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毒素Ⅱ是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胃毒杀虫活性的复合蛋白毒素。本研究以该毒素口服饲喂棉铃虫4龄幼虫,检测了毒素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其对棉铃虫幼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拌有毒素Ⅱ人工饲料的棉铃虫4龄幼虫-化蛹历期为6.65 d,比对照明显推迟2d,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化蛹有明显的影响,毒素Ⅱ饲喂的幼虫化蛹率为62%,取食对照幼虫的化蛹率为98%,并且处理组蛹的平均体重也受到明显的抑制,比对照蛹的平均体重降低106.47 mg,两者差异显著;在饲毒12 h后棉铃虫幼虫中肠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分别受到抑制,到36 h饲毒幼虫与对照几种蛋白酶活性差异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幼虫酶活性的0.3708,0.1903,0.3282和0.2141倍;饲毒12 h后毒素Ⅱ开始诱导棉铃虫幼虫体内羧酸酯酶、酯酶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3种酶的活性均在36 h达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5.66,9.49,6.38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桑树活性物质1-DNJ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和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将被不同浓度1-DNJ浸泡30s后的甘蓝小叶饲喂4龄的甜菜夜蛾幼虫。结果表明:甜菜夜蛾4龄幼虫对1-DNJ在24、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77.20%、92.01%,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48、0.21 g/L;生长抑制检测表明,1-DNJ对于甜菜夜蛾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2.34%,说明1-NDJ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DNJ对甜菜夜蛾体内保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SOD和CAT活性,在各时段的检测结果均呈现先被诱导后被抑制,CAT活性较对照下降幅度明显,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P<0.05),而1-DNJ对甜菜夜蛾体内POD活性影响不大。1-DNJ对甜菜夜蛾幼虫拒食和抑制生长的作用时间上滞后于对保护酶系统的破坏作用,表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系统对桑树活性物质1-DNJ反应敏感。本研究结果说明:桑树活性物质1-DNJ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和保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其结果可为将桑树作为开发植物源杀虫剂的原料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室温30℃±2℃、相对湿度75%±50环境中研究了对磷化氢抗性和敏感的赤拟谷盗3个品系在磷化氢亚致死浓度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与死亡情况,3个赤拟谷盗品系对磷化氢的抗性系数分别为R1=1、R170=170和R247=247,研究中设定的磷化氢亚致死浓度分别为0mg/L、0.0028mg/L和0.014mg/L。主要结果为:磷化氢亚致死浓度下赤拟谷盗抗性和敏感品系的发育历期延长;亚致死浓度磷化氢熏蒸下,3个品系间幼虫发育速率差异不明显,但抗性品系卵期和蛹期的发育速率增加较敏感品系显著。在亚致死浓度下,赤拟谷盗敏感品系的卵、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增加都明显高于抗性害虫,抗性品系的存活能力明显大于敏感害虫。  相似文献   

4.
白青云  曹阳 《粮食储藏》2005,34(5):11-13,56
在25±1℃,75%±2%RH条件下,采用FAO方法和延长熏蒸时间的替代FAO方法对无色书虱3个品系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进行毒力测定,分别得出PH3致死中浓度(LC50).熏蒸20小时,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LC50值分别为0.0079、0.7127和1.7586 mg/L,抗性品系的抗性系数分别为90和222倍熏蒸72小时,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LC50值分别为0.0024、0.06994和0.21962 mg/L,抗性品系的抗性系数创分别为29和92倍;熏蒸144小时,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LC50值分别为0.00126、0.02288和0.09917 mg/L,抗性品系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8和79倍.结论无色书虱同一品系成虫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可在较低的磷化氢浓度下达到较好的熏蒸效果.本研究的测定为今后的书虱磷化氢抗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实仓的磷化氢熏蒸试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方法的实仓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中央储备粮乳山和文登两直属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实仓试验研究。对实验仓进行了密封处理,经测试实验仓压力由500Pa降至250Pa的时间都在40秒以上。共设3种磷化氢熏蒸方法:磷化氢钢瓶气(2∶98)、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和磷化铝片粮面施药法。借助环流熏蒸装置进行了熏蒸杀虫试验,磷化铝用药量为1g/m^3,钢瓶气和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分两次施药。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环流天可使仓内磷化氢基本分布均匀(最高和最低浓度比小于4),磷化氢浓度绝大部分时间都在200ppm以上,密封14天的CT值绝大部分测试点都在150mg.h/L左右。粮堆内原有的害虫和试验前预埋的敏感和抗性害虫以及各种虫态害虫(成虫、卵、幼虫和蛹)均被杀死。研究表明在高大平房仓内,借助环流装置用磷化铝粮面施药法能很好地杀死害虫,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害虫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10种菊酯类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剂型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乙氰菊酯、醚菊酯、氟硅菊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均有较高的活性,LD50(μg /头)分别为0.0017,0.0039,0.0043,0.0070,0.0071,0.0116,0.0119,0.714,0.1779,0.3858,其活性分别是对照药剂三唑磷的0.3-141.59倍,是甲胺磷的2.07- 469.06倍。高效氯氟氰菊酯5剂型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略有差异,LC50(mg/L)值分别为:0.0945(EW),0.1089(EC),0.1174(ME),0.1232(SC),0.1591(WP)。  相似文献   

7.
采用0.5 μg/mL 1-MCP熏蒸处理韭菜,研究1-MCP采后处理对20 ℃、RH 80%~85%贮藏期间韭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熏蒸组相比,1-MCP处理能维持韭菜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减缓可溶性固形物、VC、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抑制失重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在保持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韭菜衰老速度,维持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陈瑞  刘璐 《粮食储藏》2010,39(6):28-33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氧气浓度分别是2%、5%、21%,温度分别为15℃、20℃、30℃,水分分别为13.5%、14.5%、15.5%。以此来进行糙米模拟储藏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种不同氧气浓度的气调方式中,2%和5%的氧气浓度可使水分在13.5%~14.5%之间、温度范围为15℃~20℃的糙米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控制在25%以内,而在21%氧气浓度的自然储藏条件下,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过了35%。另外通过比较21%氧气含量、水分13.5%不同温度条件下糙米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温下(30℃)的糙米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15℃和20℃的糙米变化要快。在150d的储藏期内下降了37%。且后者在60d出现一个转折点,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速率开始明显减小。其中高于15.5%的高水分糙米不宜储藏,实验验证了低氧可以延长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综合实验,并使用Design一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各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水分和温度越低,糙米品质劣变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9.
<正>为判断溴甲烷和硫酰氟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人员在25℃下,分别在经过气密性检测的熏蒸桶内投入16、20、24、32克/立方米的溴甲烷和40、56、72、88克/立方米的硫酰氟,熏蒸处理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4.5小时。结果表明,经过4.5小时熏蒸,杀灭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溴甲烷浓度分别为32、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在35℃、40℃和45℃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用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防治玉米象和米象,研究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磷化氢浓度为0.07mg/l,0.14mg/L和0.21mg/L时,温度的升高可以明显缩短害虫死亡时间,在45℃时,磷化氢在0.14mg/L以上,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在12-24小时之内能有效杀死受试玉米象和米象成虫。  相似文献   

11.
在实仓条件下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采用高浓度磷化氢环流熏蒸抗性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等5种不同抗性水平害虫,记录磷化氢浓度变化、熏蒸过程中及培养一段时间后的害虫死亡情况等。主要结果为:抗性较低的米象和赤拟谷盗在熏蒸第7 d即都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300 mL/3→500 mL/m3的上升阶段;抗性中等水平的谷蠹在磷化氢浓度保持在300 mL/m3以上19 d的时间才能全部死亡,而高抗性书虱和锈赤扁谷盗则需要在第21 d和27 d后才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前期上升阶段和500 mL/3→200 mL/m3的下降阶段。结果表明,有效熏蒸书虱和锈赤扁谷盗不仅需要较高的磷化氢浓度,更需要在较高磷化氢浓度下保持更长的熏蒸时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闭熏蒸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甲酸乙酯(EtF)对储藏物害虫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熏蒸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锯谷盗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在24 h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更好。在20℃、25℃和30℃条件下,熏蒸处理锯谷盗成虫24 h,其LC50分别为14.78、16.77和17.65μL/L。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嫁接番茄幼苗生长及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华南地区番茄嫁接后的适宜生长温度,试验研究了3个温度处理下番茄嫁接苗的生长状况及其叶片内保护酶(SOD、POD)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20/17℃处理下地上部和根系生长都受到抑制,根冠比失调;30/27℃时植株出现徒长迹象,且整株生物量下降;25/22℃环境条件下,嫁接苗根冠协调,茎秆健壮,光合能力较强。相比于25/22℃环境,20/17℃的相对低温处理和30/27℃的相对高温处理下,番茄嫁接苗的SPAD读数分别下降20%和13%,叶片的SOD酶活性为237.58 U/(g?FW)和254.39 U/(g?FW),分别比25/22℃处理下的SOD活性低114 U/(g?FW)和97.19 U/(g?FW)。30/27℃处理下的POD活性高于另外两个处理,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嫁接后的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夜间温度为22℃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阿魏菇(NB-1)为液体发酵菌种,25℃培养4 d,5、10、15、20、25℃(对照)处理1.5 d,再于25℃培养2 d,测定菌丝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低温诱导下,阿魏菇存在着应答反应,随着诱导温度的降低,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最终接近于对照水平,CAT活性虽然变化不稳定,但是一直高于对照,阿魏菇凭借较高的SOD和CAT活性使活性氧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来抵御低温伤害,可以较好地保护机体少受过氧化氢和活性氧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以五味子鲜果为试材,采用HDPE自封袋包装,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保鲜剂处理条件下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16~20℃)条件下贮藏7 d时,不同保鲜剂处理的五味子鲜果的SOD活性均明显低于贮藏处理前的初始值,但高锰酸钾+珍珠岩、0.1%山梨酸浸泡3 min、500μL/L1-MCP熏蒸鲜果24 h三个处理组的SOD活性分别高于同期对照(未用保鲜剂处理)38.39%、28.00%和38.20%。低温(2~4℃)贮藏下,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高峰期出现较早,贮藏31d时,高锰酸钾+珍珠岩处理组和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贮藏45 d时,0.1%山梨酸和500μL/L的1-MCP熏蒸处理组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增强了鲜果SOD活性,有利于五味子鲜果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对双孢蘑菇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O在常温(25±1℃)和低温(4±1℃)条件下对双孢蘑菇‘F56’贮藏过程中相关品质(失重率、开伞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9 mmol/L SNP释放的NO显著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失重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上升,减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延缓Vc的降解,抑制了开伞率的增大;使CAT、POD的活性显著增强,同时降低PPO活性。因此,0.09mmol/L SNP处理显著提高了常温和低温下双胞蘑菇‘F56’ 贮藏期间的CAT、POD活性,抑制了PPO活性的升高,延缓了菇体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木薯单爪螨的生态适应性机理,揭示其种群扩散蔓延机制。本研究开展了极端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各龄螨的存活率及几种保护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AsA-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42℃高温处理,木薯单爪螨各龄螨最多仅可存活66 h,不能进一步发育。PPO和CAT活性在幼螨体内显著下降,而在前若螨到成螨却显著升高,而尤以前若螨升高最高;与对照相比,AsA-POD活性在幼螨体内无变化,但在前若螨体内可升高达对照的3.286倍,到后若螨期升高至对照的1.923倍,成螨期无显著变化;各龄螨体内POD和SOD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因此,说明PPO、CAT和AsA-POD活性变化可能在木薯单爪螨抵抗高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氮气与甲酸乙酯混合熏蒸对锯谷盗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氮气与甲酸乙酯混合熏蒸对锯谷盗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氮气和甲酸乙酯混用具有良好的熏蒸效果。在81%、87%和95%的氮气浓度下,甲酸乙酯为10μL/L熏蒸处理24h,锯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97%,表明氮气可显著提高甲酸乙酯的熏蒸毒力;温度对氮气和甲酸乙酯混合熏蒸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相同条件下,在30℃时校正死亡率为41%,在15℃时则提高至90%,表明低温条件下熏蒸效果比高温条件下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