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比较了9种大孔树脂对黑胡萝卜色素的吸附解析效果,研究了03C6型大孔树脂对黑胡萝卜色素的静态吸附与解析条件。结果表明,03C6型大孔树脂是纯化黑胡萝卜色素较适合的树脂类型;40倍的吸光度为0.254的黑胡萝卜色素溶液在03C6型大孔树脂上的吸附时间是4 h,最适吸附温度为40℃、色素溶液的最适pH为2.0;解析时宜选用pH2.0的60%乙醇溶液。纯化后黑胡萝卜色素的色价为56.7,是纯化前的7.3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火龙果果肉色素的条件和纯化后色素的稳定性。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确定纯化条件,计算纯化色素的色价。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100树脂的吸附和洗脱效果最好。在室温下,以40%乙醇为洗脱剂,吸附流速和洗脱流速均为10 mL/min时,纯化的紫红肉火龙果果肉色素色价为109.62,是未纯化前的6.2倍。光照不利于色素的稳定,Na+、K+、Mg2+、Ca2+、EDTA以及葡萄糖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Sn2+、柠檬酸和酒石酸加快色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探索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花生衣色素的最优工艺.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选出AB-8大孔树脂,以黑花生衣色素的吸附量、洗脱率为指标,评价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花生衣色素工艺中,上样液质量浓度、吸附流速、上样液用量、洗脱剂蒸馏水用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及其用量对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工艺.AB-8大孔树脂对黑花生衣色素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最优工艺条件为:黑花生衣色素上样液质量浓度2.0mg· mL-1,吸附流速为1.5mL·min-1,饱和吸附量为4倍树脂体积,洗脱剂蒸馏水的用量为5倍树脂体积,体积分数70%乙醇的用量为4倍树脂体积.利用该工艺精制后黑花生衣色素色价提高32.80%.采用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花生衣色素简单可行,精制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甘薯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一种高吸附、高解吸性能大孔吸附树脂,比较了1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紫甘薯色素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吸附液pH、解吸流速、洗脱液浓度及pH对色素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DM21树脂为分离纯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树脂,其最佳纯化条件是吸附液和解吸液pH2.0~4.0,解吸液乙醇浓度为70%,解吸液解析流速为3Bv·h-1时,对紫甘薯色素的纯化效果以及效率最好,色价达到54.26±0.87。  相似文献   

5.
莲子心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选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化方法,测试其抑菌活性,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莲子心总黄酮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并利用杯碟法,以芦丁为对照,研究了莲子心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莲子心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含量为5.1 mg·mL-1,上样液pH为6,上样量为2 BV,洗脱剂为4 BV 50%乙醇,洗脱剂流速为2 BV·h-1.纯化后莲子心总黄酮的纯度达50%.莲子心总黄酮对霉菌(青霉、根霉)无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并获得最低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欧李果实为原料提取红色素,并用欧李红色素对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做抑菌实验研究了欧李红色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这些微生物有无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实验用浸提法得到的欧李红色素粗提液,并经过AB-8树脂吸附后得到精制的欧李红色素,而后对其精制浓缩,测定了欧李红色素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欧李红色素对不同菌种的抑菌作用;用稀释法测定了欧李红色素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欧李红色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弱,而对黑曲霉和啤酒酵母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用大肠杆菌做最低抑菌浓度实验表明欧李红色素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1.446mg/l,通过对欧李红色素抑菌作用的研究,实现其兼作色素和抑菌剂的可能性。这将为欧李红色素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加速欧李红色素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纯化盐地碱蓬红色素,提高其色价,选取X-5、HPD300、D101、HPD400、NKA-9和AB-8等6种大孔树脂对盐地碱蓬红色素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筛选最佳纯化色素树脂,并研究最佳树脂对盐地碱蓬红色素的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X-5大孔树脂对盐地碱蓬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效果较好.在动态吸附中,当上样液浓度为1 mg/mL、pH值为6、流速为5 BV/h时,X-5对盐地碱蓬红色素吸附效果最好;以60%乙醇溶液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5 BV/h时,解吸效果最好;盐地碱蓬红色素纯化后,色价提高了6.14倍.  相似文献   

8.
戴富才  赵娣  孙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98-17300
[目的]用大孔树脂对枣皮红色素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法粗提枣皮红色素,研究了不同树脂对枣皮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并对其分离纯化的静态以及动态吸附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研究确定了S-8大孔树脂为枣皮红色素纯化的最佳吸附树脂,S-8大孔树脂对枣皮红色素优化的分离纯化条件为:常温下吸附,洗脱剂为0.3 mol/L NaOH,吸附流速为1 ml/min,解吸剂为0.3mol/L NaOH,解吸流速为3 ml/min。枣皮红色素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纯化,产率可达到4.45%左右,纯化后色素色价比未纯化的提高5倍左右。[结论]研究可为开发和利用枣皮红色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用4种大孔树脂(LSA-10、AB-8、NKA-Ⅱ和HP-10)对紫小麦麸皮花色苷进行吸附与解吸试验,研究了大孔树脂对紫小麦麸皮花色苷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吸附等温曲线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HP-10型大孔树脂对紫小麦麸皮花色苷的吸附量、解吸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9.349 mg/g、7.523 mg/g和0.777 7,均高于其他3种树脂。经HP-10型大孔树脂纯化后,紫小麦麸皮色素的色价是纯化前的3.7倍。  相似文献   

10.
紫甘薯色素的提取及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紫甘薯花青素试验结果表明,以0.2%盐酸水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条件下可获较高的提取收率。粗提物过滤后用PDA-10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70%乙醇解析,解析液浓缩干燥可得色价E1cm^1%530 nm=100的高色价紫甘薯色素的粉状产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纯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精制品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影响大孔树脂HPD 100吸附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的因素大小顺序为A(pH)>C(固液比)>B(温度)>D(转速)。树脂HPD 100吸附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的最优组合为A4B3C2D4,而对上述树脂解吸附的乙醇浓度为40%。在抗氧化方面,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精制品清除羟自由基(·OH)的效果要优于Vc,而清除超氧阴离子(O-2·)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要低于Vc;在抑菌性能方面,紫色辣椒叶片花青素精制品对真菌(根霉、黑曲霉)无抑制效果,对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具有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2.
紫甘薯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提取方法对紫甘薯中花青素的提取效率进行了比较,分别用5种不同溶液,选择15%乙酸作为最适宜提取液,并在不同温度、时间和固液比下对紫甘薯中花青素进行提取,选取最适宜提取温度40℃、时间60 min、固液比1∶25(g/ml),用pH比色法测定所提取物质中花青素的含量为2.20 mg/g,花青素提取率为1.03 mg/g。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发现,在低浓度条件下(0.7 mg/ml)花青素不如抗坏血酸,在高浓度条件下(0.7 mg/ml)超过抗坏血酸,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发现,花青素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远远大于抗坏血酸,在0.5 mg/ml时花青素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接近100%。用涂布涂板法对花青素抑菌活性进行初步测定,发现花青素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9种大孔树脂为对象,考察其对栀子黄色素的吸附和洗脱性能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吸附和分离黄色素的大孔树脂,并考察温度、酸度等因素对HPD-400吸附能力的影响,优选出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HPD-400对栀子黄色素的吸附能力最强,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25℃、pH为3.0、粗提液浓度A440 nm为0.590;最佳洗脱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温度25℃。[结论]HPD-400树脂分离纯化栀子色素的效果良好,可在工业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黑米花青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以黑米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黑米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花青素进行纯化。[结果]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温度50℃,pH3.2,提取时间120min;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花青素的纯度最高,达95.48%。[结论]该研究为黑米的深加工和花青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苦参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阐明苦参的抑菌作用及机理,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及液体倍比稀释法对鸡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细菌进行了敏感性试验;通过电镜观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表达的研究,生长曲线的绘制以及流式细胞仪对菌体细胞周期的分析,对苦参碱粗提物的抑菌作用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苦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谱广;药物是通过抑制鸡大肠杆菌功能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菌体的细胞周期,使I期菌数增加,R期菌数下降,最终菌体不能达到正常对数生长期而直接进入衰亡期;菌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菌体缢缩变形,中间凹陷呈规则元宝状,细胞质固缩,质壁分离,最终细胞壁破损,内容物泄漏而使菌体死亡。【结论】苦参碱对鸡大肠杆菌抑菌机理是抑制调控细菌生长、分裂相关蛋白的合成,阻滞其分裂和生长,并且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质固缩、解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弓加文  陈封政  李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66-10567
[目的]初步探讨桫椤叶和茎干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中药龙骨风(桫椤叶的茎干)研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桫椤茎叶和茎干甲醇提取物对它们的抑菌作用,并与黄连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桫椤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最低抑制浓度为0.1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桫椤茎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最低抑制浓度为0.10%,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桫椤叶和茎干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与黄连提取物的相比较弱。[结论]桫椤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桫椤茎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最低抑制浓度均为0.10%。  相似文献   

17.
杨霞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9):158-160
为了明确芫荽水提液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将新鲜芫荽洗净、晾干,紫外线杀菌处理后研碎,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贴片法对芫荽水提液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供试液分别为25%、50%、75%、100%的芫荽提取液。结果表明,芫荽水提液对以上2种供试菌种所产生的抑菌圈大小不同,不同体积分数的芫荽水提液对2种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随着芫荽水提液体积分数的增大,抑菌作用增强,这说明芫荽水提取液对细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开发紫竹等竹类资源,提高竹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为介质,分别采用水浴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紫竹叶提取物,并检测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亮白微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紫竹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而相同浓度的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和亮白微球菌未表现出抑菌效果。水浴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3、31.25和7.82 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7.82 mg/ml。[结论]微波法提取物相对于超声波法及水浴法提取物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紫竹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紫肉甘薯主要块根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的变异,选用18个紫肉甘薯品系,在盐城和徐州2个试点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下紫甘薯块根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因型(G)、环境(E)和基因型×环境(G×E)互作对紫肉甘薯块根花青苷、干率、淀粉、蛋白质、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花青苷含量的E效应大于G和G×E互作效应,其他品质性状则表现为G×E互作效应较大.蛋白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徐州试点较高,租淀粉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在盐城试点较高.盐城和徐州两试点各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一致,均为:花青苷>还原糖>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其中花青苷含量变异系数徐州较高,其他性状变异系数盐城试点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糖分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花青苷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干率和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青苷含量和其他品质性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