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选育黄榆优良遗传资源,以不同黄榆优树所采种子及其当年生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优树种子性状变异及其子代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黄榆优树种子在宽度、质量、发芽能力等性状上均存在变异,其子代苗期在地径生长上也存在变异,可以综合这些性状来对初选的优树进行再选择。4号优树在种子播种品质指标和子代苗期生长上均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优良的遗传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广西 6县 (市 )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 4 9株红锥 (Castanopsis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经苗期物候观察 ,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 4 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 ,确定东兰D0 2号等 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 ,容县R0 8号等 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 ,其余 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为 :总体上生长指标间均呈正直线相关 ,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 6个种源可分成 3类 ,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 ,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 ,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3.
榉树优树子代苗期及幼林期生长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大叶榉)43个优树子代苗期和幼林期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榉树苗期优树子代间苗高、地径、分枝数等生长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造林2 a和4 a时,优树子代间造林保存率、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变异受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造林4 a时,以树高遗传增益大于5%和胸径遗传增益10%以及保存率90%以上为选择标准,从供试的43个榉树优树子代中初选出81,3,60,11,22号和43号等6个速生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4.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17个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的测定表明,优树子代间在苗期和幼林期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造林3年时,庆元10、遂昌1、三明74—55、桐庐104个子代高生长显著高于当地优良林分子代(对照),可获得8.69%的平均遗传增益.并反映出湘、闽中心产区优树子代一般优于本省子代,本省优树子代经度愈西,纬度愈南,生长愈佳的地理效应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31个柳杉优树自由授粉的子代苗期和造林 1~3年早期测定表明,子代间存在着明显的性状变异.经综合评定,选出早期生长优良的3个优良家系,可获得树高12.06%、胸径68.81%的相对遗传增益,同时,优树子代内也有明显的性状变异,具有进一步优中选优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燚  朱积余 《广西林业科技》2003,32(4):169-174,196
对广西6县(市)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49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4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确定东兰D02号等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容县R08号等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其余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总体上生长指标问均呈正直线相关,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6个种源可分成3类,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德保、那坡、巴马、田林等4个产地的24株初选多穗柯优株种子及其当年生播种苗为材料,研究其种子性状变异及子代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多穗柯优树在种子形态和子代播种苗生长方面变异均较大;不同优树个体之间的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及单粒重等3个形态特征与与子代苗木早期生物量有很大的正相关性,可以利用多穗柯种实性状进行早期间接选择;产地为巴马的BM1、BM2、BM3,以及来自那坡的NP3、田林的TL2等5个单株在子代苗期生长上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优良家系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米老排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选出12个米老排优树所培育的苗木为材料,研究其子代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2个米老排优树单亲子代苗木生长表现优良,优树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和地径与苗高之间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子代苗期各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地径、苗高、主根长、大于5cm侧根数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家系遗传力较高;以地径显著大于优树混合种为主要依据,采用多重比较初选9、7、3、6、8、5、4等7个优良家系,其平均地径、苗高分别达0.87cm、1.21m,遗传增益达4.9%、12.8%,比母树林良种提高了33.8%、101.6%。所选的7个优树可作为优良家系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欧洲白桦早期生长性状表现与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分析欧洲白桦13个家系子代生长节律、适应性及早期性状表现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生长性状变异规律,并结合优树、子代测定林和子代苗期的生长表现,进一步开展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各家系子代生长高峰期均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初,树高和地径性状均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和家系内差异显著,家系间抗寒适应性差异较小。综合评价各项指标,筛选出5个生长稳定、遗传分化较小的优良家系,即:6#、9#、1#、10#及13#家系。  相似文献   

10.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苗期及幼林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量观察和统计分析认为:两种落叶松子代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期速生,幼林仍保持较大的生长优势,优良家系生长更为突出。兴安落叶松优树子代8a生材积比原产地对照大28.6%,优良家系大51.5%。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子代4a生树高比原产地对照大33.9%,优良家系大65.0%;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主要生长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兴安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58%、0.62、0.64;长白落叶松树高、地径分别为0.88、0.89;子代再选择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兴安落叶松选择率为21.7%,材积遗传增益为32.8%。长白落叶松汪清和小北湖产地选择率分别为17.4%和35.0%,树高遗传增益分别为45.1%和33.7%;子代测定结果证明: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初级种子园质量优良,能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1.
福建永安光皮桦种源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采自南方5省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H.Winkl.)天然林的12个种源176个家系种子在福建永安进行了苗期测定,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1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据此对优良种源、家系进行了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光皮桦苗期高生长在种源家系间差异显著;1年生幼林各种源、家系、海拔间树高和地径差异均极显著,种源和海拔的交互作用对树高影响极显著,而对地径影响不显著;种源遗传力高于家系,树高遗传力高于地径;以树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5个优良种源,并选择出适合不同海拔的优良家系各30个,其种源遗传增益达13.27%,家系遗传增益为12.84%,选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福建柏优树家系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和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遗传力和相关性等方面分析了福建、湖南61个优树家系苗期14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除侧枝数和干鲜重2个性状遗传力较低外,其余12个性状均达较高遗传水平,家系苗期生长性状间的极显著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苗木生物量在地上和地下的空间遗传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综合苗高、地径、侧根数、总鲜重、总干重5个苗期最重要的生物量指标和遗传力参数,以遗传增益超过家系平均值15%以上为标准,选出3个最优家系和5个优良家系,其苗高和地径遗传增益前者平均为30.82%和19.0l%,后者平均为26.37%和15.48%。  相似文献   

13.
利用60株楠木优树单系种子在政和国有林场开展楠木优树子代苗期遗传变异研究,对1年生苗木苗高的调查分析表明,苗高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年生楠木优树子代苗木平均苗高为0.39 m,变幅为0.11~0.56 m;从参试家系中初步选择出14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为0.51 m,平均遗传增益为30.39%,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通直度、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且家系内变异大于家系间。家系、单株遗传力分别在0.493 0.731、0.080 0.199之间。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材积、冠幅、侧枝粗度及通直度)估算了6年生家系育种值。分析了材积单性状选择方式、多形状联合选择以及冠幅约束选择在不同入选率下亲本家系的预测及现实遗传增益(材积及通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条件下,联合材积及通直度指标进行亲本家系选择是最佳选择方式,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省邵武市对16个家系苗高、地径、保存率及遗传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椿家系在4月中旬进入萌动期,展叶期在5月中旬,生长高峰期在6月初—9月底,11月中旬进入休眠期;香椿SM-15、SM-2家系苗高生长最快,SM-15家系地径增长最大,SM-2家系保存率最高,其他家系在苗高、地径及保存率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香椿不同家系苗高、地径及保存率的遗传率分别为46.62%、32.16%和44.56%,其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受中等遗传水平控制。根据标准化值与方差分析,初步选出5个家系(SM-15、SM-2、SM-5、SM-9、SM-10)作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6.
木荷优树子代苗期生长遗传和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浙江龙泉和淳安3个试验点的96~141个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测定材料,以研究和揭示其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木荷苗高、地径、叶片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皆达到极显著水平.性状遗传力估算值显示,苗高和叶片长分别受中等和较强的家系与加性遗传控制,而地径、叶片数和叶片宽等则受弱度至中等的家系和加性遗传控制.试验观测到,与来自较北部和较高海拔地区的家系比较,来自较南部和低海拔地区的家系在各区试点的苗木生长量大、叶片宽大、叶片数多,说明木荷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的家系效应中还存在明显的产地效应.木荷苗高和地径等不仅立地效应显著,而且存在显著的家系与立地互作效应.基于家系苗期测定结果,以苗高为标准,分别为水热条件较好的中心产区(福建建瓯)、一般产区(浙江龙泉)和水热资源较差的北缘区(浙江淳安)初选出20个速生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7.
对闽西马尾松实生种子园143个选优家系子代测定林调查分析表明,家系间结实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经过多重极差检验分析,我们筛选出与对照漳平五一林场种子园种子有极显著差异以上的最优高产家系42个,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既高产又速生的优良家系26个,其结实量平均遗传增益为40.41%,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6.36%,这26个优良家系可供建下一代马尾松种子园的最好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文章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西南桦种源在广东省中部引种的苗期及幼林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种西南桦的地径、苗高以及幼树高生长在种源间、家系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内遗传变异大于种源间,家系遗传力高于种源。依据苗期地径选择出表现良好的5个种源,在其中选择出3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为14.59%;根据苗高在5个优良种源中选择20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21.27%。幼林阶段高生长与苗期略有变化,根据幼树高生长指标在5个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出2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10.03%。  相似文献   

19.
收集福建和江西闽楠自然分布区20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其地理种源试验。2013年11月,调查9年生闽楠幼林的生长量指标,以选择闽楠的优良地理种源,进行其子代林遗传增益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综合树高、地径、冠幅等3个性状,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决选出:福建明溪为最优种源,福建永安、福建浦城与江西上饶为优良地理种源;4个优良地理种源的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23.73%,地径为27.77%,冠幅为26.11%。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生产力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片13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5~13年生时其高、径和材积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受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年度间相关分析表明,对8年生以上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利用材积指标作为丰产性测度对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的生产力水平进行评价,从参试的229个家系中评选出103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的家系,可作为一代种子园疏伐时留优去劣的依据;60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的优良家系,利用其亲本无性系开展杂交育种工作;34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5.0%的优良家系,可以直接在一代种子园中进行单系采种、造林,提高马尾松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