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随着低碳经济、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等畜牧业发展理念的倡导和深入,生产绿色食品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核心目标,天然草原由于其原始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依赖天然草原放牧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途径,但牧区天然草场受气候条件影响,加之长期过度放牧、滥垦滥挖,导致草场退化、产草量下降,放牧家畜普遍存在采食量不足,营养不平衡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其生存、繁殖和生产力的发挥。因此,做好牧区饲草料供应是保障天然草原绿色肉食品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甘南藏族自治州以牛羊为主的草原畜牧业,以动物数量化发展,为草原畜牧业营造了空前的景象。但是,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大程度地忽视了生态保护和资源再生,给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甚至出现了抑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草原严重超载,不科学的一贯放牧式养殖,造成草原严重退化,饲草料资源不足问题,已成了甘南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饲草料当粮种,拓宽饲草料资源;牛羊当猪养,努力转变生产方式,以科学方式,降低草原载畜;养防结合,提高动物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应用,以科学手段保护草原,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肉羊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广大草原农牧区被誉为“黄金产业”。它是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靠天养畜”的传统养羊业转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的高效产业。我国北方草原绝大部分农牧区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退化严重,饲草料资源紧缺,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草原农牧区开展肉羔羊产业化生产有助于天然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人工草地的建设,能有效地解决草地畜牧业生产中饲草料供应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提高草原的载畜能力和肉羊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经济收益。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适合草原农牧区羔羊…  相似文献   

4.
肉羊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广大草原农牧区被誉为“黄金产业”。它是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靠天养畜”的传统养羊业转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的高效产业。我国北方草原绝大部分农牧区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退化严重,饲草料资源紧缺,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草原农牧区开展肉羔羊产业化生产有助于天然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人工草地的建设,能有效地解决草地畜牧业生产中饲草料供应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提高草原的载畜能力和肉羊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经济收益。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适合草原农牧区羔羊产业化生产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根河市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尤华林(根河市草原工作站)根河市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典型的林业市,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具有“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发展特点。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料十分丰富,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吃“大木头”的影响,大量的饲草料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饲草料生产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新一  王加亭  韩天虎  陈刚 《草业科学》2015,(12):2155-2166
饲草料是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草业统计数据、草原保护建设工程监测报告、中国畜牧业统计数据,并与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相结合,梳理了21世纪以来我国饲草料生产的发展基础和基本情况.总体来看,我国饲草料生产形势好,但水平不高,与现代畜牧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提出了重视栽培草地建设、加强规划计划和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工饲草是牧业用地中集约程度最高的类型之一,也是畜牧业发展程度的质量提高标准之一。目前,阿勒泰区的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牧民还是靠传统的大草原上放牧,一年四季在大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收入低,当地政府对牧民定居工作不重视,没有当地草原的畜牧载畜量标准,草原退化现象严重。鉴于此,提高牧区人工饲草料建设对阿勒泰区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作用大。  相似文献   

8.
饲草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料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高原藏区由于自然灾害和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退化,草场沙化日渐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急需保护和恢复。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属于高原藏区,本文以炉霍县畜牧业发展现况为例,浅析发展种草养畜、建立青贮产业化基地对于炉霍等高原藏区畜牧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旨在为四川省高原藏区畜牧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草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放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保存与传承草原文化,就应以放牧为核心,建立现代轮牧制度。人、草原、家畜是草原文化的3个基本要素,通过放牧这一基本功能,将草原-家畜-人居耦合成一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系统运行中产生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总体现。其中包含了草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艺术形式、民族性格等,并延伸到政治、军事行为。在草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放牧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后各生产先进国家都完成了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其转型的主要内涵为以划区轮牧为核心,配合定居点、饮水点、围栏、饲草料、牧民合作社等系统建设,建成人-草地-家畜的草原生态系统,这是保持与传承草原文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饲草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要保持哈密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饲草的问题。本文对哈密地区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天然草原的利用现状以及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今后哈密地区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的建设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家畜放牧饲养符合草食家畜的生活习性,家禽能在开阔的草地上采食和自由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助于家禽增强体质和抗病力,有利于生产安全、营养、保健的畜产品.笔者基于目前放牧家畜的现状,简单评述了放牧对家畜及畜产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茶哈村两牧户草地上进行了为期40d的春季禁牧试验,经草地植物量和藏羊体重变化的测定表明,草地春季禁牧有效地保护了植物的正常生长,禁牧草地上植物量较放牧草地增加1.69倍,地下植物量较放牧草地增加6.15个百分点.实行春季禁牧制度是高寒牧区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寒草地放牧系统次级生产力的优化放牧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小嵩草(Kobresia parva)高寒草甸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牦牛放牧系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高寒草原藏系绵羊放牧系统中草地次级生产力(家畜增重)的试验数据,构建了放牧家畜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的模型:Y=a-bX(b>0),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单位面积草地次级生产力(家畜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的数学模型:Y=aX-bX2(b>0);计算出各放牧系统最大生产力放牧强度:高寒草甸冷季和暖季草场分别是1.68头·hm-2和2.52头·hm-2,高寒人工草地牧草生长季为7.23头·hm-2,高寒草原冷季、暖季和全年连续放牧草场分别是4.33,6.45,2.36只·hm-2。  相似文献   

14.
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综述了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动物和土壤的影响,说明放牧强度是影响家畜生产力、草场恢复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高寒草地放牧系统受人为或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影响的强度会改变整个系统的状态和变化趋势,即使是同一块草地,其负载能力和适宜放牧率(强度)也有所波动.因此,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研究应以草场本身的条件和动态特征加以评价,应尽可能选择较多的气候和草场类型,应用动态规划和系统优化模型,对草地的持续生产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动态模拟;建立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管理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是云贵高原石漠化地区的主要放牧地。本研究通过放牧试验、饲喂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云贵高原石漠化地区2个人工草场的营养价值和转化效率。放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放牧压力下,永善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微量元素和牧草产量显著低于寻甸试验地,但两地人工草地中牧草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绵羊对永善试验地牧草的利用效率要高于寻甸试验地,绵羊对永善试验地牧草中Mg、Fe、Cu、Mn等元素的消化率和沉积率均显著高于寻甸试验地。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寻甸试验地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牧草养分的含量高于永善试验地,绵羊的消化率也高;采食量和体增重2个指标的各自变化趋势也和以上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上述结果表明,虽然永善试验地牧草土壤相对贫瘠,牧草产量低,但家畜转化效率高,因此高原石漠化地区应在牧草成熟期后放牧绵羊,并补饲一定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6.
西藏阿里草地资源现状及载畜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畅慧勤  徐文勇  袁杰  吕继照  张硕新 《草业科学》2012,29(11):1660-1664
以西藏阿里地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资源概况、草地资源类型和草地载畜量等进行了分析。阿里地区草地理论载畜量为299.37万绵羊单位,2010年实际载畜量为346.66万绵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相比超载15.80%。通过分析认为,阿里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草地畜牧业,合理布局草地载畜量,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盐池草地禁牧期间农牧民违规放牧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禁牧政策的全面实施,放牧草地得以休养生息.但禁牧区农牧民从其短期经济效益出发,违规进行放牧以增加经济收入,以致政府全面禁牧的宏观政策不能很好地执行,部分草场生态再次恶化.为此根据草场面积、草场管理方式、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在禁牧区选择了234户农牧户用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农牧户的违规放牧行为进行调查,并从养殖成本、地理位置、草场使用权界定、禁牧政策等方面探讨分析农牧民违规放牧行为发生的原因,寻求改变禁牧区农牧民的生产行为方式,解决禁牧与放牧矛盾,以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恢复生态、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德利  王岭  韩国栋 《草业学报》2022,31(12):191-19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grassland, coupled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grassland ecological services, animal production and pastoral living, it is necessary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grassland management, develop higher level livestock grazing and feeding technology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establish a more effective grassland grazing management paradigm. This study considers both th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modern multi-dimensional social demands, and develops the concept of precise grassland grazing management which encompasses the versat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sustainability as the goal and the use of grassland science, animal science, ecology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based on the habitat conditions, especially th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livestock classes and their requirements, and livestock-vegetation interactions.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effective and direc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livestock grazing process, the grassland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paradigm of synergistic bal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can be finally realized. Also, the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s of precise grazing and its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es are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 including the plant compensatory growth mechanism, the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the theory of diversifying grazing livestock, mechanisms of plant-animal interactions, nutrition regulation principles and versatility synergy. These concepts form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gulation of grazing pressure and livestock assembly. In conjunction with this coverage, the key points in precision grazing are reviewed, such as dynamic optimal stocking rate(threshold), mixed grazing(species and proportion),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options(satellit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monitoring, large scale data processing)and other relate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Finally, the authors sum up the concept of grassland multifunctionality as a goal of “combining productive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service in a win-win manner”, so providing a precise grazing management paradigm.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princip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atural grassland grazing, grassland grazing with supplementary feeding, and drylot feeding, reflecting region-wide whole industry regulation of livestock grazing pressure/assembly and provision for animal nutrition, while aiming for grassland grazing systems to achieve an overall “livestock-vegetation balance”. Such a system will generate high quality animal products and sustainable ecological services. Precise grazing management of grassland is advanced, practical and extensive, and therefore is a desirable choice for future grassland management with great potential and prospect.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9.
放牧强度对土-草-畜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我国草地存在严重的退化问题,重点阐述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放牧强度对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家畜影响的研究。研究者认为,适度的放牧,有利于植物物种的延续,植物群落生产力的提高及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土壤C、N的积累;有利于家畜生产性能的提高。因此,寻求当前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最适放牧强度是持续利用草地,保护草地生态、提高草地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轮牧开始时间对科学利用荒漠草原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为对象,对不同轮牧开始时间下植物群落特征和可食牧草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两年放牧,轮牧开始时间对植物物种组成影响较小;轮牧开始早的草地植物密度高于晚轮牧草地,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相反。2)随轮牧开始时间推后,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赖草(Leymus secalinus)、银灰旋花(Conrolulus ammannii)等主要植物的重要值升高,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则呈相反趋势,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变化规律不明显;这几种植物的密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对轮牧开始时间响应不同。3)轮牧增加了植物物种多样性,晚开始轮牧草地植物物种优势度较早开始草地低,但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加。4)随轮牧开始时间推后,草地采食率和牧草粗蛋白含量下降。研究认为,固定时间和顺序的轮牧方式会使草地植被异质性增加,应根据植被状况对轮牧时间作适当调整,年度间小区要以不同顺序进行轮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