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约50%的犊牛腹泻是由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引起的,它制约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论文综述了牛轮状病毒毒株的分离、鉴定方法及疫苗研制的现状,并对BRV新型疫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三种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奶牛腹泻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北京地区密云、怀柔和昌平3个区县的未免疫接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疫苗的31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 65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BCV、BRV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VD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8.2%,BC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7.2%,BR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2.2%,BVDV、BCV及BRV感染在密云、怀柔和昌平3个区县的牛群中普遍存在,需进一步加强奶牛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牛轮状病毒(BRV)基因重组二价减毒疫苗(LLR-85和R191株)对怀孕母牛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将RV LLR-85(G10)和R191(G6)株等比例混合后进行乳化,肌肉途径接种怀孕7个~8个月的母牛.采用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VN)试验对接种牛血清抗BRV的IgG、IgA以及VN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接种2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可以使原有的抗体滴度升高4倍~32倍,高滴度抗体可持续约2个月,接种母牛均未发生流产等副反应.犊牛通过饲喂初乳,可以在出生后1d内获得最高水平的血清和肠道粘膜抗体.结果表明,BRV基因重组二价减毒疫苗对孕牛不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其高滴度抗体可以通过初乳使新生犊牛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这些研究结果为该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4,(10):94-96
为了解青海省黄南州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的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ELISA方法分别对2010—2012年采自青海省黄南州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的842份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BRV、B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VDV、BRV、BCV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4%,24.22%和27.20%。同时调查中发现,BVDV、BRV、BCV抗体阳性率及BVDV、BRV、BCV 2种及3种病原混合感染抗体阳性率在2010年至2012年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州牛群中BVDV、BRV、BCV的感染情况日益严重,混合感染现象日益突出,应引起重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导致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给养牛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从BRV感染机制、流行情况、预防措施、种间传播及人畜共患病的影响几方面加以综述,为BRV感染犊牛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牛轮状病毒(BRV)抗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BRV VP6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VP7蛋白的G6/G10共享型单克隆抗体(MAb)为检测抗体,建立了BRV抗原捕获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与牛肠道病毒、牛呼肠孤病毒、牛细小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以及阿卡斑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最低可以检出10~(4.2) TCID_(50)病毒,而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RT-PCR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4.86) TCID_(50)和10~(3.36) TCID_(50)病毒。该方法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重复性良好。应用该ELISA方法对67份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RV阳性率为18%,与商品化试剂盒和RT-PCR方法的符合率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抗原捕获ELISA方法可以用于BRV的规模化检测,为BRV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鉴定牦牛源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将经RT-PCR检测BRV阳性的牦牛腹泻粪便样本接种MA-104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其VP4、VP6和VP7完整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分子特征。结果显示:病毒盲传3代后出现细胞病变,至第7代后出现细胞病变的时间稳定,经蚀斑纯化后测得病毒滴度为108.39TCID50·mL-1。分离株经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证实为BRV,命名为HY-1株;扩增HY-1株VP4、VP6和VP7完整基因序列,分析表明HY-1株为G6P[11]I2型;系统发育树显示,HY-1株VP4、VP6和VP7节段分别与中国牛源DQ-75株和印度牛源M-1和RUBV319株遗传演化关系最近,可能为重配毒株。与国内的G6型和P[11]型BRV毒株相比,HY-1株的VP4和VP7蛋白重要氨基酸位点变化较大。成功分离得到一株牦牛源BRV,基因型为G6P[11]型,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A群牛轮状病毒(BRV)快速诊断方法,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A群牛轮状病毒为抗原,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能够稳定分泌抗BRV抗体的5株杂交瘤细胞系,将其分别命名为1D5,1B5,1G9,1C7和3C10。用直径20 nm的胶体金颗粒标记提纯的BRV单克隆抗体1G9并制备金标垫,同时将BRV高免阳性血清与羊抗鼠IgG结合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组装BRV诊断试纸条;试验结果表明,该试纸条只能检测出BRV,且检测下限可达5.3μg/mL,其他对照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本试验建立的A群牛轮状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快速诊断方法特异性强,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了解病毒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进化,对该病毒的检测方法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近年来在A群BRV的重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分子特征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青海省西宁市牦牛群中病毒性腹泻疫病各种致病原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西宁市74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了BVDV、BRV、BEV、BCV、BAstV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西宁市大部分地区均存在BVDV、BRV、BEV、BCV、BAstV的流行,以湟源县的流行最为严重,BVDV、BRV、BEV、BCV、BAstV平均阳性感染率分别为37.84%、27.03%、22.97%、5.41%、2.70%,以BVDV的感染最为严重。共存在BVDV、BRV、BEV、BAstV 4种单感型以及BVDV/BRV、BVDV/BEV、BVDV/BCV、BRV/BEV、BRV/BCV、BVDV/BRV/BEV、BVDV/BRV/BCV 7种混感型,混合感染型较多,混合感染情况较复杂。表明青海省西宁市牦牛病毒性腹泻中存在多种致病原的单独感染以及混合感染,且混合感染现象严重,为西宁市牦牛病毒性腹泻疫病的综合防控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部分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名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症,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能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毒是双股DNA有囊膜的病毒,病毒囊膜糖蛋白对病毒的吸附、侵入和细胞间扩散是必需的,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囊膜糖蛋白的研究不仅能了解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gB蛋白和gE蛋白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通过检测非结构蛋白(NSPs)抗体的方法评价口蹄疫疫苗纯度的可行性,用不同纯化工艺制备口蹄疫O型、亚洲1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重复免疫牛至少3次后,定期检测NSPs的ELISA抗体并统计分析抗体情况。结果显示,高度纯化疫苗组的NSPs抗体阴性率远高于普通纯化疫苗组,表明通过检测NSPs抗体评价口蹄疫疫苗纯度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轮状病毒(BR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5'-UTR、BRV NSP5和BCoV 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毒的TaqMan三重RT-qPCR方法。该方法仅对BVDV 5'-UTR、BRV NSP5和BCoV N基因扩增呈阳性,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魏氏梭菌(A型、B型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和B型)等犊牛腹泻相关病原扩增均呈阴性;最低检出限为10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本研究建立的TaqMan三重RT-qPCR方法对2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获得BVDV、BRV、BCoV的4种混合感染型,其中BVDV与BCoV的混合感染率最高(27.6%);与已有单重RT-qPCR方法比较,发现两种方法检测BVDV、BRV和BCoV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6.5%、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三重RT-q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行性高等优点,可为今后BVDV、BRV和BCoV共感染引起的牛腹泻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是由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流涕、呼吸急促等),严重引起泌乳停止、怀孕母牛流产等,不利于养牛业健康发展。BRSV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高滴度的母源抗体可以减轻呼吸道症状。BRSV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国内学者对该病研究出单重甚至多重ELISA、PCR法用于诊断,试验证明,它们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BRSV疫苗目前疫苗主要有灭活苗(220/69株)、减毒活疫苗(RB-94致弱株),现在亚单位疫苗成为研究热点,我国学者将牛疱疹病毒作载体表达BRSV的G蛋白重组疫苗,诱导黏膜免疫,从而保护牛。本病及时发现并早日诊断治疗,可有效控制。此外,应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的改善、提高牛只自身抵抗力等。  相似文献   

15.
灭活疫苗免疫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措施,但是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对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的干扰一直是口蹄疫免疫无疫区建设评估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中选择了3个企业(代号A、B与C)的4组口蹄疫O型与A型二价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口蹄疫抗体阴性健康未成年牛,免疫3~4次,测定免疫前后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抗体的应答水平。结果显示:(1)结构蛋白抗体合格率:a1组(A企业多批次疫苗)4次免疫后O型和A型均为100%;a2组(A企业同批次疫苗)一~三免O型为36.7%、98.3%与100%,A型为15%、86.7%与100%;b组(B企业疫苗)一~三免O型为18.3%、97%与100%,A型为1.7%、45%与53.3%;c组(C企业疫苗)一~三免O型为26.7%、96.7%与100%,A型为21.7%、71.7%与100%。(2)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阳性率(两种方法复核结果):a1组一~四免分别为0.7%、1.4%、9.5%与4.8%;a2组和c组三次免疫均未检测到阳性;b组仅三免后阳性率为0.6%。3组灭活疫苗首次免疫牛的抗体合格率远不及70%,但加强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均显著提高;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有3组疫苗的抗原纯净度符合OIE的要求,但a1组灭活疫苗免疫后,仍然对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存在干扰;采用两种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复核检验,可以提高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为口蹄疫免疫无疫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对试验猪群进行免疫,观察其健康状况,采用口蹄疫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非结构蛋白抗体,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猪群健康状况良好,各时间点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均为阴性;免疫前、一免后29 d、61 d、95 d、123 d,二免后30 d、64 d、92 d,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100%、100%、100%、100%、100%、100%和100%,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00%、100%、100%、100%、100%、100%和100%。表明该疫苗免疫猪只后,安全性好,不会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诱导产生的高水平A型、O型口蹄疫抗体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实施一免可维持至少4个月,实施二免可维持至少3个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部分规模化牛场牛轮状病毒(BRV)的流行情况,在包头市部分规模化牛场采集275份血液样本和300份粪便样本,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对血液样本和粪便样本进行牛轮状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RV抗原总阳性率为21.34%,抗体总阳性率为4.00%。在检测样品中,0~2月龄犊牛的抗原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51.00%和10.00%,本研究检测结果可为规模化牛场牛轮状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A群牛轮状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A群牛轮状病毒(BRV)在我国不同地区牛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间接ELISA检测2005年~2006年期间在我国12个不同地区收集的1760份牛血清中抗A群BRV抗体。结果显示,其强阳性血清225份(12.8%);中等阳性血清1240份(70.4%);弱阳性血清279份(15.9%);阴性血清16份(1%)。总抗体阳性率高达99%。不同地区强阳性、中等阳性及弱阳性血清所占比例有所不同。结果表明,A群BRV在我国牛群中的感染和流行不但非常广泛,而且极为严重。本研究对我国BRV感染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可为我国犊BRV腹泻疾病的防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牛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方法,利用本研究室分离鉴定的牛冠状病毒(BCV)和牛轮状病毒(BRV)毒株,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CV、BRV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两对能特异性扩增BCV、BRV的引物,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BCV、BRV的双重PCR方法,扩增两种病毒的片段分别为244 bp和382 bp.该方法检测BCV和BRV的敏感度分别为1个和100个TCID50/100μL.应用这一方法能从病料中检测出这2种病毒.结果表明该双重RT-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这2种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姜晓明  汤承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5):1970-1976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1]型A群牛轮状病毒(BRVA) VP8重组蛋白,并评价其反应原性与免疫原性。【方法】 根据国内流行毒株RVA/Cow-tc/CHN/SDA2/2018/G6P[1] VP8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N937517)进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构建P[1]型BRVA VP8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形式。镍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与兔抗G6P[1]型BRVA血清特异性结合能力,并将P[1]型BRVA VP8重组蛋白免疫兔,首免后2周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2次。分别用间接ELISA方法与中和试验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P[1]型BRVA VP8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结果显示,高效表达大小为20 ku的P[1]型BRVA VP8重组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1]型BRVA VP8重组蛋白能与兔抗G6P[1]型BRVA血清特异性结合;间接ELISA结果显示,P[1]型BRVA VP8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能诱导兔产生抗体,兔首免1周后抗体开始出现并迅速上升,于第3周达到高峰,至第5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和试验结果显示,第2次免疫后抗体最高的兔血清对G6P[1]型和G8P[1]型BRVA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7 783和1∶64。【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1]型BRVA VP8重组蛋白,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及免疫原性,为研制BRVA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