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了解恩施富硒茶中硒的有效溶出率及有机硒的含量。按SB/T10157茶叶感官评审方法测定硒的溶出率、按照GB5009.93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测定总硒、按照DBS42/002-2014规范性附录A的方法测定有机硒。恩施富硒茶硒总溶出率为53.88%,总硒平均含量为77.62μg/100g,有机硒平均含量73.42μg/100g,占总硒含量的94.22%,证明恩施富硒茶不仅是优质富硒茶,而且是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硒溶出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恩施富硒茶的冲泡工艺,并考察水质和冲泡次数对恩施富硒茶硒和茶多酚的溶出特征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恩施富硒茶的最优冲泡条件为茶水比2∶50(m/V,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6min、茶叶粒径150μm;在最优冲泡条件下,硒的溶出量为385.57ng/g,且一道茶汤中硒的浸出率约为12%,分别是二道茶汤和三道茶汤的3倍和6~7倍。自来水冲泡的茶汤硒溶出量要高于超纯水冲泡的茶汤,每道茶汤中四价硒所占比例为70%~90%,且溶出的硒大部分存在于茶叶溶出的小分子部分。茶多酚的溶出规律与硒相似,一道茶汤中茶多酚的溶出量达到60mg/g,分别是二道茶汤和三道茶汤的2倍和3倍。抗氧化实验表明,富硒茶茶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超纯水冲泡的茶汤抗氧化性要优于自来水;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茶汤的抗氧化活性也随之降低,冲泡3次即可达到对活性成分的较大利用。  相似文献   

3.
富硒茶硒的浸出率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高硒土壤茶园、低硒土壤茶园、传统制茶工艺、制茶新工艺生产的富硒茶硒的浸出率、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茶叶含硒量对富硒茶硒的浸出率无显著影响,制茶工艺对茶叶硒的浸出率影响显著,传统工艺生产的富硒茶硒的浸出率为12.40%~19.58%,红茶高于绿茶。笔者采用新工艺生产的富硒茶硒的浸出率为19.41%~29.38%,硒的浸出率提高50%。不同来源的富硒茶中近80%以上的硒为有机硒,并主要呈蛋白质结合态。富硒茶粗蛋白质中胱氨酸、甲硫氨酸的含量随茶叶含硒量提高而增加。不同来源的富硒茶含硒蛋白SDS-电泳带分析表明,富硒茶的化学性质相似,低硒土壤茶园通过施用硒肥,经茶树生物转化生产富硒茶与天然富硒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低硒土壤上叶面喷施亚硝酸钠 ,生产富硒绿茶 ,应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富硒绿茶中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 ,茶叶喷施亚硒酸钠有显著提高茶叶总硒含量 ,由普通绿茶的( 0 1 2 1± 0 0 30 ) μg·g- 1 提高到富硒绿茶的 ( 0 92 0± 0 892 ) μg·g- 1 ;同时发现 ,富硒绿茶的有机硒总量和百分含量都比普通茶叶显著提高 ,富硒茶叶的有机硒含量达 99%以上 ,富硒绿茶中的硒主要为有机态硒。茶叶叶面施用亚硒酸钠可能刺激了茶叶机体对外源硒的吸收和利用 ,将无机形态的硒转化为有机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生产富硒茶叶的施用肥料及最佳施用量,为大力发展富硒农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试验以水灵1号和福云6号两个茶叶品种为材料,分别施用4种不同硒肥处理,对比茶叶增硒效果。【结果】在本试验处理条/kg),说明供试硒肥在推荐用量下均能满足富硒茶叶生产要求;供试4种肥料中,锌硒葆牌含硒叶面肥对茶叶增硒效果最好;处理1-3条件下,福云6号茶叶硒含量较水灵1号分别相对高出69. 7%、39. 6%、19. 9%。【结论】叶面增施硒肥是生产富硒茶叶有效措施,锌硒葆更适合用作富硒茶叶生产/667m2,兑水50kg叶面喷施;福云6号对外源硒肥更敏感,茶叶硒含量增加显著,是适合用作富  相似文献   

6.
紫阳县丰富的夏秋季富硒茶叶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介绍了现代茶食品的类型及特点,指出作为富硒以及优质茶叶产区,紫阳县应利用夏秋季茶叶开发富硒茶食品,从而拉长茶叶产业链,促进当地茶产业和富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验大鼠40只分为5组,分别2饲以基础饲料(含硒量为0.01μg/g)并饮用自来水(对照)、亚硒酸钠溶液、低硒茶浸出液、人工富硒茶及天然富硒茶浸出液,观察天然和人工富硒茶叶硒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及其对大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对富硒茶叶硒的相对利用率比对照和亚硒酸钠高,富硒茶叶硒的利用率为68.05% ̄70.40%,而对照的硒利用率为65.38%,NaSeO3硒的利用率为65.41%。显示  相似文献   

8.
低硒土壤茶园茶叶富硒方法及其富硒效应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低硒茶园土壤施用亚硒酸钠, 经茶树的吸收转化而形成富硒茶。结果表明: 土壤施硒05 kg/hm 2 和10 kg/hm 2 , 以及施用含硒05 kg/hm 2 的富硒茶专用肥, 茶叶含硒量均比对照显著提高, 最高可达0362 μg/g, 施用富硒茶专用肥可显著提高硒的生物有效性。茶树叶面喷施硒50~100 g/hm 2 (100 μg/m L), 在喷施后8~26 d 内采摘茶叶, 茶叶含硒量达032~145 μg/g, 其中有机硒占76% ~90% 。硒施用量、喷施浓度、时间和茶叶采摘时期是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生产富硒茶的关键因素。制茶工艺对茶叶含硒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叶面喷硒对台茶12号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红绿茶的硒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春秋茶季茶叶采摘前喷施不同浓度的有机态硒,考察喷施硒后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对秋茶不同浓度处理的茶叶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叶面喷硒20 d后能显著提高台茶12号茶叶的含硒量,且茶叶含硒量与喷施浓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春茶期750~21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344~1.111 mg/kg,其中1650 g/hm2的处理一次喷施后2个月内制成干茶依然可以达到富硒茶标准;秋茶期750~30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276~1.106 mg/kg;春茶对硒的利用能力高于秋茶。用相同喷施处理的鲜叶加工的红茶、绿茶含硒量无显著差异;秋茶各处理制成的绿茶和红茶的感官品质均以750 g/hm2喷硒量的处理较优,此后随着喷硒量的加大,出现茶汤苦涩、香气下降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火焰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安康紫阳富硒茶中的微量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万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69-6369
[目的]为获得生物态有机硒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安康紫阳富硒茶中微量硒含量的新方法。[结果]紫阳富硒茶中硒含量为2.033~2.885 mg/kg,高于普通茶叶,但其分布不均匀。以硫酸为空白对照,吸取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在波长196.09nm处测定其吸光度,其回归方程为y=0.004x+0.002(R=0.997 8),其线性范围为0~40.00 mg/L。直接添加100 ml混酸HNO3-HClO4作为分解剂,湿法硝化分解安康市紫阳地区富硒茶叶效果显著。在样品中加入基体改进剂Ni(NO3)2,可使吸光度和稳定性明显提高,并排除Fe、Mg、K、NaS、O42-的干扰。[结论]使用该方法测定茶叶中的硒含硒量,结果准确可靠,对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控量富硒茶研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出在不同富硒土地上,用人工施用无机硒,生产以有机态硒为主,含量较高,量值可控的新式富硒茶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为不同缺硒区生产不同含硒量的富硒茶。为进一步彰显陕西富硒茶特色,迈出了一步。经推广应用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汤中硒含量,并分别研究了冲泡温度、冲泡时间、料液比、冲泡次数、冲泡水质等因素对紫阳富硒茶冲泡过程中硒溶出的影响,以期为指导紫阳富硒茶的科学冲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冲泡温度为100℃,冲泡时间为3 min,料液比为1∶100 g·mL-1,冲泡次数为2次,冲泡水质为农夫山泉水时,紫阳富硒茶中硒溶出较多,尤其冲泡水质为农夫山泉水时硒的溶出量达到最大值为4.0989μg·L-1。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6,(17)
茶叶采收前10天叶面喷施1次"康熙宝"含腐植酸富硒水溶肥料80~120毫升/667平方米,结果表明茶叶中硒的总量增加0.113~0.386毫克/公斤之间,增硒作用明显。有机硒的增加硒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施用"康熙宝"没有改变茶叶中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通过对消解试剂混配比、介质酸度以及硼氢化钾-氢 氧化钾浓度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并分析了取自广东茶区的35 个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初步分析该省茶叶含 硒状况及开发富硒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院以混酸配比V(HNO3)颐V(HClO4)为4颐1、盐酸浓度为6.0 mol/L、硼氢化钾浓 度为15 g/L、氢氧化钾浓度2 g/L 为茶样硒含量测定最优条件;所采集的35 个茶样中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其中有13 个茶样含硒量为0.039耀0.097 mg/kg,占37.14%;有20 个茶样含硒量为0.100耀0.197 mg/kg,占57.14%;有2 个茶样的 含硒量为0.229、0.320 mg/kg,接近或达到富硒茶标准。就茶类而言,乌龙茶的平均硒含量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低, 这可能与品种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5.
恩施州土特产品硒含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恩施州土特产品硒含量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土特产品因土壤硒含量普遍较高,所检土特产品批次中65.9%含硒,50.4%含有机硒,47.5%富含有机硒。含总硒最高的是菌类,其次是代用茶、最低是酒类;含有机硒最高的是菌类,其次是代用茶、酒类不含有机硒。  相似文献   

16.
在所采集的133个茶样中,其含硒量范围处于0.021~0.774 ppm(最高值4.320ppm,最低值0.017 ppm);茶叶含硒量数据的分布特征,属于对数正态型,它的几何平均值为0.129 ppm,影响茶硒素浸出率的因子有:冲泡水温和冲泡次数,而冲泡方式(保温及平衡时间等)对茶叶硒素浸出率影响不大。茶叶硒素含量高低主要受茶园土壤母岩或地层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富硒岩层出现在古生代二叠纪和寒武—奥陶纪的硅质页岩等岩层(如湖北省恩施、鹤峰、宣思、咸丰和陕西省紫阳县),我国南方茶园绝大部分母岩的含硒量较低;高硒茶均产于富硒岩层发育的茶园。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富硒茶产区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磷、钾肥(O1-O6),单施有机肥(O7、O8),尿素配施磷、钾肥(U1-U6),单施尿素(U7、U8)对富硒茶园茶叶硒含量、养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春、夏季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且春茶有机硒含量高于夏茶,有机肥配施处理茶叶中有机硒含量高,两季茶叶均为O6处理提高最明显,含量分别为0.158 mg/kg和0.116 mg/kg,比常规施肥处理提升了62.12%和67.32%。氮、磷、钾含量总体表现为春茶>夏茶,O6处理春茶氮、磷、钾含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22.34%、59.18%和17.36%。有机肥配施处理对富硒茶园春茶品质、不同施肥处理对夏茶品质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茶叶酚氨比整体表现为春茶低,夏茶高,O6处理春茶酚氨比最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15.60%。回归分析表明,春季磷肥施用量对春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春、夏季氮肥施用量对夏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江西省丰城市富硒地区常食辣椒中的硒含量及形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常食辣椒为试验对象,采用湿法消解和pH为8.6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处理样品,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辣椒中总硒、无机硒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丰城市富硒地区生产的辣椒总硒含量在0.026~0.046mg/kg,无机硒含量在0.010~0.015mg/kg,有机硒含量在0.018~0.041mg/kg,符合富硒食品的标准,而购于超市的几种本地辣椒硒含量明显低于天然富硒地区.  相似文献   

19.
英红九号茶树施用硒肥的富硒及产量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硒光合菌肥(含硒0.156 mg/mL)为硒源、英红九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茶树外施(叶面、根际)不同浓度硒肥的富硒效应及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硒浓度、施硒方式对茶叶含硒量有明显影响,施硒浓度与茶叶含硒量呈显著正相关(r=0.48**),但浓度过高会影响茶树对硒的吸收.施硒肥10d后,叶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157~0.389 mg/kg,根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075~0.174 mg/kg,分别是对照的1.96~4.86倍、0.94~2.18倍,叶施的富硒效率优于根施,以叶施硒10d后采制富硒茶为宜.中浓度硒肥(2.60~3.90 mg/kg)对茶树产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富硒组分饲料配方饲养罗斯褐蛋鸡,研究了所产富有机硒鸡蛋的理化指标和营养价值,探讨了其在科学补硒中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富有机硒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为16.2 g/100 g,总硒含量为29.8μg/100 g,有机硒含量为25.9μg/100 g,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86.9%,符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DBS42/002—2014),为人体补硒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