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昊  李睿 《兽医导刊》2020,(5):91-92
目的利用微载体规模化培养ST细胞制备猪细小病毒L株灭活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猪细小病毒L株接种微载体悬浮培养的猪睾丸传代细胞系(ST细胞)后,收获细胞培养液和细胞,经二乙烯亚胺(BEI)溶液灭活后浓缩,加矿物质油佐剂乳化,制备灭活疫苗,经肌肉注射疫苗,免疫后28天采血,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微载体规模化培养ST细胞制备猪细小病毒获得病毒毒价较高,经灭活浓缩后制备疫苗免疫豚鼠,获得了较高效价的中和抗体效价。结论利用微载体规模化培养ST细胞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免疫原性的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为后期灭活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猪睾丸(ST)细胞系作为猪瘟活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的可行性,本试验取猪睾丸(ST)基础细胞库、工作细胞库不同代次细胞分别进行致瘤性检验和胞核学检验。结果表明,ST细胞在传代过程中无致瘤性且染色体遗传稳定。本试验取不同代次的ST细胞繁殖猪瘟病毒液并测定其毒液效价;取不同代次的ST细胞繁殖的猪瘟病毒分别对猪进行免疫攻毒测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将ST工作细胞传至第30代,其仍能良好地表达猪瘟病毒,且产毒稳定,病毒滴度高,连续收毒,病毒产量高,其所表达的猪瘟病毒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上述结果表明,猪睾丸(ST)细胞系适宜作为猪瘟活疫苗生产用的细胞基质。  相似文献   

3.
将猪细小病毒S-1A株在不同的细胞中培养,测定病毒含量,以确定适合猪细小病毒S-1A株增殖的细胞。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S-1A株能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猪肾原代细胞(PK)、猪睾丸细胞(ST)和仔猪肾细胞(IBRS-2)中生长增殖,不能在幼仓鼠肾细胞系(BHK-21)、绿猴肾细胞(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增殖;当ST细胞生长至2/3单层时,将猪细小病毒S-1A株种毒液100倍或1000倍稀释后接种ST细胞,37℃培养96~144h,获得的病毒载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病毒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应用于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及猪流行性腹泻(PED)。在疫苗的生产过程中,要将形成良好单层的细胞进行传代,扩大培养后用TGEV和PEDV两种病毒按5%的接毒量分别感染相对应的ST细胞和Vero细胞单层,37℃条件下培养,繁殖病毒,待细胞病变(CPE)达到80%以上时收获含病毒细胞培养液,病毒液的含毒量应不低于10^7.0TCID50/mL。  相似文献   

5.
《兽药市场指南》2010,(7):54-55
目前猪瘟疫苗主要有牛睾丸细胞苗、兔脾淋组织疫苗和传代细胞源活疫苗(ST传代细胞疫苗),该疫苗采用国际认证的同源传代ST细胞培养,批间差异极小。稳定性好,病毒培养液中病毒含量高,而且避免了其它病毒污染的威胁.到2009年12月31日止,公司在农业部规定的广东、湖南、河南、四川、江苏、山东、辽宁和福建等8省(区)共销售使用了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2000多万头份,  相似文献   

6.
猪伪狂犬病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索最适合猪伪狂犬病病毒增殖的传代细胞,分别将猪伪狂犬病病毒按同一接种剂量接种PK-15、ST、Vero、CEF细胞,接毒后定时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并进行TCID50测定,选择一种最合适的传代细胞用于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正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发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体,可引起胚胎的感染、死亡,母猪不表现比较明显临床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目前接种疫苗仍是解决本病的最好方案。为生产出优质的疫苗,需要摸索PPV毒株在不同细胞系上的增殖情况,如不能掌握其规律,生产出足够的抗原,将难以用于生产。PPV只能在猪的细胞和人的某些传代细胞中增殖,且在不同细胞上的生物学特性也不尽相同。通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在PK15细胞中增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细小病毒毒株在不同细胞系上的生长情况不尽相同,如不能掌握其规律,将难以生产出优质的疫苗。对PPV(长春株)在PK15和ST细胞上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在PK15细胞系中重点比较了不同的病毒接种方法、病毒接种量和病毒收获时间等因素对病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本毒株在PK15和ST两种细胞系上的病变特征不同,但生长规模相似。在PK15细胞上按2%接种量、分步接种、80h时收获病毒,最终得到的病毒滴度(TCID50)最高。提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生产方案。然而,进一步的大规模培养试验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猪瘟病毒受体即层粘连蛋白受体。这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猪瘟病毒复制机理的认识,同时可以针对细胞受体设计特异性抗病毒策略,此外,还可以利用已发现的细胞受体重构适合病毒生长繁殖的细胞系,有效提高猪瘟疫苗的生产效率。因此,细胞受体研究对于猪瘟疫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品     
<正>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发现猪瘟病毒新受体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4月14日发布消息,该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猪瘟病毒受体即层粘连蛋白受体。这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猪瘟病毒复制机理的认识,同时可以针对细胞受体设计特异性抗病毒策略。此外,还可以利用已发现的细胞受体重构适合病毒生长繁殖的细胞系,有效提高猪瘟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运用动物的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系复制病毒,作为分离病毒诊断疫病,进行血清学反应,生产病毒抗原和制造疫苗等主要手段,已属兽医病毒学的常规工作。但如何检验并保证医用细胞培养物的安全性和质量,包括识别传代细胞系的致瘤性和致癌性,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初步介绍一部分美国农业部颁发的兽用细胞检验方法和规格要求,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1技术措施1.1疫苗选用可选用质量好,不易被外源病毒污染的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即猪瘟ST苗进行免疫。该苗采用了进口克隆同源细胞,避免了使用和培养异源细胞(如牛睾丸细胞)易被外源病毒污染的缺陷。该疫苗病毒滴度高,可达牛睾丸细胞苗的10倍以上,成品苗RID(即疫苗感染量或反应量)可达15000个以上,由于RID含量高,可控制猪瘟亚临床感染,故该苗对体内有一定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猪的免疫效果也较  相似文献   

13.
猪δ冠状病毒(PDCoV)是引起猪腹泻性疾病的猪肠道主要病毒之一。PDCoV致病机制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入侵细胞、逃逸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应答、诱导宿主细胞凋亡,以及影响该病毒复制的其他分子机制。目前对其致病机制的了解较少,尚无有效防治该病毒的疫苗和药物。随着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剖析PDCoV编码蛋白结构及其影响PDCoV复制的多种途径,探索影响PDCoV复制的miRNA及相关分子机制,或可为深入认识PDCoV致病机制及研制有效防治该病毒的疫苗和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此外,对不同冠状病毒之间致病机制的共性与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也将对冠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PK15是猪肾传代细胞系,其父母代源自1955年美国Stice提供的成年猪肾细胞PK2a,后被美国ATCC收藏(收藏号为ATCCCCL33)[1].PK15细胞现已广泛应用于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等的分离、体外增殖以及多种兽用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Ra株体外感染不同的细胞系为模型,研究PRV Ra株最适细胞系。试验采用ST细胞、PK-15细胞、Vero细胞、F81细胞、DF1细胞、MDCK细胞和CEF细胞7种细胞作为该毒株的接种对象,观察毒株在这几种细胞上病变特点、细胞病变时间及病毒增殖规律等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发现,受试的各种细胞在PRV感染期间均能表现明显的细胞病变,但不同细胞在病变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PK-15和ST细胞在感染后24 h内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时间最早。TCID50测定病毒增殖力结果表明,ST细胞在病毒增殖传代中毒力保持最好,与原毒株毒力相当,为106.9 TCID50/0.1 mL。本试验结果表明,ST细胞是较适合于PRV Ra株体外研究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16.
<正>猪细小病毒感染又称猪繁殖障碍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受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有流产。1病原猪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约20nm,核酸类型为单股DNA。该病毒在猪的原代细胞如猪肾和猪睾丸细胞以及传代细胞如PK15、ST等细胞上生长繁殖,并出现细胞病变,用免疫荧光技术可查出胞浆中的病毒抗  相似文献   

17.
建立A72细胞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血清中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了一株狗直肠瘤细胞系A72,将该细胞株进行培养传代,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中和试验研究,与用传统的猪肾细胞系PK15进行的猪传染性胃肠炎血清中和试验对比,用ELISA对这2株细胞的中和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A72进行的病毒繁殖,其毒价明显高于PK15,A72在血清中和试验结果上优于PK15,且由TGEV导致A72发生的病理改变明显强于PK15,猪TGE血清中和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试验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株在不同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分离株进行了在ST,PKl5及IBRS2三种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繁殖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置培养每件下,用含15%FBS的生长液进行细胞传代,对ST,PKl5及IBRS2三种细胞生长以及接毒后对CPE判定都起到良好效果。但在旋转条件下培养细胞,用l0%的FBS生长液即可使三种细胞生长良好,用ST细胞增殖病毒的滴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旋转培养条件下增殖病毒始终比静置培养繁殖病毒的滴度高,在维持液中加入胰酶未见有病毒滴度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1病原 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的传染病。猪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约20纳米,核酸类型为单股脱氧核糖核酸。本病毒在猪的原代细胞如猪肾、睾丸细胞等以及传代细胞上生长繁殖,并可出现细胞病变,用免疫荧光技术可查出胞浆中的病毒抗原。病毒在细胞中可产生核内包涵体,病毒能凝集人、猴、豚鼠、小鼠和鸡等动物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毒株在不同细胞系上的生长情况不尽相同,如不能掌握其规律,将难以生产出优质的疫苗.本研究对PPV(M2株)在PK15和ST细胞上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ST细胞更适合其生长。之后将PPVM2毒株同步接种于ST细胞,用测定HA和TCID50的方法研究了其在ST细胞上增殖的基本规律。病毒在接种后24h可在细胞较稀的区域看到非常轻微的病变,病毒TCID50测定结果也表明,接毒后17h,病毒已经明显增殖。当病毒培养到约40h,其TCID50即接近高峰,并进入平台期,病毒的TCID50已达到10^7.5/0.hmL以上。继续培养,最高可达到10^8.5/0.1mL以上,且直到122h,也不见明显降低。病毒培养40-122h,不管是用Gibco血清还是用Hyclone血清培养病毒,其差异都非常小,变异系数都在5%以内。病毒HA价也出现同样的平台期,但HA价的平台期出现比TCID50的平台期出现更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