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炙北五味子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北五味子最佳盐炙炮制工艺。以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选择加盐量、闷润时间、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五味子进行盐炙工艺的优选。北五味子最佳炮制工艺为加盐1%、闷润1h、炒制80s。优选出的北五味子盐炙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贵州省威灵仙酒润麸炒饮片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以黄酒用量、闷润时间、蜜麸用量和炒制温度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以齐墩果酸含量为响应值,设置4因素3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的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净威灵仙药材100 g,黄酒用量6%,闷润时间10 h,蜜麸用量10%,炒制温度180℃。在该工艺下测得齐墩果酸含量为1. 90%,制备的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3.
北五味子高压醋蒸炮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五味子的最佳高压醋蒸工艺。以五味子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为指标,选择闷润时间、蒸制时间、醋的用量3个因素,以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进行醋蒸工艺的优选。最佳醋蒸工艺为加入30%醋,拌匀闷润3h,蒸制1h。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醋制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含量,为饮片质量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菟丝子盐炙的最佳工艺,为菟丝子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 [方法 ]以外观性状及金丝桃苷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菟丝子闷润时间、盐炙温度及盐水炒制时间3个因素,优选菟丝子盐炙的加工炮制工艺。 [结果 ]菟丝子盐炙的工艺为:取净菟丝子,用2%盐水拌匀,闷润0.5 h,置于130℃的炒药机中,炒制25 min,取出,晾凉,过筛即可。 [结论 ]优选的菟丝子盐炙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菟丝子盐炙的扩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优选醋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该药材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以外观性状、五味子酯甲及标准汤剂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米醋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3个因素,优选醋南五味子的加工炮制工艺。醋南五味子的最优工艺为:取净南五味子适量,用20%米醋拌匀,润制1 h,待米醋被吸尽后,置于蒸制容器中蒸制7h,取出,60℃干燥即可。优选的醋南五味子加工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为醋南五味子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樟帮法生白芍的最佳浸润条件与切制工艺,以芍药苷含量、芍药内酯苷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选择浸润温度、浸润时间、闷润时间和切片厚度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综合评分法优选白芍的炮制工艺。结果表明,樟帮生白芍的最佳浸润与切制工艺为加60℃的水,浸润1 h,闷润72 h,饮片切制厚度0.5 mm。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选酒制山茱萸的炮制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炮制工艺中的加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选,以马钱苷、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建立RP-HPLC-ELSD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炮制工艺为黄酒用量25%、闷润时间1 h、蒸制时间3 h。炮制工艺合理可行,经方法学考察,RP-HPLC-ELSD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山茱萸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煅制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紫石英中有害元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砷、汞、铜的含量为指标,对煅制温度、煅制时间、醋用量、醋淬次数进行考察。结果煅制温度、煅制时间、醋用量、煅制次数4个因素对铅、镉、砷、铜的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煅制温度对汞含量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煅制次数对汞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煅制时间、醋用量对汞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经煅淬后,紫石英中所含铅、镉、砷、汞、铜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经优选的最佳炮制工艺为700℃煅制20 min,每100 g紫石英每次加醋15 mL,煅淬3次。  相似文献   

9.
刘玲  鲍家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153-8155,8158
[目的]优选炮制栀子的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炒栀子的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和炮制品色泽评判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焦栀子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姜汁浓度对姜栀子的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于炒栀子的质量均有显著性影响;炒制温度对于焦栀子的质量有极显著性影响,炒制时间对其有显著性影响;炒制温度对姜栀子的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姜汁浓度对其有极显著性影响.炒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15 min;焦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00℃、炒制时间10 min;姜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姜汁浓度0.24 g/m1、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10 min.[结论]该研究为栀子炮制的标准化操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控制薏苡仁贵州炮制方法的饮片质量,以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干燥温度、药砂比例、炒制时间、炒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甘油三油酸酯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 (34)正交试验,优选薏苡仁贵州炮制方法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取薏苡仁药材加水浸泡1h,蒸制15 min,于60℃下干燥,再投入6倍量细砂中,于250℃的砂温下翻炒90 s,优选出的最佳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黄精多糖含量为参考指数,研究黄精药材和黄精饮片经炮制后对黄精中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精在实际生产中优选出更加合理的炮制工艺。[方法]预试验采用黄精药材和黄精片的不同炮制方法进行试验,得到多组样品,每个样品粉粹成细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对比得出最适合工厂生产的工艺。再选取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黄精炮制工艺进行优选。最后,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进行可验证性试验。[结果]酒黄精饮片的炮制过程中,润制时间为主要因素。对于浸出物的分析,影响浸出物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蒸制时间、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即蒸制时间过长,浸出物含量明显会下降,说明酒黄精饮片在炮制过程中蒸制时间不宜过长。对于黄精多糖的分析,影响黄精多糖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润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时间,即润制时间和焖制时间越长,黄精多糖的含量会越来越高。[结论]该试验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比较,得到黄精饮片加15%的黄酒润制10 h,蒸制10 h,焖制10 h,取出,干燥,为黄精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且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香菇栖和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讨香菇柄肉松加工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及辅料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辅料添加量的最佳配比:白砂糖16%、酱油6%、食盐1.2%.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烘烤温度60℃、烘烤时间60 min、炒制时间35 min.制得的产品颜色金黄,呈松散的絮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龙胆生品、酒炙、姜炙、甘草炙、炒炭等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其炮制工艺,探讨提高龙胆苦苷含量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对龙胆药材进行不同的炮制处理,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含量,选择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的样品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炮制工艺。[结果]龙胆不同炮制品中酒炙龙胆的含量高于其他炮制品。当炮制温度为100℃,闷润时间为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为5∶1时,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结论]酒炙法是适用于龙胆的炮制方法,且最适宜的炮制条件为炮制温度100℃、闷润时间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5∶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广藿香的最佳炮制工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方法]采用汽相置换式润药机,分别考察广藿香茎和叶的炮制工艺。以炮制品的性状、醇溶性浸出物得率、百秋李醇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出茎的最佳软化方法,然后采用正交设计试验L_9(3~4),考察切段长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等因素对茎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水分、百秋李醇和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优选叶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广藿香茎的最佳炮制工艺:茎抢水清洗1次,置真空汽相置换润药中50℃润制2.0 h,取出后,切制成段(4 mm左右),再于50℃干燥1.5 h。叶的最佳炮制工艺:叶抢水清洗1次,置50℃干燥135 min。[结论]经过工艺验证可知,该工艺稳定可靠,确定的广藿香炮制工艺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五味子酯甲含量及炮制品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蜜炙南五味子的最优炮制工艺条件;得优选工艺参数为:炼蜜用量5%,闷润时间2 h,烘干时间60 min,烘干温度95℃;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得的蜜炙南五味子炮制品外观性状良好,其五味子酯甲含量为0.79%,较生品中含量更高,为蜜炙南五味子的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选蜜枣仁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饮片外观、水溶性浸出物、脂肪油、总黄酮、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含量为指标,选定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加蜜量三因素,按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蜜枣仁最佳炮制工艺。结果 通过工艺优化后,蜜枣仁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150℃、炮制时间4.5 min、加蜜量7.5%。结论 优化后的蜜炙酸枣仁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考察饮片的减毒工艺,本研究以药材润洗时间、浸泡时间、干燥方式(阴干和烘干)、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马兜铃酸I、细辛脂素、浸出物、含水量和挥发油为指标,确定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北细辛药材经过5 min润洗、24.6℃阴干24 h或5 min润洗、25.0~35.0℃8 h烘干,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北细辛饮片;将北细辛药材的润洗时间增加至48 h,24.6℃阴干48 h,可作为北细辛饮片的减毒工艺。本试验研究的炮制工艺在实际生产中更具实用性,同时,通过调整炮制参数也可降低饮片中马兜铃酸I的含量,实现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无花果中水溶性糖、还原性糖和多糖的含量,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选出无花果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炮制工艺中加水量、炮制时间和干燥温度对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加工方法为切开、烘干最佳.无花果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燀水量为5倍,燀时间5 min,切开,保留果皮、种子、果柄,80℃烘干.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20,(5):172-175
[目的]对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选取影响制川乌质量的关键工艺步骤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考察的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双酯型生物碱总量、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为考察指标,得到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制川乌最佳炮制工艺为清水浸泡6 h,高压蒸制60 min,切片,60℃烘干。[结论]该研究为制川乌炮制工艺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及临床用药质量的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优选蜜炙鲜百合炮制工艺。以浸膏重量和百合皂苷得率的综合评价为指标,以炒药温度、加蜜量、炒药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优选蜜炙鲜百合的炮制工艺。结果表明蜜炙鲜百合最佳炮制工艺为:炒药温度120 ℃、炒药时间9 min、加蜜量16 mL,在此条件下,百合皂苷得率为1.62%,浸膏重量为0.7058 g,综合评分为 {85.06 }。因此所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鲜百合的蜜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