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良尧 《科学养鱼》2001,(12):37-37
近几年,广西合浦西场镇不少农民利用低产虾池养殖大弹涂鱼,开展虾池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一般每亩池塘年产大弹涂鱼70~100公斤,利润3000~5000元以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放养前准备1.池塘选择应选择池底高于低潮线,能排干水的虾池,且平坦,以便施肥、晒底培养底栖硅藻;底质以较软的粘土为好,以利大弹涂鱼营造洞穴和藻类繁殖。2.池塘改造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3~10亩为宜。池内挖“十”字沟或“田”字沟,沟宽约1米、深0.3米,作为晒坪时大弹涂鱼栖息庇护场所;沟底向闸门口倾斜,以…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2016年9月从北海市农渔业经营管理指导站获悉,2016年,北海市将创建6个水产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主要集中在合浦县和银海区。这六个示范区分别是合浦县山口珍珠产业示范区、山口对虾产业示范区、闸口对虾产业示范区、西场大弹涂鱼产业示范区以及银海区竹林名特优水产养殖示范区、银滩名特优水产养殖示范区。示范区将立足于北海市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珍珠、对虾、大弹涂鱼、青蟹、罗非鱼、金鲳鱼等具有特色的水产业,通过完善养殖、育苗、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多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  相似文献   

3.
2007年,在温州市苍南县龙沙乡进行大弹涂鱼围网养殖技术开发试验,通过2年的试验,基本理清技术思路,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既定计划要求,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弹涂鱼围网养殖技术规程,采用这项技术模式可显著提高大弹涂鱼的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面积0.333hm^2和0.667hm^2的2口池塘进行大弹涂鱼高效养殖试验。2007年4月,2口池塘共放养规格为150-220尾/kg的大弹涂鱼苗种120000尾。采用池外源预先肥水养藻,定向培养生物饵料,结合池内追肥繁藻和补充投喂人工饵料技术。以满足大弹涂鱼养殖饵料营养的需求。经过精心管理,至收获时商品鱼个体重16-23g/尾,产量为2044.5kg。平均产量136.30kg/667m^2,成活率达85.2%,投入产出比1:2.0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2004年起我们开展了大弹涂鱼土池育苗生产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试验,已获得了大弹涂鱼生产性育苗的成功。在大弹涂鱼土池育苗生产中投放亲鱼的数量多少会直接影响到育苗效果,为寻求土池育苗亲鱼适宜的投放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弹涂鱼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养殖数量的逐年增加,福建省福鼎市大弹涂鱼养殖面积已达到15000多亩,为了解决苗种来源问题,我们于2004年4月~8月进行池塘半人工繁育大弹涂鱼试验,共孵化出大弹涂鱼仔鱼约30多万尾.  相似文献   

7.
陈雄杰 《科学养鱼》2012,(4):43-44,93
大弹涂鱼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暖水广温、广盐性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福建省大弹涂鱼的养殖面积已超过5万多亩,但是迄今仍依靠天然苗种。为促进大弹涂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于2008年4月开始进行大弹涂鱼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的试验,取得  相似文献   

8.
选择投放产卵器和自然人工生态育苗两种方式进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人工育苗试验,通过清除敌害、调控水位、分批出苗的方法人工培育大弹涂鱼。结果显示,底质较硬的养殖池,投放产卵器可以获得受精卵,而长期用于大弹涂鱼养殖的土质较软的泥滩地,亲鱼则更倾向于直接钻洞产卵孵化;证明大弹涂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能够自然繁殖。  相似文献   

9.
大弹涂鱼又名跳跳鱼、花跳、泥猴,隶属于鲈形目、弹涂鱼科、大弹涂鱼属,为暖水广温广盐性两栖小型鱼类,我国盛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沿海,近年已在我国东南沿海相继发展养殖.大弹涂鱼有穴居习性,喜钻洞穴,对恶劣环境有一定的忍耐力,通常居于底质为烂泥的低潮区或咸淡水河口的滩涂,属杂食性鱼类,以底栖藻类、昆虫、蠕虫等为食,又系咸淡水鱼类,对池水盐度要求不高,且饵料生物培养又以较低盐度为宜,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食物链短、病害少、易活体长途运输、生产成本低、养殖技术简易、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淡水养殖前景也十分广阔.2005年6月,杭州市从福建引进体长2cm~3cm的大弹涂鱼苗种进行了淡水养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大弹涂鱼淡水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弹涂鱼孵化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弹涂鱼Boleophtalmus Pectinirostris(Linaeus)隶属虾虎鱼亚目、弹涂鱼科,我国主要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浙江沿海,是一种暖水性广盐性的海洋经济盐类,栖息于底质为淤泥的低潮区或河口滩涂。关于大弹涂鱼人工繁殖、孵化和仔鱼等早期生活史曾有报导。厦门大学海洋系于1986年进行大弹涂鱼人工育苗研究,但对大弹涂鱼孵化率专题研究迄今尚未见到报道。本文研究了大弹涂鱼孵化密度,受精卵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孵化率,为今后大规模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氯联苯对大弹涂鱼的急性毒性以及氧化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Aroclor 1248对大弹涂鱼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进而以浓度为10和100μg/L的Aroclor1248溶液对大弹涂鱼经口染毒28 d,测定其总SOD、CAT、G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Aroclor1248对大弹涂鱼的96 h LC50为295.15μg/L。暴露于10μg/L Aroclor 1248 28 d的大弹涂鱼SOD活性明显大于空白和100μg/L剂量组(p0.05),添加Aroclor 1248的实验组中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10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下GPx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1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下GPx活性略高于对照组。10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中MDA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表明Aroclor1248对大弹涂鱼抗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系统有明显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弹涂鱼是沿岸暖水、广温、广盐、两栖的经济鱼类,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食品。营养价值高,具有滋阴壮阳、生精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和酒炖服可治耳鸣、头晕、盗汗、阳痿,对病后体虚、腰酸腿疼也有相当疗效。大弹涂鱼肉质鲜美,清炖、烧烤、鲜焖皆宜,为人们所喜爱。市场需求量大。由于大弹涂鱼自然资源渐趋衰退,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开始了大弹涂鱼养殖。目前,北至江苏,南至广西,都开展了大弹涂鱼养殖。仅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近年来养鳖池塘水质严重富营养化和养殖鳖类病害日趋严重的实际,我们在北海市银海区富甲鱼鳖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家基地开展了养鳖池塘种植"渔稻"改良水质和底质试验,现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场地试验在北海市银海区富甲鱼鳖农民专业合作社包家基地进行,养殖面积100亩,共15口池塘。本次试验使用7口池塘,其中5口试验塘,分别为6亩1个、7亩2个、7.5亩2个。2口对照  相似文献   

14.
大弹涂鱼淡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弹涂鱼又名跳跳鱼、花跳、泥猴,隶属于鲈形目、弹涂鱼科、大弹涂鱼属,为暖水广温广盐性两栖小型鱼类,我国盛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沿海,近年已在我国东南沿海相继发展养殖。大弹涂鱼有穴居习性,喜钻洞穴,对恶劣环境有一定的忍耐力,通常居于底质为烂泥的低  相似文献   

15.
皮肤黏液是鱼类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大弹涂鱼皮肤黏液对其免疫防御、渗透压维持以及适应水陆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大弹涂鱼皮肤黏液的蛋白质分子组成,对其皮肤黏液开展了抑菌活性分析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电刺激法收集大弹涂鱼皮肤黏液,采用打孔法比较了皮肤黏液和血清的抑菌活性差异;进一步利用鳗弧菌对大弹涂鱼进行诱导,采用生长曲线抑制法分析和比较了诱导前后皮肤黏液的抑菌活性差异。利用Shotgun质谱技术,结合大弹涂鱼皮肤转录组数据库,对大弹涂鱼皮肤黏液开展了蛋白质组学分析;进一步利用String软件对所鉴定的蛋白质开展了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大弹涂鱼皮肤黏液具有广谱抑菌活性,鳗弧菌诱导后的大弹涂鱼皮肤黏液与诱导前相比,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明显上升,但对其他菌株的抑菌活性差异不明显。从大弹涂鱼皮肤黏液中共鉴定各类蛋白质分子97种,基本分子组成与其他硬骨鱼类皮肤黏液蛋白相似,但也有少数蛋白如泛素蛋白、胸腺素蛋白等未在其他鱼类皮肤黏液中报道。此外,其他鱼类中所鉴定到的部分蛋白如热休克蛋白、抗菌肽等在大弹涂鱼皮肤黏液中未能鉴定到。大弹涂鱼皮肤黏液中已鉴定的蛋白多数具有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结构域,且存在一个以肌动蛋白为核心的相互作用网络。大弹涂鱼皮肤黏液具有明显的广谱抑菌活性,其蛋白质组成与其他鱼类皮肤黏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大弹涂鱼皮肤黏液的分子多样性及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大弹涂鱼分类上属鲈形目,弹涂鱼科,大弹涂鱼属,俗称跳鱼。大弹涂鱼常以活鱼出售,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有滋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已成为人们喜食的鱼类品种之一。在传统大弹涂鱼养殖中,底栖硅藻培养是用小杂鱼和海水鱼类加工后的下脚料(如鱼内脏),  相似文献   

17.
大弹涂鱼是暖水广温广盐的两栖鱼类,喜钻洞穴居于淤泥底质的中低潮区或淡水河口滩涂。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在台湾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将半精养试验报告如下: 一,池塘和放养试验利用浙江省乐清县后所乡一对虾塘,塘长500m、宽60m、稍加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青弹涂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青弹涂鱼消化道包括具有发达颌齿的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青弹涂鱼肝脏的比肝质量平均为6.4%,较一般硬骨鱼类高很多。肝组织小叶构造不明显,血管丰富,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分布相对独立;肝细胞呈多面体形,排列成团块状或索状。食道管腔大,褶皱平缓且宽;胃的外形为"I"型,无幽门盲囊,幽门部无胃腺;肠道短且粗,与大弹涂鱼有一定差异;直肠与小肠分界明显。消化道肌肉层均比较发达,肌层与黏膜下层之间常见血管,其中分布大量红血细胞。  相似文献   

19.
大弹涂鱼规模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生活于沿海河口潮间带滩涂,主食底栖硅藻,在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由于近十几年来沿海滩涂大量被围垦,滩涂面积不断缩小,自然海区滥捕现象严重,导致我国沿海大弹涂鱼资源急剧减少。大弹徐鱼具有适应性强、食物链短、病害少、易于养殖和养殖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介绍其规模化养殖技术。1养殖池建造在福清市过桥山垦区内平整淤泥滩涂或由旧鳗闹养殖地改造而成。目前已投入生产的养殖池共190口,划分为6个区,每口面积5-9亩(多数6-8亩),底质为软泥。养殖池堤坝呈梯形结构,高1.2米,底部宽…  相似文献   

20.
大弹涂鱼土池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ttinirostris (Linnaeus)又称跳跳鱼、花跳、泥猴,隶属于鲈形目,弹涂鱼科,大弹涂鱼属,是潮问带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大弹涂鱼的个体虽小,但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价值较高,近年在我国东南沿海已相继发展养殖。目前大弹涂鱼放养的苗种大多采捕自然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