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问红曲红色素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色素,又具有抑菌与降血压、降胆固醇及防癌作用,但为何对日光、甚至自然光十分敏感且极易褪色。请问红曲红色素有哪些性呢?答红曲红色素起源于我国,其发明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科学遗产。至今我国仍是红曲红色素生产大国。近几年研究发现:红曲中含有多种有效活性物质,不但具有抑菌、防癌的作用,还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人体中甘油三酸酯的含量,降低血压,防治胆结石,促进钙、磷的吸收。为此,日本正投入大量的人力开发红曲红保健食品。所以,红曲的研究和应用是大有可为的。红曲红色素为深紫红色…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加工中使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而带来的危害,生产出无硝板鸡,实验分别以亚硝基血红蛋白、天然色素红曲红色素、柠檬酸铁作为发色剂,以VC作为抗氧化剂和助色剂制作板鸡,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感官评定,然后以3种发色剂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得出,当亚硝基血红蛋白0.6%,红曲红色素0.001%,柠檬酸铁0.05%制作的板鸡,产品外观和口感都最佳。用3种发色剂综合使用,代替亚硝酸盐用于板鸡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盐是腌肉制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发色剂,但由于其具有毒性和产生的亚硝胺具有致癌性,研究人员开始寻找亚硝酸盐替代物。相对合成色素而言,天然色素由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成为研究人员的首选,其中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红曲色素、高粱红色素这3种天然色素能赋予肉制品较好的色泽。  相似文献   

4.
高粱红色素的开发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粱红色素的主要成分及性质,高粱红色素在食品、医药、印刷业等领域的利用现状,高粱红色素的应用市场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高粱红色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问:近年来,红曲色素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加工和食品发酵领域,请问红曲色素有什么特性和功效呢?答:众所周知,红曲这一颇具东方色彩的传统产品,历经千年不衰,其研究方兴未艾。红曲也称丹曲,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红酒酿造,古诗曰:“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红曲还是一种中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红曲消食、活血、健脾、燥胃。作为一种微生物发酵产品,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黄酒、白酒、醋、酱的酿造。生产的黄酒、红曲保健醋色泽鲜美,具有极高的保健功能;而用于白酒生产,则有显著的增香效果。红曲色素又是一种优良的食用天然色素,它对蛋白…  相似文献   

6.
红曲紫薯酒以紫薯作为原料,结合福建闽派黄酒的酿造工艺,采用红曲酿造,具有良好保健价值。通过对总酚含量、花色苷色价、总抗氧化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将红曲紫薯酒与普通黄酒和干红葡萄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红曲紫薯酒比普通黄酒和干红葡萄酒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1.红曲的功能 红曲也称为丹曲。在我国,红曲自古以来就作为改善血液循环的保健食品,并一直应用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红曲得到更深入、更广泛的应用。红曲菌丝体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麦角固醇等多种营养成分。麦角固醇能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于骨骼的生长,对中老年人因钙流失而导致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少年儿童骨骼的生长及身体发育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曲的生产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曲又名丹曲,是由红曲霉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红曲既是食品,又是一种中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也用于酿酒、食品加工和提取天然色素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红曲的作用机理已逐渐被查明,这使得红曲的应用领域更深入、更广泛。红曲菌丝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而且麦角固醇含量也很高,它能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某些红曲霉及其制备的红曲中含有洛伐他丁,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前途的降脂药物。国内已有以红曲为主要成分的新药———“血脂…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红曲为主要原料,对红曲三七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质较优的红曲三七压片糖果配方为福建红曲粉添加量57.5%,三七提取物添加量11.5%,异麦芽酮糖醇添加量28.5%,麦芽糊精添加量1.5%,CMC添加量1.0%。  相似文献   

10.
胭脂虫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胭脂虫红色素是从胭脂虫中提取的一种安全的天然动物色素,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领域。概述了国外胭脂虫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为胭脂虫红色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辣椒红色素的结构性质.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稳定性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辣椒红色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实验室购买、收集的9株红曲菌株分泌麦角固醇、色素和桔霉素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三者的相关性,旨在为红曲菌资源的深度挖掘提供基础信息。分别采用UPLC-紫外检测法、UV-VIS法和U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了9株红曲菌发酵制备红曲样品中麦角固醇、色价和桔霉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菌株产麦角固醇、色素和桔霉素的能力不同,其中紫色红曲菌OUT 2011发酵红曲中麦角固醇含量和色价均最高,分别达到(1121.96±55.06) mg/kg和(1058.97±5.04) U,安卡红曲菌AS 3.554发酵红曲中麦角固醇含量和色价均最低,而从毛红曲菌OUT 2137、红色红曲菌AS 3.549,安卡红曲菌AS 3.554、发白红曲菌CICC5017、橙色红曲菌CICC5015发酵的红曲均未检出桔霉素。9株红曲菌发酵产麦角固醇、色素和桔霉素能力各不相同;相关性分析显示菌株分泌麦角固醇和色素的能力具有正相关性,为筛选高产麦角固醇的红曲菌株提供了依据。而桔霉素和麦角固醇及色素之间没有关联性,提示富含色素和麦角固醇的红曲产品需要检测桔霉素,以消除红曲产品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半枝莲红色素的树脂法提取工艺。通过5种树脂对半枝莲红色素的吸附及不同洗脱剂对半枝莲红色素解吸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半枝莲红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50%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色价高,且AB-8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2.17%;该色素溶于极性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呈鲜红色,其耐光、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甜菜红色素是一种水溶性的色素,广泛的存在于以红甜菜为主的石竹目中,甜菜红色素在食品以及制药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以及环保的甜菜红色素提取工艺尤为重要。笔者分别介绍了传统提取甜菜红色素的方法以及最新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并指出传统方法由于需要加热以及加入有机溶剂,容易造成甜菜红色素降解、溶剂污染以及产量低等问题。而以γ射线、高压脉冲电场、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以及膜处理技术为代表的最新提取技术,可以在非热情况下达到提取色素的目的,并且具有环境友好、安全、一致性好以及回收率高等特点。并指出未来的发展不管使用哪种新技术,都需要对提取的每一步细化,制定提取标准。  相似文献   

15.
辣椒红色素作为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无害的天然红色素,性质稳定、安全性良好,并具有一定保健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饮料和饲料等领域。通过综述辣椒红色素的保健功能和特性,以及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中国辣椒行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辣椒纵深加工、提高辣椒的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食用天然色素--萝卜红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萝卜红色素的结构、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及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同时表明,萝卜红色素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理想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红曲霉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红曲霉菌的应用和功能,同时也分析了红曲霉的重要有效生理活性物质红曲色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红曲降压活性、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曲降压活性研究(1)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Keisuke首次选用10%红曲霉及米曲霉分别添加入饲料,选用18周龄SHR小鼠,证明红曲有显著的降压功能。临床试验的结果也证实了每天服用9g红曲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我们建立了3种高血压模型鼠,用以研究红曲降压效果:肾源性高血压模型 精氨酸高血压模型 盐性高血压模型  相似文献   

19.
彭华  宋霞  张春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7):132-138
为了优化‘胭脂萝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以‘胭脂红2号’萝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萝卜红色素,分析了提取液种类及配比、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胭脂萝卜’红色素提取液吸光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试验条件下,盐酸丙酮提取的红色素溶液的吸光值最高。(2)提取液配比对吸光值影响达显著水平,料液比、提取温度对吸光值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吸光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液配比。(3)用优化后的提取条件测试不同萝卜品种的红色素含量,发现‘胭脂红1号’和‘胭脂红2号’红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值最高。综上,在提取料液比取1:8,提取温度取50℃,提取液选用盐酸丙酮提取液,其配比为10.8%的盐酸:30%的丙酮=1:1,提取时间选20 min的条件下,红色素提取液吸光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以红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红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g/m 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30℃。此条件下红椒红色素的平均提取率达19.22%,所得红椒红色素呈鲜红色,无异味,可用于多种食品的着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