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藜麦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苋科藜亚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藜麦籽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且低脂、低糖、零胆固醇,利用价值高,是未来最具潜力的作物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论述了藜麦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抗逆生理特性、营养成分及栽培技术等,并阐述了藜麦产品开发应用、国内引种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开展藜麦种质资源和营养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选育适合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充分挖掘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将来国民保健型植源性食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藜麦饲用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是一种粮饲兼用型作物,其籽粒被视为营养全面的粮食,茎叶可作为饲草饲喂牲畜。当前藜麦食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认可,但是其饲用发展潜力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藜麦饲用研究的相关数据,对藜麦的饲用价值和饲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限制藜麦饲用开发的关键因素及应用前景进行归纳。结果表明,藜麦全株的营养价值较高,生物产量较大,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是良好的饲草替代品。在灌浆期收获,藜麦全株饲用价值高且适口性好,适宜作为青绿饲料和青贮原料。由于当前市场缺乏高产、稳产、低皂苷和低纤维素的饲用藜麦品种,限制了其广泛的饲料应用。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开发利用藜麦这一优质饲草,对解决优质饲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藜麦是藜科植物,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富含蛋白质、脂类、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衡,营养价值高,引起了动物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藜麦的蛋白质种类中不含谷蛋白,这一特性使乳糜泻患者能使用它.尽管藜麦具有这些特性,但由于进口谷物成本高,且关于其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有限,限制了其作为饲料原料在动物上的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小白牛肉产生的历史背景、营养特点、发展现状及其生产技术要点,并预测了我国小白牛肉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秸秆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乳酸菌、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菌剂以及黑曲霉对藜麦秸秆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藜麦秸秆在饲用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微生物发酵以期改善藜麦秸秆的营养价值。乳酸菌单一发酵时,设定发酵时间、含水量和菌剂添加量3个试验因子,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菌剂发酵藜麦秸秆试验中设定发酵时间、含水量和混合比例3个试验因子,均采用L9(34)正交原理设计试验,对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溶性糖4个营养指标做响应面法处理。同时做了黑曲霉对藜麦秸秆发酵饲料的对比试验。1)相同发酵条件下,混合制剂降解纤维素的作用比单一发酵剂明显;2)发酵处理后的藜麦秸秆饲料较未发酵的藜麦秸秆粗蛋白平均含量提高了约2.70%;3)发酵过程中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小,在0.24%~0.31%;4)发酵处理后,藜麦秸秆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约3%;5)黑曲霉具有明显的降解纤维素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但黑曲霉发酵的饲料感官品质较差。微生物发酵对藜麦秸秆饲料品质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一定条件下,混合菌协同发酵优于单一菌株发酵。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全株藜麦的饲料化利用率,寻找其与全株玉米的最佳青贮比,试验共设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为100:0,90:10,80:20等11个组合进行青贮发酵,发酵60 d后测定各组青贮料的体外产气发酵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最佳青贮比例。结果表明,体外发酵至36 h时,各处理组GP趋于稳定,体外发酵减弱接近停止;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该青贮饲料组合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酸(A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以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分析表明,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产气发酵特性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优质混合青贮饲料在家畜养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水牛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饲养的草食动物,是我国养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传统习惯等影响,水牛挤奶加工不足20%,乳用潜力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最。从广西水牛奶生产现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水牛奶的营养特点和资源优势及水牛奶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水牛奶开发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充分重视农牧户在苜蓿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分析我国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发展现状、农牧户在苜蓿种植中的作用,发展空间和利益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必须要立足于我国奶业发展的基本特色,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以千家万户的农牧户为主体的,有中国特色的苜蓿产业发展道路,并提出强化农牧户发展苜蓿产业作用的科技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乳脂肪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脂肪是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牛乳营养品质低下已经成为中国奶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作者就乳脂肪的概况及影响乳脂率的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乳清饮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清是工业生产干酪和干酪素的副产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作为饮料的原料.介绍了乳清中的营养价值和乳清饮料的各种不同种类,并比较了各种饮料的特点,指出乳清发酵饮料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乳清饮料.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混合盐碱胁迫下碱性盐比例及胁迫时间对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藜麦种子为材料,用150 mmol·L-1盐碱混合溶液处理藜麦幼苗,分析其光合特征、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碱性盐比例及胁迫时间的增加,各盐碱胁迫处理组藜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各盐碱胁迫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气孔限制值显著高于对照;叶中丙二醛含量在高比例碱性盐处理下达到最高;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下降,茎中先升后降,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下降,茎中先降后升。说明碱性盐比例及胁迫时间对藜麦幼苗叶片光合系统及抗氧化系统有不利影响。但均衡离子比例的协同效应可以改善藜麦幼苗的盐碱耐受性。本研究可为盐碱区域藜麦引种、栽培及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本试验以3个藜麦品种——陇藜1号、陇藜3号及陇藜4号为材料,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分别用100、200、300、400、500 mmol/L NaCl浓度模拟盐胁迫处理3个藜麦品种的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藜麦耐盐机制,对不同藜麦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不同藜麦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减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受到抑制,而地下部分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先增加后下降;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抗坏血酸酶(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均在300 mmol/L NaCl浓度下达到最大值;幼苗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不同藜麦品种幼苗在盐胁迫初期可通过采取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强SOD、POD、CAT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等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胁迫,从而促进适宜盐浓度下幼苗生长。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藜麦品种的耐盐阈值为300 mmol/L;陇藜1号耐盐性最强,陇藜3号次之,陇藜4号最弱。  相似文献   

13.
水牛在中国南方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部分水牛都属于沼泽型水牛,长期以来作为役用家畜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牛在农村扮演劳役的角色逐渐发生了改变,水牛将由单一的役用向乳用和乳肉兼用方向发展。文章从水牛营养需要、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牛瘤胃微生物与瘤胃发酵、水牛营养与繁殖,以及水牛乳、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等方面对近20年来水牛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驴肉是良好的动物性食品来源,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驴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驴肉生产的利润空间和驴肉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量,因此,只有解决影响驴肉品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肉驴产业得到长远发展。影响驴肉品质的因素较多,包括遗传、环境、饲养、肉品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驴肉的主要营养价值,从品种、年龄、性别、日粮营养水平、部位、存储加工等方面对影响驴肉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打造高附加值的肉驴产业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禽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我国水禽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调查总结水禽产业合作社发展的模式和特点.结果显示:我国水禽产业农民合作社存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龙头企业+经销大户十养殖户”、“龙头企业+养殖户”3种基本的合作社模式;水禽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水禽产业化大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水禽产业专业合作社终将成为产业化链环中一个独立的单元而将更多的养殖户和市场连接起来;我国水禽产业合作社的区域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特色乳是人类饮用乳的重要补充,具有营养性、功能性、稀缺性、地域性、不平衡性等特点,且特色突出,综合效益高,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介绍了我国特色乳中的水牛乳、羊乳、马乳、驴乳、驼乳、牦牛乳的营养保健功能和常见产品,以及特色乳的集中产区,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特色乳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马业已从传统马业转变成集赛马、休闲骑乘、马术等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马产业的转型,我国还处于转型初期.马匹质量差、育种水平低、资金不足、关注度不够成为阻碍我国马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我国马业优势,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产业,是我国马业由传统马业转变成现代马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主要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全面梳理了我国宠物用兽药政策法规管理体系的发展概况,系统归纳了相关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与主要特点,深入分析了当前宠物用兽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制定出台综合性政策法规、完善注册审批政策、健全行业规范政策、细化执业管理政策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健全完善宠物用兽药政策法规管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区生态问题的不断恶化和草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在“粮改饲”等政策的推动下,农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农区饲草间混套作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我国农区具有代表性的饲草间混套作模式及其生产力。其次,综述了间混套作饲草的营养价值、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展示了农区饲草间混套作在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最后,对饲草间混套作在农区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提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因地制宜开发饲草种植模式,以期为农区饲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养猪产业是畜牧经济中的一项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养殖业出现了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这就为西北地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分析了西北地区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并对西北地区猪产业化发展规划及经营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