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 ,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侵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 ,还是除治灰飞虱预防小麦丛矮病以及控制蝗虫、麦蜘蛛等苗期虫害的重要时期。1 农业措施(1)播种前彻底灭茬 ,铲除田间地头杂草 ,以减少土蝗、灰飞虱及多种病害菌源栖息场所和滋生地。(2 )深耕、细耙 ,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增施磷钾肥 ,合理安排茬口 ,实行轮作换茬 ,以减轻黑穗病 ,秆黑粉病、纹枯病、全蚀病的发生。另外 ,对全蚀病重病区还要稳定小麦玉米 1年 2熟制 ,促使全蚀病自然衰…  相似文献   

2.
立克秀防治小麦根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克秀防治小麦根病效果好小麦根病主要包括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是小麦生产上为害较重的病害,近几年,在青岛市发生较普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996年统计,全市小麦根病发生面积10万hm2以上,发生程度重于1995年。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3.
小麦根病又名抽死秧、白穗病,是由全蚀病菌、镰刀菌属真菌及离蠕孢属真菌混合侵染的土传病害。造成成片小麦死苗及后期白穗,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是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北方小麦产量的病害之一。一、田间症状小麦根病包括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苗期不明...  相似文献   

4.
1980年8月24—29日在山东太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会议对小麦全蚀病的病菌来源、防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分析了农作物根病,特别是小麦全蚀病与土壤微生物、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关系。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根病,其发生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麦产区间病害发生与损失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也  蒋沁宏  车琳  李春广  闫硕 《植物保护》2022,48(4):278-285
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各产区小麦病害的发生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小麦五大产区(华东麦区、华中麦区、华北麦区、西北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病害发生危害具有区域性特点,华东和华中麦区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发病面积较大,且造成产量损失占比远超其余三大产区;华北麦区以白粉病发生最重;西北和西南麦区锈病和白粉病发生最重。我国小麦病害防治效果显著,华东和华中麦区赤霉病、纹枯病的年均挽回损失率均在80%以上;华北麦区年均挽回损失率最高的病害是白粉病(84.43%);西北和西南麦区对锈病年均挽回损失率分别为78.20%和85.26%;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挽回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小麦全蚀病在我国早于二十年前曾在内蒙、河北等地有发生记载,并做过一些调查研究。近十年来,随着耕作制度改革、水浇面积扩大及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变,病害发展较快,初步调查,全蚀病已在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小麦产区相继发生。纵观全国情况,目前多数小麦产区仍属无病区,有些地方全蚀病只是在局部地块零星发生。全蚀病主要集中在水流充足、小麦连作区的一些高产单位,这些地方病害发生普遍,受害程度较重,对小麦产量威胁很大。小麦罹病后,一般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因此,在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工作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无病区、控制零星病区、减轻重病区为害的防治策略,是关系到防治工作成败的关键,现就有关这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7.
<正>3月1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省荆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小麦、油菜等春季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交流了各地病虫发生和防控物资准备情况,明确了夏粮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任务,动员部署了春季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受暖冬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发生程度重于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近200万hm2,条  相似文献   

8.
小麦病虫害有着三个共同的侵染、为害时期,即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穗期,这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抓住小麦这三个关键时期,根据发生的种类,选择对路的杀菌、杀虫剂混合施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可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一)播种期一次性施药技术播种时用种子包衣和...  相似文献   

9.
控制小麦全蚀病扩展蔓延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蔓延扩展迅速,为害严重。减产轻则1~2成,重的可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丰润县近几年小麦全蚀病迅速扩展,成为制约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县植保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蚀病防治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扩展。1 传播侵染特点 小麦全蚀病是1种土传病害,病菌寄生范围广,可寄生小麦、大麦、玉米等多种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过腐生生活。所以,潜伏在病残体上的菌丝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种子带菌和夹杂在种子、粪肥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在许多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也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70年代此病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发生,损失严重。近年来,宁夏、山东、甘肃、内蒙、河北等省(区)许多地区又反映小麦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病原种类不清,对小麦全蚀病的为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7—1990年,作者对宁夏和山东等地小麦根腐,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辣椒为余庆县主要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病虫害种类约20种,其中以辣椒根腐病发生为害较重,严重时全田绝收。为了确保辣椒正常生产,指导农民搞好辣椒病虫害防治工作,笔者于2006年5月在余庆县白泥泥镇上里村进行了不同农药防治辣椒根腐病试验,筛选防治辣椒根腐病较好的农药。  相似文献   

12.
乳山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概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是乳山市的三大农作物之一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约为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3%左右。近些年来,乳山市小麦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均为中等发生至偏重发生(3~4级)。尽管农民朋友们很重视小麦生产,但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药不当、防治不及时、不考虑生态效益等。为提高乳山市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小麦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现介绍乳山市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sororiniana (Sacc .)Shoem是近几年阜城县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2 0 0 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2 .4万hm2 ,此病发生 1 .3万hm2 ,病田率达 54% ,病田平均病株率达 61 % ,严重田块病株达1 0 0 %。小麦根腐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能为害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苗期感病 ,芽鞘及根变褐腐烂 ,无效分蘖增多 ,丛生不长 ;成株期感病根冠或茎基部腐烂 ,引起茎基部折断而倒伏或形成“白穗” ,造成小麦减产。1 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分析 ,造成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主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小麦、玉米1a两熟模式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发生为害加重,严重降低了小麦的生产效益。为有效控制小麦根病的发生为害,为生产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自1998~2000年连续3a进行了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根病试验。试验研究证实,每千克小麦种子用2%立克秀WP2g,冬前三蘖期防治效果可达91.3%,冬后返青期防治效果仍达69.2%。每千克种子用20%三唑酮EC2ml,冬前三蘖期防治效果73.9%,冬后返青期防治效果38.4%,持效期较短。每千克种子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9年11月28~30日在厦门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结果,结合今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冬前基数及2010年气候长期趋势,预计2010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将出现病虫并重的局面,其中鄂西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主产区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将大发生;小麦条锈病在鄂北、鄂西呈偏重流行态势;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在江汉平原、鄂东等地仍存在偏重流行的可能;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棉花盲蝽象、棉花烟粉虱中等偏重发生;此外,小麦全蚀病、水稻褐条矮缩病、水稻基腐病、水稻旱育秧根蚜等非常发性病虫害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害有加重趋势.主要预测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国家财政对小麦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视,专门下拨小麦"一喷三防"专项资金,以支持农民搞好小麦病虫害防治,争取小麦高产。"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打,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一、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情况和趋势小麦穗期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小麦穗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六合区的主要夏熟作物。近年来,由于受规模种植模式及新型栽培方式的影响,小麦播种期推迟,乱耕乱种面积加大,造成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小麦产量一直表现不高。文中针对当前小麦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探究,总结出以应变迟播小麦的技术集成推广、麦田恶性杂草的防除、主要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措施,以期为大面积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至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增产,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植保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重大病虫害的累计发生面积达2.29亿hm2、累计防治面积超过2.86亿hm2次.其中水稻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0.95亿hm2次以上,防治约1.52亿hm2次.小麦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约0.58亿hm2次,防治0.69亿hm2次.玉米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0.7亿hm2次以上,防治约0.61亿hm2次.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部署,克服不利因素,采取各项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了小麦"一喷三防"、水稻"两迁"害虫防控等关键技术,继续推进农药安全使用,为粮食生产的及时控害、减少损失和保障丰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对我国201 1年农药市场的概况做一介绍,并对2012年进行展望,预测新一年农药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9.
带状种植轮作倒茬防治小麦全蚀病师存恩,田玉丹,周景武,王军(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植保站,015000)近年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全蚀病发生较为严重,现已发生27万亩,并有逐年扩展蔓延和危害加重的趋势。由于本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近50%,所以实行常...  相似文献   

20.
小麦根、茎病害严重度分级与减产损失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青雷 《植物保护》1993,19(2):44-45
小麦全蚀病、根腐病为根部主要病害,小麦纹枯病主要症状在茎部,由于连年重茬,此3种病害均日趋严重,且常混合发生。为了测定小麦根茎3种病害与损失率的关系,我们在1991年6月麦收期间进行了各自严重度调查及其减产损失率(以千粒重测定为主)的测定,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小麦3种病害田间危害分级标准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