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宜宾地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宜宾地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学、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对研究区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Fe、Mn、Cu和Zn含量达丰富及以上水平,有效Mo含量适中,而有效B含量则处于缺乏水平,均值为0.24 mg kg~(-1)。半方差结果表明,6种指标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空间分布上,土壤有效Mo呈现出由西北逐渐向东南递增,有效B则呈现出大块面状缺乏,而其他4种元素总体表现为西南-东北沿线上含量相对较低,沿线两侧含量丰富的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分析表明,6种元素与pH总体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和氮素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壤类型对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海拔和坡度与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而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均在一熟和三熟制中平均含量相对较高。总体来看,土壤化学性状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作用强于土壤类型、地形因子和熟制。  相似文献   

2.
土壤调查研究表明,天津小站稻种植区土壤的微量元素全量中,Fe、Mn、Zn、S丰富,Cu中等,B、Mo和Se偏低;有效态含量中,Fe、Cu、Mn、S丰富,Zn和B中等偏上,较普遍缺Se,少部分土壤缺Mo。Cu、Mn、B、Mo、Se和S的有效量受全量的影响较大,Fe和Zn的有效量与其全量相关性不明显。Cu、Fe、Mo、Se、S和Mn的有效量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H对Mn和Se有效量的影响明显,水溶性盐含量与Fe、B和S呈显著正相关。天津稻田土壤需要针对性施用微肥、配施有机肥并适当调理土壤酸碱度。本研究对于稻田土壤改良和水稻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洋  赵小敏  郭熙  韩逸 《核农学报》2021,35(6):1420-1432
为了对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土壤硼(B)、硒(Se)、锰(Mn)、铜(Cu)4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同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子,基于寻乌县2018年采集的572个表层土壤(0 ~ 20 cm)样点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地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划分标准,寻乌县4种微量元素中,土壤全量Se含量处于适中或较高的水平,不存在缺乏和过剩的情况,而土壤全量B、Mn和Cu含量处于较缺乏或缺乏的水平;由半方差函数分析的结果来看,B、Se、Mn、Cu的块金效应依次为11.82%、35.27%、49.75%和17.46%,表明4种微量元素中,B和Cu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变异程度,而Se和Mn则为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地理探测器的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砷(As)含量、高程、土壤亚类和土属、成土母质对4种微量元素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As含量和土属对4种微量元素的解释能力较强,是影响寻乌县4种微量元素的主要因子;土壤重金属元素As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以及土属、成土母质等成土因子均与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有着非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调节寻乌县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黑土某些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根据吉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 ,对黑土中微量元素B、Cu、Fe、Mn、Mo和Zn的全量、有效态含量、它们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分布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 :①吉林省黑土B、Mn、Mo、Zn的全量缺乏 ,Cu、Fe的全量略低 ;②黑土B、Cu、Zn的有效态含量缺乏 ,其中Zn严重缺乏 ;③黑土剖面中 ,B、Cu、Fe、Mn、Mo、Zn等微量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分布相似 ,均以淋溶层最低 ,表层和淀积层较高 (Mo的全量除外 )。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剖面分布中淀积层层次较深 ,表层富集程度稍强 ;④黑土中B、Fe、Mn、Mo、Zn的有效态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B、Mo的有效态含量与 pH值呈显著正相关 ,而Cu、Fe、Mn、Zn的有效态含量则与pH值呈负相关 ;黑土B、Cu、Fe、Mn、Mo、Zn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根据吉林省黑土中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布的特点 ,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增加黑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岛崂山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青岛市崂山茶种植区土壤调查研究表明,茶园土壤中6种主要微量元素(Zn、Cu、B、Mn、Fe、Mo)的有效量多大于其缺素临界值,有效态铜、锌、锰含量均处于高水平,钼中等,硼较低。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Zn、B、Mn等元素全量与有效量间具显著正相关性,Fe呈显著负相关性,说明全量并不是有效量的完全控制因素;pH值与有效态Zn、Cu、B、Fe和Mo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酸性增强(酸化)会增加这类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有机质含量与有效态Zn、Cu、B、Fe和Mo呈正相关性,说明有机质较高有利于土壤元素活化。  相似文献   

6.
泸州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珊  李启权  张浩  王昌全  谢云波  李冰  蒋欣烨 《土壤》2016,48(6):1216-1223
基于泸州180份植烟土壤样品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其与土壤肥力因子和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泸州烤烟生态适宜区规划和微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Fe、Mn、Cu、Zn、B及Mo平均含量分别为70.42、46.72、2.33、1.75、0.34和0.17 mg/kg,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效B和Mo符合球状模型,其余元素均符合指数模型;6个元素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在25%~75%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全钾之间无相关性,与有机质、氮素、磷素及速效钾总体呈正相关;坡度和坡向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之间无相关性,海拔与有效Mn、Cu及Mo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肥力因子对研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强于地形因子。  相似文献   

7.
钼、硼、锰和锌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Mo、B、Mn和Zn 4种微量元素不同浓度(0,0.5g/L,1g/L和1.5g/L)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几种主要次生代谢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甘草苷含量与Mn、Zn和Mo供应水平密切相关。其中Mn、Zn元素的低、中、高浓度处理和Mo元素的中、高浓度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酸含量;Mo和Zn元素的低、中、高浓度处理及Mn元素的高浓度处理则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苷含量;Mn元素的中、高浓度处理及Zn元素的中浓度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多糖含量。4种微量元素的低、中、高浓度叶面喷施均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中的总黄酮含量。由此认为,以上4种微量元素对改善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的品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南张家界典型植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张家界山地植烟区域土壤的成土环境及地球化学元素的丰缺状况和迁移富集规律,为烟区优质特色烟叶的生产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集23个长期耕种的典型植烟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分析了25种地球化学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并对土壤的风化发育状况和元素(氧化物)的迁移富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烟区主要成土母质如石灰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均受到了较强的风化作用,化学风化指数(CIA)介于73.19~88.03之间,总体上土壤具有Ca、Na贫乏而Fe、Al相对富集的化学组成特征。其中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紫色土的风化作用较强,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石灰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土壤富铝化程度较低。黄壤、水稻土、紫色土中地球化学元素多数表现出一定的富集特征,大量有益营养元素的富集对于提高烟叶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剖面淋溶层中元素(氧化物)P、B、Se、Mn、Zn、Cu、Ni、Y、Sc、La、Fe2O3、SiO2的含量均高于中国或世界土壤元素(氧化物)中值(均值),而N、S、Cl、Mo、Co、Sr、Br、I、CaO、MgO、K2O、Na2O、Al2O3的含量偏低,其中元素(氧化物)N、P、S、Mo、Se、Mn、Zn、Br、I、CaO、MgO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变化较大。通过对元素(氧化物)富集系数的聚类分析,将元素(氧化物)分为3类:呈较强富集特征的元素N、P、S、Se;呈较强迁移特征的元素(氧化物)Br、I、Mn、CaO;变化较稳定的其他元素。微量元素B、Zn、Cu和稀土元素Y、Sc、La含量较丰富且变化相对稳定,表明除了常量元素N、P、S以外,微量元素Se、B、Zn、Cu和稀土元素Y、Sc、La可能是影响张家界烟区烤烟品质的重要特征元素。  相似文献   

9.
吉林西部生态农业基地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吉林西部生态农业基地土壤样品地球化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区内N和K元素与全球土壤背景值基本相当,P,Mg,S,Mn,Cu,Zn,Mo,Cd,Cr元素质量分数低于全球土壤平均值,土壤营养元素P、B、Zn、Mo缺乏,F、Se、As、Pb、Hg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全球土壤平均值。近20年来,土壤背景中F质量分数下降0.41倍,P增加1.30倍。B、Zn、Mo有效量低于土壤临界值,为显著贫化。  相似文献   

10.
湘北丘岗地区红壤和水稻土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对湘北丘岗区土壤微量元素Cu、Zn、B、Mo、Mn和Fe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区大面积土壤缺Zn、缺B ,也有部分土壤缺Cu和Mo,而有效Mn含量较为丰富 .微量元素有效性与成土母质的关系极为密切 ,土壤 pH、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质地也是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瓦布贝母核苷类成分贡献率的锌硼钼最优配施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核苷类成分为贝母的主要活性物质,本研究分析了锌硼钼配施对瓦布贝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优化瓦布贝母最佳微肥施用配方。【方法】以鳞茎大小为12 mm的四年生瓦布贝母为种源,在四川川贝母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锌肥、硼肥、钼肥的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瓦布贝母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幼果期进行叶面喷施,喷施量分别为各微量元素总量的20%、30%、30%、20%。五年生瓦布贝母倒苗后采收鳞茎,测定了干鳞茎中10种核苷含量。采用最小二乘法、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计算每种或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对核苷含量的贡献率,提出优化施肥方案。【结果】根据贡献率分析表明,锌肥对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和肌苷贡献率最大,硼肥对胞苷和鸟嘌呤核苷贡献率最大,钼肥对尿嘧啶和胸苷贡献率最大。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锌肥和硼肥对胞苷有显著影响,钼肥对胸苷有显著影响。互作效应分析表明,锌–硼互作对尿嘧啶产生协同作用,对胸腺嘧啶、尿嘧啶核苷和胸苷产生拮抗作用;锌–钼互作对尿嘧啶、尿嘧啶核苷和肌苷产生协同作用;硼–钼互作对胞苷、胸苷、鸟嘌呤核苷和尿嘧啶核苷产生拮抗作用。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分析得出核苷含量综合最优处理。【结论】确定最优的施肥范围:锌肥为8.05~11.85 kg/hm2;硼肥为11.70~16.47 kg/hm2;钼肥为0.36~0.51 kg/hm2。通过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进行分析得出,当使用锌肥15.71 kg/hm2、硼肥5.53 kg/hm2、钼肥为0.65 kg/hm2时瓦布贝母10种核苷的含量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12.
山核桃品质对产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核桃品质与对应产地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了解土壤中养分元素含量对山核桃品质的影响,为山核桃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典型产区临安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53个山核桃样品及其对应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山核桃品质与产地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探究山核桃及其产地土壤中大量及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规律以及空间对应关系。【结果】相关系数结合交叉相关函数分析,发现土壤中各养分元素与果实品质元素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关系,其中果实氮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锰的相关关系较强;磷与土壤有效磷、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的相关关系较强;钾与土壤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锌的相关关系较强;粗脂肪与土壤有效磷、有效硼、有效锌的相关关系较强。空间分析结果显示,临安各乡镇土壤大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异质性明显,而山核桃果实中钾和粗脂肪空间异质性不明显,氮、磷的空间变异性明显,大致呈现西北地区低东南地区高的分布趋势。【结论】山核桃品质受土壤中磷、硼、锌三种元素影响较大。山核桃与土壤相应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相似性,尤其是高低值区域。岛石镇西部和南部、湍口镇、河桥镇、太阳镇及昌化镇南部的土壤养分元素和山核桃品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昌化镇北部、清凉峰镇西部、龙岗镇北部的土壤养分元素和山核桃品质元素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农牧交错带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草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华北农牧交错带2种类型草地及其相应开垦的农田为对象,采用成对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草地土壤表层(0~20cm)有效态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钼)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农牧交错带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典型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分别上升8.8%和16.4%,其他4种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6.4%~28.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标准,典型草地区域有效态硼、钼含量处于高水平,有效态铜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铁、锰在典型草地为高水平和中等水平,开垦为农田后分别降到中等水平和低水平。低湿草甸开垦导致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0.6%~77.7%,其中有效态铁、硼、钼处于极高水平,有效态锰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铜由低湿草甸的高水平降到农田的中等水平。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限制草地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由典型草地开垦的农田其土壤有效锰含量不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求。建议研究区禁止开垦草地并对已开垦的草地实行退耕还草,同时建议建立基于土壤微量元素密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To determine “normal” levels of trace elements in soils, soil samples taken all over Belgium were analysed. The selection of the sampling places was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substrata, from which the soils originate and on the texture class to which they belong. The elements As, B, Be, Cd, Co, Cr, Cu, Hg, Mn, Ni, Pb, Sb, Se, Ti, V and Zn were determined using an extraction method with strong acids. The found concentrations were called “total acid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s”, although this extraction does not extract all the elements which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minerals. This has been done, however, by arc emission spectrography which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elements Ag, B, Co, Cr, Ga, Mo, Ni, Sn, Sr and V.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verall tot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total extractable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for chromium. Based on the obtained results, an upper limit for normal levels of trace elements was fixed. For Ag, Cd, Hg, Pb and Sb, this upper limit value is almost the same for all the investigated soils irrelevant of their texture. The same conclusion could not be made for the other elements. For these elements, the soil texture and also the geological parent material, on which the soil was formed,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upper limit valu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土壤养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山核桃的栽植和可持续发展、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山核桃主产区,随机选择58个典型乡镇的山核桃林采集土样,测定了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12个肥力因子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它们对山核桃生长、感病等级、产量等级的影响以及丰缺临界区间。【结果】主成分分析前5个因素(PC1、PC2、PC3、PC4、PC5)的累计贡献率达78.49%。PC1的主要荷载为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PC2的主要荷载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PC3是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PC4和PC5分别是有效硼和速效钾含量。林分生长性状中,生长势等级与pH、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显著负相关(P <0.01),干腐病感病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显著负相关(P <0.01),产量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磷、有效锌显著正相关(P <0.01)。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是当前栽培措施水平下影响山核桃生长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综合评价后发现,研究区现有约57%的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低于平均水平。【结论】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其次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山核桃主产区的林地土壤关键指标丰缺范围:pH 5.19~5.70、速效钾87~129 mg/kg、有效钙817~1374 mg/kg、有效镁93~145 mg/kg、有效铜1.36~4.39 mg/kg、有效锌0.78~2.33 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黔西南烤烟还原糖(RS)和总糖(TS)含量过高是影响其品质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研究了该地区土壤养分对烟叶总糖和还原糖的贡献,为通过施肥提高黔西南烟区的烤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黔西南州晴隆、普安、兴仁、兴义、贞丰和安龙6个县(市)烟草种植集中连片区,确定典型烟田,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的烤后烟叶样品,测定土壤大、中、微量养分含量以及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  【结果】  黔西南州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偏高;植烟区土壤酸碱性处于中性至弱碱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丰富,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适宜,但存在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烟叶总糖和还原糖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其中,烟叶总糖与土壤速效钾(AK)、有效锌(Zn)和有效硼(B)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钼(Mo)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还原糖与土壤速效钾(AK)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锌(Zn)和有效硼(B)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铜(Cu)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锰(Mn)呈显著正相关。烟叶总糖和还原糖与土壤养分的回归方程分别为TS=31.69?1.78Zn+17.05Mo+1.09Cu+0.003Mg?0.01AK和RS=25.12?0.01AK+1.39Cu+6.91Mo。土壤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钼和交换性镁为影响烟叶总糖含量的重要指标,土壤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钼是影响烟叶还原糖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对烟叶糖含量既有正面(促进)也有负面(制约)作用。  【结论】  对黔西南州烟叶糖含量贡献较大的土壤养分是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钼。在速效钾和有效锌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有效锌含量会抑制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积累,而有效镁、有效铜和有效钼会增加烤后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Trace element fingerprints were deciphered for wines from Canada's two major wine-producing regions, the Okanagan Valley and the Niagara Peninsula,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ing differences in wine element composition with region of origin and identifying elements important to determining provenance. Analysis by ICP-MS allowe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34 trace elements in wine (Li, Be, Mg, Al, P, Cl, Ca, Ti, V, Mn, Fe, Co, Ni, Cu, Zn, As, Se, Br, Rb, Sr, Mo, Ag, Cd, Sb, I, Cs, Ba, La, Ce, Tl, Pb, Bi, Th, and U) at low levels of detection, and patterns in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were deciphered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two regions were discriminated with 100% accuracy using 10 of these elements. Differences in soil chemistry between the Niagara and Okanagan vineyards were evident, without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and wine composition. The element Sr was found to be a good indicator of provenance and has been reported in fingerprinting studies of other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