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世业镇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的一个江心小岛,属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上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该镇2000~2005年牛血吸虫病阳性率受长江水位影响时高时低,且和钉螺阳性率有一定相关性,说明患病耕牛是当时的主要传染源?随着防治力度加大,2006年牛血吸虫病阳性率为0,且2007年已全部淘汰耕牛,但仍有3万平方米阴性螺面积,阳性螺密度达0.0019只/0.11m^2,提示在有效控制病牛这一主要传染源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加强药物灭螺和农业工程灭螺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准确掌握洲岛型地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规律,分析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探索这类地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技术和措施。方法 以洲岛型地区江苏省丹徒区世业镇为观测点,通过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强度、主要传染源及螺情调查,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结果 经连续15年的调查观测,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强度、野粪阳性率及螺情均呈无规律变化。结论 由于世业乡地处长江中心,随着水位涨落,上游钉螺附着于漂浮物带到江滩草洲,繁殖孳生,灭螺困难,传染源难以控制,疫情时高时低,可通过以机耕代牛耕,发展水禽控制传染源,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纯化血凝抗原(冻干)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理化及免疫吸附方法对血吸虫虫卵抗原进行了纯化,然后致敏绵羊红血球,制成冻干的血凝抗原,先后对数百头感染血吸虫牛和未感染血吸虫牛进行了血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较好的重复性,对感染血吸虫牛的检率可达96.4%,假阳性很低;此外还对寄生血吸虫牛和牛治愈后血液内抗体消长情况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牛血吸虫病(Bovineschi-stosomo-sis)是由牛血吸虫(Schistosomabovis)引起的在世界许多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目前,用于控制该病的疫苗有辐射致弱的牛血吸虫尾蚴或幼虫疫苗、牛血吸虫成虫疫苗、全虫卵抗原疫苗和特异性抗原疫苗。其中辐射致弱的牛血吸虫尾蚴或幼虫疫苗可部分抵抗牛血吸虫感染,但这种疫苗需要致病性的活尾蚴或能生存的幼虫才能诱导免疫保护。实验免疫接种无活力的牛血吸虫抗原疫苗的牛未能产生保护作用。近来,细胞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研制不同种类血吸虫(包括牛血吸虫)新型疫苗成为可能,而且这些疫苗的免疫效力已在实验感染犊牛中得到评估,并可能取代传统的牛血吸虫辐射致弱疫苗,因此消灭人类和动物各种血吸虫的广谱抗血吸虫疫苗即将问世。  相似文献   

5.
对707头牛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中感染血吸虫牛200头,检出率为97.5~97.7%,368头未感染血吸虫牛阴性符合率为97.2~98.5%,对寄生肝片吸虫、双口吸虫、东毕吸虫、棘球蚴牛共81头试验结果仅1头寄生肝片吸虫牛呈阳性反应,80头牛是阴性反应,说明ELISA用于牛血吸虫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的现场试验也取得相似结果,说明BLISA是一种诊断牛血吸虫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牛血吸虫病是由牛血吸虫引起的在世界许多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目前,用于控制该病的疫苗有辐射致弱的牛血吸虫尾蚴或幼虫疫苗、牛血吸虫成虫疫苗、全虫卵抗原疫苗和特异性抗原疫苗。其中辐射致弱的牛血吸虫尾蚴或幼虫疫苗可部分抵抗牛血吸虫感染,但这种疫苗需要致病性的活尾蚴或能生存的幼虫才能诱导免疫保护。实验免疫接种无活力的牛血吸虫抗原疫苗的牛未能产生保护作用。近来,细胞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东毕属血吸虫(Orientobilharzia),我国早在1938年徐锡潘在北京绵羊体内发现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turkestanica),熊大仕1943年在成都牛体内发现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以后四川、云南、湖南、甘肃、内蒙古、宁夏、贵州、青海等省均有报道.广西1979年进行全面耕牛血吸虫病普查工作中,在百色地区靖西、德保两县粪检中发现20多头阳性牛,扑杀5头,分别冲出153~8 661条东毕血吸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湖南省岳阳县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麻塘进行纵向观察,孵化法检测家畜血吸虫的感染率,分析实施查治病畜结合综合治理防治对策后的2001年到2005年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实施上述防治策略的五年,牛血吸虫感染率控制在3.09%到3.62%,但是,羊血吸虫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查治病畜结合局部地区综合治理防治对策,能使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控制在4%以下,而要达到阻断血吸虫病标准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已久,危害极其严重。它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感染人、畜及多种哺乳动物。防治家畜血吸虫病不仅是保护畜力,发展农牧经济,而且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 1 四川省家畜血防工作的回顾 我省最早发现耕牛血吸虫病是在1937年,由我国兽医寄生虫学家熊大仕先生自成都南门屠宰场的淘汰耕牛中查出的。他解剖了来自成都东、南、西、北各路牛共50头,其中有日本血蛭的10头,感染率为20%;有鸟毕属血吸虫的牛18头,感染率为36%,首次记载了血吸虫在我省的存在。 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  相似文献   

10.
<正>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关于山羊血吸虫:最早吴光[1937年]在上海解剖山羊发现,血吸虫感染率达8.2%;此外,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湖北、广西等地相继有山羊感染血吸虫的报道。但江苏省山羊血吸虫病情况,迄今未见正式报道,现将本地山羊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对8个家畜血吸虫病观测点血吸虫感染、野粪污染情况以及螺情进行了调查.全年共检测了21091头牛、1425只羊以及1760头(匹)其他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0.42%、0.63%和0%.在97头(只)感染家畜中,90.72%(88头)为牛,9.28%(9只)为羊.江西省吴城镇和湖南省南大膳镇的牛血吸虫感染率超过4%.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的观测点中发现家畜粪便有血吸虫虫卵污染,其中96.15%阳性野粪为牛粪.所有观测点都有钉螺分布,但阳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的观测点.观测结果显示湖南省洞庭湖和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是目前防控家畜血吸虫病的重点地区,且病牛依然是血吸虫病疫区(尤其是湖沼型地区)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部分省(区)规模化牧场中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对2015年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6个省(区)规模化牧场的16 172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样品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总阳性率为2.59%,6个省(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2.09%、黑龙江省3.90%、湖北省2.05%、四川省5.23%、安徽省8.00%、江苏省1.22%;不同饲养规模牧场的阳性率分别为:大型牧场2.42%、中型牧场2.01%、小型牧场4.32%,小型牧场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中型牧场(P〈0.01),显著高于大型牧场(P〈0.05)。综上提示,我国安徽省、四川省、黑龙江省等地规模化牧场奶牛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大型牧场和中型牧场的阳性率低于小型牧场。该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为我国牛副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江苏部分地区鹅球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鹅球虫感染情况。方法在扬州、南京、常州、无锡不同地区选择37个鹅群,群体采样法采集粪样,饱和食盐水收集卵囊,显微镜下观察,进行虫种鉴定。结果共查37个鹅群,球虫阳性27个群,占78.38%。共检到1科3属8种球虫,其中艾美耳属(Eimeria)6种:鹅艾美耳球虫(Eanseris)、有毒艾美耳球虫(Etlocens)、金黄艾美耳球虫(E.fulva)、赫尔曼艾美耳球虫(Ehermani)、法立兰艾美耳球虫(E.farri)、多斑艾美耳球虫(E.stigmosa);泰泽属(Tyzzeria)1种:稍小泰泽球虫(rparvula);等孢属(Isospora)1种:鹅等孢球虫(L.anseris)。稍小泰泽球虫、赫尔曼艾美耳球虫、多班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其感染率分别为86.21%、75.86%、58.62%;天鹅主要感染稍小泰泽球虫,其感染率为60%。结论江苏地区鹅球虫感染率较高,需要加强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A simple rapid test for detecting praziquantel resistance in Schistosoma sp., involving change in shape of miracidia on exposure to praziquantel, was evaluated in China. Tests on miracidia hatched from eggs collected from naturally infected goats were run in a field laboratory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a research laboratory in Shanghai. The mean values in the two laborator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the vari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samples in the two laboratories suggests that a delineating dose will be required for routine diagnosis of resistance. Confirmation that resistance would have been detected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 must await the isolation of a resistant isolate. The tests suggested that the infection in the goats was susceptible to praziquantel as did chemotherapy of water buffaloes with 25mg/kg. This gave a 95% cure rate on the first treatment and 100% with a second treatment, similar to that found previously in human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江苏省奶牛感染球虫的情况,笔者对6个规模化奶牛场和3个奶牛小区9个牧场的奶牛球虫感染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按不同年龄阶段共采集粪样2100份。调查结果显示:9个牧场都有球虫感染,1个奶牛小区牧场的感染率最高达50%,其中11月份调查的感染率为30.10%,4月份调查的感染率为36.95%,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从不同年龄阶段奶牛的感染情况来看,发现感染率最高的2个阶段为1~6月龄和6~12月龄,感染率高达53.81%和49.52%,感染率最低的年龄阶段为1月龄以内的奶牛,感染率为12.86%;从感染强度来看,大部分牧场平均OPG低于1000,占55.56%,只有一个牧场的平均OPG比较高,为2410;从本次调查结果发现9个牧场感染有8种艾美耳球虫(E.imeria),分别是牛艾美耳球虫(E.bovis)、邱氏艾美耳球虫(E.zumii)、椭圆艾美耳球虫(E.ellipsoidallis)、阿拉巴艾美尔球虫(E.alabamensis)、亚球形艾美尔球虫(E.subspherica)、怀俄明艾美尔球虫(E.wyomigensis)、柱状艾美尔球虫(E.cylindrica)、奥博艾美尔球虫(E.auburnensis)。优势虫种为牛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耳球虫,其他5种球虫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江苏省规模猪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流行动态,本研究对该省27家规模猪场不同批次送检的2062份未免疫PRRS疫苗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率≥80%的猪群阶段,依据PRRSV抗体S/P分布频段选取135份血清,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并统计PRRSV阳性率,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7家未免疫PRRS疫苗猪场抗体总阳性率为68.82%。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较高的为宿迁和南通,分别为72.04%和71.09%,连云港地区最低为58.82%。2016~2018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76.41%下降至57.72%。不同猪群阶段中以公猪、后备母猪、12~16周龄育肥猪和18~25周龄育肥猪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0.95%、92.86%、86.84%和98.09%。在上述4个抗体阳性率≥80%的猪群阶段,RT-qPCR检测结果显示,24份PRRSV阳性血清样本C t值与抗体S/P值高低无相关性。血清中PRRSV阳性率以后备母猪最高为20.58%,在PRRSV抗体S/P值<0.4和S/P值≥2.5异常分布频段,血清PRRSV阳性率均≥15.38%,而0.4≤S/P值<2.5正常范围内PRRSV阳性率均≤1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江苏省规模化猪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阶段猪群普遍存在 PRRSV 感染,该研究结果为规模猪场PRRS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笔者在江苏省6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297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病毒抗体。结果表明,2个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52%,断奶仔猪群阳性率39.1%;2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94%,断奶仔猪群阳性率89.8%。而较新猪场的种猪群阳性率28.6%,断奶仔猪群阳性率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未知病菌对江苏地区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对该地区某养殖场病鱼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及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VIA培养基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回归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检测及细菌基因测序分析鉴定细菌;采用药敏实验测定它对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病鱼症状及菌株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症状十分相似,病鱼有典型的肠套叠和肝脏变性现象。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硝酸还原阴性,不发酵糖类,无动力。最初判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而经过VITEK2生化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显示,与不动杆菌16S rRNA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7%~99.8%,该菌株为约翰逊不动杆菌。结论分离出的约翰逊不动杆菌grp2580083能导致斑点叉尾鮰患病,症状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具有类似性,对渔业养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Zhang X  Jiang S  Wu J  Zhao Q  Sun Y  Kong Y  Li X  Yao M  Chai T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9,133(3):252-256
The co-infection of duck circovirus (DuCV) with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 or/and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or/and duck hepatitis virus I (DHV-I) in Cherry Valley ducks in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based methods. For this study, 742 ducks sampled at random from 70 duck farms during 2006-2007 were examined using PCR and dot-blot hybridisation (DBH) tests. Overall the DuCV infection rate was 33.29%. Compared with those at 2 weeks of age, the ducks at 3-4 weeks of age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DuCV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DuCV-negative ones, the DuCV-positive ducks had a higher rate of infection by DHV-I (25.5% vs. 7.475%), RA (23.48% vs. 8.28%) and E. coli (16.19% vs. 4.85%). This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DuCV infection is common in Cherry Valley ducks on some farms in Shan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报了2011年中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四川省、云南省7个流行省共对784679头牛、41110只羊以及30005头(匹)其他家畜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O.88%、0.95%和0.09%。根据各省放牧家畜数和阳性率推算,全国共有病畜10894头(只、匹),比2010年下降了27.28%,其中病牛为8433头,比2010年下降了33.71%。从病畜的地域分布看,湖南省、江西省两省病畜数占全国病畜数的62.06%,两省合计病牛数占全国病牛数的67.21%。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家畜血吸虫病疫情与2010年相比继续下降。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是今后家畜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