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被国家列为一类传染病。免疫接种是防制猪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猪瘟免疫接种实践中,注了猪瘟疫苗仍时有猪瘟发生,即所谓猪瘟免疫失败。现就造成猪瘟免疫不成功的因素及其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和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近年来,猪瘟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猪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以非典型猪瘟为主.本文以中宁县部分种猪场和养殖大户的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监测,参照有关资料,对当前免疫接种猪瘟苗仍有猪瘟发生,即所渭猪瘟免疫失败进行分析.造成猪瘟免疫不成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多年来我国采用免疫接种为主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猪瘟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大规模的流行暴发已少见,但是由于疫苗质量不够稳定,免疫程序不合理,缺乏免疫监测,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以及免疫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猪瘟仍然是危害我国猪群最严重的传染病,猪瘟的免疫防控成为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基础和重点,所以对猪群的猪瘟抗体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猪瘟疫苗的免疫状况,对防控该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是威胁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此病.但是,现在部分猪场在使用三联苗后仍然有爆发典型性猪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染疫的场地、圈舍长期成为传染源,连续传播可能性大,偶有耐过猪只则成僵猪,失去饲养价值,因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对于猪瘟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以预防为主.当前我国广泛采用猪瘟细胞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较好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猪瘟的免疫接种是防制猪瘟的主要手段.用于猪瘟免疫接种的生物制品主要有两种:猪瘟结晶紫灭活疫苗和猪瘟弱毒疫苗.用早期我国研制成功的猪瘟结晶紫灭活疫苗预防猪瘟效果良好,但该疫苗产生的免  相似文献   

7.
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以很强的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目前猪瘟的流行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和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现象,给猪瘟的防制带来新的挑战。目前,免疫接种依然是猪瘟防制的主要措施,因而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猪瘟标记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疫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疫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而免疫猪群仍然不断  相似文献   

9.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以很强的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目前猪瘟的流行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和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给猪瘟的防制带来新的挑战。目前,免疫接种依然是猪瘟防制的主要措施,因而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猪瘟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当前养猪业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多年来,我国在认真贯彻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和预防接种,猪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着下降.然而,在高密度免疫接种情况下,时常有猪瘟防疫注苗后连片反应的发生,这会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将对猪瘟防疫注苗中发生连片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高温、微血管变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梗塞.猪瘟对猪危害极为严重,会造成养猪业重大损失.猪瘟的临床表现多以亚急性、慢性或非典型出现,偶有急性出现,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秋、冬季多发,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能发生.疫苗和疫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然而在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实践中,仍时有猪瘟发生,导致猪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就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作简要概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浅谈猪瘟防疫的问题与对策云南省保山地区农校杨发根猪瘟是危害我省生猪生产的主要传染病。每年我省都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预防接种,这对减少猪瘟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即使在严格按照我省的猪瘟免疫程序,进行高密度免疫接种的情况下,也时有猪瘟发生,使群...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猪的一种常见病毒病,是一种热性、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一度在全国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散发,虽然我国已经研发出强制性猪瘟疫苗免疫接种方案,但是到目前为止,猪瘟仍然小规模流传于各个省市的养殖场中。本文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猪瘟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猪瘟在全国范围内对养殖场的侵害。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疫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疫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5.
徐曼曼 《动物保健》2014,(7X):63-6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发的猪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死亡率高、传染性高。一直以来,我国都很重视综合性防止措施的贯彻落实,注重接种的预防工作,虽然猪瘟死亡率及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高密度的免疫接种环境里,猪瘟免疫失败经常出现连片发生。本文结合商丘市发生过的猪瘟,分析了猪瘟免疫失败连片发生的原因,进而探索避免免疫失败发生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动物传染病的流行形势十分复杂和严峻,猪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猪瘟免疫失败现象目前虽然比较普遍,但是可以解决的。专家强调指出,控制猪瘟重点应放在严格控制种猪,科学经济地淘汰带毒种猪。母猪体内垂直感染的小猪,出生小猪不能免疫识别猪瘟病,或猪瘟疫苗。猪瘟疫苗免疫对于猪瘟带毒仔猪没有免疫效果。这是猪瘟免疫失败现象的主要原因。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目前是公认的世界最好的猪瘟疫苗,应宣传和肯定。但目前应做的是提高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产品质量。猪场应掌握评价疫苗使用效果的方法,知道如何使用疫苗,何时接种疫苗及疫苗的接种效果。要实现彻底阻止野毒传播、控制和消灭猪瘟这一目标,仅仅依赖于疫苗免疫接种是不够的。猪瘟之所以长期流行与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尚不清楚和猪场的卫生防疫措施、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现在的集约化猪群,特别是一些高产猪群,其生理功能严重受到抑制,对疫病易感性增加。所以,控制和消灭猪瘟流行需要从包括免疫接种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及防疫措施着手。强调流行病学综合防治为主,切断传染病发生的三个重要环节(即病原、宿主、环境),相互联系的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传染病就不会发生。这也是成功控制猪瘟流行的最有效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是影响养猪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病毒病。猪瘟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必须免疫,发病后应当申报,控制此病只能通过免疫接种,以及销毁病猪。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猪瘟,因此发生猪瘟时的紧急治疗措施要以增强免疫为主;早期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对控制和消灭猪瘟、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猪瘟的免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11,(2):81-82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之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猪瘟疫苗,而免疫猪群仍然不断发生猪瘟,造成免疫失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的。现就当前猪瘟的免疫接种与免疫后出现的有关问题谈点意见,仅供咨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初生仔猪对猪瘟的防制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免疫日龄。仔猪通过母猪胎盘或吮吸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使仔猪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地得到保护,但又给免疫接种带来影响。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过高,接  相似文献   

20.
孙义和 《养猪》2002,(3):40-40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 ,免疫接种是最主要的防制措施。目前我国按农业部规定普遍使用的是“猪瘟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用世界著名的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 ,接种牛睾丸细胞培养 ,收获细胞培养物 ,加稳定剂 ,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免疫预防 ,但各地常出现免疫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