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斯特环境移民迁出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移民迁出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演替阶段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为稳定,而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相对变化较大;各样地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有缓慢递增趋势;乔木样地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基本无变化,但是物种丰富度呈现递增趋势,而均匀度先缓慢上升转而迅速下降;同一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比较基本上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林的分层多样性比较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规律。从整个群落总变化趋势看,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和演替阶段的提高,整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明显的阶段跳跃性增长,出现多样性指数乔木林〉灌丛〉草丛的规律。实施环境移民工程10年来,植被群落各演替阶段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稳步增加,封育后植被恢复效果明显,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中部人工沙漠植被典型群落物种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揭示河西走廊中部人工沙漠植被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为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人工植被建设及沙区植被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对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治沙站人工沙漠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运用Simpson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物种优势度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计算。[结果]灌木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而草本群落具有较高的均匀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均匀度指数则呈相反趋势;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反应结果一致;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结皮层厚度呈正比,与土壤含水量高低影响不大。[结论]灌木以梭梭—白刺群落为优势群落,草本以雾冰藜—白茎盐生草群落为优势群落,具有物种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的特点,群落在植物生活型上以旱生、超旱生或盐生的小灌木和1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坡典型植物群落生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纸坊沟小流域沟坡7个典型植物群落为调查对象,对其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盖度、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示为沙棘赖草白羊草柠条苔草茭蒿铁杆蒿;Magarlef丰富度指数表现为草本群落灌木群落,阴坡群落阳坡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为灌木群落草本群落,阴坡群落阳坡群落。灌木群落地上生物量(1.53~5.85 kg/m~2)显著大于草本群落(0.17~0.41 kg/m~2),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赖草铁杆蒿茭蒿白羊草苔草。植被盖度阴坡草本群落最大,灌木群落居中,阳坡蒿类草本群落最低。沟坡植物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略低于梁峁坡面的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梁峁坡。研究成果对于明确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生长特性、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延庆山区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延庆山区公路边坡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植物群落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特征。不同路段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多种指数的统计、计算结果表明:受人为再造和局部环境影响,各路段公路边坡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显著;乔、灌层的物种多样性均较草本层低;经人工恢复的植物群落整体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较自然恢复的有所提高。合理的人工修复可促进受损植物群落朝着更为丰富、均匀、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对民勤5个区域的人工梭梭林群落从物种重要值、多样性及土壤水分含量和物种多样性相关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民勤生态环境脆弱,人工梭梭林群落物种组成简单,共有植物16种,分属8科14属,以梭梭、骆驼刺、雾冰藜、沙蓬、刺沙蓬为优势种,反映了沙漠植被的特征;(2)民勤人工梭梭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其群落层次结构可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度比灌木层高,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比草本层的大,Simpson指数比草本层的小,反映出灌木层物种集中程度偏低、草本层物种均匀度偏低的规律;(3)草本植物对0~60 cm土层含水量有较高的依赖,草本层多度与0~60 cm土层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种的丰富度与0~60 cm土层含水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灌木层种的丰富度、多度与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土壤水分的变化对植物种的丰富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丹霞地貌岩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植被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浙江省丹霞地貌岩生植被植物有82科143属195种;群落不同层次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上,具有一致的趋势,即:草本层灌木层苔藓层藤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排列顺序为:苔藓层藤本层草本层灌木层。不同区域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中,除苔藓层外,江郎山岩生植物各层次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较高。  相似文献   

7.
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中3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群落总体的多样性特征为黑桦-柔毛绣线菊-野青茅+矮紫苞鸢尾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核桃楸-绒毛绣线菊-蓝萼香茶菜+大油芒群丛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辽东栎-小花溲疏-披针苔草群丛均匀度指数最大;2)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为,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大于灌木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3)乔木层与草本层、灌木层与草本层间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乔木层与灌木层、乔木层与草本层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阳县生态修复区植被恢复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阳县生态修复区的植被恢复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封禁措施对生态修复区植被恢复的效果。采用物种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修复区的主要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年封禁治理的生态修复项目区,林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而对照区则以一年生草本为主;生态修复区样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比对照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明显乔、灌、草结构的群落应该是该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后的主要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人工恢复与天然恢复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栓皮栎林人工恢复天然恢复的差异,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相同恢复年限的栓皮栎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的物种组成、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性质等群落特征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栓皮栎人工林群落具有维管束植物12科18属24种,次生林群落具有维管束植物27科40属48种,两个群落相似性较低(0.36);(2)栓皮栎次生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的重要值比人工林低,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数较人工林多;(3)栓皮栎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Mag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相比均较低,人工林的4个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天然次生林指数大小表现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4)栓皮栎次生林的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比人工林均较高。研究表明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相同恢复的年限,栓皮栎天然次生林无论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均优于栓皮栎人工林,天然恢复比人工造林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Margalef’s指数、Simpson’s Doversity(l/Dominance)指数〕和均匀度指数(Evenness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对陕北黄土高原5种主要天然森林群落(油松林、山杨林、辽东栎林、白桦林、侧柏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5种森林群落中山杨林物种多样性最高。植物生长型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表现为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程度大于灌木层,灌木层大于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与灌木层相差不明显,但二者显著大于乔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