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茶园土壤酸化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本文以贵州省湄潭县核桃坝村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层次将茶园土壤样品混合5%、10%、15%的茶树枝生物质炭,观察茶园土壤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茶树枝生物质炭后,茶园土壤得到明显改良,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值,促进了黑麦草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可能引起的镉污染风险。[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磷石膏添加量(0、5%、10%、20%、40%和80%)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片色素含量,以及对玉米幼苗镉积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磷石膏添加量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P<0.05)。随着磷石膏添加量的增加,玉米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磷石膏处理可显著抑制玉米幼苗根的生长,但对玉米幼苗茎的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磷石膏添加量处理的玉米幼苗对镉的吸收均表现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高磷石膏添加量处理(地上部分80%,地下部分20%~80%)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镉含量。[结论]不超过10%的磷石膏添加量处理有利于玉米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光合能力,且对幼苗镉积累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生物质磺酸钙对荒漠沙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沙土中添加2%生物质磺酸钙,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和土壤持水量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pH值由8.4下降至7.6;添加生物质磺酸钙室温放置30 d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电导率则显著增加(P<0.05),全氮、持水量和pH变化不显著。生物质磺酸钙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添加生物质磺酸钙室温放置30 d后土壤细菌数量增加了320%,未添加生物质磺酸钙的土样中细菌数量仅增加60%;添加生物质磺酸钙室温放置30 d的处理土样在门、纲分类水平上物种数与对照相同,但物种组成比例发生了改变。在目、科、属和种4个分类水平上处理土样物种数目多于对照,表明添加生物质磺酸钙促进了原土样中丰度极低的微生物的生长,使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柴油单因素实验和锯末、硝酸铵、磷酸二氢钾3因素改良实验,对黑麦草幼苗生长指标及氮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黑麦草在柴油污染土壤中及土壤改良后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柴油质量分数为0.9%时,黑麦草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显著下降了58.87%、98.07%、91.23%,叶片和根部全氮含量和氮/磷比也较对照显著降低。在质量分数为0.9%的柴油污染土壤中添加3种土壤改良剂后,10%体积分数的锯末可使黑麦草幼苗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27.48%和24.70%,同时10%体积分数的锯末具有显著增加叶片全氮含量和氮/磷比的作用。可见,在柴油浓度为0.9%的污染土壤中施加体积分数为10%的锯末可显著增强黑麦草幼苗的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添加生物质炭后湿地土壤pH的变化特征。[方法]以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在干湿交替(J)、75%田间持水量(75%)和淹水(Y)3种水分条件下,添加不同条件(350℃与600℃、洗涤与未洗涤)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湿地土壤pH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干湿交替和75%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对照组土样pH先降低后升高,加入生物质炭可以降低土样的pH,增加其酸度,且干湿交替时培养时间越长,降低作用越明显;淹水培养土壤pH变化趋势呈"W"型,添加生物质炭对其有影响,但在不同培养周期作用不同。培养期间,对照组土壤pH为CKYCKJCK75%。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pH为YJ和75%,且水分培养条件相同,添加同一温度制备的洗涤与未洗涤生物质炭土壤pH变化趋势相同。[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生物质炭进行土壤酸碱度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改良材料对镉污染土壤上通菜营养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石灰、赤泥两种改良剂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泰国通菜为材料,以赤泥和石灰为土壤改良剂,采用盆栽试验,设4种土壤处理。测定通菜的株高、可溶性糖、还原糖、微量蛋白质和Vc,分析各种处理对通菜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过量的镉对通菜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添加石灰和赤泥后,抑制作用得到缓解。不同改良剂对通菜的营养指标有不同的改良效应,对于株高和可溶性糖含量,改良效果为石灰>石灰+赤泥>赤泥。对于蛋白质和Vc含量,改良效果为赤泥>石灰>石灰+赤泥。[结论]添加改良剂石灰、石灰+赤泥、赤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镉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土壤性质制约着作为氮转化重要环节的硝化作用,生物质炭显著影响与硝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土壤性质,可能对硝化作用产生影响。本文利用培养试验研究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硝化作用的影响。试验设生物质炭+淹水、生物质炭+75%田间持水量、空白+淹水及空白+75%田间持水量4个处理。研究表明,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以及N、P、K养分元素的有效性。水分条件差异影响生物质炭的作用效果,淹水更利于提高砖红壤的pH值,但显著降低了磷的有效性。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硝化作用进程加速,硝化彻底。在利用生物质炭改良砖红壤时,应根据土壤改良目的调整土壤水分,以防硝态氮淋失风险和氨挥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灰渣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及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土培和盆栽试验研究生物质灰渣与土壤混合培养后对土壤性质的改良作用及对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灰渣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增加,尤其是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显著;随灰渣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升高,平均增幅7.78%,趋于中性;在肥料用量低时,灰渣施用量的增加更有利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提高,最大增幅可达4....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磷石膏对昌吉盐碱土改良效果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设置5个梯度的磷石膏撒施试验,在棉花播种及收获后测试土壤pH值及总盐含量变化,同时对棉花产量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总盐含量和pH值,其中,667米2施用300千克磷石膏能取得显著降盐效果,667米2施用600千克磷石膏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达到去盐降碱目的。棉花产量随着磷石膏施用量的增加增产显著,从改良成本和经济效益上考虑,667米2施用600千克磷石膏可获得较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炭对红壤性质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为了解生物质炭施用对红壤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投入量对2种不同肥力水平红壤质量指标的影响,探讨生物质炭施用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生物质炭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壤碳库,还可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pH值和盐基饱和度,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氮,增强土壤保肥能力,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促进黑麦草的生长;生物质炭施用量为10和50 g·kg-1时,经1年的培养试验后2个研究土壤的有机碳、速效P、速效K和盐基饱和度分别比对照增加31%~744%、14%~215%、6%~110%和17%~82%,pH值增加0.11~0.40个单位;生物质炭的改善作用在肥力水平较低的土壤上明显高于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改善效果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中,高量施用生物质炭(200 g·kg-1)可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下降,对黑麦草的生长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菲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76-21277
[目的]利用工业废弃物处理废水,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方法]以工业废弃物赤泥和铁渣为吸附原料处理苎麻脱胶废水,并采用微波煅烧的方法对其进行再生处理。考察赤泥-铁渣投加量、铁渣添加量对吸附和再生吸附的影响。[结果]当投加量为20 g/L,铁渣添加量10%的条件下,原始及再生赤泥-铁渣对废水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3%和85.4%。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能够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利用工业废弃物赤泥和铁渣处理苎麻脱胶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赤泥对重金属污染稻田土壤Pb、Zn和Cd的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汤海涛  田杰  胡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98-3300,3330
[目的]研究赤泥对矿区重金属污染稻田土壤中Pb、Zn和Cd的修复效应,阐明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及肥效机制。[方法]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赤泥对土壤pH值和电导率(EC)的影响,探讨了其对土壤Pb、Zn和Cd重金属的修复效应。[结果]赤泥能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Zn和Cd含量,当赤泥用量为4%(W/W)时,培养30、60和90 d后,交换态Pb含量分别比不施赤泥的对照处理下降了39.25%、41.38%和50.19%;交换态Zn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9.26%、57.32%和47.16%;交换态Cd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下降了19.53%、24.06%和25.70%。施用赤泥对土壤5种形态Pb、Zn和Cd所占总Pb、Zn和Cd的比重有明显影响,不同赤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态Pb、Zn和Cd占总Pb、Zn和Cd的比重,且该3种重金属各自所占比重均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结论]该研究为赤泥在稻田土壤上的合理施用以及其减少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木屑基质化腐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寻找适合苗木生长的轻型基质材料。[方法]在木屑基质中添加不同氰源、不同微生物菌剂进行腐熟发酵试验,分析木屑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及有机质分解状况。[结果]腐熟后木屑易分解的有机质大部分分解,添加鸡粪为氮源的处理有机质含量由81.25%降到23.86%;C/N比降低,除添加尿素为氮源的处理外,其他处理均由初始的30:1降为15:1以下;理化性质有所改善,阳离子代换量增加。木屑基质在前5周腐熟速度最快,随后进入发酵速度相对缓慢的后熟阶段。添加鸡粪为氮源腐熟效果最好,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对木屑腐熟效果影响不显著。室温对木屑基质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影响不显著。[结论]以酵素菌为微生物菌剂、鸡粪为氮源的腐熟效果较好,理化性质优良,腐熟彻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合海南野生蕉组培苗培养的栽培基质。[方法]以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为材料,以普通红泥土壤为对照,分别采用椰糠、木屑、珍珠岩、河沙配成14组不同的基质,测定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叶片数量变化、新叶展开宽度变化、假茎高度变化和粗度变化4个生长指标。[结果]最适合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生长的基质为木屑∶河沙=1∶1(V/V)的基质,其次为木屑∶珍珠岩=1∶2(V/V)的基质及椰糠∶珍珠岩比例=1∶2(V/V)的基质。[结论]该研究为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疆泥火山土壤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的泥火山土壤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CTAB法、SDS加酶法、实验室改进法、试剂盒法提取泥火山土壤宏基因组,比较4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试剂盒法的提取效率最高、纯度最好;实验室改进法次之;SDS加酶法提取量最多。实验室改进法获得的DNA,稀释10倍可直接用于PCR扩增。[结论]从经济和DNA质量的角度考虑,实验室改进法可作为新疆泥火山土壤宏基因组DNA提取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木醋液对木屑发酵腐熟各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木屑为试材,对其喷洒清水(CK)和500倍木醋液,研究木醋液对木屑发酵温度、物理性质变化、pH值、EC值和粒径的影响。[结果]添加木醋后,木屑的发酵温度明显提高,最高温度为67.0℃,比对照高3.5℃,发酵温度大于55℃的天数达到57d,比对照多40d;添加木醋后,木屑的容重、持水空隙度和总空隙度腐熟前后均高于对照,pH值和EC值均低于对照,粒径〈0.5mm的木屑所占比重高于对照,粒径为0.5~1.0mm和〉1.0mm的木屑所占比重均低于对照。[结论]低浓度木醋液可加快木屑腐熟,改善腐熟后木屑的粒径组成和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7.
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杨树木屑和杨树皮屑替代硬杂木屑作为主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配方对菌袋成活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屑完全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慢,香菇产量低;用50%杨树皮屑和50%硬杂木屑的混合料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快,香菇产量接近硬杂木屑的常规配方。[结论]利用杨树皮作为部分主料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梨枝屑栽培杏鲍菇的基质配比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梨树枝条废弃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用不同比例的梨枝屑和玉米芯作为栽培料,研究其不同配比对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基质配方。[结果]在栽培料中添加梨枝屑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梨枝屑含量增加,其菌盖和菌柄的直径有所降低,但添加50%梨枝屑与全用玉米芯的效果相当。杏鲍菇的最适培养料配方为50%梨枝屑+42%玉米芯+5%玉米粉+1%蔗糖+1%石膏+1%石灰,最适pH值为7.5。[结论]采用添加50%梨枝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的杏鲍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与全用玉米芯相当,用于产梨区杏鲍菇生产中可节约成本和实现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19.
柳滢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54-4855
[目的]对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改进,并进行实际应用.[方法]在浸提前,采用冻融-研磨法破碎细胞,并将改进工艺与原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新改进的工艺对玫瑰花色素的提取量比原工艺提高24.50%,且新工艺简单实用;玫瑰花红色素在不同的pH条件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将自制的玫瑰花红色素加入白酒、白醋及饮料中制备出特色玫瑰花系列产品,产品性质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天然玫瑰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木屑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铎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3-2304
[目的]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提供依据。[方法]用玉米秸秆粉代替部分木屑(40%)的混合生料和木屑生料地栽香菇,计算香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投入产出比。[结果]混合生料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培养料时间、转色时间、始菇期均比木屑生料提前。生料栽培污染率均比熟料栽培高,且混合生料的比木屑生料的高。混合生料的香菇出菇数量较多,菇体较小,木屑生料的出菇数量相对较少,菇体较大。混合生料香菇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低于木屑生料,投入产出比高于木屑生料,达1∶4.2。[结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