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噬菌体及其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噬菌体在其发现之初便被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然而,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噬菌体的研究便被忽略.近半个世纪以来,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抗生素治疗面临巨大挑战.噬菌体作为细菌的天然杀手,对细菌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研究价值逐渐引起科学家们的重视.作者对噬菌体、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应用、噬菌体制剂、噬菌体治疗局限性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飞快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越发频繁,细菌耐药性问题也越发严重,“禁抗、减抗、限抗”已成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噬菌体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具有专一性强、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噬菌体已经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动物疾病治疗领域。笔者对噬菌体疗法的主要应用方式和其在家禽、猪、犬、猫和牛细菌性传染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噬菌体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8):138-143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而由细菌性疾病引发的水产动物病害问题也愈发严重,成为限制水产养殖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抗生素在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存在着药物残留及细菌耐药性等问题,造成公共环境卫生问题及食品安全隐患。噬菌体亦被称为细菌病毒,它能够感染并裂解宿主菌,具有特异性高,能自我复制,筛选周期短,绿色环保等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点。噬菌体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替代策略用于疾病防控并保障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噬菌体在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噬菌体及其制剂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病毒,是自然中丰度最高的一种生物类群。与抗生素相比较,噬菌体具有自我增殖快、特异性强、研发时间短等优势。近年来细菌抗生素耐药性逐渐增强,噬菌体作为抗菌制剂研究又重新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噬菌体治疗中,不同的施用途径会对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就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所采用的施用途径作一综述,以期为噬菌体控制细菌感染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不仅是我国水产养殖中引发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引发水产品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噬菌体(bacteriophage)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在防治细菌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未来可能是破解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微生物耐药难题的新型生物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噬菌体具有高度宿主特异性和宿主菌依赖性,可有效控制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鱼类动物副溶血弧菌感染;结合基因工程技术、鸡尾酒疗法可解决噬菌体在防治副溶血弧菌感染中的一些不足,但噬菌体安全风险仍需进一步评估。今后,深入研究噬菌体的结构与功能,揭示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是推动噬菌体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重要基础;优化噬菌体鸡尾酒疗法、噬菌体基因编辑等,将成为噬菌体治疗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噬菌体将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生物安保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一类可以侵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在菌体内繁殖并使细菌裂解而杀灭细菌。在细菌裂解时释放出大量具有活性的噬菌体,这些噬菌体又可以侵染并杀灭其他的细菌。噬菌体这种生活史的自我复制和自我限制性,使噬菌体作为一种天然而安全的抗生素替代品防治细菌性疾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最近,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两项试验研究测定了用不同滴度噬菌体SPRO2和DAF6治疗肉鸡严重大肠杆菌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制剂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病毒,可有效地治疗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抗生素对细菌病的治疗越来越棘手,噬菌体疗法将对细菌病的控制起更加积极的作用。作者就噬菌体抗菌机理、治疗优势、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及噬菌体裂解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治疗性噬菌体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治疗的常用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随着耐药菌的大量出现,抗生素已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噬菌体制剂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虽然噬菌体制剂的早期研究工作并不理想,而且一度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噬菌体制剂不但有许多抗生素无法比较的优势,而且只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理,是可以在治疗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国外某些研究机构已开始研制噬菌体制剂,有些国家的噬菌体制剂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治疗多采用抗菌药物疗法。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畜禽养殖业中主要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弯曲菌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噬菌体作为天然的抗菌剂,其所表现出来的有效性、特异性以及安全性,成为最具希望的抗生素替代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论文综述了应用噬箘体控制畜禽细菌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就噬菌体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相关研究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在畜牧行业的长期广泛使用导致了严重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威胁了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噬菌体是一种可以侵袭和裂解细菌的病毒,具有特异性强、存在广泛、研发成本低等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噬菌体在畜禽业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其被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策略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从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出发,阐述噬菌体治疗畜禽细菌性感染的研究以及噬菌体在畜禽养殖、食品生物控制等方面的开发应用,以期为噬菌体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兽医临床耐药大肠杆菌的不断出现,新抗生素的研制困难重重;因此研究大肠杆菌噬菌体用于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受到重视.文章从噬菌体类型、大肠杆菌噬菌体溶菌机制、大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动物试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提供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噬菌体是一类病毒,因其感染原核生物,又叫做细菌病毒。早在1915年及1917年,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Twort与法国的D’Herelle分别发现了噬菌体的存在。在噬菌体发现之初,科学家们便意识到其在细菌性疾病防制方面的应用价值,故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随着抗生素的出现,其研究被中断。当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及人们生物安全观念不断深化,噬菌体在细菌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被重新重视起来,学者们又投入到对噬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是引发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近几年80%大肠杆菌已对家禽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产生较强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菌株普遍。目前,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抗生素相比,  相似文献   

14.
饲用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及细菌耐药问题给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带来挑战,噬菌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有望为禽病防治提供一种新手段.噬菌体疗法具有专一性强、能自我复制增殖、安全无毒副作用及来源丰富等优势.文章对目前噬菌体防治禽沙门菌病、禽空肠弯曲菌病、禽大肠杆菌病以及禽坏死性肠炎的应用现状、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持续饲喂或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噬菌体是一类能够侵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噬菌体具有存在广泛、特异性强、安全和研发成本低等优势。人类关于噬菌体的研究报道由来已久,但是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的大量出现,噬菌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一度中断,直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人类又重新重视噬菌体的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噬菌体已广泛应用到人类疫病防控、动植物病原菌清除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已成为人类对抗细菌性感染的利器。作者简述了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噬菌体疗法优缺点,以及防控猪、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常见细菌性感染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动物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兽医临床耐药大肠杆菌的不断出现,新抗生素的研制困难重重;因此研究大肠杆菌噬菌体用于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受到重视。文章从噬菌体类型、大肠杆菌噬菌体溶菌机制、大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动物试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提供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因持续饲喂或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噬菌体是一类能够侵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噬菌体具有存在广泛、特异性强、安全和研发成本低等优势。人类关于噬菌体的研究报道由来已久,但是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的大量出现,噬菌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一度中断,直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人类又重新重视噬菌体的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噬菌体已广泛应用到人类疫病防控、动植物病原菌清除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已成为人类对抗细菌性感染的利器。作者简述了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噬菌体疗法优缺点,以及防控猪、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常见细菌性感染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动物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应用进展 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可以侵入细菌细胞内,通过酶作用,破坏细胞壁,使细菌裂解,从而杀死细菌。早在20世纪初噬菌体刚被发现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用他来治疗细菌性疾病。1919年有人曾用噬菌体治疗痢疾,这是第1次应用噬菌体治疗的尝试。第1次公开报道的噬菌体治疗尝试是在1921年,研究者用噬菌体治疗葡萄球菌性皮肤感染。随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噬菌体作为能感染细菌的特定病毒被广泛研究。噬菌体制剂以毒性低、不易产生抗药性、安全性高、无残留且培养发酵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应用噬菌体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及研究进展,为今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1915年发现噬菌体以来,因其具有独特的能力,能够感染其特定的细菌宿主而不影响其他细菌种群,噬菌体被用于治疗各种动物和人类的细菌感染。后期由于抗生素的发明,使得人们渐渐放弃了对噬菌体的研究,转向抗生素,但是近几年由于抗生素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超级细菌”的出现使得人们将目光重新转向噬菌体治疗。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除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外的第三大病原菌,在各个领域广泛引起各种疾病,深受人们重视。本文就噬菌体的发展历史,噬菌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上的优缺点及治疗的可行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