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猪粪、鸡粪、羊粪等不同有机肥,对黑穗、白穗、金穗3种俄罗斯醋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加有机肥对于俄罗斯醋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与其他试验处理相比较,施加1kg猪粪的黑穗醋栗长势较好,可做为本地区俄罗斯醋栗栽培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枫桦和红松4种混交造林模式的调查分析,对比筛选出枫桦与红松混交造林的最佳模式为:枫桦红松行间混交。解决枫桦单纯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问题,从而为实现扩大枫桦人工林的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花菖蒲的生态习性,在此基础上试验分株和播种2种繁殖方法,结果表明:分株繁殖简便易行,成活率高,可达90.48%;播种繁殖更加适合大面积的生产绿化,其种子的最佳处理方法是用200mg/L的GGR处理30min。  相似文献   
4.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具有丰富的松树资源。松树的药用代表部位松针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松针中丰富的"前花青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文章介绍了松针资源概况,松针茶的药用价值及松针茶的制作工艺,向人们展示这一神奇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5.
以鸡粪和稻草为试验材料,采用条垛式堆肥方式进行高温堆肥。设置了初始C/N为20、25、30、35、40、45六个处理,系统研究堆肥初始C/N比对堆肥发酵效果。结果表明:(1)堆肥初始C/N在20~40范围内,含水率在65%条件下,堆肥温度在堆制第2天均升至55℃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符合高温快速堆肥发酵的卫生标准。(2)C/N在20~35之间的堆肥总腐殖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并且堆肥总腐殖酸含量较高,其中C/N为30总腐殖酸含量最高。(3)堆肥初始C/N在20~35之间发酵效果较好,其中最佳C/N为30。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的软枣猕猴桃优良品种"魁绿"在带岭高寒地区从建园、栽培管理、苗木繁育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该品种的扩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考察鹰嘴豆在伊春高寒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为目的,通过对新疆和齐齐哈尔的鹰嘴豆种子进行引种试种,并观察其发育情况和外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鹰嘴豆种子在伊春高寒地区都成功地完成了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部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带岭试验点内25个种源的12年生蒙古栎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试验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蒙古栎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及优良家系。结果显示:12年生蒙古栎25个种源间生长性状变异幅度较大,树高的变异幅度在4.45~6.75 m,平均值为5.68 m,超过平均值的有11个种源。胸径的变异幅度在30.60~63.27 mm,平均值为51.94 mm,超过平均值的有12个种源;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显示蒙古栎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综合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出盘石、集安、弯甸子、沾河、白石山、绥棱、松花湖7个种源为伊春地区的优良种源,树高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7.0%~19.0%以上,胸径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18.0%~22.0%以上,材积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39.0%~54.0%以上。其中盘石为最优种源,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19.0%,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22.0%,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54.0%;在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择优良个体,其树高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1.80%,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22.2%;胸径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7.3%,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39.4%。  相似文献   
9.
以伊春带岭当地的野生东北茶藨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的物候观测,来达到深入了解伊春带岭东北茶藨子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适应性,从而为该野生资源的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从新疆农科院引进的鹰嘴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引进品种、播种日期和栽培密度3个影响因子方面,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Yz-19品种于4月30日播种,采用株行距15cm×30cm,即公顷保苗数22.2万株/hm2的栽培模式,可获得较高产量,达2865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