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分别对海湾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的3种血细胞胞内酶: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并对血细胞酶反应阳性率作了统计。结果表明,3种扇贝血细胞ALP阳性率相差不大,海湾扇贝为46.6%,虾夷扇贝为42.4%,栉孔扇贝为36.8%;3种扇贝血细胞POD阳性率相差较大,栉孔扇贝阳性率高达50.2%,海湾扇贝为44.2%,虾夷扇贝仅为17.2%。3种扇贝血细胞PO孵育反应后,由于海湾扇贝、虾夷扇贝PO反应活性很低,瑞氏染液复染后,无法区分阴性、阳性细胞。实验中仅对栉孔扇贝PO阳性率进行了统计,栉孔扇贝血细胞PO阳性率为39.3%。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2012,(2):53-53
我国首个海洋动物物理图谱在青岛诞生专家改良基因让品种退化的扇贝"壮"起来。在市场上,扇贝是常见的栉有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这三种扇贝,其中青岛扇贝———栉孔扇贝最受青岛市民欢迎。然而,近年来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栉孔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扇贝养殖的发展,产量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加工扇贝丁时,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即扇贝裙(扇贝裙是将扇贝中的扇贝丁取出后剩下的边缘及内脏部分)。据试验,加工1公斤扇贝丁需9公斤扇贝,产生下脚料扇贝裙2.5公斤。这部分下脚科如不加以充分利用,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山东省长岛县南山镇罐头厂研制出扇贝裙罐头,使扇贝裙得以充分利用,并且罐头制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现代渔业信息》2009,(8):31-31
为了解决北方沿海扇贝养殖种质退化严重的问题,山东省青岛农业大学一课题组将来自南太平洋的优良扇贝品种紫扇贝引入青岛,与本土海湾扇贝“结婚”,首次在国内培育出紫扇贝及其与海湾扇贝的杂交品种。明年,“混血扇贝”有望走上百姓餐桌。  相似文献   

5.
扇贝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分布较广。由于其经济价值高,许多国家都以它为捕捞和养殖对象。在我国,养殖扇贝的主要种类有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分别从美国和日本引进,前者为暖水种,后者为低温种。栉孔扇贝分布于中国北部、朝鲜西部和日本沿海;华贵栉孔扇贝分布于日本南部、中国南海及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6.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7.
金城镇跨区域创建“海上扇贝长廊”荣获“中国海湾扇贝第一镇”的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近年来不断拓宽扇贝养殖加工领域,联合龙口、招远及本市扇贝养殖单位,跨区域创建“海上扇贝长廊”。目前,这个镇海湾扇贝面积发展到1.2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湾扇贝养殖基地。金...  相似文献   

8.
我国扇贝养殖规模占世界首位,栉孔扇贝( Chlamys farreri ) 、华贵栉孔扇贝( Chlamys nobilis ) 、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 yessoensis) 和海湾扇贝( Argopecten irradians ) 是4 种主要养殖扇贝种类。本文主要概述我国4种主要养殖扇贝微卫星标记开发现状以及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物种鉴定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为微卫星标记在扇贝类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扇贝加工废弃物海鲜调味料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丽  汪秋宽 《水产科学》2005,24(1):34-37
扇贝是软体动物门扇贝科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总称。海湾扇贝原主产于美国沿海,虾夷扇贝原主产于日本北海道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两者均为雌雄同体。栉孔扇贝雌雄异体,主要产于我国北部沿海。扇贝是我国重要经济海产品之一,由其干制的贝柱,是非常名贵的海珍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扇贝的养殖已相当普及,冻贝柱及干贝柱的加工和出口量非常大,成为我国大宗出口的水产品。而在加工贝柱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其中扇贝加工废弃物(包括内脏)约占整个扇贝的30%。仅以山东沿海地区年产4 0×105t扇贝计,每年将有…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了引进种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及我国主要经济扇贝: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12SrDNA全序列,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扇贝12SrDNA的序列长度在906~964bp之间,其A+T含量在50.57%~56.77%之间;单倍型数、多态性位点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在2~3、2~3、0.264~0.623、0.000 75~0.002 07和0.427~1.882之间,均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种间遗传距离在0.079~0.306之间,其中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的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岩扇贝与虾夷扇贝,而岩扇贝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最远,并且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先与栉孔扇贝聚为一支,再与岩扇贝进行聚类,而海湾扇贝则与其它扇贝聚为另一个单系群,进一步阐明了四种扇贝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扇贝增养殖业所用的机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扇贝育成过程中机械的动作会直接影响到扇贝生理的机械,如扇贝分类机、贝体附着物清除机、扇贝钻孔机等。另一类是,为了提高整个扇贝增养殖过程中的人工管理效率、但不直接影响扇贝生理的机械设备,如玻璃钢动力渔船、油压吊杆、油压绞纲机、网箱清洗机等。这些机械设备对日本扇贝增养殖业的发展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扇贝调味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扇贝在加工完干贝以后,剩下大量扇贝边带用作饲料,而扇贝边也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资源,将其变废为宝,我们进行了从扇贝边提取扇贝调味汁的研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水实验法测定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对三种扇贝稚贝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稚贝24 h的LC50的分别为1.460、1.662和2.909 mg/L;辛琉磷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稚贝24 h的LC50的分别44.598、182.167和39.334 μg/L;马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991年7月至11月对虾池内混养海湾扇贝的试验结果,表明:对虾池内海湾扇贝的生长与虾池水温、扇贝苗投放位置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与扇贝苗放养面积占虾池总面积的比例无关。在水温25~29℃范围内,海湾扇贝的日增长速度最快,日均增长0.61mm;7月至8月中旬是扇贝的快速生长期;9月至11月是扇贝的增重期。  相似文献   

16.
<正>1扇贝养殖生产现状1.1养殖种类、规模昌黎县的浅海扇贝吊笼养殖业起步于90年代初,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特色的标准化养殖模式,该产业已成为我县渔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昌黎县扇贝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海湾扇贝,并引进了少量的紫扇贝、中科红和加拿大扇贝原种。从2010年到2012年扇贝养殖面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杨爱国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对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的受精生物学过程和受精机制、同步生殖发育调控技术、杂交子代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北方有许多大型的扇贝育苗场,利用率较低,这些育苗车间主要在春季进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育苗。由于扇贝育苗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各育苗单位已经开始综合利用扇贝育苗车间,由单一扇贝育苗转为多品种的育苗,而牡蛎育苗正好可以在扇贝育苗结束之后进行,这将可以充分的利用扇贝育苗车间。牡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洋贝类,广东称蚝、福建称蛎房、江浙称蛎黄、  相似文献   

19.
用RAPD方法对扇贝科中的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筛选了43个随机引物,有13个引物获得了片段长度在250~2000 bp之间且重复性良好的谱带,每个引物分别获得了4~17个大小不等的片段,共获得了170个扩增片段,其中12个引物得到特异性片段58个,可以将两种或者3种扇贝区别开来。通过Popgene 3.2分析软件包统计表明,虾夷扇贝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2481;栉孔扇贝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2161;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遗传距离最小,其值为0.2133。根据遗传距离指数,用MEGA3统计软件中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  相似文献   

20.
饲料蛋白对翘嘴红鲌蛋白质周转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桂芹 《水产学报》2006,30(3):397-403
在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将其按大小分级。传统方法采用筛子和分级机筛分,会使扇贝受到振动、碰撞。振动影响扇贝生长发育,碰撞使扇贝边缘受到损伤,贝壳碎裂外套膜裸露在壳外,造成病贝、死贝,且机械筛分分级精度低,人工筛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本文研究一种新的方法,利用机器视觉检测扇贝大小。通过摄像头获取扇贝图像、计算机对输入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分割、膨胀腐蚀,提取扇贝的面积等特征值,建立扇贝的几何模型、数学模型,确定面积与壳长的关系,进一步识别扇贝的大小。试验表明,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正确率高,能够满足虾夷扇贝分级要求。摄像头与扇贝不接触,可以避免机械振动、碰撞对扇贝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