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1.首免时间不合适由于种鸡场对种鸡实施鸡新城疫(ND)免疫接种,因此雏鸡体内都含有母源抗体。母源抗体能保护雏鸡免受强毒侵袭,也能中和疫苗使免疫失败。如果首免时间过早,则疫苗被中和,而首免过晚则母源抗体太低,不能保护雏鸡。2.免疫方法不当新城疫的免疫接种常用点眼滴鼻法、注射法、饮水法。饮水法虽然方便,但新城疫疫苗在水中容易失活而导致接种量不足,免疫不整齐。3.首免、二免间隔时间太长一般说来,初次免疫产生的免疫力较低,维持时间较短。另外,有的群体母源抗体不整齐,首免后抗体水平差别较…  相似文献   

2.
用新城疫疫苗免疫不同母源抗体水平的三黄鸡雏鸡,将其HI抗体效价消长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显示:三黄鸡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在其初生时效价最高,之后逐渐消退;初生雏鸡于10日龄首免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母源抗体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禽病之一。免疫预防是控制新城疫的重要手段,然而有关本病的预防,国内常常存在一些误区,现简述如下,望对新城疫的控制有所帮助。 1.关于首免日龄 有人主张根据雏鸡的ND母源抗体水平,在7~12日龄进行首免,但根据国内ND疫情,此时首免似乎已晚。因为ND母源抗体半衰期一般为4.5天,7日龄时母源抗体已逐渐消失,此时首免一般需7天(即14日龄)左右鸡只才能建立完善的免疫保护,以致在首免至建立完善免疫力的7~14日龄期间因母源抗体消失而存在一个极度危险的免疫空白期,如遇ND现场病…  相似文献   

4.
正新城疫(ND)在我国养鸡业中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急性新城疫会导致大批鸡死亡;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虽然不至于引起大批鸡群死亡,但是容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感染等其他疫病,造成巨大的损失。关于新城疫的免疫,笔者主要强调以下几点。1母源抗体与首免日龄母源抗体是雏鸡靠卵黄传递从母体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1.发病原因当鸡新城疫病毒与只有部分免疫力的鸡体相互作用即在临床上出现非典型性新城疫。母源抗体干扰、鸡群个体新城疫抗体水平不均衡、首免超前、重复免疫、疫苗使用超量,以及应用灭活苗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鸡群发病。2.临床症状雏鸡非典型性新城疫多发生在二免前,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张口喘气,发出“咕噜”声,病程稍长的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停止,下痢,发病后2~3天,死亡率增加,大约一周后死亡率下降,死亡率一般在15%~20%之间,甚至更高。成鸡基本上接种过疫苗,对新城疫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如有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前 ,鸡新城疫仍是养鸡业的最大威胁 ,一些鸡场仍有新城疫发生 ,尤其是非典型新城疫。兔疫接种是控制新城疫发生的有效方法 ,现将相关问题陈述如下。1 疫苗的选择 新城疫最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因此首免主要以局部免疫为主。雏鸡体内存在母源抗体 ,由于种蛋来源的多样性 ,导致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不一。首免弱毒活苗为主 ,即Ⅱ、Ⅳ系点眼滴鼻或二倍量饮水。肉仔鸡饲养周期短 ,除了首免外 ,用Ⅳ苗进行二免、三免即可。蛋鸡饲养周期长 ,除了首免和二免外 ,一般在 6 0日龄进行肌肉注射中等毒力活苗 (Ⅰ系 ) ,12 0日龄肌肉注射Ⅰ系灭活苗…  相似文献   

7.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管晓丽,陈辉煌广东正大康地种鸡场(528300)雏鸡母源抗体是免疫母鸡(或自然感染康复母鸡)体内所产生的,通过卵黄传给雏鸡的被动抗体。新城疫免疫效果依赖于正确的首免,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决定着首免的时间,并影响以后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简述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特点与措施■王守江(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局261000)一.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特点1.流行特点:多发生于免疫鸡群,以二免前后的日龄发病最多。雏鸡和成年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低于一般的流行。2.症状特点: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  相似文献   

9.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是不同的,统一接种新城疫免疫疫苗后,对接种疫苗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因素。尤其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偏高时,将严重干扰免疫接种的抗体效力,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免疫作用,导致整个鸡免疫水平参差不齐。本着科学测定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则,文章经试验测定结果分析,提出首免日龄应综合考虑,尽量避开雏鸡体母源抗体水平的高峰值,但是又不能迟于母源抗体保护的临界值,最佳时间安排在10日龄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一 有关雏鸡母源抗体高低的观点 雏鸡母源抗体的高低是保护雏鸡的关键参考数,也是新城疫首免的关键值,其首免公式为;雏鸡最佳免疫日龄=4.5(HI-4) 5,其HI为母源抗体Log2的对数值。按照此论,免疫过早,抗体中和疫苗,疫苗无效果;免疫过晚,可能感染新城疫。此论一直为一些行家、养殖厂技术员津津乐道,从不怀疑。然而肉鸡、三黄鸡等速长鸡根本不适应此论,其抗体半衰期比蛋鸡快两倍,根本不是4.5。而蛋雏鸡的免疫也不能按此论进行。首先,任何一个种鸡场,即使种鸡日龄、种蛋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仍然是影响我国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多趋向于非典型化。目前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是疫苗的接种和高免卵黄抗体的应用。后者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该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的效果。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属于人工被动免疫,它的优点是见效快,注射后即可产生作用,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缺点是维持时间短。因此在被动免疫之后,仍然需要进行人工主动免疫。一般的做法是注射高免卵黄抗体一周后再应用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本文作者应用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与灭活油佐剂苗分别与新城疫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免疫;表明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免疫可出现一个抗体阴性期,而新城疫灭活油佐剂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免疫则不出现这个抗体阴性期。因此,在新城疫发生时,可以采用灭活油佐剂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应用,以达到治疗和紧急预防的双重目的,而不宜采用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与高免卵黄抗体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1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计划在生产实践中,任何一个固定的防疫模式都不能保证养鸡生产的安全,这是因为同样的鸡有不同的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而同样的环境卫生条件又不是同一批鸡。所以,新城疫的免疫程序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根据所进鸡苗的种鸡的防疫情况来确定首免日龄。首免日龄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来确定(这需要供种场家提供种鸡最后一次新城疫免疫的时间),如果母源抗体处于最高峰,首免可定在12~14日龄;如果母源抗体水平不处在最高峰时期,则根据不同的抗体水平提前免疫,最早可以在1至2…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1日龄IBD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伊莎褐壳蛋雏鸡和IBD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的迪卡蛋雏鸡,用IBDV标准I型弱毒疫苗D-78和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程序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雏鸡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情况下,3日龄用IBD弱毒苗首免,17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二免为优良免疫程序。2.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情况下,14日龄用IBD弱毒首免,24日龄用油乳剂苗二免为优良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时间,通过检测鸡种蛋母源抗体水平、孵化过程中卵黄和尿囊液抗体水平、出壳后雏鸡血清中抗体水平、首免后抗体消长情况,确定了首免时间公式为:首免日龄=(种蛋母源抗体平均值-4)/0.4,及二免日龄为首免后14 d左右。该结果为家禽生产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鸡新城疫仍然是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一个月来,笔者在鸡病诊治工作中,遇到30余起20—50日龄雏鸡群发生新城疫病例。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排绿白色稀粪。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分析其发病原因如下,望引起广大养鸡户及同行重视。1新城疫二免时间滞后新城疫的首免日龄应该根据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来确定,但大部分养殖户未做到,一般都安排在7—8日龄。首免一般使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如新城疫IV系)滴鼻、滴眼,免疫接种后产生的抗体由于受母源抗体干扰而较低,且维持时间也短(一般在15d左右)。第二次…  相似文献   

16.
在养鸡业中,新城疫是危害巨大的疫病之一,其免疫的好坏决定着养鸡的成功与否。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新诚疫的免疫不全,非典性新城疫等情况,经济损失较大,需引起广大养鸡场、户的重视,下面就其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措施叙述如下,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1免疫失败的原因1.1首免时间不合适由于种鸡场对种鸡实施鸡新城疫(ND)免疫接种,因此雏鸡体内都含有母源抗体。母源抗体能保护雏鸡免受强毒侵袭,也能中和疫苗导致免疫失败。如果首免时间过早,则疫苗被中和,而首免过晚则母源抗体太低,不能保护雏鸡。1.2免疫方法不当新城疫的免疫接种常用点眼法、…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的防制应以疫苗免疫为主。影响其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现场强病毒的存在、雏鸡母源抗体滴度不一致、某些传染病并发、营养缺乏、舍内小气候不适宜等均有干扰作用,疫苗质量和使用方法也影响抗体的产生。目前非典型新城疫发生较多。在新城疫疫区的鸡群,该病免疫水平高低不等。  相似文献   

18.
免疫时间不当:新城疫疫苗常规免疫时间定为7~10日龄初免,但是对已受强毒感染的鸡群所产的卵孵出的雏鸡,则首免需推迟,故应随时检测母源抗体效价。当效价为20X时具有保护力,而10X时则可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9.
对40~45日龄鸽群实施新城疫低等毒力活疫苗(La系)免疫与新城疫低等毒力活疫苗(La系)加H5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对比试验,首免后21 d进行二次免疫,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80份血清进行ND和AIV H5血清抗体跟踪检测。结果表明,使用新城疫低等毒力活疫苗(La系)免疫的鸽群首免后7~21 d,ND免疫抗体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升高,但不能达到有效保护水平;首免后21 d进行二次免疫,跟踪监测到二免后35 d,ND免疫抗体呈波浪式上升;使用新城疫低等毒力活疫苗(La系)加H5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的鸽群抗体水平总体趋势基本相同,但ND免疫抗体水平波动较大,是否与同时免疫AIV H5有关则需要进一步试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初生珍禽的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程序,笔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对9日龄左右的初生珍禽进行了母源抗体测定。结果显示:初生珍禽的禽流感H5、H9和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5.67log2、6.63log2、5.64log2。根据检测结果将初生珍禽的免疫程序初步确定为15日龄首免,首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