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福建贡茶早在唐朝时期就有记载.当时福州方山、宁德天山、闽北武夷山.均有采造“腊面”贡茶;到宋代又有建州(今建瓯)北苑贡茶院制“龙团凤饼”、“小龙团”等贡茶品。名冠天下。明代以后,武夷山、福州、天山茶区等开始采制“芽茶”进贡朝廷,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明末清初.福建除产绿茶外还发明创制了乌龙茶、红茶、白茶和花茶,出现了中国品类最多的名茶。目前,福建茶叶更是推陈出新,培育了19个国优品种、17个省(部)优品种。武夷岩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荼之首,安溪铁观音也荣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还有不少由地方政府、茶叶主管部门、茶叶企业和茶农选送的名优茶叶,在国际和全国性茶事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荣列榜首,为闽茶增辉添彩。2004年,福建更是连续多年蝉联茶叶总产、单产、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名茶种类、茶叶发祥地、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等8个单项全国第一。福建茶叶能有今天这样的骄人业绩,应该说名优茶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一、福建名优茶发展趋势 1.福建名优茶的优势 (1)福建名优茶历史悠久,品类最多福建贡茶早在唐朝时期就有记载,明末清初,除产绿茶外还发明创制了红茶、乌龙茶、白茶和花茶,出现了中国品类最多的名茶。福建号称“茶树良种的王国”,至今已拥有19个国优品种,17个省(部)优品种,茶树良种覆盖率高达95%,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同时,福建特种茶种类多,产量占全国特种茶总产量的80%。  相似文献   

3.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新品种--中茶102.该品种是从龙井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方法选育而成的,具有发芽早、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高、移栽成活率高等特点."八五"、"九五"期间,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茶102品比试验和省级区域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过程的一项重要程序,其目的是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明确品种适宜的推广范围,为茶树品种审定和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2001年进行,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作为全国6个区试点之一,承担了江北茶区的试验工作,鉴定各参试品种在长江以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鲜叶产量、成活率等植物学性状和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中茶1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本文主要报告它在信阳地区的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绿宝石"既是茶品类,又是商标品牌,贵州十大名茶之一,归属于贵州贵茶有限公司。在2003年由贵州本土茶叶专家牟应书及其子牟春林共同研制成功并命名的创新茶品类,因干茶呈盘花状,颗粒紧实,犹如宝石,同时汤色绿润,冲泡后茶叶自然舒展成朵,嫩绿鲜活,恰似绿宝石光泽,滋味鲜爽浓醇回甘,故称为"绿宝石"。"绿宝石"曾在2006年、2008年及2009年获得第三、五、六届中国茶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分别获得第七届世界联合会杯金奖及第九届广州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11,(5):38-38
4月20日,为期3天的2011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茶博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家参展商带来西湖龙井、婺源绿茶、普洱等品种的茶叶供参观者挑选、品尝。图为参展商在茶博会上向顾客介绍茶叶。  相似文献   

7.
浙南茶苗     
<正>本苗圃地处浙江省南部丽水市,境内有全国绿茶交易量较大的浙南茶叶市场。专业从事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的引进、繁育与推广,为"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繁育示范基地",本着"正宗便宜""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欢迎新老客户惠顾。主要品种:中茶108、龙井43、迎霜、乌牛早、安吉白茶、黄金芽、中黄1号/2号/3号、景白2号、金萱、金观音、紫鹃等20余种无性系良种茶苗及枝条。  相似文献   

8.
浙南茶苗     
<正>本苗圃地处浙江省南部丽水市,境内有全国绿茶交易量较大的浙南茶叶市场。专业从事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的引进、繁育与推广,为"浙江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繁育示范基地",本着"正宗便宜""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欢迎新老客户惠顾。主要品种:中茶108、龙井43、迎霜、乌牛早、安吉白茶、黄金芽、中黄1号/2号/3号、景白2号、金萱、金观音、紫鹃等20余种无性系良种茶苗及枝条。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最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素有"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的雅称。近30年来,福建茶产业发展经历了数量扩张期、名优茶产品开发期、茶叶提质增效期和新一轮茶业发展期4个时期,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省茶叶产量22.4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茶叶平均单产为99kg/亩;无性系茶树品种推广普及率达95%;均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10.
<正>"中茶108"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43辐射诱变后代中,经单株选育而成的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2010年通过品种鉴定成为国家级良种(国品鉴茶2010013)。目前中茶108已经在浙江、四川、湖北、陕西、贵州、江苏等14个省市有较大面积栽培。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在生产中的表现受环境影响明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软体排结构在河道险工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稳定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对软体排稳定性计算做一 简要介绍,以使其经济合理,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二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