类型细胞Ghrelin蛋白的表达及Ghrelin mRNA的表达模式,尤其是卵母细胞中的表达,揭示这一新型分子在绵羊卵巢上具有潜在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褪黑素(Mel)与卵泡刺激素(FSH)对雌性动物卵巢卵泡发育及其血管的影响,选取40只3周龄ICR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褪黑素组(Mel组)、卵泡刺激素组(FSH组)和卵泡刺激素+褪黑素组(FSH+Mel组),腹腔分别连续注射生理盐水、Mel、FSH和FSH+Mel后的第13天8:00采集血样及卵巢。每组采集5只小鼠的左侧卵巢进行固定,HE染色观察卵泡发育状况,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卵泡血管状况;剩余卵巢利用Western blot测定Bax、Bcl-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的有:Mel组和FSH组卵泡直径50~150μm卵泡数,FSH组和FSH+Mel组血清雌二醇、孕酮浓度,Mel组、FSH组和FSH+Mel组Bcl-2蛋白表达,Mel组>250~350μm卵泡CD34荧光强度,FSH组和FSH+Mel组>350~450μm卵泡毛细血管数和CD34荧光强度(P<0.05);显著降低的有:Mel组、FSH组和FSH+Mel组Bax蛋白和卵泡闭锁率(P<0.05);极显著升高的有:FSH组和FSH+Mel组卵...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双调蛋白(AREG)对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影响。本研究从屠宰场绵羊卵巢上采集小腔和中腔卵泡的卵母细胞进行试验,利用自发荧光检测卵母细胞的NAD(P)H和FAD~(++)水平,利用JC-1检测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两种来源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后,比较其卵丘扩展指数(CEI)、第一极体排出率(MII%);比较AREG、AREG+GDF9、AREG+BMP15、AREG+GDF9+BMP15、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及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检测了AREG+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P)H和FAD~(++)水平及其受精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前,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FAD~(++)水平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体外成熟培养后,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CEI和MII%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与对照组相比,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P)H和FAD~(++)水平(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成熟液中添加AREG+GDF9+BMP15可以明显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43.79±3.69)%、(28.54±4.31)%和(78.99±1.12)%、(47.46±2.50)%,P0.05),而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较低, AREG在GDF9和BMP15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猪大、中、小卵泡颗粒细胞中FSH受体(FSHR)mRNA的表达差异,比较和分析了受体表达差异及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中颗粒细胞都有FSHR mRNA表达,大卵泡的颗粒细胞与小、中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5),中、小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大小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结果表明,小卵泡与大、中卵泡比较,卵丘细胞扩展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猪不同大小卵泡颗粒细胞FSHR mRNA的表达量与其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呈相关性,进一步证实FSHR在猪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WNT2在绵羊卵泡颗粒细胞(GCs)中的表达及功能。本研究选取4~6月龄健康母羊20只,采集双侧卵巢,免疫组化技术检测WNT2蛋白在卵泡中的表达定位;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差异;siRNA沉默GCs中的 Wnt2基因后,qRT-PCR技术检测Wnt2基因及参与经典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CTNNB1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GCs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WNT2蛋白在绵羊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以及卵丘细胞内均有表达。2)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Wnt2 mRNA及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在大卵泡颗粒细胞内表达量显著高于中卵泡颗粒细胞(P<0.05),中卵泡颗粒细胞内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卵泡颗粒细胞(P<0.05)。3)基因沉默后,沉默组Wnt2和CTNNB1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无义序列siRNA组(NC组)以及空白对照组(P<0.05),而Wnt2基因沉默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表明,WNT2是通过WNT2/CTNNB1信号通路促进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  相似文献   

10.
AREG对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双调蛋白(AREG)对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影响。本研究从屠宰场绵羊卵巢上采集小腔和中腔卵泡的卵母细胞进行试验,利用自发荧光检测卵母细胞的NAD (P) H和FAD++水平,利用JC-1检测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两种来源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后,比较其卵丘扩展指数(CEI)、第一极体排出率(MII%);比较AREG、AREG+GDF9、AREG+BMP15、AREG+GDF9+BMP15、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及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检测了AREG+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 (P) H和FAD++水平及其受精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前,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FAD++水平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体外成熟培养后,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CEI和MII%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与对照组相比,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 (P) H和FAD++水平(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成熟液中添加AREG+GDF9+BMP15可以明显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43.79±3.69)%、(28.54±4.31)%和(78.99±1.12)%、(47.46±2.50)%,P<0.05),而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较低, AREG在GDF9和BMP15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究Fox O1在绵羊卵巢卵泡的表达模式。屠宰场取卵巢获得卵泡,分为小卵泡(直径≤3 mm)、中卵泡(3 mm<直径<5 mm)、大卵泡(直径≥5 mm)3组。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不同直径卵泡的FoxO1进行定位分析,通过机械分离法分离卵泡颗粒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FoxO1在小、中、大卵泡颗粒细胞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绵羊卵泡中,FoxO1表达于颗粒细胞层;中卵泡的FoxO1 mRNA表达量高于小卵泡和大卵泡(P<0.01),小卵泡FoxO1mRNA表达量高于大卵泡(P<0.01);FoxO1蛋白在大卵泡的表达量低于小卵泡和中卵泡(P<0.01),但小卵泡和中卵泡表达量差异不显著。综上表明,FoxO1在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层表达,且在大卵泡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小卵泡和中卵泡。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在协同C型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调节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的作用,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质量,试验基于CNP预处理的“两步法”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体系,研究了预处理阶段添加GDF9和BMP15在调节绵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和胞质成熟事件中的作用,并探讨CNP和GDF9联合预处理后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DF9可显著提高卵丘细胞中CNP受体NPR2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CNP阻滞绵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效率,而BMP15无此作用。预处理阶段联合添加CNP和GDF9能改善卵丘细胞功能,并且在CNP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活性和数量、GSH含量,并降低ROS水平,从而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质量以及体外受精后的发育效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得到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不仅表明GDF9能强化CN...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在卵母细胞成熟和卵丘细胞(CCs)扩增中起关键作用,其中研究确认比较早的有卵母细胞分泌的生长分化因子9 (GDF9)、骨形成蛋白15 (BMP15)等。而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生长分化因子8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GDF8),又称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最早是作为肌肉生长调控因子被认识与研究的。但近年来该因子作为旁分泌因子在卵泡壁颗粒细胞中表达,并可以在血液内检测到。新的研究证实它影响着卵泡的发育,并参与卵母细胞成熟调控。已有研究表明,GDF8通过与Ⅱ型受体ActRIIa、ActRIIb结合发挥调节效应,诱导Ⅰ型受体ALK 4/5,进而激活TGF-β传感器SMAD2/3,进而调节下游靶点发挥作用。众所周知,GDF8是肌肉生长分化的负调节因子,但最近GDF8对生育能力的正调节作用被确定。论文依据近年来GDF8对生育调节作用的研究报道,综述GDF8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验旨在探究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9)基因对番鸭颗粒细胞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GDF9过表达载体(pEX-2-GDF9)以及干扰GDF9小RNA (siRNA-GDF9-530、siRNAGDF9-978、siRNA-GDF9-1320),分别转染至原代番鸭颗粒细胞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GDF9基因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后颗粒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过表达GDF9基因将番鸭颗粒细胞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极显著减少,且Bax基因和Caspase-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上调,说明过表达GDF9促进了颗粒细胞凋亡;干扰GDF9基因表达后,G0/G1期细胞极显著减少,S期细胞极显著增加,且CDK-2、Bcl-2、CCND1 mRNA极显著上调,CCNE1 mRNA显著上调。综上可知,GDF9基因表达促进颗粒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该结果可为番鸭的卵泡发育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促黄体激素(LH)诱导猪卵泡排卵过程包括卵泡壁的破裂、颗粒细胞黄体化、卵丘细胞扩展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LH受体主要在排卵前卵泡的颗粒细胞中表达,排卵刺激后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表达的EGF样因子可以激活EGFR-MAPK3/1在这2种细胞中的通路。EGF样因子是由信号序列、跨膜区域和EGF区域组成,并且由特异性酶刺激释放EGF区域与EGFR互作诱导排卵过程。TACE/ADAM17是一种EGF样因子的蛋白水解酶,在FSH/LH刺激的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中表达并激活EGFR-MAPK3/1通路。应用特异性抑制剂或siRNA抑制技术而降低TACE/ADAM17的表达活性,则会抑制颗粒细胞黄体化、卵丘细胞扩展以及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因此,TACE/ADAM17是诱导猪排卵过程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Wnt信号通路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及雌激素分泌的影响,探究其是否与促卵泡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有关。在添加有FSH以及不同浓度Wnt信号通路抑制剂IWR-1的培养基中培养绵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168h,利用Guava ViaCount?Reagent测定细胞数目的变化,利用绵羊ELISA试剂盒检测雌激素浓度的变化,利用qRT-PCR检测FSH靶基因CYP19和CCND2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有无FSH,抑制剂IWR-1使颗粒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当有FSH时,抑制剂IWR-1的添加导致雌激素浓度显著降低(P0.05)。IWR-1的浓度为1.0μmol·L-1时,对颗粒细胞的抑制效果最明显。IWR-1还导致CYP19和CCND2mRNA的表达量降低。综上表明,Wnt信号通路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FSH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究Smad9在牛卵巢卵泡中的表达模式,为研究Smad9的功能奠定基础。从屠宰场获取牛卵巢,分离得到小卵泡(2 mm≤直径≤4 mm)、中卵泡(4 mm直径8 mm)、大卵泡(直径≥8 mm),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直径卵泡的Smad9蛋白进行定位分析;通过机械分离法分离卵泡颗粒细胞,用q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Smad9在小卵泡、中卵泡、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牛的卵泡中,Smad9在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层中表达;小卵泡和中卵泡颗粒细胞中Smad9mRNA转录本相对丰度低于大卵泡颗粒细胞(P0.01),而中卵泡颗粒细胞内Smad9 mRNA转录本相对丰度低于小卵泡(P0.05);中卵泡和小卵泡颗粒细胞中Smad9蛋白的表达量低于大卵泡(P0.01),中卵泡颗粒细胞中Smad9蛋白表达量是小卵泡的0.9倍(P0.05)。综上,Smad9主要在牛卵泡颗粒细胞层中表达,且大卵泡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卵泡和中卵泡。  相似文献   

18.
瘦素和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明瘦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并建立瘦素和FSH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屠宰场收集健康母羊的卵巢,机械分离卵泡,收集卵泡颗粒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SH(0 U/mL,2.5 U/mL,5 U/mL,7.5 U/mL,10 U/mL)培养24 h和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以确定后续试验FSH的使用浓度。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瘦素(0 ng/mL,25 ng/mL,50 ng/mL)和FSH(5 U/mL)单独或联合作用48 h后,通过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孕酮(P_4)的浓度。收集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YP11A1、STAR、3β-HSD的表达。结果表明:5 U/mL的FSH浓度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使类固醇相关基因(CYP11A1、STAR、3β-HSD)的表达升高(P<0.05),但对其蛋白无显著影响,对P4分泌无刺激作用。单独添加瘦素时,25 ng/mL瘦素降低了CYP11A1、STAR、3β-HSD基因的表达(P<0.05),但相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P_4的分泌无影响;50 ng/mL瘦素降低了STAR、CYP11A1基因的表达,但相应蛋白表达和P4分泌未受影响。瘦素和FSH联合使用时,P4分泌显著降低,STAR表达降低(P<0.05),但对其他类固醇合成基因和蛋白(CYP11A1、3β-HSD)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合成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瘦素对FSH诱导下P_4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瘦素参与卵泡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从mRNA水平探讨了山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体外成熟(IVM)过程中(0、6、12、18、24和27h)GDF9基因的相对表达变化,分析其与卵丘细胞扩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DF9 mRNA在山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体外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且在成熟培养初期表达量较低,其表达峰值出现在IVM12h,与卵丘细胞开始扩散的时间一致,之后又有所下降。由此推测,GDF9基因在山羊卵丘扩散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究外源添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FLT-1表达的影响。采用3种不同的体外成熟培养方式:裸卵单独培养、颗粒细胞与裸卵共培养以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s complexes,COCs)培养,外源添加5ng·mL-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试验组,不添加为对照组,采用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绵羊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中FL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3种不同培养方式下,无论是否添加VEGF,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中均能检测到FLT-1mRNA和蛋白表达。添加VEGF能极显著降低共培养试验组12、16和20h以及COCs试验组4、8、12、16和24h颗粒细胞FLT-1mRNA表达(P0.01),能极显著降低共培养试验组12、20和24h以及COCs试验组4、8和12h卵母细胞FLT-1mRNA表达(P0.01),但会极显著增加裸卵试验组4~24h卵母细胞FLT-1mRNA表达(P0.01)。2)添加VEGF能够极显著降低共培养试验组和COCs试验组中颗粒细胞FLT-1蛋白4~12h的表达量(P0.01),共培养试验组和COCs试验组中颗粒细胞FLT-1蛋白表达呈波动性下降趋势。COCs对照组和试验组颗粒细胞中FLT-1蛋白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同期共培养试验组。3)3种不同培养方式中,除裸卵试验组在20~24h有一个急剧升高外,其余组中卵母细胞FLT-1蛋白表达量总体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综上表明,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存在FLT-1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卵母细胞中FLT-1mRNA的表达与外围颗粒细胞的存在与否、数量多少以及包裹方式息息相关;在体外培养环境下,添加VEGF有效地激活了FLT-1mRNA表达,但同时结合FLT-1蛋白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减少了FLT-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