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免疫学研究进展非常迅速,不但修正了许多旧的免疫学概念,而且这门新兴的知识渗透到不同学科中,建立了免疫生物学、免疫分子生物学、免疫遗传学、免疫化学、生化免疫学、免疫病  相似文献   

2.
兔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球虫(Eimeria spp.)即一类专性寄生于兔消化系统的顶复门原虫,寄生于家兔消化系统,而引起的家兔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可导致家兔腹泻、消瘦甚至死亡,且兔球虫病发病率高,对养兔业危害严重。多年来对球虫的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免疫原性研究和免疫诊断方法研究。利用疫苗进行免疫被认为是各种防控球虫病的方法中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人们对兔球虫免疫学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目前尚无疫苗问世。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对家兔球虫病的免疫学和诊断方法,为兔球虫病的免疫学深入研究和疫苗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何防疫过的兔仍会发生传染病山东省寿光市第一职业高中262718张钦玉,郑凤芹在饲养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中,许多饲养户提出了相似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按程序给兔接种防疫后仍会发生传染病?笔者对此作了分析,认为以下几点是导致防疫失败的原因。1、疫苗失效。引起疫...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科学研究手段使很多学科有了更精细的分类,而许多跨学科的边缘学科也随之产生,营养免疫学也因此产生,并为营养学与免疫学之间搭筑了一架融会贯通的桥梁,成为国际上营养学及免疫学研究的新内容。其机制的探讨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我国养兔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 ,后来由于诸多因素 ,养兔业的发展处于低迷状态 ,经过一段时期的市场调整 ,特别是在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 ,南充市将退耕还林、种草养兔作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大力发展养兔业在南充市已形成声势 ,不少地方已具雏形。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需及时加以解决和纠正。1 重防疫 ,忽视环境条件建设与卫生消毒 在兔疫防治中 ,预防接种和在饲料、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对兔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如果忽视兔舍环境条件的建设与卫生消毒 ,就会给兔场带来潜在的威…  相似文献   

6.
猪的免疫     
免疫学是近年来医学科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化学的发展以及免疫学新技术的应用,免疫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在兽医免疫学的进展中,对猪的免疫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就此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免疫技术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2年Duff用杀鲑气单孢菌免疫鳟鱼获得成功后,便揭开了免疫学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应用的历史篇章。由于施用化学药物后会存在鱼体残留、出现抗药性菌株及破坏生态环境等诸多不利影响,就极大地推进了鱼类免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由于水产动物是较低等的动物,其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也较高等动物原始,研究进展也比较缓慢。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兔疫技术在水产动物的疾病诊断、疾病防治及营养等多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伊氏锥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侵袭牛、马、骆驼等家畜,对畜牧业危害严重。动物感染伊氏锥虫后,机体能产生强烈的兔疫应答,但由于锥虫不断改变其表而糖蛋白结构,产生免疫逃避,因而机体不能最终清除锥虫的感染[1]。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两种作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实验感染家兔,同时检测家兔的免疫反应和观察家兔的病理变化,旨在初步探讨兔疫反应在锥虫感染中的作用以及锥虫病的致病机理,为伊氏锥虫病的免疫学和病理学提供资料。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小鼠,雄性家兔。购于解放军农牧大学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9.
天然药物免疫促进剂和调节剂开发应用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70年代以来,免疫学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现代免疫学已形成了包括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免疫药理学、分子免疫学和中药免疫药理学等许多分支。中药免疫药理学这门学科是建立在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免疫药理学知识基础上的。21世纪,医学模式将从治疗型向预防型转变,人类将...  相似文献   

10.
基础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基础免疫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抽象、知识更新迅速,对于生物专业初学者来说不好理解、也难掌握,这就给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对基础免疫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基础免疫学教学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动物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多层次性,即它的研究是同时向各个层次扩展,各层次间的相互渗透.影响、促进、共同探讨、解决一定的问题。现代免疫学是以细菌学和微生物学中逐步发展成一门具有其自身理论体系和特殊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现代免疫学不仅已发展成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前沿学科,而凡广泛渗透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并形成许多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2.
兔脑炎微孢子虫病是由兔脑炎微孢子虫引起的一种隐性、慢性感染或临床经过的人畜共患的原虫病。近十余年来 ,出现大量有关兔脑炎微孢子虫引起艾滋病患者致死性临床感染的报道 ,此病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就兔脑炎微孢子虫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细胞免疫应答、感染兔脑炎微孢子虫后人及动物的免疫学比较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从宜良等地 198份病、死鸭组织中分离到 5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RA)。并进行了生理生化、药敏、血清学、免疫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RA)有 3个优势血清型 ;RA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左旋氧氟沙星、硫酸安普霉素等药物敏感 ,对链霉素、柱晶白霉素等药物不敏感 ;受试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后 ,对同原菌株的攻击显示出良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4.
<正> 仔猪乳前兔疫是近几年来北京市新提倡的猪瘟兔疫方法。这种免疫法是在初生仔猪未吃初乳前注射疫苗,注苗半小时后再吃初乳。这种方法兔疫的仔猪抗体可维持一年以上,也就是说,肥育猪至出栏终生只免疫一次,而且免疫力确实。如果规模养猪场全部推行仔猪乳前兔疫,就可以彻底改变我市目前春秋季一年两次的防疫制度,是猪瘟防疫工作比较理想的方法。但是,乳前免疫必须保证在注射疫苗前不得吃一口母乳,这样就给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产仔时如果饲养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使乳前免疫失败。母猪多在夜间产仔,尤其是大型规模化猪场母猪较多,几头母猪同时产仔更加难以保证免疫的成  相似文献   

15.
家兔不同品种间免疫力的差异研究未见报道,研究较多的是应用药物或免疫增强剂,对兔生理生化指标、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塞北兔的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研究尚无系统资料。本研究通过对试验兔血清IgG浓度的系统测定,来研究各品种兔血清中总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7、9、11、13周龄的幼兔与5周龄的幼兔相比,其总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5-7周龄塞北兔多品系与獭兔相比有较大的上升幅度,说明塞北兔可以对疫苗很快产生免疫应答,快速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而塞北兔各品系间的球蛋白水平达到高峰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简便畜禽传染病的免疫方法,提高防疫效果,对预防猪病联合苗的研究,或多种疫苗的联合使用,均有不少成功的报道。我国在开展猪传染病预防中,也曾有人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种灭活苗作过同时注射的尝试。据王、周等(1957)报告,猪瘟兔化冻干苗与猪丹毒及猪肺疫氢氧化铝苗同时注射,猪体所产生的免疫力与各该苗单独注射无明显区别。冯、郑等(1963)用猪瘟兔化弱毒与猪丹毒弱毒配制  相似文献   

17.
对免疫新城疫、法氏囊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雏鸡使用安疫肽(Compound amino acid solution,VESPRO solution)(饮水、注射)、肽好(Immunoglobulin powder,IG powder)(饮水)、高免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powder,APS powder)(饮水),测定新城疫免疫、法氏囊免疫后的各免疫学指标、抗体水平、白细胞介素产生及免疫抑制鸡群白细胞介素产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肽好组、安疫肽饮水组对脾脏、法氏囊、胸腺的发育有较显著的影响,其中安疫肽饮水使用效果最佳,高免多糖有提高法氏囊指数的作用。安疫肽、肽好、高免多糖均对提高抗体水平较好,安疫肽饮水、注射及高免多糖,均能在提高抗体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整齐度。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去年8月,我市郊区养兔户李某从我市某种兔场购进5组(5公10母良种獭兔,按兔疫程序先后给獭兔注射了兔疫苗兔巴氏杆菌苗和兔葡萄球菌苗。饲料为自配饲料,由40%的花生壳粉和60%的精料组成。饲养到年底,先后有8只母兔配种产仔,仔兔断奶成活率平均达到92%。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月份以来,我市突然发生一种兔烈性传染病,此病来势凶猛,传染迅速,一个兔场感染之后,对中成年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可达70~100%,对养兔事业威胁极大。疫病暴发之后,我们按中药学和免疫学的原理,进行了探讨性的防治试验,应用抗病毒中成药和自制异源抗血清试治病兔91头,治愈72头,有效率达79.12%特别是60日龄以下的幼兔,治愈率比中成年兔更高。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motb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CH3株的ompA/motb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蛋白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去除信号肽编码区段的ompA/motb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OmpA/mtob,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55 kDa的重组蛋白rOmpA/motb。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OmpA/motb能与血清1、2、10和15型RA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rOmpA/motb具有交叉免疫原性。以纯化的rOmpA/motb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经3次免疫后兔血清中抗OmpA/motb蛋白的抗体效价为1:256 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mpA/motb兔多抗可与血清1型、2型、10型和15型RA菌株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与其他菌株无反应性。本研究制备的RA OmpA/motb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OmpA/motb蛋白的免疫学功能及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