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通过离体芽接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芽变枝(QT01)与艳红同株非芽变枝比较.QT01果实的形状、皮色、肉质、风味等性状无明显差异,而果实缝合线、果顶和成熟期差别明显,主要芽变性状是桃缝红凸如唇、果顶内凹似苹和晚熟10d;QT01母体枝与离体芽接株成熟果实的芽变性状表现稳定一致;成熟果实总糖、还原糖、总酸和Vc 4个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均比艳红同株非芽变枝优良.QT01为桃树优异芽变新资源.利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矮秆夏谷不同发育时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POD)酶谱变化及其地上部植体动态发育、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 ,谷子叶片 POD酶谱的苗期和抽穗期酶带最丰富 ,高矮秆谷子在孕穗后的发育和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积累不同。酶谱中的 B1 、C1 和 C2 带与其生长发育有关 ;A2 、A3带与成株期株高有关。高矮秆材料的发育差异可在其叶片的 POD上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3.
应用同工酶对梨属下种、品种及芽变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OD和EST同工酶分析26个梨品种.POD同工酶可将26份试验材料中的12个样品区分出来,EST同工酶可将7个样品区分出来.综合两种同工酶谱带可对15个品种(含2个芽变)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4.
对沙田柚及其芽变株等4个材料的染色体核型及Giemsa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染色体数目的众数为2n=18,第6对染色体带随体,染色体长度比在2至3之间,臂指数(N.F)为36,核型属于1B类型。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A.S.K%)变化范围在56.99%~59.54%之间,均为对称型核型。7个材料Giemsa带型主要是着丝点带、端带和全带。  相似文献   

5.
艳红桃芽变品系彩虹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确认芽变性状的可遗传性,对桃品种艳红自然变异原株的变异枝(YC0)及其无性系第一代(YC1)、艳红自然变异原株的正常枝(YY)2个品种(系)3个样品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13个随机引物,其中,共扩增出条带110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8.5条,其中引物LC17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可用作鉴定...  相似文献   

6.
3株牛布鲁氏菌19疫苗株赤藓醇代谢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株(国际标准参考株S19,中国天康疫苗株A19-1,中国中监所标准株A19-2)不同来源布鲁氏菌19疫苗株的赤藓醇代谢基因(Erythritol catabolic gene,简写Ery)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参照GenBank中布鲁氏菌牛种2308的赤藓醇代谢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3株19疫苗株Ery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分析.与2308比较,S19的Ery基因缺失702碱基,两株中国来源的A19不缺失,但阅读框的51,52位CG变为GC,521,522,523缺失AGG,547位T变为C.引起的氨基酸变化有,13位R变为A,170位T变为A,178位V变为A.赤藓醇代谢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我国的两株A19均不缺失702个碱基,但有3处发生点突变,引起3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32份栽培桔梗种质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共显示17条不同的酶带,共呈现16个酶谱类型,其中,12个为对应种质的特征酶谱。每份种质有5~9条酶带,不同种质酶谱及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A1、B1、B2、B3等4条酶带为共有带,具有种的特异性;7条(A2、A3、A4、C2、C4、C5、D3)酶带为特异性酶带,其中白花桔梗有2条特征酶带(A2、C2)。为桔梗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遗传育种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褐稻虱酯酶同工酶酶谱模式为3条酶带。即A、B和C.取食感虫稻种的具有A、B和C3条酶带;取食抗虫品种的只具B和C2条酶带;取食中抗品种的只具A和C2条酶带.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对褐稻虱体内酯酶酶带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矫秆夏谷不同发育时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酶谱变化及其地上部植体动态发育、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谷子叶片POD酶谱的苗期和抽穗期酶带最丰富,高矮秆谷子在孕穗后的发育和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积累不同。酶谱中的B1、C1和C2带与其生长发育有关:A2、A3带与成株期株高有关。高矮秆材料的发育差异可在其叶片的POD上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萌芽力和成枝力低是国光苹果始果晚的限制因素,目前常规的农业技术措施尚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河北固安、霸县两地8年生同龄苹果园中同时进行,用拉丁方等田间设计方法,安排了3个因素(时期、部位、芽数)、9个水平的发枝素处理试验。1987年6月初对处理的162株树、11340个芽所得的实测数据,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得出:(1)发枝素的使用对1年生枝的萌芽力和成枝力有显著效果。(2)萌芽前后不同时期应用发枝素有同等效果。(3)不同涂抹芽量在所用数量范围内不影响萌芽力。(4)在枝条的下部涂抹萌发效果最好。这些结果对萌芽力和成枝力差的国光等品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棣棠和碧桃的切花保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棣棠和碧桃的切花利用价值和瓶插保鲜研究结果表明:(1)棣棠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最优良的鲜切花植物,碧桃的切花价值以红花品种较好;(2)1%酒精的0.1mol/L蔗糖(B)和4%蔗糖的1.5mmol/LCo(NO3)2(C)能明显促进棣棠开花并极显着地延长其瓶插寿命,0.2mol/L蔗糖(A)降低棣棠的开花率且保鲜作用不大;(3)A,B,C3种处理均能促进碧桃开花并延长其瓶插寿命,其中以B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柑橘自然芽变材料是柑橘育种的重要来源。‘明柳甜橘’(Citrus reticuiata Blancocv.Mingliutianju,MP)是从‘春甜橘’(C.reticuiata Blanco cv.Chuntianju,CP)中选育出的自然芽变品种。分析‘春甜橘’与其自然芽变‘明柳甜橘’果皮差异蛋白质,探讨导致两品种形态差异的原因。【方法】以花后12周和23周的‘明柳甜橘’和‘春甜橘’果皮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获得野生型与突变型差异表达蛋白点,利用MALDI-TOF-MS质谱鉴定技术分析相关差异蛋白质,并进行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将提取的果皮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后,分别采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进行蛋白质凝胶染色,均获得了清晰的2-DE电泳图。2-DE图谱经Image Master 2D软件分析表明,硝酸银染色法能检测到约1 200个蛋白点,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能检测到约500个蛋白质点,从中各选取20个变化丰度2倍以上且重复性好的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分析,共有33个蛋白质有功能注释,其中17个蛋白质在‘明柳甜橘’果皮中表达上调,16个表达下调。按照33个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可将其分为11类,它们分别参与糖类/能量代谢、胁迫/防御反应、核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转录、氮代谢、脂肪酸代谢、蛋白修饰与降解以及未知类。利用KOBAS(KEGG Orthology-Based Annotation System)在线功能分析平台对3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信号通路分析,其中18个差异蛋白质有KO注释,共涉及31条信号通路,按照P值大小排列,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位居第一,说明该信号通路最有可能参与春甜橘芽变形成过程。【结论】综合分析‘春甜橘’和‘明柳甜橘’基因水平及蛋白质水平的差异,推测可能是由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的差异表达导致了二者的表型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湘西甜橙的来源与演变,并以建国初期所具特点为基础,评价了60年代以来,经过群众性的提纯选优,良种后代所能积累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可变性状,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芽变选育的9个红江橙无核(少核)选系的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行为观察的结果表明,K西1,D中1,K东2,H西1等7个选系存在较高频率的PM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异常配对和异常分离并进而导致花粉败育,这是导致它们无核(少核)的主要原因,因而具有较高的选育价值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和多效唑对鸡嘴荔内源激素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6年生鸡嘴荔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多效唑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鸡嘴荔内源激素和花芽分化的影响,寻找解决鸡嘴荔成花率低和坐果率低的方法.结果表明,多效唑和乙烯利处理均能提高鸡嘴荔的成花率,其中,对鸡嘴荔成花率提高作用最明显的是处理A(乙烯利800mg/L),末次梢成花率达到91.88%,比对照提高了18.59%;其次为处理D(多效唑600 mg/L),处理C(乙烯利400mg/L)和处理B(多效唑1000mg/L),成花率分别为91.81%,80.44%和76.37%,分别比对照提高18.52%,7.15%和3.08%.在花芽分化前期,各处理能明显降低植株体内IAA和GA3的含量,提高ABA和ZT的含量,其中,处理A和处理D的效果优于处理B和处理C.在花芽形态分化前期,IAA,GA3,ABA和ZT含量都有一个上升高峰.在中后期,除GA3有波动之外,IAA,ABA和ZT则持续下降.此外,各处理的ZT与GA3的比值前期均大于1.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物技术快繁甘蔗良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探讨了用甘蔗腋芽静态培养技术,快繁甘蔗良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等问题。结果表明:1,腋芽液态静止培养技术,不经过脱分化过程,避免了2,4—D作用引起的变异;2.MET在1.5—3.0%的水平下对根的诱导有较好的促进作用;3.采用泡沫塑料种植盆种植,使二级苗成活率以及大田移栽成活率均可达到95%以上;4.甘蔗腋芽液培快繁技术为甘蔗良种繁育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展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生长调节剂促进3种球根花卉开花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长调节剂(A1,A2)能有效地促进郁金香花芽分化,A1效果比A2显著,经A1处理后,开花率比对照提高40%,花茎长度增加11cm,花期提早10d,寿命延长4d。生长调节剂(B1,B2)可促进彩色蹄莲开花,B2的效果优于B1,开花率比对照提高52%,花茎长度增加18cm,花杂直径增加1.4cm,同时有效地克服了花畸形现象,生长调节剂(C1,C2)能明显改善唐菖蒲切花品质,C2处理较对照的单株平均花数增加5杂,种球围径增加3.8cm。  相似文献   

18.
辐射对百合鳞片生成不定芽及M1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4种百合(1个原种、3个栽培品种)种球用不同剂量60Co辐射后,扦插其外部鳞片诱发小仔球(或不定芽植株),种植其中心部分观察当代种球变异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高,鳞片扦插的出芽率、产生的小仔球(或不定芽)数、小仔球重量都显著降低;当代种球株高、展叶数、开花率、平均花朵数都显著降低,花器官变异也有显著差别.王百合、‘Berlin'适宜的处理剂量是1~3Gy;‘Pollyana'、‘Romona'适宜处理剂量是1~2Gy.4Gy、5Gy已达到致死剂量.减数分裂观察结果表明:辐射使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从而造成了花药畸变及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山茶芽变花色与花青苷的关系,为山茶花色的芽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CIE L* a* b*表色系法测量山茶及其芽变品种的花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花青苷与花色之间的关系。结果 山茶及其芽变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到7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O-β-半乳糖苷(Cy3Ga)、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3G)、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半乳糖苷(Cy3GaECaf)、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葡萄糖苷(Cy3GECaf)、矢车菊素-3-O-[6-O-(Z)-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ZpC)、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半乳糖苷(Cy3GaEpC)和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EpC)。山茶各系列芽变品种中,白色花瓣中均未检测到花青苷,红色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粉色花瓣相同,但红色花瓣中各成分含量及花青苷总量均远高于粉色花瓣;红色和粉色花瓣中主要花青苷成分为Cy3G和Cy3GEpC;红色花瓣中Cy3G和Cy3Ga所占比例大于粉色花瓣,而Cy3GEpC等花青苷比例小于粉色花瓣。结论 山茶各系列芽变品种中各种花青苷含量及花青苷总量越大,花瓣红色越深;Cy3G、Cy3Ga和Cy3GEpC是决定山茶芽变花色的主要花青苷成分,其含量的积累增加花瓣红色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