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副结核检疫中的非特异性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犊牛接种各种分枝杆菌,然后以副结核PPD进行变态反应试验,观察各分枝杆菌感染对副结核变态反应的干扰;从各种分枝杆菌感染牛群采取血清进行副结核ELISA检测,以观察各分枝杆菌血清对牛副结核ELISA的干扰。结果:多种分枝杆菌,特别是鸟胞内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的感染可干扰副结核变态反应;部分结核牛血清干扰副结核ELISA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鹿结核病的诊断、病原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 ,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 ,不仅影响养鹿业的发展 ,也威胁人类健康。结核分枝杆菌有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三个型。据报道[1] 引起鹿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牛型分枝杆菌 (40 %~ 5 9% )和鸟—胞内分枝杆菌 (30 %~ 4 0 % ) ,在鹿中存在结核菌素假变态反应和副变态反应 ,因此 ,不能单纯依靠变态反应方法进行初次定性 ,必须进行综合检查。为确诊本病我们采用病原体检查、变态反应学诊断及动物试验等方法 ,进行综合检查 ,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20 0…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原及危害1.1病原牛副结核病的致病病原是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宽在0.3~0.5μm之间,长在0.5~1.5μm之间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属于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副结核分枝杆菌无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需氧。根据菌株特性及致病力可将副结核分枝杆菌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造成牛副结核病的为Ⅱ型菌株。  相似文献   

4.
腐生性分枝杆菌、禽型结核菌、副结核分枝杆菌能引起牛对结核菌素敏感,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也能引起牛对结核菌素敏感,给牛结核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结核病的细菌学诊断可区别病原的种  相似文献   

5.
作者比较了用分离法检测牛粪便中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和用镜检Ziehl-Ne-elsen染色粪便涂片中抗酸性副结核分枝杆菌菌块。粪便采自自然或人工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牛,以及未感染牛。结果表明,镜检粪便染色涂片法不是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方法。因为在177份培养分离阳性粪便标本中,镜检涂片只检出99份(55.9%)为阳性。此外,在18份非副结核病牛粪标本涂片中有3份为阳性,37份培养分离为阴性的副结核病牛粪标本涂片中有18份为阳性。抗酸性菌块不能与副结核分枝杆菌区分。将副结核分枝杆菌加到未感染牛粪中时,需在每克粪便中加入15个以上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即为阳性。  相似文献   

6.
用3M 氯化钾浸出的副结核分技杆菌细胞壁抗原(KCl-Ag)免疫的 BALB/C 小鼠脾细胞和 NS-1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出3株抗副结核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McAb-JM_1、JM_2、JM_3。用 ELISA 方法对3株单克隆抗体与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6种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反应性进行了研究.McAb-JM_1与副结核分枝杆菌不同菌株间的 KCl-Ag 和部分胞浆抗原(PPD)发生交叉反应;在其他分枝杆菌抗原中,仅与牛草分枝杆菌的 PPA 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 KCl-Ag 发生交叉反应.McAb-JM_2在副结核分枝杆菌中.与强毒株抗原发生较强反应.而与弱毒株抗原反应性较弱。McAb-JM_3在分枝杆菌中.除 Teps 株和偶发分枝杆菌抗原外.均发生交叉反应。本文讨论了这些单克隆抗体在副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及抗原分析中的意义和用途。  相似文献   

7.
结核变态反应阳性牛的非典型性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试验从69头结核变态反应阳性牛中采取病料202份进行分枝杆菌,特别是非典型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共获26株分枝杆菌,除5株分枝杆菌外,其它全是非典型分枝杆菌。在这些非典型分杆杆菌中,5株偶发分枝杆菌,6株瘰疠分枝杆菌,5株鸟-胞内分枝杆菌,2株副结核分枝杆菌和1株RunyonⅡ群。从病料看,有病变的分离率为41.2%,无病变的为7.1%。在三种淋巴结病料中,以肠系膜淋巴结的分离率为最高,颌下淋巴  相似文献   

8.
选用5株经驯化的牛副结核菌株,以6个国际标准菌株为对照、其他分枝杆菌菌株为参考,采用综合鉴别方法可将牛副结核菌株同其他分枝杆菌严格加以区别。从而为鉴定副结核菌株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并首次确认了我国牛副结核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9.
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快速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副结核分枝杆菌的IS900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的PCR技术。利用该方法,可从副结核分枝杆菌中扩增出PCR产物,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特异性,长度为388bp,经限制性内切酶Saμ3AI酶切,证实该扩增产物为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片段。表明此项技术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特点,通过PCR扩增IS900基因(副结核分枝杆菌独有的基因),可快速的应用于诊断反刍动物的副结核病和乳及乳制品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牛出现顽固性下痢并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皱襞。副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本菌对热和消毒药的抵抗力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  相似文献   

11.
通过BALB/C小鼠脾细胞和NS-I/1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了6株抗副结核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对其中4株与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它7种分枝杆菌的反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McAb PTB1只与副结核菌苗株Ⅱ、牛分枝杆菌及无色分枝杆菌有微弱的交叉反应。Mc Ab PTB2、McAb PTB3和McAb PTB4与试验过的7种分枝杆菌都有程度不一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检测牛血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试验过程中探索出一种可以避免在 ELISA 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原生质抗原的抗体时,经常遇到的假阳性反应的方法。被检血清来源于副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或星形诺卡氏菌感染的牛,经细菌学检查为阴性而副结核补体结合反应阳性及用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羊。预先使用草分枝杆菌吸收后的试验血清,基本上可以消除掉假阳性反应。凡经过这种方法处理的血清,不会影响副结核病牛的 ELISA 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预先用草分枝杆菌吸收的血清,可以消除在 ELISA 诊断牛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保健》2009,(2):120-120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是一种传染性、慢性和往往是致命性的传染病。可以侵袭绵羊、牛、鹿和北美野牛的小肠,每年仅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2.5亿美元。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引起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与麻疯病和结核病有关。该菌在全世界均有发现,可以引起小肠壁增厚,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用酶联免疫转印技术分析表明,副结核菌胞浆蛋白中24.6kd 蛋白抗系对副结核阳性血清有较强的反应性;对堪萨斯分枝杆菌、禽型结核菌和耻垢分枝杆菌抗血清有交叉反应;但对牛草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和牛型结核菌的抗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用电泳制备技术提纯了24.6kd 蛋白带.并制备了对该蛋白的兔抗血清。  相似文献   

15.
副结核病又称约内氏病,病原菌为副结核分枝杆菌,世界各地的野生和驯养鹿群中都有该病发生.病鹿表现出慢性持续性腹泻、体重迅速减轻、皮下水肿,严重时出现死亡,对养鹿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同时副结核分枝杆菌还是人克罗恩氏病罪魁祸首.研究表明,水是人克罗恩氏病与动物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水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但副结核病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关系尚未明确[1-2].  相似文献   

16.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也称Johne's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即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Paratuberculosis,MAP)引起的以慢性增生性、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只在美国每年对奶牛业的损失就有2.2亿美元[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17.
引言人们一向认为马具有很强的先天性抵抗结核能力,然而最近却有几例结核菌感染马的报导,特别是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淋巴结核分枝杆菌菌·群(MAIS)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也有几例马肉芽肿瘤肺炎的报导,根据其病理损伤虽不能证实有抗酸菌存在,但可确认为  相似文献   

18.
牛分枝杆菌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已发表的牛分枝杆菌的pncA的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294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特异性检测牛分枝杆菌的PCR方法。对牛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和国内分离株成功扩增出294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对人结核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DNA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本PCR方法检测的敏感度可达到50pg。对10份牛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和10份阴性样品的DNA分别进行了PCR检测,结果10份阳性样品中有9份样品为PCR扩增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0%(9/10);而10份阴性样品则PCR扩增全部为阴性,阴性符合率为100%(10/10)。本方法可做为牛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情况,在广西两个养殖基地分别采取了154头、119头奶牛的血清,运用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平均感染率为3.41%,其中养殖基地A、养殖基地B的感染率分别为4.35%、2.38%;副结核分枝杆菌平均感染率为3.11%,其中养殖基地A、养殖基地B的感染率分别为1.80%、4.88%。结果表明:广西部分地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需要加强防疫。  相似文献   

20.
在前一报告中,采用副结核菌原生质抗原进行ELISA捡测牛副结核抗体时,由于副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许多分支杆菌具有类属的抗原性,因此常出现假阳性反应而干扰对副结核抗体的检测。为此,我们参考Y. Yokomizo的方法,利用草分枝杆菌对待检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