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波纹巴非蛤生殖细胞发育的规律和它们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把波纹巴非蛤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根据相对重量、鲜出肉率、干出肉率等指标的变化,并结合性腺的组织切片确定,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发育在闽南海区一年—个周期。繁殖期在5月中旬——10月下旬,但其繁殖高峰则有两次,分别在5月下旬和10月上旬。这表明波纹巴非蛤的成熟期和生殖期是相互重叠的。此外还观察到该种有雌雄同体现象。  相似文献   

2.
华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华南沿海养殖的方斑东风螺、近江牡蛎、波纹巴非蛤、管角螺和九孔鲍软体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6.62±0.23)g]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大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29.74±3.26)g]和其他几种贝类;波纹巴非蛤软体部所含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未包括色氨酸)最高;呈味氨基酸含量以管角螺最高;方斑东风螺支/芳比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种贝类软体部常量元素含量差异不大,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江门沿海贝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平均资源密度16.18t/km^2,现存资源量4304t,主要经济贝类种类23种,优势种有光滑河蓝蛤、棒锥螺、波纹巴非蛤、西格织纹螺4种,占贝类总现存资源量90.40%。并提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贝类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波纹巴非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双壳贝类。该品种为亚热带暖水性品种,营底栖生活,能耐受高盐环境。本文综述了波纹巴非蛤的习性、耐受性、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为波纹巴非蛤在我国南方沿海开展人工育苗和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波纹巴非蛤海区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纹巴非蛤Paphiaundulata(Born)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双壳类软体动物,也是深受国内外客户所喜爱的海鲜品。福建省云霄县东山湾是波纹巴非蛤主产区,分布在礁美至列屿一带海域,它栖息在低潮线0.5m以下水深的泥沙底质或软泥底质中。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东山湾波纹巴非蛤资源,云霄县政府和县海洋与水产局开展波纹巴非蛤海区增养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海区的环境因子波纹巴非蛤海区增养殖的环境质量是增养殖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基础,其生产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的优劣,因此,除了需要调查与了解…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波纹巴非蛤为实验材料,比较了温度和规格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温度设为15、20、25和30℃,设立了大(A)和小(B)两种规格,其壳长分别为4.35 ± 0.19 cm 和3.53 ± 0.15 cm。结果表明温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存在显著影响(P < 0.05)。规格对耗氧率存在显著影响(P > 0.05),而对排氨率影响不显著(P > 0.05)。在温度15 - 30℃之间,波纹巴非蛤的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5和20℃条件下,B组的耗氧率显著大于A组(P < 0.05);在25和30℃条件下,B组的耗氧率大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 > 0.05)。在温度15 - 30℃之间,波纹巴非蛤的排氨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各温度条件下,两组排氨率没有显著差异(P > 0.05)。  相似文献   

7.
湘华鲮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n=10)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它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华鲮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5.12%、20.15%、3.24%和1.17%(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4.44%(质量分数,干样),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45,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2.57。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7.39%(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主要含有20种脂肪酸,肌肉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为31.57%,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4.83%和4.49%。肌肉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组成比例合理。综合分析说明湘华鲮肌肉具有较佳的食用口感、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波纹巴非蛤是我国浅海养殖的新品种,开展人工育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光照培养箱来调节,研究了水温(15、20、25、30℃和35℃)和盐度(15、20、25、30和35)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幼虫及稚贝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温30℃、盐度30最适合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幼体存活率、附着率及变态率最高;稚贝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研究了重金属离子、温度和盐度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2+)、Zn~(2+)、Cd~(2+)和Pb~(2+)等4种重金属离子对胚胎发育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胚胎孵化率降低和畸形率上升,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Cd~(2+)Pb~(2+),4种金属离子的EC50值分别为83.29、184.32、230.00、239.04 ng/m L;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4~30℃,最适生长温度为27~30℃;适宜盐度为27~33,最适盐度为30。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对水温和盐度的适应性体现了其暖水种和狭盐性特点。研究结果可为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波纹巴非蛤早期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使用扫描电镜显微技术观察了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变态的早期发育过程,并获得了清晰的电镜照片,描述了波纹巴非蛤配子、胚胎和早期幼虫发育的形态变化特征。观察结果还表明,波纹巴非蛤卵子卵径为58.49μm,D形幼虫壳长87.38μm,附着幼虫壳长为200~220μm,以上形态规格均小于菲律宾蛤仔、缢蛏和硬壳蛤等双壳贝类。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给华鲮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人工养殖提供依据,对在池塘人工养殖的华鲮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肉率为60.65%;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9.99%、5.10%、1.51%;肌肉中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占肌肉干重)为75.2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3.36%,占氨基酸总量的44.3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80。鲜昧氨基酸含量为30.07%,占氨基酸总量的37.40%。必需氨基酸指数(WH0/FAO标准为参照)为82.34。色氨酸为第1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为第2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红尾鲶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红尾鲶(Phractocephalus hemiliopteru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红尾鲶肌肉(鲜样)中蛋白质含量为18.75%,脂肪为4.14%,水分为75.57%,灰分为1.48%;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含量为85.96%(干样),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35.16%,占氨基酸总量的40.90%;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的标准,红尾鲶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32.98%(干样)。  相似文献   

13.
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了体质量(278.6±26.7)g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水分77.63%,蛋白质17.43%,脂肪3.46%,灰分1.33%,无氮浸出物0.15%.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8.28%(质量分数,脱脂干样),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37.15%,占氨基酸总量的47.4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2.15,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11%,占氨基酸总量的39.74%.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33.39%,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5.12%、7.65%.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细角螺(Hemifusus termatamus)腹足部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并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管角螺(Hemifusus tuba)、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和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细角螺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81.03%,高于鲐鱼(79.86%)、方斑东风螺(66.45%)、管角螺(56.94%)和棘角螺(64.42%);肌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7.50%;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6.94%。细角螺肌肉中共检出2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65.2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4.75%,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为0.53,低于方斑东风螺(1.15)、管角螺(1.13)和棘角螺(0.69),高于鲐鱼(0.37)。结果表明,细角螺肌肉中必需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物蛋白与脂肪来源。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化手段对皮氏蛾螺肌肉中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皮氏蛾螺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5.78%,蛋白质含量为15.70%,脂肪含量为0.50%,灰分含量为1.50%。皮氏嫂螺肌肉氨基酸总含量为58.21 g/100 g,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ys)含量最高,含量为11.35 g/100 g,其次是精氨酸(Arg)、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含量最低,含量为0.39 g/100 g。共检测到6种呈味氨基酸,分别为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谷氮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及脯氨酸(Pro)。呈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3.07 g/100 g。共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包括9种饱和脂肪酸(SFA),16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在所有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i3)含量最高,达19.75%;而十五碳一烯酸(C15:1)含量最低,仅0.26%。  相似文献   

16.
齐口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一般营养物质测定方法及液相色谱仪测定氨基酸方法测定齐口裂腹鱼肌肉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水分占80.90%,蛋白质16.35%,脂肪1.60%。灰分1.15%。17种氨基酸总量为干物质的78.48%。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42.76%,赖氨酸含量极为丰富,高达82.90mg/g干物质,齐口裂腹鱼高含量的赖氨酸可作为人类赖氨酸的强化食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贵州地区池塘养殖白斑狗鱼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生化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的含肉率为59.64%;其肌肉生化成分(鲜质量百分比),水分77.5%、蛋白质18.3%、脂肪1.2%、灰分1.2%。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6.55%;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79%,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1.03%;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5.077%,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0.67%;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7.24,赖氨酸含量丰富(1.914%),占氨基酸总量的11.56%,蛋氨酸、胱氨酸和缬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研究秀丽高原鳅肌肉营养成分和评价肌肉营养价值,为其开发利用与人工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为开展相关配合饲料研究积累资料。2013年12月从云南省鹤庆县龙潭采集秀丽高原鳅野生个体,随机抽取30尾成鱼作为实验用鱼,体长(8.00±1.16)cm、体重(6.27±3.19)g。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30尾秀丽高原鳅肌肉的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秀丽高原鳅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0.92%、24.10%、3.73%和1.25%;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3.64%;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5.98%与7.66%;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8.11;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0.94%。主要含有16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2.11%,EPA与DHA总含量为11.68%;常量元素中磷的含量最高(786.60×10~(-2)mg/g),微量元素中Mg的含量最高(14.75×10~(-2)mg/g)。秀丽高原鳅营养成分丰富均衡、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肌肉营养成分及重金属污染状况,检测了中华圆田螺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部分重金属含量,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肌肉氨基酸进行评价,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I)、综合污染指数(P)和目标危险系数(THQ)对肌肉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华圆田螺粗蛋白、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3.89%、76.52%、0.57%和5.21%;肌肉中共检出16种氨基酸,总量为106.2 mg/g,包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比36.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248.2,鲜味氨基酸占比48.2%。共检出19种脂肪酸,其中,8种饱和脂肪酸(SFA),占比43.8%;11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比56.2%,其中,EPA+DHA(eicosapentaenoic acid+docosahexaenoic acid)含量达到了9.77%。肌肉中铅、镉、铬和铜含量分别为0.897、0.0055、0.214和4.62 mg/kg,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除铅污染指数为0.897外,其余均低于0.15。综合污染指数为0.66,处于较清洁状态。综合来看,中华圆田螺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性,EPA和DHA含量丰富,无重金属暴露风险,营养价值及养殖开发价值较高。本研究探究了中华圆田螺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可为中华圆田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在滨海型盐碱水域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采用常规生化成分测定法测定了该杂交青虾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与野生青虾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青虾肌肉(鲜重)中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6.774%、0.927%、1.173%、81.367%;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总量为85.680%,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31.024%;肌肉中含12种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两者含量之和为1.247%,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1.753%;矿物元素种类丰富,常量元素中,钾含量最高(12.420 mg/g),微量元素中,锌含量最高(59.673μg/g)。研究发现,杂交青虾"太湖1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青虾(P0.05),脂肪、EPA+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青虾(P0.01),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与野生青虾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野生青虾(P0.05),但两者氨基酸结构均符合FAO/WHO的标准要求。研究表明:滨海型盐碱水域养殖条件下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氨基酸组成平衡,微量元素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