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7年,我国的活鳗已经出池12万吨,近期可以出池的数量不多。广东地区2007年计划出池活鳗4.5万吨,受暖冬影响,实际出池5万吨。福建及江西地区由于欧洲鳗用药频率下降,死亡率上升,2008年1 ̄2季度可以出池的活鳗很少。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鳗鱼消费总量的逐年上升和价格的不断提高,欧洲一些国家也相继开发了鳗鱼养殖业。目前,欧洲的鳗鱼年消费量约在2.5万吨左右。 历史 欧洲的鳗鱼养殖历史较短,起源于地中海一带,主要是意大利。起初,在亚德里亚和地中海一带,鳗鱼是和鲻鱼、鲈鱼或鲷鱼同池混养。放养的鳗苗主要是靠天然纳苗。由于养殖技术尚未开发,管理水平差,加之鳗病的侵袭,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鳗鱼学名鳗鲡,为暖水性名贵食用鱼类,营养价值高,有“水中人参”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鳗鱼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喜流水。鳗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体重5克左右的幼鳗开始捕食鱼苗,100克体重的小鳗能够追捕小鱼、小虾类。成鳗主食动物性饵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现将鳗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池塘养殖成鳗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的缺点,江苏东台市廉贻乡水产养殖场,在有关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刻苦攻关,探索出一条河沟网箱养鳗的新路子。所采用的双层网箱,每只容积1立方米。投放平均体重30克的鳗鱼苗100尾,网箱夹层中放养体重80克的鳊鱼,鳊鱼既可食鳗鱼吃剩的饵料,又可食用网箱周围的水草。3个多月时间,鳗鱼体重达350~450克,鳊鱼平均体重850克,每只网箱可产鳗鱼30公斤,鳊鱼15公斤,纯收入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国内外鳗鱼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广东鳗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产业化发展主要集中于顺德和台山两个区域,产业化发展存在优质鳗苗资源稀缺、鳗鱼养殖风险大、国内市场开拓进展缓慢、传统养殖模式受到极大挑战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2011年广东鳗鱼产业的供需与展望,并提出了根据产业优势,做好鳗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建设完善的鳗鱼产业发展基础体系,加快鳗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发展等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它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近年来,我地养鱼者大量地在土池中进行鳗鱼养殖,均获得高产高效。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般每667m~2产800~1000kg。现将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诀窍介绍如下: 1 池塘选择与消毒。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1000~2000m~2,池水深1.5~1.8m。由于鳗鱼善于跳跃,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1m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  相似文献   

7.
鳗鱼是高蛋白质、高脂肪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出口农产品,随着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对 鳗鱼愈加青睐。通过渔业统计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调研,发现我国 4 个鳗鱼主产区各具发展特征,福建省鳗鱼 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具有较强竞争力;江苏省依靠独特的鳗苗资源而获得重要产业地位;江西省则凭借有利的 区位条件获得鳗鱼产业后发优势;广东省鳗鱼产业集群具有养殖条件优良和全产业链建设条件,鳗鱼产量名列 前茅。明晰广东鳗鱼产业当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可促进广东鳗鱼产业集群的升级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 前广东鳗鱼产业区位商和集中系数分别达到 3.16 和 4.93,具有产业集中度高、生产专业化等优势;但是广东鳗 鱼产业链上游的鳗苗供应系数仅为 0.0045,而且鳗鱼产业龙头企业对产业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 出增强广东鳗鱼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的支撑能力、加快广东鳗鱼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其他鳗鱼主产区紧 密合作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前言鳗鱼,又名河鳗、白鳝,是一种内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滋补品。据分析,含粗蛋白质26.7%,维生素A含量高,有“水中人参”之称。近年来,鳗鱼作为高创汇的水产品,身价倍增。出口商品鳗鱼平均每吨约换汇5814美元。出口一吨鳗苗,创汇更可观,高达150多万美元,真不愧为“水中黄金”,而实际上鳗苗比黄金还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长江口鳗苗又进入开捕期。面对新一轮的"捕鳗大战",江苏、上海等省市的渔政部门,已对进入长江口的捕鳗船只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并加强对海上渔船的安全管理。 由于前一段时期天气偏暖,鳗鱼苗洄游时间较往年提前。行家据此分析,多年来低迷不振的鳗苗汛,2001年春节后可能旺发。为此,早在1个多月前,各地的捕鳗渔船就蜂拥到了长江口。尤其是最近几天,每逢一个潮汛,一般能捕到鳗苗20~30条,最多可捕到上百条。 连续10多年的旺捕滥捞,造成目前鳗苗资源的几近枯竭。由于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的变化,2001年长江口的鳗苗价格仍再度下跌。前几年收购价为13~14元 / 条,2001年下滑到2.5~3元 / 条。尽管价格较低,许多渔民仍觉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规格仿生态甲鱼愈加受到消费者欢迎,近年来甲鱼二次养殖(也叫"挑公养殖")开始出现。第一次养殖:从苗种养至商品鱼每年的7~9月投苗,投苗密度约为3000只/667平方米。尽量早投苗,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延长甲鱼的生长时间。入冬前(11月份)搭建好越冬棚,让甲鱼继续摄食生长(水201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进口欧洲鳗苗养殖生产实践证明,寄生虫病是欧洲鳗鱼发生大量突发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现的欧洲鳗鱼寄生虫病病原虫有10多种,如多子小瓜虫、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鳗鳔居线虫、锚头蚤、全毛虫、周毛虫、微孢子虫、粘液孢子虫等。欧洲鳗鱼的致病虫源对日本鳗鱼也同样致病,所不同的是,日本鳗鱼致病后,治愈率高,而欧洲鳗鱼致病后.药物疗效差,  相似文献   

12.
鳗种培育的主要环节是鳗苗的收购、暂养、调运与驯食,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弱苗增多,甚至会导致鳗种培育的失败。现将各环节的处理略述如下。 一、收购 1.防止温差剧变。鳗苗送收购站,经一定距离运输,苗温与室内水温有一定差异,如超过允许瞬间温差(4℃),往往会造成一定伤亡或成为弱势苗。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将鳗苗连同器具(多为薄膜袋)置于待养水中一定时间再倒出行挑苗等事宜。 2.挑尽伤苗、僵苗。伤僵苗体力衰竭,易感染病虫害,入池后会陆续死亡,无养殖价值。伤僵苗一般表现为烦燥不安,即使水温在10~13℃也会乱窜。体色全部或间断成“白浊”状态。此外,肠管充食、肝脏明显鲜红的苗属“次苗”。健康的鳗苗表现为头阔、吻短、体色透明、活泼、无外伤。  相似文献   

13.
鳗鱼土池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低,其它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土池鳗鱼养殖,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每667平方米可产800公斤~1000公斤。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镇现有土池养鳗100亩,年产鳗80多吨。土池养鳗,水霉病是危害鳗鱼比较严重的一种病,每年都有流行。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2-4月间。水霉病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病最适温度;在水温10℃以下或20℃以上,鳗鱼几乎不发生此病。该病主要危害鳗苗、鳗种,发病率较高,由寄生水霉引起,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强力推进出口鳗鱼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使更多高品质、安全卫生的鳗鱼产品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2010年第一季度,福建出口鳗鱼比2009年同期增长近50%,共检验检疫出口烤鳗3798.80t、6101.76万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49.11%和96.13%。福建鳗鱼出口总量约占中国大陆50%,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鳗鱼产业的发展概况,并从鳗鱼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产业化、鳗业供需情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总结分析了2015年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2015年广东鳗鱼价格的变化,预测2016年鳗鱼价格的走势.最后提出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营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全程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扩大鳗鱼品种,积极发展异种鳗养殖;实施品牌战略,构建现代鳗鱼产业体系;推动鳗企抱团,创建鳗鱼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开拓国际国内新市场等.  相似文献   

17.
鳗鱼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嫩、味美、营养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近年来,由于大量采集.自然野生鳗鱼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较广,春夏投放鳗种,春节前后即可上市。一般每亩产800~1000千克.是一项可行的养殖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8.
鳗鱼的奥秘     
《北京农业》2015,(4):51
<正>鳗鱼是一种奇特而且神秘的鱼。它半辈子生长在海洋里,半辈子生活在江河中。在我国,每年入冬后鳗鱼从珠江漫游到西、南沙群岛附近四五百米深处的海底产卵;孵化后的鳗苗,又成群结队游回珠江口的内河发育生长。鳗鱼的这一古怪生活习性,几个世纪来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过去有人认为,鳗鱼是"地球内部"生出来的;还有人认为,鳗苗是由马的鞭毛落入泥水中获得生命而变出来的。一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揭开了鳗鱼生长之谜,确认它是一种热带性的海水鱼类。  相似文献   

19.
陈玲 《农家科技》1998,(1):30-31
<正>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现将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诀窍介绍如下:1.池塘选择与消毒。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1000~1300  相似文献   

20.
鳗鱼属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近年来,由于大量捕捞,野生鳗鱼越来越少,人工养殖前景看好。鳗鱼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长的水域也能正常生长。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较广,春夏投放鳗种,春节前后即可上市,是农村养殖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