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用EcoRⅠ和NcoⅠ将pEGFP质粒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切下 ,克隆进表达载体质粒pYA3334的EcoRⅠ和NcoⅠ位点之间 ,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YAGFP ,然后转化大肠杆菌X6 2 12、中间宿主X3730、终末宿主X45 5 0。X45 5 0于LB培养基上呈绿色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整个菌体发绿色荧光。构建的表达GFP的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为减毒沙门氏菌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个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2.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用EcorⅠ和NcoⅠ将pEGFP质粒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切下,克隆进表达载体质粒pYA3334的EcorⅠ和NcoⅠ位点之间,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YAGFP,然后转化大肠杆菌X6212、中间宿主X3730、终末宿主X4550。X4550于LB培养基上呈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整个菌体发绿色荧光。构建的表达GFP的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为减毒沙门氏菌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个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3.
扩增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构建重组质粒pCI-IL-2,高压电击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减毒沙门氏菌,并直接转染Vero细胞,提取细胞总DNA,DIG标记探针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用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检测到特异性黄绿色荧光.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可检测到18.5 kD和14.5 kD的蛋白条带.表明减毒沙门氏菌能将重组质粒pCI-IL-2携带进入Vero细胞内表达IL-2,且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为今后研制鸡IL-2基因作为口服免疫增强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扩增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构建重组质粒pCI-IL-2,高压电击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减毒沙门氏菌,并直接转染Vero细胞,提取细胞总DNA,DIG标记探针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用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检测到特异性黄绿色荧光.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可检测到18.5kD和14.5kD的蛋白条带.表明减毒沙门氏菌能将重组质粒pCI-IL-2携带进入Vero细胞内表达IL-2,且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为今后研制鸡IL-2基因作为口服免疫增强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有齿食道口线虫为研究对象,扩增出其雄虫的msp基因,克隆至质粒载体pTrcHis-B中,构建了msp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表明,目的基因msp已以正确的阅读框架整合至表达质粒中.应用大肠杆菌Top10为宿主菌,通过IPTG诱导方法,表达包含msp基因产物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大小正确,表达量高.  相似文献   

6.
IPTG诱导浓度对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hALR)基因与含有T7启动子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相连的重组子(pET-A)作为研究对象,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分析比较不同IPTG诱导浓度对于表达产物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IPTG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当IPTG终浓度为1.0mmol·L-1时,hALR表达量最大。这为IPTG作为诱导剂最终应用于重组基因工程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出编码结构域Tt APuX21的基因Tt apux21,然后将Tt apux21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1a( )中.得重组质粒.重组质粒命名为pEX21,并转化到表达宿主菌大肠杆菌Tuner 中.30℃、O-1mmol·L-1 IPTG诱导5h后.SDS-PAGE检验表明Tt APuX21获得高效表达.将表达产物加入到TalonTM树脂中,进行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得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8.
利用pEGFP-C3作为载体,构建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相连的泛素结合酶UFC1(ubiquitin-fold modifier conjugating enzyme 1)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为进一步研究UFC1基因功能打下了基础。采用RT-PCR方法从宫颈癌Hela细胞中扩增UFC1基因全长cDNA,双酶切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中,构建并鉴定pEGFP-C3-UFC1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均证实,已成功构建pEGFP-C3-UFC1重组载体。重组载体转染Hela细胞,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还可见绿色荧光呈点状分布于细胞质中;而对照pEGFP-C3质粒转染Hela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则呈弥散状分布。成功克隆了UFC1基因,构建了pEGFP-C3-UFC1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来获得陆地棉锌指蛋白(GZFP)的融合蛋白.以pMD18-GZFP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获得GZFP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b(+)中,转化宿主菌BL21(DE3),成功地构建了陆地棉GZF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GZFP、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分析和蛋白质杂交检测表明,陆地棉GZFP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10.
小鼠Nanog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小鼠Nanog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以期得到大量GST融合蛋白。【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Nanog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Nanog基因片段的pNA992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918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TGⅠ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其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GEX-KG-Nanog已构建成功。提取pGEX-KG-Nanog质粒转化到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鉴定,并优化其表达条件。【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获得Nanog基因融合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63 kD;以IPTG终浓度为0.8 mmol•L-1,诱导5 h后融合蛋白产量最高。【结论】小鼠Nano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为今后Nano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隆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基因,实现纳豆激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研究,首先以从枯草芽孢杆菌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包括信号肽、前导肽、成熟肽序列的前纳豆激酶原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NK,成功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然后优化影响该基因表达的温度、时间和IPTG添加量等因素。结果表明,重组菌株BL21(DE3)-NK在20℃下培养、IPTG添加量为0.4 mmol·L-1、培养20 h时表达产物的纤溶活性最大,可达到81.73 U·mL-1,SDS-PAGE检测观察到1条38 kDa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相符。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带有His6尾的pET原核表达系统对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进行表达,将禽流感A/Turkey/Wisconsin/66(HgN2)的H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证其插入,并且阅读框正确,获得重组质粒pET30a-H9.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用诱导剂异丙基硫代...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gapC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PCR方法扩增出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gapC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gapC,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IPTG诱导5~9 h均可获得大量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4.0 kD,介于43 kD~66.2 kD之间,与预期大小一致,说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通过优化最佳诱导条件,获得乳房链球菌gapC基因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0.5 mmol/L IPTG诱导6 h即可获得大量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确定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和制备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酵母乙醇提取物是利用啤酒干酵母经培养发酵后提取的富含多种活性物质的混合物。初步实验研究发现,该物质对大肠杆菌蛋白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蛋白表达的作用,以E.coli BL21(DE3)/p GEX-4t-1-ggt为主要研究菌,以2 g·L-1乳糖作为诱导剂,研究酵母乙醇提取物对γ-GGT蛋白表达的作用。研究发现,分批添加终浓度10 g·L-1的酵母提纯提取物到2 g·L-1的乳糖为诱导剂的培养基中可以显著提高γ-GGT蛋白的表达及宿主菌的生长,蛋白表达量比1 mmol·L-1 IPTG诱导效果高10%~50%,菌体密度提高1.75~3倍左右。对于其他的重组蛋白及表达宿主有相似的作用。酵母乙醇提取物与乳糖组成的复合制剂可以有效替代有毒性的IPTG作为诱导剂的使用,为大规模诱导蛋白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鸭leptin在体外高效表达特点,探讨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功能。【方法】构建重组鸭leptin基因原核表达菌株,重组菌株经不同浓度IPTG和不同时间诱导后,对表达蛋白进行提取、纯化、复性和浓缩,经注射昆明小鼠后,对小鼠的体重﹑采食量和体脂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鸭leptin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特异性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0 kD,其中16 kD为鸭leptin基因表达产物,目的蛋白在0.2 mmol•L-1 IPTG的诱导下,表达量最高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7%。重组蛋白纯化﹑复性﹑浓缩后,能够明显降低小鼠摄食量、体重和体脂含量。【结论】鸭lepti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效融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6.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orf79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口服感染因子4的同源基因,为了研究orf79蛋白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过程中与宿主的互作关系,利用PCR技术克隆orf79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SDS-PAGE检测结果发现0.2 mmol· L-1的IPTG诱导2h后,orf...  相似文献   

17.
徐刚  高继业  郎静宇  唐妤  李阁  李继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82-12084
[目的]克服传统方法制备黏附素抗原的缺点。[方法]应用PCR对猪源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黏附素F4、F5和F6的质粒中扩增出faeG、fanC和fasG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并与pET 32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表达菌株BL21(DE3),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血凝抑制试验表明,鼠抗血清能抑制标准的ETEC强毒株凝集红细胞,抑制效价在1∶128以上。这说明克隆表达的猪源ETEC黏附素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抗体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RT-PCR方法从低氧预处理的A549细胞中获得HIF-1α基因片段,将其定向插入pIRES-SEQ质粒NheⅠ、MLuⅠ2个酶切位点之间,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HIF-1α;采用电转化方法将其电转化入减毒沙门氏菌Ty21α中,获得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菌株TPH;转染A549细胞,RT-PCR法检测HIF-1α基因表达,ELISA方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TPH菌株在氨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LB培养板上分别传代40代,每10代提取质粒进行PCR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携带HIF-1α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TPH,其可在体外细胞中稳定表达HIF-1α基因及蛋白,TPH可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20.
以酵母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得到耐盐基因HAL1,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的XhoI和EcoRI酶切位点之间,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HAL1;将该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重组菌株用IPTG诱导表达,其耐盐性比空白菌株提高50%;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有明显表达的蛋白质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