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喷施宝叶面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喷施宝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可改善水稻生长状况,促进水稻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喷施叶面肥的水稻平均增产10.1%,纯增收入1 209元/hm2。说明在水稻上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柠檬香茅商品产量与食味品质,研究柠檬香茅施用"喷施宝"肥料对柠檬香茅商品产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喷施宝牌有机水溶肥料1000倍液、1500倍液和2000倍液三种浓度和康熙宝有机水溶肥料750倍液叶面喷施;喷施宝牌含腐殖酸冲施肥料300倍液淋施;清水喷施作空白对照。设6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结果】喷施宝有机水溶肥1500倍液叶面喷施2次,柠檬香茅商品产量平均1115.90Kg/667m~2,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大棚栽培和合理施肥能促进柞树的生长发育,能大幅提高柞树产叶量51.00%以上,并且影响柞叶的品质,使开叶期提前1~7 d,麻栎的产叶量显著高于槲栎,是柞蚕饲育的优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水溶性肥料喷施宝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喷施宝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宝可使油菜增产173.79 kg/hm2;其最佳施用时间为抽薹期和初花期,适合喷施量为抽薹期、初花期用1 500倍液各喷施1次;喷施方式为喷施农药的同时加入水溶肥料,肥药同施。  相似文献   

5.
凤城市商品茧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但是随之而来蚕场吃“光”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了柞树树梢严重冻害,有的甚至死株,严重影响了柞树产叶量。为了避免低温冻害对柞树的影响,笔者对蚕场柞树冻害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促进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喷施宝叶面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早稻生长后期喷施不同浓度喷施宝溶液,结果表明:早稻应用喷施宝防早衰,技术简便,容易操作,喷施后早稻青枝蜡秆,剑叶坚挺,粒黄叶绿,转秆落色好,增产效果显著;其中以喷施宝1 500倍液的效果最好,可促进增产7.16%,比清水对照增加纯收入1 162.08元/hm2,增收6.71%,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方式柞树的生育期与产叶量及养蚕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栽培方式和同一栽培方式下柞树品种的有关特性,进行了麻栎、栓皮栎、槲栎和锐齿槲栎4个柞树品种大棚和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柞树品种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叶片性状、产量性状和养蚕成绩等指标均显著优于露地栽培;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柞树品种的生育期从早到晚依次为槲栎>锐齿槲栎>麻栎>栓皮栎,产叶量和养蚕成绩麻栎和栓皮栎优于槲栎和锐齿槲栎,以麻栎最优;栽培环境与柞树品种互作,以大棚栽培麻栎的产叶量和养蚕成绩最优。  相似文献   

8.
耒阳市晚稻叶面喷施“喷施宝”的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叶面喷施"喷施宝"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宝"对改善晚稻经济性状,提高晚稻经济效益、稳产增产等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以期为叶面施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促进“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在果树上推广应用。本试验在建宁黄桃上开展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喷施“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处理的黄桃鲜果可增产3.38%,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0.6%、0.9%和1.9mg/100g,增收444元/667m2,不仅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还能提高果品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10)
正柞蚕场是柞蚕生产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建设、使用和管理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柞蚕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山区的生态平衡。1推进生态型柞蚕场建设1.1柞树补植加密一是柞树补植。柞树是柞蚕场主体,在沙化蚕场里,柞树缺株少墩现象都比较严重,有的缺株率达50%~60%。因此柞树补植既能增加柞蚕场单位面积的柞树株数,提高产叶量和产茧量,又能增加柞蚕场郁闭度,促进植被恢复,达到治理沙化、保持水土的目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地区柞树早烘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西丰县、沈阳市及凤城市的几个发病较重柞蚕场的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柞树早烘病开始发生于8月下旬,大面积的早烘病开始于9月上旬,此病首先发生在柞树下部枝条的基部叶片上,再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在柞叶边缘处出现褐色的小斑点,分布不均匀,以后斑点继续扩大,由叶缘部位不均匀地向中部扩展,最终叶片全部变成褐色,但叶片并不脱落。一般柞墩密度大、根刈树形、北向坡(阴坡)、坡度大的蚕场早烘病发病重;从树种看辽东栎、蒙古栎发病较重,槲和麻栎较轻;从树的枝龄来看,3~5年生或者更老枝龄的柞树发病严重,1~2年生的枝龄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2.
栎树叶中单宁的含量及其脱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开展“上乔下灌”油用牡丹种植试验,以明确不同上层乔木种类对下层油用牡丹形态指标和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用牡丹纯林相比,不同上层乔木种类对下层油用牡丹株高和冠幅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减少其分枝数;产量指标方面,不同上层乔木种类均可显著降低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种子数、提高果角数和种子百粒重。综合来看,弗吉尼亚栎、美国红枫是较适合的上层乔木树种,这2种乔木下层的油用牡丹产量较油用牡丹纯林略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湖南省针栎混交林林分结构,了解林分树种更替过程以及指导针栎混交林抚育间伐奠定理论基础,以湖南省5块针栎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和峰度描述栎类林分的直径分布特征,利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以及Logistic分布函数分别对针栎全林分和栎类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同时以林分株数变化动态为依据,分析针栎混交林的演替动向。结果表明:1)5个样地的偏度系数>0,说明栎类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林分中中小径阶的栎类林木所占比重较大。除5号样地在2004年的峰度<0外,其余样地的峰度>0,表明栎类直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呈现尖峰态;2)Weibull分布函数和Gamma分布函数更适于拟合针栎全林分和栎类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但在拟合栎类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时效果更优;3)针栎混交林分中的栎类比例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针叶树逐步退化,针栎混交林逐步演替为阔栎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北京云蒙山林场的3块不同密度的标准地资料,分析橡树次生林不同林分密度分别与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木蓄积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88以上。另根据云蒙山林场2009年二类清查资料,对20个小班采用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利用其平均优势木四十年生时的树高,按单项立地因子实际分布区间进行分组,计算其差异显著水平,分析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橡树次生林密度与林分的平均胸径、林木单株蓄积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密度对于评价林分的树高影响程度不如对胸径大;云蒙山林场四十年生橡树次生林的密度应控制在1 570株.hm-2以下;通过分析橡树次生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初步确定了其适宜的立地条件为:高海拔,有效土层厚度在≥30 cm,坡度大于25°时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研究栎叶中单宁含量及其脱毒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近二年的试验,研制出防治耕牛栎叶中毒的脱毒剂QRS。结果证明:该脱毒剂无毒副作用,能脱去栎叶中有毒物质单宁,可有效地预防耕牛早春栎叶中毒,而且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36块标准地250株伐倒水的资料,通过建立锐齿栎各器官生物量、材积和叶面积的估计方程,研究了秦岭锐齿栎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秦岭南坡的锐齿栎林生长普遍优于北坡,在南坡以中段分布区生长最好,在北坡以西段分布区生产力最高。在同一分布区内,锐齿栎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随林分类型、叶面积、林龄、密度及海拔等因素而变化。在秦岭林区锐齿际林的平均蓄积量为181.2m3/hm2;平均现存量为208.4t/hm2;叶面积指数5.631;平均生产量17.97t/hm2。秦岭林区的锐齿栎林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M增产素对小麦后期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增产素物质(植物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配伍)对小麦进行浸种和花期喷洒处理,重点研究了对小麦后期生育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有明显的保绿作用、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灌浆速度、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带岭试验点内25个种源的12年生蒙古栎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试验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蒙古栎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及优良家系。结果显示:12年生蒙古栎25个种源间生长性状变异幅度较大,树高的变异幅度在4.45~6.75 m,平均值为5.68 m,超过平均值的有11个种源。胸径的变异幅度在30.60~63.27 mm,平均值为51.94 mm,超过平均值的有12个种源;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显示蒙古栎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综合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出盘石、集安、弯甸子、沾河、白石山、绥棱、松花湖7个种源为伊春地区的优良种源,树高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7.0%~19.0%以上,胸径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18.0%~22.0%以上,材积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39.0%~54.0%以上。其中盘石为最优种源,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19.0%,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22.0%,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54.0%;在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择优良个体,其树高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1.80%,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22.2%;胸径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7.3%,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39.4%。  相似文献   

20.
以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恢复过程中的栎类天然次生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每木定位,并利用MAPGIS7.0对坐标信息分割,研究了主要树木种群的结构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锐齿栎的重要值为0.589 6,为当地的绝对优势种群;6种聚集度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栎类种群主要呈均匀分布;不同胸径大小级的栎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一定规律,即随着栎类种群平均胸径的增加,空间分布格局从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状态发展,而最近邻体平均距离从0.75m增加到1.42m;0~1m和1~2m距离范围内的林木株数比例分别从45%和46%递减到42%和33%。随着恢复过程的向前发展,该地栎类种群聚集程度逐渐减小,林分趋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