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奶牛初乳中常量成分和矿物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采集46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后2 h以内、24 h、48 h、72 h、96 h、120 h的初乳和分娩后15 d以后的常乳,测定其常量成分和部分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除乳糖以外初乳中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乳.分娩后第1次(2 h以内)所挤初乳,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量分别是常乳的5.03、1.95、0.56、1.92倍;Ca、P、Na、Mg是常乳的1.90、2.2 4、2.11、5.56倍;Zn、Fe、Mn是常乳的6.21、2.81、1.64倍.初乳中的各种成分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向常乳接近.蛋白质含量是初乳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初乳的密度和全脂乳固体含量都和蛋白质含量有密切关系.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初乳密度推测其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初乳的成分,营养和免疫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乳是母畜分娩和分娩后3~5天所分泌的乳汁,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与常乳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所以它有营养和免疫作用。1初乳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三.五初乳中氨基酸含量及其变化Mireille等(1993)指出,某些氨基酸的含量在奶牛初乳和常乳之间有区别;陆东林(1997)发现荷斯坦奶牛产后2~3天的初乳氨基酸含量高于常乳;AI.Matubsi等(1998)报道,初产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改变口粮蛋白质水平,初乳中氨基酸含量也发生变化(表1)。初乳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是谷氨酸(或谷氨酸和谷氨酰…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七头奶牛产后6小时之内的初乳孕酮和雌激素含量,其中初乳??酮含量平均为406pg/ml,相当于乳牛正常发情周期中的发情外周血清孕酮含量最低值的1/4;初乳雌激素含量平均为72.06pg/ml,相当于正常奶牛发情期最高值的2.7倍.初乳所以具有催情作用,是因为初乳中含有较高的雌激素和少量的孕激素.  相似文献   

4.
正1初生羔羊早吃、多吃初乳初乳对羔羊的生长发育极其重要,应让羔羊尽量早吃、多吃初乳,吃的越早,吃的越多,羔羊增重越快,体质越强,发病率越低,成活率越高。初乳的酸度高,初乳的高酸度能有效刺激羔羊胃肠黏膜产生消化液和抑制肠道细菌活动;初乳中蛋白质的含量高,其中含有很多的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和洛菌酶能抵抗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初乳比常乳  相似文献   

5.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小尾寒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产后30 d的泌乳量,分析常乳和初乳中6种乳成分的含量,以及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结果表明,小尾寒羊产后30 d的泌乳量为40.7 kg,极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25.6 kg(P<0.01)。在初乳和常乳中,小尾寒羊的乳蛋白质、酪蛋白和可溶固形物含量都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在2个品种中,初乳中的乳蛋白质、酪蛋白和可溶固形物含量也高于常乳(P<0.05)。在小尾寒羊初乳、小尾寒羊常乳、甘肃高山细毛羊初乳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常乳中分别检测到16、17、13和14种SFA、6种MUFA,以及8、8、7和6种PUFA,棕榈酸、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是其中的主要成分。上述4种乳样中的SFA/MUFA/PUFA值分别为13.66/6.89/1.00、16.08/9.16/1.00、...  相似文献   

6.
莎能奶山羊初乳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泌乳期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化学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中总干物质、灰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随泌乳期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娩后第一次(3h)所挤初乳中各指标含量最高,其中总干物质含量为21.32%,灰分含量为1.57%,蛋白质含量为10.24%,脂肪含量为6.61%(12 h),之后下降趋势都趋于平缓。分娩后第一次(3h)所挤初乳中乳糖含量最低,为1.93%,之后随泌乳期延长乳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初乳组和常乳组乳清进行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学生t检验,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荷斯坦奶牛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共筛选到97种差异代谢物,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谢物在初乳组的含量高于常乳组;差异代谢物随机森林图显示,排名靠前的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乌头酸、柠康酸、龙胆酸、泛酸、牛磺酸、氧戊二酸、柠檬酸、6’唾液酸乳糖和精胺。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8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牛磺酸与次黄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丁酸代谢。【结论】荷斯坦奶牛初乳中脂质、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物的含量高于常乳,而常乳中糖类代谢物含量高于初乳,初乳与常乳中代谢物水平的差异为后续代谢物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牛初乳、常乳和免疫乳乳清中主要蛋白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荷斯坦奶牛初乳、常乳和免疫乳,通过SDS-PAGE电泳对其乳清中的主要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SDS-PAGE电泳图谱上可见有5个清晰的条带,自上而下分别为乳铁蛋白、牛血清白蛋白、IgG重链、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其中32d免疫乳和0~3d初乳可见有IgG轻链,其他乳样IgG轻链条带较弱.0~7d初乳乳清蛋白含量随泌乳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5d初乳乳清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并维持较低水平.免疫乳15和32d各乳清蛋白含量均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9.
初乳在犊牛培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初乳,是指奶牛分娩后7d内特别是3d内所分泌的乳汁。初乳色黄、有苦味和异臭味,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常乳。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犊牛理想的哺乳食品。一些研究表明,初乳不仅可提供犊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在犊牛免疫功能的形成和肠道局部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给犊牛饲喂足量优质的初乳在犊牛培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初乳中的营养物质科学研究证明,初乳中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干物质含量高于常乳的1.5~2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相似文献   

10.
牦牛初乳中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洼牦牛(Bos.grunniens)分娩前后乳腺分泌物的生化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常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牦牛初乳中激素含量高,分娩当天的初乳中生长激素、催乳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常乳,其中生长激素含量在泌乳第2天下降至与常乳接近,而其他激素或生长因子在初乳期前几天均显著高于常乳。另外,牦牛分娩当天和第2天乳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TI)含量显著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11.
牛初乳是指奶牛产犊后几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目前已在初乳中测出50余种酶,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因此,牛初乳不仅是新生幼儿及仔畜最理想的食品,也是优良的纯天然保健食品。笔者介绍8种牛初乳中存在的酶,并对其功能和酶活力变化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牛初乳的营养成分及生理活性物质的种类、来源及功能,并介绍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牛初乳中IgG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应用特异性免疫学原理,采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方法,以兔抗牛IgG检测牛初乳中IgG,根据检品IgG最大稀释度与已知标准牛IgG最大稀释度之比,计算出牛初乳中I gG含量.此方法批内变异系数为0~22.2;,批间变异系数为18.8;,加标回收率为87.5;.方法特异性强,具有准确、简便、费用低等优点,适于基层检测单位和企业运用.  相似文献   

14.
牛初乳对仔猪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饲喂牛初乳的仔猪血清为材料,测定了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上升,丙二醛含量下降,提示牛初乳粉可提高仔猪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乳状液稳定性和流动性是制备牛初乳乳清微胶囊的关键因素.采用Span和Tween 2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制备了含有5%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牛初乳乳清W/O乳状液.比较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乳化剂复配、油水比、乳化剂添加量和超声乳化次数等工艺参数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HLB值为4.8,Span - 85和Tween - 60为复配乳化剂,油水比1:1,超声乳化12次(每次超声8 s,间歇5 s).显微镜下观察分散液滴大小均一,乳状液平均粒径约为2μm.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该乳状液具有剪切稀化特征,符合Herschel- Bulkley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进行了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微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对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急性毒性、致突变性以及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大于20.0 g/(kg.bw),属实际无毒;对基因、体细胞与生殖细胞无明显致突作用;受试物分别按1.00、2.00、4.00 g/(kg.bw)的剂量喂养大鼠30 d,结果表明动物未出现异常。[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为安全性食品。  相似文献   

17.
实验应用凝胶过滤和盐析等方法直接从牛初乳中分离纯化IgG,并应用化学方法断裂回收IgG轻链。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约27.66 ku的IgG轻链蛋白溶液,蛋白质含量为0.105 mg.L-1,浓缩后免疫家兔,获得抗轻链抗血清,效价>11∶6,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均为特异性条带,表明得到了纯化的IgG轻链及其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18.
比较和分析了10匹伊犁马和12匹新吉尔吉斯马与伊犁马的杂交一代初乳中的脂肪、非脂固形物、蛋白、密度、冰点、灰分、电导率等值.结果显示:在产后4 h里,伊犁马初乳中蛋白质极显著高于杂交马(P<0.01),在产后前3 d,伊犁马初乳中的蛋白质、密度和粗灰分均显著高于杂交马(P<0.05) .在产后前6 h,伊犁马初乳中非脂固形物极显著高于杂交马(P<0.01) .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牛初乳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牛初乳产业的发展概况,从8个方面简述了牛初乳研究开发的成果.指出消费者认识滞后,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基础研究工作薄弱,产品价位偏高,是目前牛初乳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开拓市场;深化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制定标准,强化监督,规范市场;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