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南京市郊某肉鸽场病鸽为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研究肉鸽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从病死鸽体内分离到14株大肠杆菌,鉴定出4种血清型,分别是O2、O18、O78、O101,其中O2型8株,为主要血清型,占血清型总数的66.67%。将分离到的菌株接种20~25日龄雏鸽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死亡率达85.17%,说明该分离菌株对雏鸽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4株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拉定3种药物敏感率达100%,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13种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强力霉素和新霉素2种药物完全耐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死禽分离3株细菌JE1、IF7和CD11,糖发酵试验、IMViC试验、三糖铁试验等生化试验结果显示符合大肠杆菌生化鉴定指标,判定为大肠杆菌.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鉴定显示3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分另别为O87、O78、O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个分离菌株均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分别对试验的19种药物中的16、10、12种药物具有抵抗力,这3个菌株对兽医临床以前较少使用的磷霉素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磷霉素的MIC测定结果显示,JE1和CD11分别为125 mg/mL和51.2 mg/mL,远高于IF7的1.28 mg/mL.研究结果提示,目前兽医临床已经出现了磷霉素耐药菌株,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用药,防止这种耐药性在细菌中传递.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山东、河北和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养殖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应用血清学方法和药敏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19株大肠杆菌中致病性菌株有110株,其中92株致病性菌株能够定型,分别属于15个血清型,有5株出现交叉凝集,O14、O35、O1、O2、O78、O88为优势血清型;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最敏感,对林可霉素、头孢克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说明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存在复杂性,对大部分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采自青岛地区多个肉鸡场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内脏器官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的检测.共分离到25株大肠杆菌,鉴定出15株血清型,其中以O1、O22 、O157、O24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其中O22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12%,为优势血清型.细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5株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敏比例分别为88%和56%,卡那霉素、硫酸安普霉素次之,敏感菌株比例在20%~48%之间,乳酸环丙沙星等抑菌作用低,敏感菌株比例低于10%.而氟哌酸等对所分离的菌株几乎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山东省东营市某牛场病死牛的病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O78型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昆明系小白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从南阳地区各养鸡场的发病鸡中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常规方法培养、纯化、镜检及生理生化鉴定。分离出29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有14株分离株被鉴定出血清型,其中O1为4株,O2为3株,O78为7株,O1,O2和O78血清型占分离株总数的48.3%。未定型15株,用29株分离菌株分别接种供试雏鸡后,发病症状及剖检病变均符合本病特征,其中高致病性菌株有13株,中度致病菌株有9株,低致病性菌株有7株,分别占试验菌株总数的44.8%、31%和24.2%。采用22种药敏纸片对29株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性相当普遍,仅对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及新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相关生物特性,本试验从西昌市某规模化鸭场采集病料,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理化性质鉴定,分离得到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对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血清型为O119、O86、O126、O142和O44,占分离株55.56%。血清型O119占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40.74%,为该鸭场流行的致病血清型。对20种兽医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较敏感,对利福平等5种药物耐受。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iutAhlyFIssIroNompTfyuAirp 2、TshpapA基因携带率均为100.00%, fimC基因携带率59.26%, K 99基因携带率7.40%。各项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鸭大肠杆菌病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为大肠杆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治鹅大肠杆菌病并分析其耐药性,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感染鹅的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PCR鉴定、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其主要血清型为O88、O171、O59、O27。应用小鼠对4种血清型代表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的菌株致小鼠发病率为92.5%,死亡率为87.5%,表现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淤血肿大且表面有纤维素性伪膜等病理变化。对代表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甲氧苄啶、磺胺异恶唑敏感,对黏杆菌素、美罗塔南等11种临床常用药物高度耐药。研究表明,从辽宁省黑山县分离的鹅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2015年4月,唐山地区不同的养殖场蓝狐出现了死胎、流产,无菌采集流产蓝狐阴道分泌物、死胎等病料组织,PCR检测阿留申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犬瘟热病毒均为阴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16SrRNA等方法,鉴定出5株大肠杆菌。对分离的5株大肠杆菌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5株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均对怀孕的小鼠和蓝狐有致病性;分离的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属于3个不同血清型(O89、O3、O38),其中O89为流行血清型;毒力基因fuyA、irp2、papC、fimC、iucDa、vat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0%,60%,80%,60%,60%,其中,毒力基因iutA、Ler、eaeA均未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血清型O89分离菌株同时携带6个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丁胺卡那霉素、大观霉素、氟苯尼考3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药物中度敏感,对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耐药性。本研究为河北唐山地区的蓝狐死胎流产的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广东地区20个猪场的45头腹泻仔猪的直肠、肠系膜淋巴结和粪便中分离出45株大肠杆菌,其中29株对昆明系小鼠有致病性。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染色特性、生化鉴定及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这29株分离菌进行23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29株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异,其中93%以上的菌株对先锋V和头孢噻呋高度敏感,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首选参考。采用16种主要引起猪致病的大肠杆菌的单因子血清作平板凝聚试验,23株大肠杆菌分别属于11种血清型,其中O138、O9为优势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37.93%;另外尚有6株未能定型,占分离菌株的20.1%。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安徽池州地区宠物犬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使用无菌肛门拭子采集26家宠物医院腹泻宠物粪便样品63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获得了30株大肠杆菌。对分离的30株大肠杆菌用灌胃方式攻毒小鼠验证其致病性,结果显示,2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玻板凝集试验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共有10种血清型,以O8和O13为优势血清型; 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均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本试验为该地区的宠物犬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互助县台子乡送检的2份病死羔羊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病原菌的分离、生化实验、动物致死实验、药物敏感性实验和PCR扩增,对分纯菌株进行了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该株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实验证实了分离株该菌对杆菌肽、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中敏;对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耐药。实验结果表明,此次引发绵羊死亡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从江苏盐城、高邮等地区临诊上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死白鹅中分离到大肠杆菌99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除8株未能定型、3株自凝外,测定出88个分离株的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34个血清型,其中以O107、O9这两个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34%(30/88),为我国禽源大肠杆菌的常见血清型。同时将这些分离株进行了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99株分离株无多黏菌素耐药性,除1株对丁胺卡那耐药,2株中度敏感,其它均对丁胺卡那敏感,同时所有菌株均对多黏菌素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可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永州市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试验应用了12种抗菌药物对湖南地区分离的179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猪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目前常用和应用时间较长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链霉素等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耐药性。猪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于一些新药和未大量应用于猪场的药物如安普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则比较敏感。细菌耐药性与用药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江苏地区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血清型、耐药性及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等生物特性,本研究从2017年~2019年采集江苏地区患腹泻的仔猪粪便、肛拭子等216份病料样品,从中分离培养后经16S rRNA PCR鉴定获得156株大肠杆菌,进一步通过小鼠感染性实验得到11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O血清型玻板凝集试验检测其血清型,结果显示11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有14种血清型,以O38型、O149型及O109型为主要的优势流行血清型;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11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环丙沙星等7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7.5%以上,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1.0%~16.1%;结晶紫微孔板法检测分离菌BF的形成能力,结果显示,分离的11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BF形成能力强、中等、较弱及不形成BF的菌株分别有48株(40.7%)、36株(30.5%)、24株(20.3%)、10株(8.5%),且对氨苄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环丙沙星等7种药物的耐药性与BF形成能力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为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某鸡场送检的疑似患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肝脏、心脏等组织中分离出一株大肠埃希氏菌株。血清型鉴定结果为O88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呋喃唑酮和头孢拉啶极度敏感。利用头孢拉啶对该发病鸡群进行防治,疫情得到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17.
对2005年5月~2016年3月自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辽宁等省发病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变部位分离的194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生化特性测定、O抗原血清群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用5种大肠杆菌单因子(O1、O2、O57、O65、O78)阳性血清进行O血清群鉴定,确定了124株O血清群,占鉴定菌株数的63.9%(124/194),其中O1 3株、O2 26株、O57 15株、O65 47株和O78 33株,O65和O78为优势菌株,而O2和O57血清群菌株次之,O1血清群菌株最少。8种药物(氨苄西林、新霉素、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替米考星、环丙沙星、头孢噻呋和氟苯尼考)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的5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均对环丙沙星和新霉素敏感,而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本研究结果表明O65、O78、O2和O57血清群高度流行,为进一步研发多价菌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泉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无菌采集的患病仔猪肝脏、肛拭子和粪便等病料组织样品87份,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得到了42株大肠杆菌,其中,3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9个血清型中,定型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27株,定型率为90%(27/30),2株未鉴定出来,占分离菌菌株的64.3%(27/42),以O147和O141为该地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80.0%~100%之间,对克林霉素、多西环素、丁胺卡娜霉素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60.0%~73.3%之间;对其他的药物耐药率在33.3%~53.3%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该地区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本调查对鸡场采集的疑似鸡大肠杆菌病例的相关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4株鸡源大肠杆菌,以微量平板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株的O抗原血清型,分别属于O78、O2和O1等3个血清型,其中O78(6/14)、O2(6/14)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5.71%。选取了20种常用治疗肠杆菌病的抗生素对14株鸡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对14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0.
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的56株大肠杆菌中,共鉴定出47株菌株的血清型,分属O1、O2、O5、O35、O78、O1116种不同O抗原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83.9%。其中O1、O2、O78、O111最常见,占已定型菌株83%。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为药物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