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干燥方式对枸杞微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滚筒干燥、喷雾干燥5种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枸杞微粉的营养成分和物理特性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枸杞微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成分方面,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为: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滚筒干燥热风干燥;类胡萝卜素和黄酮含量为: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滚筒干燥热风干燥;5种干燥处理后,滚筒干燥和喷雾干燥所得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以真空冷冻干燥枸杞微粉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在物理特性方面,色泽中的a*值大小为: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滚筒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枸杞微粉具有最高的溶解性、吸湿性和复水性。因此为了保持枸杞微粉的品质,同时考虑生产成本,在加工枸杞微粉过程中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合适的富硒魔芋干燥技术,通过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 eclairage,CIE)色度学系统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技术对富硒魔芋颜色、葡甘聚糖含量、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技术对富硒魔芋的颜色、葡甘聚糖含量、硒含量有显著影响。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葡甘聚糖颜色影响程度递减,真空冷冻干燥前后魔芋的总体色差(ΔE*)最小,为3.826 2,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能最大程度保持富硒魔芋颜色;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葡甘聚糖含量依次增多,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的葡甘聚糖含量达到54.8%;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依次减少,自然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达到1.651 μg·g-1和1.365 μg·g-1,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无机硒含量最多,为0.396 μg·g-1。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可以减小干燥前后富硒魔芋颜色变化,提高干燥后富硒魔芋中葡甘聚糖和无机硒含量。  相似文献   

3.
杨梅果渣作为一种加工副产物,富含酚类、糖类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为实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将其加工成杨梅果渣粉,并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果渣粉物理性质、风味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样品具有更低的堆积密度,更高的L*值和a*值,同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还原力、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具有高总糖含量和低总酸含量,并保留有更多的醛类、酯类和酮类成分。热风干燥样品与真空干燥样品在物理性质和抗氧化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热风干燥样品中总糖含量较低。真空干燥效果最差,样品中总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较高的乙酸含量影响了杨梅果渣粉的风味。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则具有较高的果香和脂肪香。综合评价,冷冻干燥更适于加工杨梅果渣粉。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50℃热风干燥、7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黄秋葵花,分析了黄秋葵花茶的外观品质、色泽及花茶和茶水中多糖含量、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50℃热风干燥和70℃热风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茶和茶水外观品质、抗氧化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多糖和黄酮含量略有差异;微波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茶外观收缩严重,内部和外部有焦糊点,但香气浓郁,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茶外观形态匀称、色泽鲜亮,花茶和花茶水中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高,花茶水色泽金黄通透、风味纯正,但香气较平淡。本试验结果为黄秋葵花茶综合利用和加工品质控制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对脆性龙眼果干品质及益生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龙眼果干工业化节能干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龙眼果干为对照,比较分析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对脆性龙眼果干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皱缩率、复水比等理化特性和总糖、多糖等营养品质的影响。同时采用GC-MS测定风味物质变化,电量表测定能源消耗量。并选用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龙眼果干,比较发酵过程中活菌数、总糖、还原糖以及短链脂肪酸的变化,评价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对龙眼体外益生活性的影响。【结果】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龙眼果干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皱缩率显著低于热风干燥,而复水比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在总糖、多糖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总量上,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而高于热风干燥。在能源消耗上,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比真空冷冻干燥节约干燥时间12.16%,节约单位能耗25.40%。在益生活性方面,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均能通过发酵龙眼干增加活菌数量,利用龙眼干中的总糖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发酵液pH,且益生效果受干燥方式和菌株种类的影响较大。当植物乳杆菌发酵热风-真空冷冻干燥的龙眼果干48 h后,活菌数生长最多可达12.40 lg cfu/mL,高于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和新鲜龙眼。嗜酸乳杆菌发酵48 h后,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活菌数达11.84 lg cfu/mL,与真空冷冻干燥接近,低于热风干燥,但高于新鲜龙眼。【结论】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结合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干燥方式的特点,可以显著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耗,提高干燥效率和果干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对脆性龙眼果干品质及益生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龙眼果干工业化节能干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龙眼果干为对照,比较分析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对脆性龙眼果干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皱缩率、复水比等理化特性和总糖、多糖等营养品质的影响。同时采用GC-MS测定风味物质变化,电量表测定能源消耗量。并选用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龙眼果干,比较发酵过程中活菌数、总糖、还原糖以及短链脂肪酸的变化,评价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对龙眼体外益生活性的影响。【结果】 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龙眼果干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皱缩率显著低于热风干燥,而复水比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在总糖、多糖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总量上,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而高于热风干燥。在能源消耗上,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比真空冷冻干燥节约干燥时间12.16%,节约单位能耗25.40%。在益生活性方面,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均能通过发酵龙眼干增加活菌数量,利用龙眼干中的总糖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发酵液pH,且益生效果受干燥方式和菌株种类的影响较大。当植物乳杆菌发酵热风-真空冷冻干燥的龙眼果干48 h后,活菌数生长最多可达12.40 lg cfu/mL,高于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和新鲜龙眼。嗜酸乳杆菌发酵48 h后,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活菌数达11.84 lg cfu/mL,与真空冷冻干燥接近,低于热风干燥,但高于新鲜龙眼。【结论】 热风-真空冷冻联合干燥结合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干燥方式的特点,可以显著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耗,提高干燥效率和果干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干燥工艺对铁皮石斛多糖及石斛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铁皮石斛主要有效成分多糖和石斛碱的影响,为铁皮石斛产后初加工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为原材料,采用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铁皮石斛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铁皮石斛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等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L值最大,颜色较为鲜亮,色泽保持得较好,明显优于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产品。铁皮石斛干燥后多糖含量大小排列为: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晾干。在热风干燥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高,达31.13%;自然晾干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低,为20.72%。不同干燥工艺对石斛碱含量几无影响。【结论】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含量高、能耗低,且所需设备简单,在铁皮石斛加工企业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红薯叶粉最佳干燥方式,为丰富红薯叶产品种类、延长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4种方式对红薯叶进行干燥并制粉,研究干燥方式对红薯叶粉物理特性、微观结构和成分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对不同干燥方式得到的红薯叶粉进行综合评分。【结果】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红薯叶粉色差值较小,分别为3.98和3.86,均呈现较好的色泽;热风干燥红薯叶粉的堆积密度最大,为0.76g/mL;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吸湿性最小,为10.05%;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均具有较小的中位径。喷雾干燥红薯叶粉的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8.71及27.85mg/g,显著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下的红薯叶粉(P0.05);真空冷冻干燥红薯叶粉的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2.22和48.46mg/g。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4种干燥方式下红薯叶粉综合评分分别为-0.684,-0.275,0.450和0.508,可知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品质最好,其次为真空冷冻干燥红薯叶粉。【结论】红薯叶粉干燥建议选择喷雾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蚕豆最佳的干燥方式,以蚕豆为研究对象,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蚕豆、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热风干燥蚕豆(P0.01),淀粉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热风干燥蚕豆(P0.01);两种不同方式干燥的蚕豆都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热风干燥蚕豆的SRC值和EAAI值高于真空冷冻干燥,即热风干燥蚕豆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更接近FAO/WHO标准模式谱,营养价值更高。蚕豆采用热风干燥有利于营养成分保留,且氨基酸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品质的影响,为嘉宝果干燥保存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嘉宝果为试验材料,研究50℃、60℃、70℃热风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感官特性、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不同干燥方式各项指标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感官品质最好,果皮色泽、果肉颜色及形状接近鲜果,质地均匀疏松,而热风干燥样品颜色发黑、无光泽,干瘪坚硬。在营养品质上,真空冷冻干燥样品蛋白质、脂肪、蔗糖、维生素C、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且水分含量仅5.92%,显著低于热风干燥,在4种干燥方式中脱水效果最好。50℃热风干燥淀粉、粗纤维、灰分、氨基酸含量最高,真空冷冻干燥次之。3种温度的热风干燥结果表明,淀粉、蛋白质、灰分、维生素C、硒、水分、总多酚、氨基酸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下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升高。【结论】综合分析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嘉宝果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法对野生马茵菜进行干制,测定色差、叶绿素含量、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复水性等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下马茵菜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马茵菜L*值最大,a*值最小,b*值最大,即色泽较为鲜亮,与新鲜马茵菜最为接近,叶绿素含量最高;热风干燥处理与真空干燥处理次之;而经太阳能干燥处理的L*值最小,a*值最大,b*值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在营养成分方面,太阳能干燥后的马茵菜总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后总糖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真空冷冻干燥。在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次是真空干燥处理和热风干燥处理;太阳能干燥处理后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低。干燥方法对灰分影响差异不大,为110.0~117.0 g/kg。不同干燥方法所干燥的马茵菜矿物质含量均很高。真空冷冻干燥的马茵菜复水性能优于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和真空干燥,复水的前5~15 min内复水比迅速增大,达到一个较高值之后随着时间增加缓慢变化。用沸水进行复水需要时间短,复水比大于冷水复水比。综合考虑,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保持野生马茵菜的营养成分及产品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干燥方式对粪污厌氧残余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开展了真空冷冻干燥、风干干燥和热风干燥对粪污p H值、氨氮、总氮、含盐量、总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对客观认识粪污理化性质和粪污厌氧残余物干燥方式的优选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方式各化学指标相比于风干干燥和热风干燥方式数值较大,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过程能够维持粪污厌氧残余物化学形态和较高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比较发现真空预冻3 h和预冻6 h对各化学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建议真空冷冻干燥并且预冻3 h作为粪污厌氧残余物相对较适宜的干燥方式,不仅能够较少地破坏粪污化学性质,同时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张宏力  谢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33-8234,8237
[目的]研究真空冷冻干燥油桃片的关键技术,寻找最佳的加工工艺和参数,为脱水果蔬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热风干燥产品为对照,在多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桃片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得油桃脆片产品的各种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最佳真空冷冻干燥油桃片的条件为隔板温度25℃,桃片厚度2 mm,干燥时间15.5 h;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基本保持了新鲜油桃片原有的形状,且复水性、色泽以及VC的保留率均较热风干燥产品要好,其复水后的产品品质与桃片基本相同。[结论]真空冷冻干燥适合于果蔬产品的干燥,产品在色、香、味和营养成分的保持方面都较热风干燥产品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高品质银耳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收缩率,复水比,色泽,蛋白质、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水分含量,微生物含量,过氧化氢、SO2、米酵菌酸和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银耳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质构品质和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银耳收缩率和褐变程度最高,复水比增幅低;冷冻干燥的银耳褐变程度低,具有最大的复水比增幅和最小的收缩率。干燥方式对银耳营养成分影响方面,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总糖和多糖含量最高;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最低,但其还原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还原糖含量最低;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高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从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低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采用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贮藏期间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各样品中水分和还原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蛋白质、总糖、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90 d后,热风干燥的银耳水分含量和还原糖的增幅最大,多糖含量降幅最小;冷冻干燥的银耳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降幅最大,还原糖含量增幅最小;真空干燥的银耳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在贮藏期间微生物与代谢产物方面,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中细菌和真菌个数,过氧化氢、SO2和米酵菌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贮藏90 d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米酵菌酸含量增幅最大;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大;真空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小;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之间SO2含量增幅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分析,冷冻干燥的银耳质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佳,其次是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的银耳品质最差。但冷冻干燥的银耳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影响,营养物质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桑葚干的品质,比较了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联合热风干燥对桑葚干品质的影响,对干燥后桑葚干的色泽、硬度、脆性、复水比及总花色苷及单体酚类物质的保留量、DPPH·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桑葚干品质最好,而较短时长(18~24 h)的真空冷冻干燥联合较高温度(85℃)的热风干燥能提高干燥效率,其总花色苷、绿原酸、芦丁的含量也显著高于热风干燥;桑葚中总酚、总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槲皮素、绿原酸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真空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对不同果桑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果桑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果桑品种大十、台湾72C002和白玉王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后果实中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及16种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差异和变化,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品种果实干燥处理前后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个品种鲜果中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十果实中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3个品种果实中花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在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后皆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处理.2种干燥处理对桑果品质指标影响差异由大到小皆为:花色苷>总黄酮>总酚>总酸>总氨基酸.大十和台湾72C002桑果在2种干燥处理后果实综合品质由高到低均为鲜果>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白玉王桑果在2种干燥方式间综合品质差异较小.说明不同干燥方式对果实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活性物质含量影响差异较大,且影响程度与品种相关,总体上,真空冷冻干燥更利于保持果实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方式对青鱼片鲜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鱼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冰温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其鲜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鱼片鲜度明显低于冰温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虽然冰温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鱼片鲜度接近,但前者的鲜味成分IMP约为后者的2倍;此外,对3种干燥方式得到的鱼片的复水率进行比较,发现真空冷冻干燥的鱼片复水最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 L.)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聚合草多糖最佳干燥方式,为聚合草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聚合草多糖,利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技术对其进行干燥后,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所得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分析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1)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得率及总糖、蛋白质、硫酸基、糖醛酸含量和相对黏度有显著影响(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2)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水分含量、pH和氨基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聚合草多糖的溶解时间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不同干燥方式对聚合草多糖的溶解时间有显著影响,其中冷冻干燥多糖的溶解时间显著短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多糖(P0.05)。(4)冷冻干燥聚合草多糖的还原力(1.0 mg/mL时为0.83)、DPPH·自由基清除率(0.4 mg/mL时为57.09%)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1.5mg/mL时为99.70%)均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多糖(P0.05)。【结论】冷冻干燥法是获得高品质和高抗氧化活性聚合草多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干燥方式对杜仲雄花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杜仲雄花总黄酮、绿原酸、京尼平苷等含量的影响,提高杜仲雄花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方法]分别采用炒制、热风、真空、冷冻、晒干、阴干的方式对杜仲雄花鲜叶进行干燥,通过感官评价、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杜仲雄花成分含量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最高,冷冻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含量最高,炒制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总黄酮、绿原酸和京尼平苷含量均高于热风干燥处理,但热风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桃叶珊瑚苷含量高于炒制干燥处理。[结论]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无论外观还是成分含量效果均最佳,晒干和阴干效果最差,但冷冻干燥成本高、耗时长,因此建议采用真空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缫丝蚕蛹鲜样,经过热风、真空微波、热风联合真空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蚕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干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缫丝蚕蛹及蚕蛹干样中共检测出118种风味化合物。干燥方式对蚕蛹中的醇类、醛类、烃类及芳香类等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较明显,其中热风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蚕蛹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烃类,真空冷冻干燥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香类物质,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蚕蛹挥发性物质醛类、酮类含量均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可促使蚕蛹风味物质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