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岷江上游典型聚落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非木质林产品(NTFPs)是重要森林产品,其价值正在被不断发掘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理县丘地村、黑水县才盖村以及汶川县黄家坪村进行了典型调查。结果显示;NTFPs的地域差异显著,不同地域聚落对NTFPs的利用程度和种类不同,但各聚落内贫困群体对NTFPs的依赖程度高于其他群体。市场、制度和人口压力是NTFPs采集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
在拉丁美洲,包括大量土著人的居民生活在林区附近,他们是林产品的主要利用者,在利用森林的同时,他们制定了一些为当地居民接受的、适合当地情况的林业管理制度,通常被称为地方林业制度。事实证明,制订这些地方林业制度是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的一个建设性的策略,它对增加居民利用森林资源途径、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让居民成为合法的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了拉丁美洲的两个事例,以说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林区居民共同探讨富有成效的新的合作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谈判中木质林产品的相关概念及其碳储量核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伐后木质林产品(harvested wood products,HWP)以下简称木质林产品.木质林产品是森林资源利用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4.
非木质林产品与减少贫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国,而林区尤其是偏远山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丰富却普遍贫困的背景下,文中从非木质林产品与居民收入增加、非木质林产品与粮食安全、非木质林产品与乡村安全网、非木质林产品的市场化等方面,结合我国的研究和实际情况总结非木质林产品与减少贫困的研究概况,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评析,讨论现有研究特点和不足,并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展望如何利用和开发非木质林产品来减少贫困,增加林区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国际木业》2008,(4):15-17
世界范围的森林状况,尤其是原始森林的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存在于全球森林利用与国际林产品贸易链中。有专家推测全球非法采伐木材的贸易每年超过5,000万立方米,快速消耗着珍贵的原始林资源。它导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引起环境退化,使当地居民因失去生计而贫困,造成了相关国家每年50—100亿美元的税收损失。  相似文献   

6.
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仰南  蒋敏元 《林业研究》2002,13(4):316-318
森林认证在森林经营政策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补充角色并对林产品贸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短短的10余年间,森林认证已得到许多国家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关注和认可。森林认证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认证并推动该项工作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森林认证对世界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包括认证进出口国的利益、贸易流向、企业竞争、以及人们对认证林产品的需求,论述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森林经营和林产品贸易的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参8。  相似文献   

7.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与森林生态安全耦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头在外”是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典型特征, 它意味着对国内和国外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木质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的协调是开放条件下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中运用耦合理论研究1961-2010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之间的协调问题, 结论认为:1)2004之前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高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 2005-2008年则低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 1991年之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的波动幅度显著大于森林生态安全指数。2)1961-1999年森林生态安全指数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的协调状态在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之间波动; 2000年之后二者的协调进入稳定阶段, 并在2003年由初级协调进入中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8.
据一份最新的报道,中国已有的庞大的林产品消费量以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量对印度尼西亚的森林正造成新的威胁。由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森林发展趋势(Forest trends)和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the Chinese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Policy)得出的联合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9.
林产品贸易与环境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 10年中 ,贸易与环境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林产品贸易与环境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进展 ,总结了有关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论。综述主要围绕 2个问题进行 :(1)林产品贸易与森林资源条件的联系 ,林产品贸易政策对林业及森林的影响 ;(2 )环境和资源政策对林业和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森林认证与中国林产品贸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森林认证基本含义及中国林产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贸易和林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社会调查学、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PRA)、林业快速评估(FRA)方法对澜沧江流域德钦县燕门乡4个村10个村民小组居民的非木材林产品的利用和保护情况作了调查,结论为社区群众利用非木材林产品种类有7大类上千种.依据各自生活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利用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存在原始性和过度性利用的特点.在非木材林产品的利用中虽有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干预以及"村规民约"的管理模式,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林清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6):48-51,58
龙陵县非木质林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香料类、食用类、药用类、树脂类、野生观赏植物及花卉类.文中分析了龙陵县非木质林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加工种类少,利用程度低,掠夺式的采集活动导致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等非木质产品开发、采集与利用现状.进一步分析了非木质林产品的不合理采集利用对森林可持续利用产生的影响,包括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森林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藉此,提出开展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防止野生资源过度采集,注重非木质林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人工培育和技术投入等非木质林产品采集利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树木是生产原材料的天然光化学工厂,其产品包括有很大潜在利用价值的纳米级纤维素纤维。由此产生的林产品工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要加强美国林产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提高保护森林的能力,就必须应用新技术,而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林产品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芬兰在19世纪末期开始将森林用于锯材和纸浆的工业利用。1个世纪前,林产品占芬兰出口产品的80%,现在林业和森林工业占芬兰国内总产量的8%。最近几年,林产品约占其出口产品的30%。高质  相似文献   

15.
自治区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的宏伟目标.这是我区当前最大的政治.这就要求重点去抓与“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关联度大的工作.本文就林业如何建立和完善以木材为主的林产品市场体系问题,做以下分析探讨.一、我区林产品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森林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森林采伐不能单纯从经济效益一个方面考虑,因此决定了木材等林产品也具有特殊性.一是在产品品种规格上,还不能完全象工厂产品一样,完全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二是在产品数量上,要受到森林采伐限额的  相似文献   

16.
文中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以73个开展森林认证的国家(地区)2015—2020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为被解释变量、森林认证证书数量为核心解释变量,结合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森林资源禀赋和加入WTO、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情况等影响因素,对森林认证与林产品贸易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所拥有的森林认证证书数量增加能够显著促进林产品出口和进口;若贸易双方经济规模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均加入WTO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也会促进该国林产品出口和进口;本国森林资源丰富有助于林产品出口,同时会减少林产品进口;双边距离过远则会阻碍两国林产品出口和进口。建议我国完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森林认证,通过深化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森林认证体系的交流与合作,保护森林、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当今世界对森林资源和林业多功能方面的深入理解在当代人类社会 ,人们通常认为森林只是用来生产木材的 ,所以全球的掠夺式木材砍伐 ,致使大片森林遭到破坏和毁灭。但是 ,实际上森林还可提供大量的其它产品和多种效益。例如食物、薪材、香料、树脂、树胶、工艺品原料、药材以及野生动物等 ,例如 ,仅药材一项 ,其制药价值就达430亿美元。除提供直接的用材树种和林产品之外 ,森林还是一种野生基因库 ,又是基础产业化农业的安全网和生态屏障。因此 ,近年来 ,国际上对森林资源的概念有了突破性的深刻认识。国际粮农组织(FAO)认为 ,无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森林认证发展现状以及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森林认证的落后性,并指出由于这种落后性严重影响了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从而受到了来自环境敏感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通过现阶段阻碍中国森林认证发展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国森林认证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为推广《中国企业境外森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指南》试点企业的成功经验,帮助中国企业对照指南要求,合理开展境外森林经营、利用和保护,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联络处(IUCN)于6月22日下午在上海兴荣温德姆酒店召开了"中国企业境外森林可持续经营利用倡议会"。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非木质林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首批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单位。依据GB/T 18951-2012《中国森林认证生产经营》与《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征求意见稿),对其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审核。一年来,迎春林业局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总结在了迎春林业局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中取得的经验,提出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