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试验旨在对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肉羊氨化秸秆代谢能值进行比较。将4月龄、体重25kg左右,体况良好的杜泊公羊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直接法组(全氨化秸秆组)饲喂全氨化玉米秸秆,替代法组饲喂用不同比例氨化秸秆替代玉米和豆粕的基础日粮,即:饲喂基础日粮(精粗比1∶1),饲喂氨化秸秆替代比例为20%、40%和60%的试验日粮。采用体内法进行动物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试验期60d,含预饲期15d,正试期45d,分为3期,每期15d。结果显示:替代法各组日粮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但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替代法各组的消化能(DE)与代谢能(ME)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通过比较替代法组内的消化能与代谢能发现,基础日粮组20%替代组40%替代组60%替代组。而在对原料氨化秸秆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及能值评定中,直接法全氨化秸秆组的DM、OM表观消化率及DE、ME均显著高于60%替代组(P0.05),但与其他替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接近于20%替代组。综上所述,采用直接法和替代法对氨化玉米秸秆进行能值评定时,替代比例不同会对试验结果造成显著差异。而通过替代法测定原料氨化秸秆的能量代谢时发现,氨化玉米秸秆适宜替代比为20%。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比较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鸡肉粉在成年雌性比格犬饲粮中的有效能值。选用6只体重为(9.67±0.52) kg的12月龄雌性比格犬,采用5×6的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设置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犬。直接法采用100%鸡肉粉饲粮(100%组);替代法饲喂基础饲粮(0组)和3个试验饲粮,3个试验饲粮分别以15%(15%组)、30%(30%组)、45%(45%组)的鸡肉粉替代基础饲粮。试验分5期进行,每期10 d(预试期3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100%组饲粮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为100%组>45%组>30%组>15%组>0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30%组与45%组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100%组饲粮的消化能、代谢能显著高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但代谢能与消化能比值显著低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各组间净能、净能与代谢能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3...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对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肉羊氨化秸秆代谢能值进行比较。将4月龄、体重25 kg左右,体况良好的杜泊公羊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直接法组(全氨化秸秆组)饲喂全氨化玉米秸秆,替代法组饲喂用不同比例氨化秸秆替代玉米和豆粕的基础日粮,即:饲喂基础日粮(精粗比1:1),饲喂氨化秸秆替代比例为20%、40%和60%的试验日粮。采用体内法进行动物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试验期60 d,含预饲期15 d,正试期45 d,分为3期,每期15 d。结果显示:替代法各组日粮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但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替代法各组的消化能(DE)与代谢能(ME)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通过比较替代法组内的消化能与代谢能发现,基础日粮组 > 20%替代组 > 40%替代组 > 60%替代组。而在对原料氨化秸秆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及能值评定中,直接法全氨化秸秆组的DM、OM表观消化率及DE、ME均显著高于60%替代组(P<0.05),但与其他替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接近于20%替代组。综上所述,采用直接法和替代法对氨化玉米秸秆进行能值评定时,替代比例不同会对试验结果造成显著差异。而通过替代法测定原料氨化秸秆的能量代谢时发现,氨化玉米秸秆适宜替代比为2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用套算法和插值法测定与估测肉用绵羊花生秧有效能值,确定替代法中饲粮中适宜花生秧替代比例,为单一秸秆饲料有效能值的测定与估测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选用体重为(45.00±1.96)kg的体况良好的杜泊×小尾寒羊F1肉用成年羯羊54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9组,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全花生秧饲粮和分别以10%、20%、30%、40%、50%、60%、70%花生秧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其中气体代谢试验3 d,消化代谢试验6 d。结果表明:1)全花生秧饲粮组花生秧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与20%、30%、4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花生秧饲粮组花生秧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与2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花生秧饲粮组花生秧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组(P0.05),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10%组(P0.05),与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花生秧消化能(DE)、代谢能(ME)均具有相同的规律,即全花生秧饲粮组DE、ME(8.57、6.69 MJ/kg DM)与20%(8.22、6.58 M J/kg DM)、30%(8.02、6.50 M J/kg DM)、40%组(8.10、6.52 M J/kg DM)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插值法求得花生秧M E"真值"为6.62 M J/kg DM,接近于套算法得到的花生秧ME。综合得出,套算法可以用于肉用绵羊估测花生秧(单一粗饲料)的DE和M E;用套算法测定花生秧秸秆类粗饲料有效能值,其在饲粮中的适宜替代比例为20%~40%。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4月龄、体重[(22.75±1.20) 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各组饲喂精粗比为70∶30的基础饲粮的同时分别补饲0(对照组)、10(10GSPs组)、20(20GSPs组)、40 mg/kg BW(40GSPs组)的葡萄籽原花青素。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10GSPs组和20GSPs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各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20GSPs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GSPs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GSPs、20GSPs组(P≤0.05),20GSPs组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3)各组粪氮、尿氮无显著差异(P0.05)。20GSPs组的摄入氮和氮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20GSPs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GSPs组的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GSPs、20GSPs组(P≤0.05)。4)40GSPs组的尿中尿囊素、总嘌呤衍生物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GSPs、20GSPs组(P≤0.05)。5)10GSPs和20GSPs组的摄入总能、表观消化能和表观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20GSPs和40GSPs组的甲烷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GSPs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20GSPs和40GSPs组(P≤0.05),20GSPs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GSPs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20GSPs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改善高精料育肥模式下羔羊的生长性能,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摄入总能、表观消化能、表观代谢能、总能表观消化率和消化能代谢率,以20 mg/kg BW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的淀粉类型对生长猪饲粮消化能、代谢能、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玉米、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为原料,分别属于谷物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初始体重为(35.38±1.3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玉米饲粮、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试验期19 d,其中7 d为消化代谢笼适应期,7 d为试验饲粮适应期,5 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玉米(54.39%)和红薯干粉(49.24%)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豌豆粉中直链淀粉(30.57%)和抗性淀粉(9.38%)含量较高。红薯干粉饲粮的粗蛋白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豌豆粉饲粮的粗脂肪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红薯干粉饲粮(P0.05),而玉米饲粮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玉米饲粮的代谢能和总能的比值高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另外,玉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代谢能与总能或消化能的比值显著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P0.05)。综上所述,不同的淀粉类型影响饲粮和原料在生长猪体内能量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其中玉米作为典型的谷物类淀粉来源在生长猪上的饲用价值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作为代表的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其饲喂价值优劣顺序为玉米豌豆粉红薯干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发酵白酒糟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的去势杜×长×大公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2%、4%和6%发酵白酒糟等比例替代基础饲粮。分别于平均体重为10和25 kg左右时,试验猪转入代谢笼内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每个试验期为1周,前4 d为适应期,后3 d为粪尿收集期。记录仔猪的日采食量,并于每次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称取空腹体重。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断奶仔猪对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以及氮排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10 kg断奶仔猪试验中,2%发酵白酒糟组的表观消化能和尿氮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4%和6%发酵白酒糟组的总能、赖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和表观消化能均显著降低(P0.05)。在25 kg断奶仔猪试验中,2%发酵白酒糟组的干物质、粗灰分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6%发酵白酒糟组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2%、4%和6%发酵白酒糟组的摄入氮量、吸收氮量、沉积氮量、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氮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和表观消化能均显著降低(P0.05),粪氮量显著增加(P0.05)。由上可见,饲粮添加2%发酵白酒糟不影响断奶仔猪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可增加其生长性能;长期高剂量添加发酵白酒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断奶仔猪对常规营养成分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散养柴鸡日粮中添加松针粉对养分消化率和表观代谢能的影响,确定松针粉添加于日粮的最佳比例,试验将120只160日龄体重约1.0 kg健康柴鸡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柴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A组)、3%(B组)、5%(C组)、7%(D组)松针粉,测定消化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C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B、D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B组饲料代谢能显著提高(P0.05),B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B、C、D组大部分氨基酸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说明柴鸡日粮中添加松针粉可以提高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对氨基酸消化率也有提高作用,以3%的松针粉添加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健康无病的3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仔鹿限量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各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均分别为0.87%、0.28%。其中,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Ⅰ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低蛋白质饲粮试验组(Ⅱ~Ⅳ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不同水平苏氨酸的低蛋白质饲粮,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4%(Ⅰ组)、0.46%(Ⅱ组)、0.59%(Ⅲ组)、0.72%(Ⅳ组)。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Ⅲ、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2)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和Ⅳ组(P0.01),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Ⅳ组(P0.01),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钙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Ⅱ组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Ⅲ组(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除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以及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Ⅳ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当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时,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苏氨酸水平为0.59%的低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优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消化能(DE)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水平对舍饲燕山绒山羊公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为(16.17±1.90) kg的4月龄断奶燕山绒山羊公羔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设计,DE设定低(11.6 MJ/kg)、中(12.8 MJ/kg)、高(14.0 MJ/kg) 3个水平,DCP也设定低(8.5%)、中(9.5%)、高(10.5%) 3个水平,共配制9种饲粮。每组试验羊随机饲喂1种饲粮,当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20 kg时,每组选择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 d。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粪能显著降低(P0.05),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饲粮DCP水平和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摄入总能、粪能、尿能、消化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摄入氮和粪氮随饲粮DE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低、中DE水平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高DE水平组(P0.05);低DCP水平组的摄入氮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高DCP水平组(P0.05),低、中DCP水平组的可消化氮显著低于高DCP水平组(P0.05);饲粮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各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和钙的表观消化率逐渐提高,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高DE水平组显著高于低DE水平组(P0.05),钙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高、中DE水平组显著高于低DE水平组(P0.05);饲粮DCP水平以及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随着饲粮DE水平的提高,燕山绒山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总能和氮的表观消化率持续提高;饲粮DCP水平显著影响了燕山绒山羊的摄入氮、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饲粮DE和DCP水平分别为14.0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消化能、氮表观消化率最高,DE和DCP水平分别为12.8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沉积氮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