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化处理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脱毒效果及其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对人工感染2 550μg/kg AFB_1的玉米和大米混合物(1∶3)进行氨化处理,分为对照组(Ⅰ组,未处理)和试验组Ⅱ(0.1Mpa,1h)、Ⅲ(0.1 Mpa,2h)、Ⅳ(0.1 Mpa,3h)、Ⅴ(0.2 Mpa,1h)、Ⅵ(0.2 Mpa,2h)、Ⅶ(0.2Mpa,3h)、Ⅷ(0.3Mpa,1h)、Ⅸ(0.3Mpa,2h)、Ⅹ(0.3Mpa,3h)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不同氨化处理的AFB_1的脱毒效果及混合物的营养成分。试验二:研究氨化处理AFB_1对奶牛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Ⅰ组,未处理)和试验组Ⅱ(0.3Mpa,1h)、Ⅲ(0.3Mpa,2h)、Ⅳ(0.3Mpa,3h)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体外发酵2、4、8、12、24和48h的产气量、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显示:在试验一中,试验组粗蛋白质(C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Ⅹ组(0.3 Mpa,3h)AFB_1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除Ⅶ组外)(P0.05)。在试验二中,Ⅳ组(0.3 Mpa,3h)发酵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外发酵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降解率(除48h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Ⅱ(0.3Mpa,1h)和Ⅲ组(0.3Mpa,2h)组效果不明显。综上所述,氨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样品中AFB_1含量,提高CP含量,改善瘤胃发酵,其中0.3Mpa、3h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化处理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脱毒效果及其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对人工感染2 550μg/kg AFB_1的玉米和大米混合物(1∶3)进行氨化处理,分为对照组(Ⅰ组,未处理)和试验组Ⅱ(0.1Mpa,1h)、Ⅲ(0.1 Mpa,2h)、Ⅳ(0.1 Mpa,3h)、Ⅴ(0.2 Mpa,1h)、Ⅵ(0.2 Mpa,2h)、Ⅶ(0.2Mpa,3h)、Ⅷ(0.3Mpa,1h)、Ⅸ(0.3Mpa,2h)、Ⅹ(0.3Mpa,3h)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不同氨化处理的AFB_1的脱毒效果及混合物的营养成分。试验二:研究氨化处理AFB_1对奶牛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Ⅰ组,未处理)和试验组Ⅱ(0.3Mpa,1h)、Ⅲ(0.3Mpa,2h)、Ⅳ(0.3Mpa,3h)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体外发酵2、4、8、12、24和48h的产气量、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显示:在试验一中,试验组粗蛋白质(C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Ⅹ组(0.3 Mpa,3h)AFB_1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除Ⅶ组外)(P<0.05)。在试验二中,Ⅳ组(0.3 Mpa,3h)发酵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外发酵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降解率(除48h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Ⅱ(0.3Mpa,1h)和Ⅲ组(0.3Mpa,2h)组效果不明显。综上所述,氨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样品中AFB_1含量,提高CP含量,改善瘤胃发酵,其中0.3Mpa、3h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alfalfa meal,AM)和氨化秸秆(ammoniated corn straw,ACS)的最佳组合比例,以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并降低饲养成本。将AM与ACS分别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和0:100比例进行混合,每种组合3个重复,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组合发酵3、6、12、24、48 h的累积产气量(GP),及发酵48 h时发酵液pH、干物质降解率(DMD)、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进而计算不同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显示,发酵48 h时,AM20:ACS80组的累积产气量最高;而AM0:ACS100组的DMD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AM20:ACS80组和AM0:ACS100组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M20:ACS80组MCP浓度最高;AM20:ACS80组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乙酸/丙酸的比值均大于3,属于乙酸发酵型;发酵期间各组pH的变化范围为6.69~6.85。以MFAEI和SFAEI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时,仅有AM20:ACS80组出现正组合效应。由此可见,AM和ACS的比例为20:80时组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的广泛流行给猪场造成了严重损失。现有疫苗对其变异毒株的防控作用非常有限,从宿主角度筛选的有效免疫相关分子标记仍然缺乏。本研究旨在鉴定感染和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的大白猪仔猪空肠组织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为PEDV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8头未吃初乳的0日龄大白猪为试验动物,使用人工乳饲喂至3日龄,随机挑选4头进行攻毒(感染组),其余4头作为对照组。收集感染后死亡及对照组仔猪的空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筛选与病毒复制及机体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对DEGs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注释,并随机挑选5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通过对测序数据质控、比对等分析共鉴定到16 256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 coding genes, PCGs),通过差异分析鉴定到1 328个DEGs,其中629个表达上调,699个表达下调。G...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山西某规模化猪场发病原因、感染猪伪狂犬病毒(PRV)毒株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观察分析猪群生产指标、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采集病猪组织、血清和猪场使用的疫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培养、PRV gC基因测序、中和抗体检测和ELISA抗体检测等方法,确诊疾病、鉴定病原、评估防控效果。表明猪场发病猪只检测PRV核酸阳性,从仔猪脑组织中分离到PRV,将其命名为PRV-TZ,母猪gE抗体阳性率从15.00%升高到84.62%,确诊猪场感染了PRV,且此毒株gC基因与国内2012年后流行变异毒株TJ、CD 2019和SN 2018等毒株同源性高达100.00%,与市场上HB2000弱毒疫苗同源性为99.70%,与C株弱毒疫苗同源性为95.82%,推断该猪场因免疫不能提供完全保护而造成猪只发病。猪场更换成HB2000疫苗免疫后2个月,母猪流产率降至0%,仔猪成活率恢复到发病前,针对PRV-TZ株的中和抗体1∶32所占比例由更换疫苗前的0.00%升高到68.75%,预测当中和抗体1∶32以上的比例达到60%时可阻止猪群继续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不同规格的通风笼玉米秸秆对体外发酵的影响,选择最适规格的通风笼达到对玉米的优化存储,本试验选取了1、0.8、0.5 m宽通风笼的玉米秸秆为试验组,对照组为传统堆垛法玉米秸秆,每组有三个平行,分别在3、6、12、24、48、72 h测量玉米秸秆体外发酵产气量;在72 h测量不同规格通风笼玉米体外发酵p H、挥发性脂肪酸(VFA)与氨态氮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通风笼法和传统堆垛法的产气量在整体上有显著差异,1 m宽通风笼玉米秸秆的产气量与传统堆垛法玉米秸秆的产气量相比在6个时间点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0.8 m宽通风笼玉米秸秆的产气量与传统堆垛法玉米秸秆的产气量相比在3 h和6 h分别提高28.6%和40%(P0.05),其他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0.5 m宽通风笼玉米秸秆的产气量与传统堆垛法玉米秸秆的产气量相比3 h时产气量提高35.7%(P0.05),其他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规格的通风笼产气量相比,0.8 m宽通风笼玉米秸秆的产气量要高于其他两组;传统堆垛法玉米秸秆体外瘤胃发酵的p H极显著高于通风笼法(P0.01),说明传统堆垛法不如通风笼的发酵效果好;不同规格通风笼储存的玉米秸秆体外瘤胃发酵的p H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态氮浓度以及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四种储存方法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对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肉羊氨化秸秆代谢能值进行比较。将4月龄、体重25 kg左右,体况良好的杜泊公羊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直接法组(全氨化秸秆组)饲喂全氨化玉米秸秆,替代法组饲喂用不同比例氨化秸秆替代玉米和豆粕的基础日粮,即:饲喂基础日粮(精粗比1:1),饲喂氨化秸秆替代比例为20%、40%和60%的试验日粮。采用体内法进行动物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试验期60 d,含预饲期15 d,正试期45 d,分为3期,每期15 d。结果显示:替代法各组日粮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但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替代法各组的消化能(DE)与代谢能(ME)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通过比较替代法组内的消化能与代谢能发现,基础日粮组 > 20%替代组 > 40%替代组 > 60%替代组。而在对原料氨化秸秆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及能值评定中,直接法全氨化秸秆组的DM、OM表观消化率及DE、ME均显著高于60%替代组(P<0.05),但与其他替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接近于20%替代组。综上所述,采用直接法和替代法对氨化玉米秸秆进行能值评定时,替代比例不同会对试验结果造成显著差异。而通过替代法测定原料氨化秸秆的能量代谢时发现,氨化玉米秸秆适宜替代比为20%。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对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肉羊氨化秸秆代谢能值进行比较。将4月龄、体重25kg左右,体况良好的杜泊公羊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直接法组(全氨化秸秆组)饲喂全氨化玉米秸秆,替代法组饲喂用不同比例氨化秸秆替代玉米和豆粕的基础日粮,即:饲喂基础日粮(精粗比1∶1),饲喂氨化秸秆替代比例为20%、40%和60%的试验日粮。采用体内法进行动物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试验期60d,含预饲期15d,正试期45d,分为3期,每期15d。结果显示:替代法各组日粮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但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替代法各组的消化能(DE)与代谢能(ME)均显著高于直接法组(P0.05)。通过比较替代法组内的消化能与代谢能发现,基础日粮组20%替代组40%替代组60%替代组。而在对原料氨化秸秆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及能值评定中,直接法全氨化秸秆组的DM、OM表观消化率及DE、ME均显著高于60%替代组(P0.05),但与其他替代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接近于20%替代组。综上所述,采用直接法和替代法对氨化玉米秸秆进行能值评定时,替代比例不同会对试验结果造成显著差异。而通过替代法测定原料氨化秸秆的能量代谢时发现,氨化玉米秸秆适宜替代比为20%。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处理的氨化玉米秸秆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以3头体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处理分别以经0.15 MPa、0.20 MPa、0.25 MPa三种压强处理的氨化玉米秸秆为发酵底物(以未处理的玉米秸秆作为对照组),通过体外产气法,测定72 h内6个时间点(第3,6,12,24,48,72小时)的产气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5 MPa、0.20 MPa及0.25 MPa组的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分别提高了43.68%、29.24%及45.02%。0.25 MPa组产气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各组体外发酵的pH值(6.72~6.82)、NH_3-N浓度(12.06~13.94 mg/dL)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0.15 MPa、0.20 MPa、0.25 MPa组乙酸/丙酸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其中以0.25 MPa组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快速氨化处理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玉米秸秆中纤维类物质的降解率,从而改变玉米秸秆的体外瘤胃发酵模式,改善玉米秸秆品质的最优氨化处理为0.25 MPa。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明确在含过瘤胃脂肪饲粮中添加溶血磷脂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且体重[(450.2±22.9)kg]相近的安格斯公牛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溶血磷脂组饲喂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0.05%(干物质基础)溶血磷脂].试验期为74 d,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