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95-200
长山药块茎休眠期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以2个长山药栽培品种为材料,从采收到出苗设计了5个时期,研究其块茎内部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休眠期间块茎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低,随着休眠的解除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在块茎深度休眠时活性较高,休眠解除块茎萌动后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间以上几种酶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休眠期间长山药块茎中ABA含量随着休眠的进程而降低,GA3、IAA、ZR(玉米素核苷)含量及GA3/ABA、IAA/ABA比值变化随着休眠的进程而增加,ZR含量变化比较平缓;据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分析,可推断长山药在贮藏60d后,休眠开始解除,贮藏150d左右休眠基本解除,这一时期是块茎由休眠转向发芽状态的一个缓慢破除休眠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贮藏60d后(休眠解除启动开始),才可以通过一定措施缩短或打破休眠。[刊]/朱海旺(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010019),霍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不同锌处理香椿芽中2种形态脱落酸、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的含量。锌处理极显著地改变了棚栽香椿的内源激素含量,促使自由态ABA和结合态相互转化,促进IAA、GA含量增加,从而有效地打破了棚栽香椿的休眠。  相似文献   

3.
内源激素对落叶果树芽休眠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落叶果树芽的休眠过程中,内源激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本文对落叶果树芽休眠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及其这种变化与落叶果树芽休眠的诱导、终止和调控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内在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休眠‘蔡家坡’蒜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东  陆帼一 《园艺学报》1996,23(2):150-154
将休眠‘蔡家坡’蒜放于5、20、35℃下贮藏,研究休眠和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5℃可以尽快打破休眠,35℃则延长休眠;休眠蒜瓣内同时存在五大内源激素;在解除休眠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3种温度处理,内源脱落酸(ABA)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以5℃处理的脱落酸水平最低;内源赤霉素(GA3)水平以5℃处理的较高,35℃处理的最低;内源吲哚乙酸(IAA)和细胞分裂素(CTK)水平在休眠初期即达最高值,休眠中期呈下降趋势,休眠末期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5.
廖明安  张光伦 《园艺学报》1999,26(4):265-267
采用酶联免疫法屯南亚热带干热多日照河谷和北亚热带湿热少日照河谷两类生态型区的金冠 果7种器官内源激素IAA、GA、ZR、ABA含量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各激素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6.
糯米糍荔枝裂果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易裂荔枝品种糯米糍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前期( 即果皮发育期) 裂果与正常果、裂果多与裂果少的植株果实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果皮中的细胞分裂素(CTK) 、生长素(IAA) 含量较高,说明果实发育前期果皮主要以细胞分裂、加厚生长为主。比较裂果多与裂果少植株上的正常果实,裂果多的树生长促进类物质(IAA+ GAS+ CTK) 含量较高,果肉尤为如此。初步认为,裂果与内源激素变化密切相关。还讨论了内源激素比例与裂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梨2个品种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同梨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历程不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和黄金梨果实发育期间果肉和种子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以及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2品种果肉中IAA、GA3、ABA和ZT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IAA、GA3含量低于黄金梨,果实发育后期ABA含量高于黄金梨,且提前20d达到含量高峰;2)2品种种子中GA3含量变化分别呈近似单峰曲线和双峰曲线,但早蜜梨IAA、ZT含量高于黄金梨,提前30d达到ABA含量高峰;3)2品种果肉和种子中Put、Spd、Spm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早蜜梨种子中Put含量低于黄金梨,Spd略高,Spm含量接近。在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Put、Spd含量高于黄金梨。因此,2品种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了萝卜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萝卜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蕾的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差异明显,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不育株内源IAA含量上升32.09%,ABA含量下降75.45%,JA含量下降了11.20%,其余2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很小.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二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比值大小差异很大,在不育发生的初始阶段,IAA/ABA、IAA/ZR和GA3/ABA平衡失调.表明内源激素可能与萝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激素和多胺对苦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研究了GA3(赤霉素)和CCC(矮壮素)处理下株洲长白苦瓜植株,从苗龄8~70天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第一雌花形成与茎尖内源GA3含量增高有关。开花盛期,茎尖内源IAA含量下降越小,ZT含量下降越大,植株的雌花数和♀/♂越大。分析表明,雌、雄花中内源多胺(cad)含量都明显高于无性组织,可能与性别分化有关,内源亚精胺(spd)含量变化可能与雌花的发生和发育有关,内源腐胺(put)含量的上升可能与雄花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芭蕾苹果组培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金冠和金矮生相,芭蕾苹果的组培苗生长速率低,茎干粗壮,对PP333、NAA和BA反应不敏感,风源激素含量变化幅度和生长速度均小于普通型和短枝型,而对GA3的反应很强,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幅大。  相似文献   

11.
 以童期不同的海棠(Malus sp.)植株为试材,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花芽分化期间 短枝顶芽、幼叶、细根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内源激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为缩短果树童期、 开发利用早实海棠资源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早实植株与成熟嫁接植株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 花芽分化的前期阶段,芽和根中IAA 含量均逐渐减少,到9 月初开始上升,成熟植株含量整体低于未成 熟植株;成熟植株叶中内源IAA 含量高于未成熟植株。芽中GAs 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成熟植株8 月份 达到最低,而未成熟植株9 月份处于最低水平;叶中GAs 含量在成熟植株均保持较低水平;根中GAs 变 化与芽相反。内源ZR 含量在不同器官均有大幅增加,成熟植株均高于未成熟植株,实生早实植株中的变 化幅度最大。成熟植株芽中ABA 含量在160 ~ 170 ng · g-1FW 上下波动,未成熟植株始终低于160 ng · g-1FW;叶和根中的ABA 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即先升高后逐渐下降,9 月之后回升。成熟植株较未成 熟植株在芽与叶中均表现为高比值的ABA/GAs 与ZR/GAs,而根中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及其保持系Y03-6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IAA、ABA、GA3和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比值变化,研究甘蓝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CMS451花蕾GA3和ZR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均呈现先升后降;IAA含量不育系均高于保持系,呈现先降后升,保持系则持续减少;ABA含量在小孢子发育中期不育系低于保持系,后期高于保持系,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可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13.
糯米糍荔枝裂果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燕萍  陈洁珍 《果树科学》1999,16(4):276-279
以易裂荔枝品种糯米糍为材料,了果实发育前期(即果皮发育期)裂果与正常果、裂果多与裂果少的植株果实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帝发育前期果皮中的细胞分鲜明素(CTK)、生长素(IAA)含量较高,说明果帝发育前期果皮主要以细胞分裂、加厚生长为主。比较裂果多与裂果少植株上的正常果实,裂果多的树生长促进类物质(IAA+GAs+CTK)含量较高,果肉尤为如何,初步认为,裂果与内源激素变化密切相关。还讨论了的  相似文献   

14.
聂磊  刘鸿先 《果树学报》2002,19(1):27-31
沙田柚自花授粉果实的重量和体积均低于异花授粉处理。与未授粉子房相比,授粉子房迅速膨大。授粉处理可使子房内源激素(IAA)、赤霉素(GA1+3)、细胞分裂素(CTKs)和脱落酸(ABA)水平急剧上升,异花授粉处理更明显。未授粉的子房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含量保持低水平,生长抑制类激素(ABA)水平上升,这种激素水平的失衡最终造成未授粉子房的迅速凋落。果实生长发育初期,自花授粉幼果内源激素促进类激素含量低于异花授粉处理,ABA水平明显高出后者,果实迅速增长期间,内源IAA和GA1+3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显示IAA和GA1+3含量与果实迅速膨大有密切关系。果实发育后期直至成熟,内源ABA水平逐渐升高。测定果实发育整个过程的ABA/(IAA+GA1+3+CTKs),未发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山葡萄雄株为试材,花前20d用100mg/L的KT-30S处理雄株花序,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观察处理后的形态变化和坐果情况,并在不同处理时期取样测定内源激素含量,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KT-30S对山葡萄雄株花蕾性别转换的效果及其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KT-30S对山葡萄雄株的性反转效果显著,雄花花蕾在处理6d子房显著膨大。经KT-30S处理,4种内源激素含量和平衡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由此推断,KT-30S诱导山葡萄雄株性反转可能是通过调节内源激素在不同时期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两类生态型区苹果器官内源激素含量及生长发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南亚热带干热多日照河谷(E1)和北亚热带湿热少日照河谷(E2)两类生态型区的金冠苹果7种器官内源激素IAA、GA、ZR、ABA含量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各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E2型区苹果茎尖和叶片IAA、GA、ZR含量,幼叶和芽的GA含量以及伸长中的茎、幼叶、叶、根的ZR含量均显著高于E1型区,而各器官ABA含量则显著低于E1。两类生态型区苹果的生长结果状况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下卵叶韭更新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完全解除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温处理, 且冷温积累量与休眠解除程度和植株长势呈正相关趋势; (3 ±1) ℃处理不少于92 d可完全解除休眠, 而5~12℃、(20 ±1) ℃处理均不能完全解除休眠。(2) 贮藏31 d后, (3 ±1) ℃和5~12℃处理的GA3 和ZT含量上升, ABA含量下降, 其中( 3 ±1) ℃处理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 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更短; 而(20 ±1) ℃处理在鳞茎干枯腐烂前GA3 和ZT含量下降, ABA含量上升, 更新芽不能萌发。(3)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过程可分为预休眠、真休眠和强制休眠3个阶段, 其中预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ABA和IAA含量居中; 真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 和ZT含量较低, ABA含量较高, IAA含量较高或居中; 强制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含量达最大值, IAA含量略有增加, ABA含量降至最小值。(4)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的解除可能主要受控于内源激素GA3、ABA的含量水平和GA3 /ABA比值, 当GA3 / IAA比值大于16.59 ±3.90时, 卵叶韭更新芽的休眠就可能完全解除, 此外ZT也对萌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辣椒雄性不育与花蕾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采用间接酶联免疫(间接ELISA)测定技术测定、比较了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IPA和ABA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差异明显;不育系内源激素的相对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下降,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相对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提示辣椒花蕾发育过程中前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砧木的梁平柚树体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酸柚,香橙,枳,宜昌橙,酒饼Le5种砧木的梁平柚叶片GAs,ABA,ZT和CIK等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以期探讨砧木影响接穗生长的内源激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生长激素和抑制激素含量的平衡比单一激素对含量对树体生长影响更重要,乔化砧酸油,香橙使接穗表现乔化的原因是GA3/ABA,(ZT+CIK)/(ABA,(ZT+CIK+GA3)/ABA值较高,矮化砧酒饼Le宜晶橙则较低,半矮化砧枳则介于二者之  相似文献   

20.
以西瓜雄性不育系‘Se18’为试材,研究开花期间花蕾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株雄花花蕾在整个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育株中CAT活性升高,SOD和POD活性降低。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和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等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不育株中IAA、GA_3、BR和IPA含量降低,JA含量升高;可育株中JA、BR、GA_3和IPA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不育株叶片中的IAA、ZR和BR含量显著下降,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IAA/ABA、IAA/GA_3、IAA/JA、IAA/ZR、IAA/BR、IAA/IPA及ABA/GA_3、ABA/ZR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较大。因此推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异常可能与西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