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地区小拱棚黄瓜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亦可参考使用。1品种选择应选抗性和适应性强的黄瓜品种,并注意保持品种多样性。如津研4号、津研6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1号、津春2号、津美1号、中农系列、鄂黄瓜1号、华黄1号、华黄2号、早丰1号等。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选择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2.
王伟  徐跃进  万正杰 《园艺学报》2011,38(6):1104-1110
 以西双版纳黄瓜和‘华黄5号’黄瓜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衰老过程中两种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及脱镁叶绿素脱镁叶绿酸水解酶基因PPH和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基因PAO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叶片衰老,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在0.5左右,推测叶绿素b的含量可能对黄瓜叶片保绿起到重要作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PPH和PAO在西双版纳黄瓜叶片生长35 d时表达量最高,分别为5.50和1.86;PPH在‘华黄5号’叶片35 d时表达量最高,为7.14,而PAO在35和45 d表达量都很高,分别为3.90和3.91;PPH和PAO在西双版纳黄瓜叶片中的表达量低于在‘华黄5号’中。  相似文献   

3.
白皮黄瓜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翠玉等3个白皮黄瓜和自育的洛育1号白皮黄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翠玉产量超过对照;翠玉、洛育1号熟性早,而白玉、春黄瓜熟性晚;田间表现,翠玉对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抗性强,其他3个品种较抗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4个品种商品性好,品质均优,在中原地区均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不同黄瓜品种苗期耐盐性指标筛选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黄瓜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同时构建黄瓜苗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细砂和珍珠岩(2 V∶1 V)混合基质进行育苗,浇灌不同盐浓度的1/2 园试配方营养液,利用黄瓜幼苗叶片盐害指数对15 个黄瓜品种的耐盐性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指标在耐盐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能较好地反映黄瓜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可以作为黄瓜苗期耐盐性的评价指标;依据3 g·L-1 盐浓度下各黄瓜品种的盐害指数,将供试黄瓜品种分为5 类:耐盐品种(绿冠1 号和宁星欧美水果黄瓜)、较耐盐品种(中农12 号、中科958、荷兰迷你黄瓜、中农21 号和中农16 号)、盐敏感中等品种(津优1 号、优胜和中农8 号)、盐较敏感品种(京棚密刺和新4 号)、盐敏感品种(春棚5 号、绿优和中农大41 号)。  相似文献   

5.
瑞优5号是重庆吨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四川绵阳金地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绵科98A与自育的恢复系科恢1号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稻2006005)。介绍了瑞优5号的品种来源和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黄瓜品种中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潘淑珑刘跃(河南省洛阳市农技站471000)收稿日期:1995-10-30。1991年笔者开始引进黄瓜新品种中农7号。1992、1993年参加河南省保护地黄瓜品种区域试验,中农7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居1992年参试品...  相似文献   

7.
利用5个国外迷你黄瓜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二套方案配置10个杂交组合,对其7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遗传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亲本B(荷兰的MK171系列之一)、C(荷兰夏多星)、E(日本品种)是较理想的迷你黄瓜育种材料;B×E、B×C组合后代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8.
徐彦军 《长江蔬菜》2013,(20):57-60
以黄瓜品种中农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肥对大棚桶栽黄瓜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CK,以硫酸钾型复合肥作为基肥)黄瓜植株生长情况良好,成株期结瓜数、单瓜鲜质量和产量都最高,分别为5个、387g和77.4kg/40株;处理2(以农家肥作为基肥)黄瓜生长、产量表现也较好,且处理4与处理2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即以农家肥作为当地棚栽黄瓜基肥也较适宜;以烟草育苗专用肥作为基肥对黄瓜幼苗期根系生长有积极的作用,但成株期黄瓜产量较低,不宜作为棚栽黄瓜基肥。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菌培养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NaCl(0、25、50、75、100mmol/L)处理6个黄瓜品种(格林丰达、中农203、中农14号、津研四号、津春4号和博杰1A)的幼苗,无菌培养10d后调查不同黄瓜品种不同NaCl浓度处理幼苗的下胚轴长度、鲜质量、干质量、相对含水量和盐害程度。结果表明,6个黄瓜品种幼苗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存在差异,格林丰达和博杰1A的耐盐性较强,为耐盐性品种,津春4号和中农203耐盐性最低,为盐敏感型品种,津研四号和中农14号为中等耐盐性品种,此研究为盐碱地黄瓜栽培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索桂川 《中国蔬菜》2011,1(13):29-31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表1),各地黄瓜的主栽品种大多来自天津,以津优系列、津春系列、博耐系列占有明显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国黄瓜育种成功实现了华北型温室黄瓜品种的更新换代,育成的新品种在早熟性、耐低温弱光性、持续结果能力、抗病性等方面显著优于以津绿3 号、津优3 号为代表的上一代温室品种,涌现出一批以津优35 号为代表的优良新品种,其中津优35 号、中农26 号、津优36号及博耐系列等黄瓜品种在当前保护地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五月慢为对照,对4个耐抽薹小白菜品种(系)进行比较研究,选出耐抽薹,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系)。试验结果说明,五月慢A×5-3-2组合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适合在武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应武汉市种植的彩色马铃薯品种(系),对1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田间种植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试验结果表明,08CA0847表皮和薯肉均为红色,颜色鲜艳,产量高,抗虫性强;华薯4号的芽眼为紫色,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抗虫性中等;华薯5号薯肉深黄,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抗虫性中等。这3个品种(系)在表皮或者薯肉颜色上富有特色,观赏价值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武汉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3.
云南花魔芋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收集云南各地的14个花魔芋优良品种作为材料,对发病率、产量及干物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丽江花白魔芋与对照品种富源花魔芋的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综合表现较好。罗平花魔芋、魔花15和魔花38产量相对较低,但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尤其是魔花15,其抗病性在参试各品种中最强,可用于花魔芋抗软腐病育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冬种的优良有棱丝瓜新品种,以主栽品种碧绿1号为对照,于2012-2013年冬春对引进的7个有棱丝瓜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商品性状、产量及抗病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是彩迪022,但瓜形偏长,华春丝瓜产量较高、早熟、抗病性强、瓜长适中,最有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5.
胡妙丹 《长江蔬菜》2013,(22):31-33
对绍兴市农科院从国内外引进的9个芦笋新品种在设施大棚内进行早期产量、农艺性状和总产量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J 982 F1、03411 F1、Avalim F13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于 Grand F1(CK1)、Atals F1(CK2),主要表现为笋条直、笋尖紧、嫩茎粗大、早收性好、产量高,适宜在绍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从新疆引进9个哈密瓜品种在高台县露地栽培,调查其田间长势、生育期、抗病性、抗逆性、坐果率,并结合室内品质与产量考察等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西州蜜25号、西州蜜17号、西州蜜21号、欣红蜜5号4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适宜在高台县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区朝天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河南地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以12个朝天椒品种为试材,对其植物学性状、抗病性、辣椒素含量和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田千斤、红焰五号、尚椒536、天丽243、许神玫5个品种综合表现优于对照DM-6,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强,辣椒素含量较高,产量高。另外,尚椒536、大众910的辣椒素含量很高,在3.0 mg/g以上,比较适合作加工型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8.
以双季茭白浙茭3号、浙茭5号为试验材料,选择不同生长阶段的肉质茎,分别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茭白肉质茎的膨大过程中,PPO、CAT的活性呈膨大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的趋势。PPO的活性在生长后期有明显的上升。POD的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活性趋于稳定。浙茭3号、浙茭5号3种保护酶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品种间不同酶的活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从荷兰引进的17 个朱顶红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优势互补和性状特异性原则,设计了44 个杂交组合和8 个自交组合,并对杂交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44 个杂交组合中,有38 个可结实(结 实率25.0% ~ 100%),且均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5.7% ~ 89.1%);8 个自交组合中,有6 个可结实(结 实率62% ~ 100%),其中5 个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9% ~ 96%)。17 个品种的具体表现如下:①杂交 结实率方面,‘红狮’、‘卡门’和‘至尊’表现较好,除个别组合不结实外,作为父本和母本平均结实率 都达到了60%以上;②单果结籽数方面,‘至尊’、‘奥拉夫’和‘红狮’表现较好,作为母本单果结籽数 分别为44.6 粒、43.2 粒和44.0 粒;③子球生长量方面,组合‘红狮’ב蒙特布朗’、‘奥拉夫’ב蒙特 布朗’和‘至尊’ב蒙特布朗’生长最快,2 年生球周径分别为23.1 cm、22.5 cm 和20.5 cm;④子球扩 繁方面,2 年生球中共有19 个组合获得了分生子球,子球数最高的组合为‘当娜’ב朋友’,平均4.2 个。利用以上组合,共获得了1.6 万株杂交苗,并通过对已开花组合进行鉴定,初筛出新材料5 个。结合 试验中不同组合优劣表现和后代鉴定结果,对影响朱顶红杂交效率及后代选育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 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