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尼日利亚科技大学水产系将平均体重2.90克的尼罗罗非鱼投喂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0%(低蛋白)、25%(中蛋白)、30%(高蛋白)和能量含量分别为12600千焦(低能量)、14700千焦(中能量)、16800千焦(高能量)的饵料进行试验。每种试验饵料投喂3组鱼取其平均值。结果表明:投喂高蛋白高能量、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交替饲喂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血浆激素含量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阶段,配制6种试验饲粮,妊娠前期试验饲粮: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12.54 MJ/kg、15.55%)、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13.27 MJ/kg、16.47%)、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13.44 MJ/kg、17.86%);妊娠后期试验饲粮: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12.73 MJ/kg、15.96%)、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13.27 MJ/kg、16.47%)、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13.84 MJ/kg、18.13%)。选取2胎、体重相近的加系大白母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早上饲喂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下午饲喂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Ⅰ组(早上饲喂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下午饲喂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Ⅱ组(早上饲喂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下午饲喂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每天饲喂2次。妊娠前期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125 kg,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150 kg,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140 kg;妊娠后期中能量中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805 kg,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800 kg,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饲粮每次饲喂1.800 kg。试验期1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妊娠36~90 d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总产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活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妊娠35 d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妊娠80 d的血浆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且试验Ⅰ组较试验Ⅱ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妊娠80 d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组妊娠35 d的血浆MD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妊娠80 d的血浆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妊娠105 d的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与早、晚饲喂相同营养水平饲粮相比,早、晚交替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可提高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血浆中激素含量和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用棉籽饼代替虹鳟鱼饵料中0、25、50、75、100 %的鱼粉,配制的5种饵料对虹鳟生殖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试验用虹鳟个体重(247±8)g,投饵试验131 d,个体重增长了2倍.投饵试验0、64、112、131 d时取血测定雌雄虹鳟血浆中的甾类激素和血液参数.测出投喂饵料5的虹鳟鱼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为(7 9±0 3)g/dl,而投喂饵料1~3的虹鳟鱼血红蛋白浓度为10 3~10 9 g/dl.投饵试验112 d和131 d后投喂饵料2和3的虹鳟鱼精巢重量和甾酮浓度高于投喂饵料4和5的虹鳟鱼.投饵71 d后各试验组的鱼精子浓度(7 2~9 8×109/mL)和活力(78 %~89 %)无显著差异.投喂饵料2、3、4、5的虹鳟鱼血浆中的棉酚浓度分别为2 9、11 7、21 7、29 9 μg/mL,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精液中棉酚含量很少.故棉籽饼饵料对虹鳟生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池塘养殖中分别投喂鲜杂鱼和配合饲料以评估不同饵料种类对雌雄青蟹个体生长、形态学参数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喂鲜杂鱼组雌雄青蟹的体增重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P0.05);饵料种类不会显著影响雌雄青蟹蟹体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磷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而显著影响其灰分含量和脂肪酸总量(P0.05)。投喂鲜杂鱼组的C16:1(n-7)、C20:5(n-3)、C22:5(n-6)和C22:5(n-3)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组,而其C18:2(n-6)、C20:4(n-6)、C20:3(n-6)和C20:2(n-6)则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P0.05);投喂鲜杂鱼组青蟹蟹体的PUFA(n-3)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组,而其PUFA(n-6)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鲜杂鱼饵料有利于青蟹的生长,且饵料种类会影响青蟹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61~120日龄断奶湖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2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61日龄体重相近的纯种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分别为高能量[代谢能(ME)为10.92 M J/kg]高蛋白质[粗蛋白质(CP)为15.74%]组、高能量(M E为10.92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78%)组、低能量(ME为8.64 MJ/kg)高蛋白质(CP为15.72%)组、低能量(ME为8.64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8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公母各占1/2。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指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羔羊61~9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氮摄入量(P0.05);饲粮低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尿氮排出量(P0.05),并且以低能量高蛋白质组尿氮排出量最高;对于81~90日龄羔羊,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氮沉积(P0.05),而饲粮低能量或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氮生物学效价(P0.05)。3)羔羊120日龄时,饲粮低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低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综上所述,61~90日龄阶段,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可促进羔羊生长;91~120日龄阶段,可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以节约生产成本,不会对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据日本报道,鲤鱼的缺镁症状是失去味觉,生长慢,死亡率高。鲤鱼苗对镁的需要量为干饵料的0.04~0.05%。体重1公斤的鲤鱼每天需镁12~15毫克。用含镁量低的饵料喂养鲤鱼,鱼体脊椎里镁的含量明显降低。经过投喂不同含镁量饵料进行试验(投饵量占总体重3%),饵料中镁的含量低于0.037%时,鱼体脊椎里镁的含量便明显下降。一般牲畜对镁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鲤鱼生长率,印度尼西亚应用技术署,对体重68~69克的鲤鱼添喂椰子油0.5、10、15%的饵料,进行了30天试验。结果发现投喂添加10%脂肪饵料的鲤鱼,平均增重11.0克,能量效率7.06%,但在饵料中再增加5%的脂类含量,就不能使鱼正常生长。鱼体中  相似文献   

8.
日粮能量对贵州从江香猪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贵州从江香猪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满足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的前提下,采取不同能量的饲料进行饲喂,选取10头年龄、体重接近的从江香猪,随机分为高能量日粮组(14.35 MJ/kg)和低能量日粮组(12.26 MJ/kg)。试验结果显示:低能量组和高能量组从江香猪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4.33 g/100 g和83.96 g/100 g,含量丰富。低能量组从江香猪肌肉氨基酸除甘氨酸、甲硫氨酸和脯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高能量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能量组从江香猪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高能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能量组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高能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江香猪肌肉中高能量组EAA/TAA值和EAA/NEAA值均高于WHO/FAO理想蛋白质标准所规定的40%和60%,表明从江香猪肌肉在氨基酸组成上十分接近WHO/FAO理想蛋白质的标准,能为人体提供较为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因此,适量降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从江香猪断奶仔猪实际饲养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初重(104±8.9)g半滑舌鳎600尾,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设4重复,每重复半滑舌鳎50尾,分别投喂不同脂肪含量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121 d。结果表明:投喂杂鱼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生长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P0.05),其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两种含量不同的颗粒饲料组(P0.05)。低脂含量的颗粒饲料(RQ)进行投喂的半滑舌鳎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和肥满度(CF)显著低于杂鱼和高脂含量颗粒饲料(CX)投喂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杂鱼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生长性能。用低脂肪含量的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既能节省其饵料利用率,又能使养成阶段的半滑舌鳎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筛选夏南牛与德国黄牛杂交肉犊牛适宜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代乳品。选取夏南牛与德国黄牛杂交新生犊牛40头,按日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犊牛,21日龄断母乳并饲喂4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代乳品,分别为高能量高蛋白质组(HEHP组,消化能16 MJ/kg,粗蛋白质25%)、高能量低蛋白质组(HELP组,消化能16 MJ/kg,粗蛋白质22%)、低能量高蛋白质组(LEHP组,消化能14 MJ/kg,粗蛋白质25%)、低能量低蛋白质组(LELP组,消化能14 MJ/kg,粗蛋白质22%)。90日龄断代乳品,试验结束。结果发现:1)代乳品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犊牛(21~90日龄)的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HEHP组(524.12 g)显著高于LELP组(432.48 g)(P0.05);2)代乳品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体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胸围的发育,77和90日龄LELP组胸围显著小于HEHP组(P0.05);3)各组瘤胃液p H,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氨态氮浓度LEHP组显著高于LELP组和HELP组(P0.05),HELP组和LEHP组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LELP组(P0.05),LELP组异戊酸含量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得出,高能量水平(消化能16 MJ/kg)代乳品有助于肉用犊牛生长性能发挥和瘤胃发酵,高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25%)代乳品能为犊牛提供充足蛋白质供其吸收利用,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22%,消化能14 M J/kg)的代乳品不利于犊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木薯粉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含木薯的混合饲料喂9头“汉普夏×广花”杂交肉猪,均为3组,每组3头,分两次试验:试验一,每头日喂1千克基础日粮中,添加0.10,0.15,0.20千克木薯粉;试验二,在每头日喂1.2千克基础日粮中,以木薯粉置换20%,30%和40%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木薯在日粮中含量不超过40%对日粮中的几种主要养分消化率无不良影响,木薯的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88.8%和87.6%.木薯饲粮的日氮沉积克数,氮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价值分别为11.86,39.38和43.17,较基础日粮11.49,35.9和42.32略高。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水产科研人员使用光合细菌、海洋硅藻和卤虫将斑节对虾从无节幼体养至后期幼体进行了试验。饵料 1光合细菌的添加量为 1% ,饵料 2为 2 % ,饵料 3为 3% ,饵料 5为 5 % ,饵料 4为不添加光合细菌的对照饵料。试验结果显示 ,饵料中添加光合细菌显著影响了斑节对虾幼体的生长和成活率。投喂添加光合细菌 1%饵料 1的对虾 9d时的体长 (6 .13mm)显著高于投喂其他饵料的虾。试验 2测出 ,投喂添加光合细菌 2 %饵料 2的对虾成活率最高 ,为 4 6 % ;对虾的平均体长 (6 .88mm)亦显著高于投喂其他饵料的虾。两次试验均发现 ,投喂添加光合细菌 …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配方相同的膨化饲料和硬颗粒饲料饲养鲤鱼[初均重(55.44±0.09)g],日投喂率分别为2%、3%、4%,每天投喂6次。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膨化饲料的鲤鱼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较投喂硬颗粒饲料的显著增加(P<0.05),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膨化饲料的鲤鱼全鱼鱼体的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含量较投喂颗粒饲料的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投喂膨化饲料组鲤鱼的蛋白质消化率、干物质消化率较投喂颗粒饲料显著增加(P<0.05),能量消化率极显著增加(P<0.01)。投喂率对鲤鱼的全鱼鱼体成分、营养成分生物利用率没有影响。4%投喂率鲤鱼的特定生长率较2%、3%都显著增加(P<0.05)。加工工艺和投喂率二者的交叉作用对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有显著影响(P<0.05)。鲤鱼在每天投喂6次时的最佳投喂模式是日投喂4%的膨化饲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BMY牛育肥性能影响。利用9种不同能量蛋白比配合日粮对63头BMY公牛进行育肥,育肥结束后从每组随机选择3头进行屠宰试验。试验结果:①低能量低、中、高蛋白比日粮组,低能量高蛋白比日粮组在整个育肥期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低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而低能量中蛋白质比日粮组同高、低两个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中能量低、中、高蛋白比日粮组,中能量高蛋白比日粮组在整个育肥期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中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而中能量中蛋白比日粮组同高、低两个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高能量低、中、高蛋白比日粮组,高能量高蛋白比日粮组在整个育肥期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高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而低能量中蛋白比日粮组同高、低两个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在9个试验组中,高能量蛋白比日粮组的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最高,高能量中蛋白比日粮组次之,低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最低。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5 ~10周龄扬州鹅体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试验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低)、11.29 MJ/kg +16%(中)、11.75 MJ/kg+17%(高),其蛋能比均约为14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首先配制低、中、高能量蛋白质水平的3种基础饲粮,通过在3种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得到12种试验饲粮.选取384只体重相近的5周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1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不同的试验饲粮,持续至10周龄末.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表现为0.65%赖氨酸组6、8周龄的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0.80%和1.10%赖氨酸组,10周龄的体重显著高于1.10%赖氨酸组(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6周龄的体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的腹脂率(P<0.05),表现为低能量蛋白质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中、高能量蛋白质组,但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较低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即可满足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的需要,本试验认为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时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和0.65%.  相似文献   

16.
给2龄虹鳟投喂3种饲料12个月,饲料蛋白源分别为动物蛋白(R_1)、植物蛋白(R_2)和动植物蛋白(R_3)。结果发现:投喂不同饲料的雌性虹鳟体重差异不显著,但投喂植物蛋白饲料的鱼生长率偏低,投喂动物蛋白饲料的鱼怀卵量高。投喂植物蛋白饲料的虹鳟鱼卵的氨基酸含量较低,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胱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低。鱼卵的W_6和W_3脂肪酸含量亦受饲料蛋白源的影响。投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投喂是提高鱼类饵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本文介绍几种提高饵料利用率的方法。1制成颗料饵料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将各种原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适口颗粒饵料 ,饵料营养应全面 ,蛋白质含量要高 ,在水中稳定的时间要长 ,散失要轻。2增加投喂次数饵料在鱼肠道停留时间短 ,生长旺季时鱼类新陈代谢快 ,对饵料利用率低 ,因此 ,在总投量不变的情况下 ,应减少每次投喂数量 ,增加投饵次数 ,使鱼类始终处在半饥饿状态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降低饵料系数。3调节好水质水质的好坏 ,直接影响鱼类摄食的效果 ,水质好溶氧高 ,特别是水中溶氧分布状态好…  相似文献   

18.
任维美 《饲料工业》1999,20(12):42-45
为降低斑点叉尾Hui饲料成本,使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进行了168天的养殖试验。投喂颗粒饲料分别含蛋白质26%、28%和32%,其中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分别为0%、2%、4%、6%。全植物饲料中棉籽中40%、豆饼占20%,并添加适量赖氨酸,连续养殖二年半。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饲料的斑点叉尾Hui的增重、产量、饲料转换率和成少封闭我无显著差异。投喂全植物饲料的商品鱼脂肪含量低、耐贮存,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斑点叉尾鱼回饲料成本,使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进行了158d 的养殖试验。投喂颗粒饲料分别含蛋白质26% 、28% 和32% ,其中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分别为0% 、2 % 、4% 、6 % 。全植物饲料中棉籽饼占40 % 、豆饼占20 % ,并添加适量赖氨酸,连续养殖二年半。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饲料的斑点叉尾鱼回的增重、产量、饲料转换率和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投喂全植物饲料的商品鱼脂肪含量低、耐贮存,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 。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半循环水系统中对中华绒螯蟹进行投饵试验。饲料含粗蛋白29.8%~54.8%,含消化能3.47~3.55Kcal/g。测定结果表明: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9.0%饲料的中华绒螯蟹之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换率、蛋白质效率比值最高,投喂含蛋白质44.2%、48.7%、54.8%饲料的蟹上述参数无显著差异。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9.0%饲料的蟹之增重显著高于投喂含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