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漂白粉澄清液浸消桑叶对桑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水、十八种氨基酸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含量随漂白粉浓度升高而减少,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变化没有一致的趋势。不同物质间的影响程度有含水量>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十种必需氨基酸>八种非必需氨基酸。处理区各种成份含量与清水对照比较,增加区次数分布最高的是6小时0.3—0.4%处理区,可见桑叶浸消处理以浓度0.3—0.4%贮藏时间6小时以内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将主要成分为ClO2的蚕用消毒剂克孢灵用作桑树叶面消毒,当药剂质量浓度在200 mg/L以下时,对桑叶叶质没有不良影响;以100 mg/L以下质量浓度药液对桑叶作浸渍消毒时未发现叶片外观出现异常。经50~100mg/L克孢灵处理的桑叶,其水分、糖、蛋白质、脂肪等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表明50~100 mg/L克孢灵用作桑树叶面消毒剂,对桑叶叶质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在各蚕种场为了提高蚕种质量 ,生产无毒蚕种 ,都采用全龄桑叶叶面消毒的方法 ,消除微粒子病源的感染。叶面消毒要采用消毒效果好、对叶质的损坏小、可操作性强的方法。现就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供大家商讨。1 叶面消毒用药都采用氯制剂。包括以“消特灵”和“消毒净”等为代表的有机氯制剂和传统的漂白粉无机氯消毒两种。有机氯制剂一般使用加强助剂进行消毒。在桑叶叶面消毒中的有效氯浓度较低 ,比漂白粉配制方便 ,对叶质的损害较少 ,新鲜桑叶消毒后贮存 8小时与未消毒桑叶比无明显差异 ,达到消毒效果。用漂白粉桑叶叶面消毒 ,一般使用有效…  相似文献   

4.
该文调查了蚕室蚕具消毒药剂——消特灵和1%有效氯漂白粉液的稳定性,发现二者存在着不同的规律,其中消特灵的有效氯和杀菌效果散失比较快,而漂白粉消毒液有效氯和杀菌效果并不象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快,该结论为我们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土壤养分缺乏的桑园施用相应的缺素养分总体上有改善桑叶品质的作用。N、P、K、S、Mg、B等 6种养分的施用均明显提高桑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 ;N、K、S、B肥有提高桑叶蛋白质的作用 ,Mg对蛋白质的影响作用很小 ;N、Mg、B肥有提高桑叶全糖含量的作用 ,P、K肥则会降低全糖含量 ,S对桑叶全糖含量的影响不大 ;N、P、K肥施用有提高桑叶中脂肪含量的作用 ,而S、Mg、B肥的作用则相反。结果还显示 ,同一种养分在不同试验中对桑叶某一具体品质参数的影响大小及影响方向不尽相同 ,表明施肥对桑叶品质的作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型蚕室蚕具消毒剂—消特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特灵”的研制是以发挥漂白粉液的优点纠正其缺点为依据的。经过多年探索,研制成以高氯制剂为主剂,另配用增效剂为辅剂的复方消毒剂。它具有广谱、高效、药效稳定、腐蚀性弱等优点,对桑蚕主要病原体多角体病毒、率倒菌芽孢、白僵、曲霉分生孢子、微粒子原虫孢子都具有强烈的杀菌效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蚕室蚕具消毒剂。全文全面地介绍了新型蚕室蚕具消毒剂——“消特灵”的消毒杀菌作用机理、使用方便。对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叶面消毒对桑叶叶质和蚕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漂白粉消毒叶、“八二八”消毒叶、清水处理叶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变化以及用这种叶饲喂的蚕体胃蛋白酶、SOD、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变化,发现生物测定结果、桑叶成份测定结果与酶活力测定结果是相一致的。漂白粉消毒叶对桑叶和蚕体的影响最大,“八二八”消毒叶对桑叶无不良影响,但对蚕体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黄粉甲蛹的最佳贮存温度和时间,实现管氏肿腿蜂的规模化生产,将黄粉甲蛹经9℃、3℃、-3℃和-9℃分别贮存5 d、15 d、25 d、35 d和45 d后取出,测定其体内蛋白质、总糖、海藻糖、糖原、还原糖和脂肪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时间和低温贮存后,黄粉甲蛹体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显著。蛋白质、总糖、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均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消耗,而蛋白质和脂肪在9~-3℃的范围内含量变化同总糖等一致,若达到-9℃后,贮存相同时间的黄粉甲蛹体内其含量明显低于-3℃的。还原糖含量变化同上述各营养物质相反,随贮存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最高含量可达到未贮存前的4倍之多。  相似文献   

9.
<正> 消特灵是浙江农业大学研制的新型蚕用消毒剂。是以高效氯制剂为主剂配用增效剂为辅剂的复合消毒剂。此药剂能杀灭多角体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微粒子原虫孢子等主要病原微生物,药效稳定,腐蚀性低。可用于丝茧育和种茧育蚕室、蚕具、桑叶、蚕体、蚕座和蛹体消毒。我场九六年春季从浙农大调进消特灵2000套,分别用于各个部位消毒,其中用于蚕前蚕室、蚕具消毒120户,桑  相似文献   

10.
刘文光 《广西蚕业》2004,41(3):52-52
消毒产品的种类很多,用途和用法也不尽相同,杀菌能力不同,对物品的损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选择消毒剂。养蚕前对蚕室、贮桑室、蚕具消毒可选用1% 漂白粉澄清液、复方氯化磷酸三钠(保利消)或2% 福尔马林石灰浆喷洒消毒;周围环境于清晨或傍晚用复方氯化磷酸三钠(保利消)或2% 石灰浆喷洒消毒;在中午温度高时用新烟力宝对蚕室进行熏烟消毒;零星蚕具消毒可放入锅内煮沸30 分钟。蚕期中蚕座消毒可选用防僵粉、石灰粉消毒,添食可用克红素防细菌病和僵病;对桑叶叶面消毒可选用复方氯化磷酸三钠(保利消)主剂或2% 新鲜石灰浆、0.3% 有效氯漂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多元化开发利用桑叶蛋白质资源,将桑叶粉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桑叶蛋白。以桑叶蛋白得率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桑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后桑叶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桑叶粉质量浓度、装液量、蔗糖质量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桑叶蛋白得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桑叶粉质量浓度>装液量>蔗糖质量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最优条件为桑叶粉质量浓度2.64mg/mL、装液量105 mL、蔗糖质量浓度22 mg/mL、发酵时间45.1 h。在此优化条件下,桑叶蛋白得率的预测值为16.43%,验证值为16.29%,试验结果重现性良好,建立的桑叶蛋白得率与主要发酵条件因子的数学回归模型可靠。体外消化试验表明,该方法制备桑叶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P<0.05),体外消化率比发酵前提高了4.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王传振  赵静  徐欣  张升祥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2,33(3):23-25,27
本试验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干燥桑叶制作桑叶粉,以烘干法、晒干法、室内阴干法制作的桑叶粉为对照,分别配制人工饲料,采用一至二龄一次给饵法鉴定养蚕效果。结果表明,利用上述4种干燥方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人工饲料养蚕,收蚁后24h疏毛率、存活率、龄期经过等指标差异不大,但起蚕率和蚕体重存在一定差异,168h三龄起蚕率以室内阴干法较高,二龄眠蚕体重以微波干燥法最重,两项指标均以80℃烘干法最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微波干燥法是大规模生产优质桑叶粉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单胃哺乳动物小鼠的脂肪代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幼年及不同性别成年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桑叶作为动物饲料对单胃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在主要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给不同类型模型小鼠分别饲喂含20%和40%桑叶粉的饲料,幼年小鼠连续饲喂21 d、成年小鼠连续饲喂15 d,分别取血清、小肠、胰腺、腹部脂肪、肌肉等组织器官做检测。测定小鼠脂类代谢指标的结果表明,饲喂添加桑叶粉的饲料可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并极显著降低小鼠总胆固醇含量、腹脂系数和雌性小鼠肌肉脂肪含量(P<0.01),但可极显著促进雄性小鼠肌肉脂肪沉积(P<0.01);测定小鼠营养物质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结果表明,饲喂添加桑叶粉的饲料可不同程度提高幼年小鼠血清中的淀粉酶活性,但会极显著抑制小肠中的蔗糖酶、麦芽糖酶以及血清中的脂肪酶活性(P<0.01),而胰腺脂肪酶活性则不同程度升高。另对小鼠的生长发育调查表明,饲喂含20%桑叶粉的饲料,不影响幼年小鼠正常生长发育,但可减缓成年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推测当饲料中的桑叶粉质量分数≥20%时,桑叶粉中的活性物质可调节哺乳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控制体内的脂肪沉积,这为生产低脂高品质畜禽产品以及拓宽桑叶新用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多倍体育种对果叶兼用桑树品质性状的改良作用,测定了四倍体果叶兼用桑树新品种嘉陵30号及其二倍体亲本中桑5801桑叶和桑果的部分品质性状成绩。与二倍体亲本比较,四倍体品种嘉陵30号成熟叶片干物中的粗蛋白含量增加2.90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34个百分点,桑叶用于家蚕饲养的万蚕产茧量提高6.2%、万蚕茧层量提高4.7%,果用品质中的鲜果榨汁率增加6.3个百分点、糖度增加1.5~2.0个百分点,且桑籽的可育性降低。同时检测6个人工诱导四倍体桑树育种材料桑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二倍体亲本提高。由此表明,染色体加倍后桑树的部分生理代谢活性增强,多倍体果叶兼用桑树品种的桑果和桑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其经济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15.
桑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与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桑叶粉中的活性物质,分别获得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采用琼脂打孔扩散法评价桑叶各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桑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供试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其它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3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2.5 mg/mL。测定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总多酚质量比为(11.91±0.67)mg/g,显著高于其它溶剂提取物,表明桑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与其总多酚的含量成显著剂量效应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青方法制备桑叶茶的品质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是桑叶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将采摘的新鲜桑叶采用微波加热、蒸气加热和滚筒加热的方法进行杀青处理,测试不同杀青方法加工后成品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及营养保健品质。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加工桑叶茶的外形色泽、汤色、叶底等感官品质较好,总浸出率、总黄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其它2种杀青方法加工的桑叶茶,且对水浸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总多酚含量3项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但香气和滋味欠佳。综合各项测试结果认为,微波杀青能较好保持桑叶茶的营养保健品质和感官品质,可考虑优化微波杀青工艺参数改善桑叶茶的香气和滋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的桑叶粉对育肥湖羊瘤胃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3月龄育肥湖羊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各组用桑叶粉分别替代饲粮中精料的0(A组)、15%(B组)、30%(C组)、45%(D组)、60%(E组)。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B组和C组瘤胃重/复胃重显著高于A组(P0.05)。2)各组瘤胃乳头宽度的差异不显著(P0.05)。3)对于瘤胃上皮的角质层宽度,A组高于其他各组,其中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对于瘤胃上皮颗粒层宽度,除D组显著高于E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棘突层和基底层宽度,与A组相比,桑叶粉处理能提高棘突层和基底层的宽度,但是作用不显著(P0.05),D组和B组的基底层宽度显著高于C组(P0.05)。总之,用桑叶粉替代15%~45%的精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湖羊复胃的重量,促进的棘突层和基底层细胞的分裂,从而促进瘤胃上皮组织发育,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瘤胃上皮角质层的宽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桑叶作为家兔蛋白质源饲料的可行性,在肉兔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叶粉进行试验,研究桑叶粉对肉兔生产性能和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日增重、采食量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盲肠和盲肠内容物绝对重和相对重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桑叶粉可以完全替代苜蓿而作为生长期肉兔的饲料来源,桑叶粉的添加量可为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