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CaCl2,AsA和GSH对冷害低温下茄子果实氧化胁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2%)处理可显著提高冷害低温(2℃)下茄子果实组织中SOD和CAT活性(P<0.01),延缓POD活性高峰的出现,降低MDA含量(P<0.01),并明显减轻了果实冷害的程度;AsA和GSH处理可提高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和MDA含量(P<0.05),但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对果实冷害的抑制效果也不如CaCl2处理明显。结果表明:CaCl2及AsA和GSH对茄子果实冷害的抑制作用与其提高了组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染色体组小麦种叶片光合功能衰退的生理原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小麦种旗叶的光合功能期以野生一粒小麦最短,粗山羊草次之,普通小麦扬麦158最长。反映光合机构“光碳”运转平衡状况的RjBPcase活性/PSI,PSⅡ活性比值以AABBDD明显高于DD,DD又高于AA。在叶片老化期间尤其中后期,AABBDD具有相对高的SOD,CAT活性,低的O^_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而DD,尤其AA的SOD,CAT活性较低,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耐热性不同的2个大白菜品种经38℃高温胁迫后O2^-含量明显增加,但耐热的亚蔬1号增幅远小于不耐热的“106”品种。高温胁迫使亚蔬1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活性提高,“106”品种除CAT活性稍有提高外,SOD和ASP活性均下降。2个品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不明显,但亚蔬1号仍稍高于“106”品种;抗坏血酸(AsA)含量均减少,亚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枇杷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分胁迫使枇杷(解放钟及长红3号品种)叶片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下降,引起叶片O^-2产生速率增大,启动膜脂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伤害。水分胁迫下,枇杷叶片SDO,POD活性均增加,而CAT活性和GSH,AsA含量则品种间差异明显。解放钟CAT轻度胁迫时活性增加,中度及严重胁迫下活性比对照显著降低,而长红3号则保持比对照高的水平;水分胁迫下,解放钟叶片GSH,As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长红3号  相似文献   

5.
复合化学制剂对郁金香花期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花前叶面喷施6-BA和KH2PO4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化学制剂可以明显提高花朵鲜重,增加株高和花茎长度;在开花中后期能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花瓣含水量维持较高水平;处理后花瓣中的SOD、CAT和POD3种保护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MDA含量则相对较低。且花朵衰老过程中SOD和CAT活性变化与MDA的累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竹笋采后活性氧代谢对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竹笋在 5℃ 和 10℃下,木质素含量、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D、CAT和 POD 3种酶活性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 H2O2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 H2O2的积累,致使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5℃的 SOD、POD活性和 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5 ℃下木质素含量极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枯萎病 菌溉染后棉功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超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棉功中SOD和CAT酶活笥无显著差异:氟乐灵处理可诱发棉功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且氟乐灵处理的棉功组织中SOD和CAT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枯萎病菌侵染后棉功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SOD和CAT酶活笥明显提高,胆抗病品种棉功组织中SOD和CAT酶活性在前期增加不显著,后期啬较慢,  相似文献   

8.
耐热性不同的2个大白菜品种经38℃高温胁迫后O-2含量明显增加,但耐热的亚蔬1号增幅远小于不耐热的“106”品种.高温胁迫使亚蔬1号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活性提高,“106”品种除CAT活性稍有提高外,SOD和ASP活性均下降.2个品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不明显,但亚蔬1号仍稍高于“106”品种;抗坏血酸(AsA)含量均减少,亚蔬1号降幅小于“106”品种.结果显示,在高温胁迫下,亚蔬1号较“106”品种具有较高的酶性和非酶性活性氧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9.
甘薯4个不同抗、感品种的茎蔓接种薯瘟Ⅱ群病菌10d后,进行叶片保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后抗、中抗品种SOD活性略有上升,其上升幅度:抗病品种〉中抗品种〉高感品种;抗、中抗品种POD活性下降,但高感品种则略有上升;CAT活性均有下降,其下降幅度:高感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M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高感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SO2对鲜食葡萄一些酶活性营养成分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SO2处理可保鲜葡萄。在100μl·L-1h-1的适宜剂量下,葡萄酶促防御系统的SOD,POD,CAT活性增高,抑制膜脂的过氧化,消除MDA的积累。细胞膜电导率比对照略有增加,细胞相对透性基本保持不变,有机酸、抗坏血酸及含糖量等营养成分损失率降低,葡萄呈保鲜状态,细胞不受伤害。当SO2剂量过高,达到300μl·L-lh-1时,SOD,POD,CAT活性下降,MDA大量积累,细胞膜伤害率高达51.29%,葡萄发生漂白伤害。MDA和电导率可作为SO2对葡萄的伤害指标。  相似文献   

11.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可引起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与水稻互作是基因对基因的关系。Xoo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推动了对Xoo基因功能的研究。为此,该文对近几年来Xoo致病性基因的鉴定情况进行统计,并就致病性基因的突变菌株对水稻接种情况和菌株自身变化进行了归纳,较为详细阐述了当前对Xoo无毒基因的鉴定研究状况,为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以及研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稻白叶枯病菌fkbM基因对其运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fkb M基因对其运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源置换方法对水稻白叶枯病菌野生型菌株PXO99A的fkbM基因进行基因敲除,构建突变菌株ΔfkbM_(Xoo),同时构建互补菌株ΔfkbM_(Xoo)(C)。通过运动性试验,确定fkbM基因对运动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菌株PXO99~A相比,ΔfkbM_(Xoo)突变体运动性明显减弱,而互补菌株ΔfkbM_(Xoo)(C)能基本恢复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运动性。[结论]水稻白叶枯病菌fkbM基因突变能减弱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广西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分布和分化,为生产上该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稻白叶枯病菌中国鉴别寄主(金刚30、特特普、南粳15、爪哇14、IR26)对2013年从广西南宁、东兴、防城港、钦州、岑溪等地水稻病区分离得到的29株水稻白叶枯病菌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同时采用部分近等基因系对5株南宁分离菌株致病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29株菌株在5个鉴别寄主上均出现感病反应,均为SSSSS模式,为强致病菌;5株南宁分离菌株能使目前抗谱最广的水稻材料CBB23感病。【结论】广西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出现极大分化,需加强对该病害的防控及水稻抗病材料的筛选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4.
活性氧对稻白叶枯病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寻水稻抗稻白叶枯病菌的机制,用稻白叶枯病黄单孢菌弱毒株75-1、特异的超氧阴离子产生剂Paraquate和清除剂Tiron对水稻感病品种浙辐802进行诱导处理后,挑战接种稻白叶枯病黄孢菌强毒株76-25,被处理水稻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75-1和Paraquate均能诱导水稻产生抗性反应,出现的病斑缩小,说明75-1也和Paraquate一样能诱导O^-2的累积,并引发系统抗性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菌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水稻白叶枯病菌基因组中的串联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为其在白叶枯病菌基因组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标记信息。[方法]利用开放的基因组数据库资源,对已完成测序的3个白叶枯病菌菌株KACC10331、MAFF311018和PXO99^A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包括基因组中SSR的结构类型、分布、丰度等;并以实例解读了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果]在这3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基因组中,由1~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SSR序列分别有940、926和1 035个;平均每隔5.26、5.34和5.06 kb的距离就有1个大于15 bp的SSR序列。在1~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SSR序列中,数量最多的是6碱基重复,其次分别是3、5、4、2碱基重复序列,而单碱基重复数目极少。在这3个菌株的基因组中,种类丰富、变异性高的是4、5、6个核苷酸的重复基序,但等位序列上3种菌株间的基序可能不同。[结论]3种白叶枯病菌菌株的SSR在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上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以抗白叶枯病细胞突变体HX-3及其感病供体明恢63的愈伤组织为试材,观察白叶枯病菌对水稻愈伤组织的侵染。结果表明: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后,明恢63愈伤组织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接种后13d,愈伤组织的生长量仅为对照(未接菌)的66.2%;而HX-3愈伤组织生长量减小不明显,为对照的91.3%。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明恢63接菌后5d,愈伤组织细胞逐步解体,且细胞内有大量细菌侵入,接菌后13d,愈伤组织细胞大量解体破碎;而HX-3接菌后5d,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致密,未见异常,接菌后13d,愈伤组织中有些细胞解体,但解体程度小且侵入到细胞内的细菌数量少。说明HX-3和明恢63在细胞水平上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别,同时也证实了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在植株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具有相关性,这就为运用细胞突变体离体筛选技术获得抗病突变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水稻抗白叶枯病的机制及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育种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Rep-PCR分子指纹技术对国内已知致病型和云南省各水稻产区采集的56个白叶枯病代表菌株进行分析.用ERIC、J3等引物对其DNA进行Rep-PCR特异性扩增,扩增结果经综合聚类分析,在70%的相似水平上,可将测试菌株划分为10个组群,其中4、5、8、9、10为主要组群;来自云南省的菌株分属于6个组群中,遗传分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密切.根据菌株在已知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反应,菌株可分为18个致病型,云南省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致病型复杂多样,远远高于国内其他省份测试的致病型.  相似文献   

19.
水稻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的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xocA、wxocB、wxocD、wxocE和wzt是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oc)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合成基因,avrXa3是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的一个无毒基因。利用pBCSK(-)和pKNG101两个质粒的复制起点不被水稻黄单胞菌识别的特点,把wxocA、wxoeD、wxocE和wzt的中心区域克隆在pBCSK(-)上,获得突变转化单元pBCSK::ΔwxocA、pBCSK::hwxocD、pBCSK::AwxocE和pBCSK::Δwzt。把wxocB和avrXa3基因的旁侧序列和一个氯霉素抗性基因cm构建在pKNG101上,获得突变转化单元pKNG101::ΔwxocB和pKNG101::Δavr。以电转化方式把这些LPS合成基因突变转化单元DNA转入Xooc菌株RS105,把无毒基因突变转化单元转入Xoo菌株PXO99,通过同源重组分别获得了RS105中5个如相应基因突变体MwxocA、MwxocB、MwxocD、MwxocE、Mwzt和一个无毒基因的突变体PX099Δavr。SDS-PAGE分析发现,lps突变体的O抗原或核心寡糖的合成被破坏。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wxocB、woxocE和wzt与致病性有关,前两基因的突变导致细菌完全失去毒性,而后一基因的突变导致细菌部分丧失毒性。与PX099相比无毒基因突变体PX099Δavr改变了原有的毒性表型,在IRBB50(Xa4/xa5)和Asominori(Xa17)上由较感转变为较抗表型。因此,本试验证明,以pBCSK(-)和pKNG101为载体敲除水稻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的产生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定量检测病原菌细胞内源过氧化氢的产生,并通过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中过氧化氢积累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及组织化学染色法均检测到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的产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和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定量检测结果均显示,过氧化氢在水稻白叶枯病菌细胞中普遍存在,不同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的水平有极显著差异.病原菌细胞中过氧化氢的积累主要定位在细胞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