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桃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桃楸 ( 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材质工艺性能极好 ,是建筑、军工等重要用材。其种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是珍贵的保健食品。因其被大量采伐 ,资源日趋枯竭。体细胞胚胎发生是快速繁殖和人工种子研制的基础 ,对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迄今 ,未见到胡桃楸体细胞胚胎发生获得成功的报道 ,本试验通过胡桃楸未成熟胚的离体培养 ,成功地诱导了体细胞胚胎的发生。1 材料和方法胡桃楸未成熟胚及成熟胚均取自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试验地的无病虫害优良植株。取材分三个时期 :( 1)早期 ( 6月下旬 ) ,此时幼胚刚刚形成 ;( 2 )中期 ( 7月下旬 ) ,幼…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和胡桃楸是东北林区的主要用材树种。所以,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发展这两个树种的方法和有效措施。根据各地区的造林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营造落叶松或胡桃楸纯林,不但病虫害比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下简称松、楸混交林)严重,而且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林木完满度也远不如松、楸混交林。由不同营林技术措施引起的相同树种生长量上的差异性,最终表现为松、楸混交林的经济效果好于其相应  相似文献   

3.
对胡桃楸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表明,胡桃楸种子经层积混沙埋藏法处理后,在播种前给种子增温增湿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最高达70%),胡桃楸1年生幼苗的地径、苗高主要生长期在6、7月份,苗高在8月下旬停止生长,地径在9月上旬停止生长。应在6、7月份要做好抚育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胡桃楸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绍胡桃楸的形态特征入手,具体说明了胡桃楸这一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和主要用途.通过实践,不仅总结了胡桃楸育苗的经验,且详细阐述了胡桃楸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云杉、落叶松造林未成功的皆伐迹地上进行胡桃楸直播造林,3年生时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表明:胡桃楸直播造林的成活率为85.33%;坡位对胡桃楸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坡下位胡桃楸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均值最大,更适合胡桃楸生长。  相似文献   

6.
胡桃楸是东北林区的主要珍贵树种之一,也是优良的军工,家具、建筑等用材。胡桃楸种仁营养丰富,又是高级补品,果实,树叶及树皮可做染料和药用等,它还可以改良土壤。随着森林资源的采伐,天然胡桃楸林已逐渐减少,为了加速培育胡桃楸的后备资源,必须以人工更新为主。但是,因为种粒大,苗圃育苗占地多,产苗量低,而且根子粗大,起苗,植苗都有一定困难。因此,大力进行直播造林是人工培育胡桃楸的良好途径。为此,松  相似文献   

7.
胡桃楸,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人工珍贵树种,用途极为广泛。目前,我们舒兰县现有胡桃秋林,多半是天然林,就人为直播造林来说,几年来成林的并不多。从现实来说尚未被人们所重视。当前对胡桃楸直播有几种意见,一是说胡桃楸直播成活率低,二是说胡桃楸直播技术性强,(包括种子处理)难以掌握,三是胡桃楸对土壤的要求高,地块  相似文献   

8.
水曲柳和胡桃楸同为我国东北地区三大珍贵阔叶用材林树种,由于传统混交造林模式中,水曲柳、胡桃楸主要和落叶松进行混交造林,两者直接混交造林较为少见。为探索新的混交模式,文章对水曲柳、胡桃楸的隔行混交造林技术进行了对比试验,为今后生产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介绍胡桃楸的形态特征入手,具体说明了胡桃楸这一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和主要用途。通过实践,不仅总结了胡桃楸育苗的经验,且详细阐述了胡桃楸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对胡桃楸幼苗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实践表明与落叶松混交对胡桃楸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分别设置样地栽植胡桃楸幼苗,旨在进一步探讨混交促进胡桃楸生长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胡桃楸是我省的主要珍贵阔叶树种之一。近年来,在桦甸县的天然次生林中,胡桃楸扁金花虫对胡桃楸的危害较为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并使果实欠收。为了控制此虫的危害,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并作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桃楸是我省珍贵的树种之一。山区、半山区均有分布,但几年来,有胡桃楸扃花虫[Ceatrolina depessk thorcia lealy]不少地方的胡桃楸纯林和天然次生林里的胡桃楸均遭到了危害。特别是其成虫和幼虫。全食胡桃楸的叶,并危害新芽。受害较重的林分,绝大部分树叶被吃光,直至七月中旬才能重新发出新叶来。有的次生林和人工林连年受  相似文献   

13.
通过1973—1999年的连续调查,辽宁省实验林场主要病虫害有红松落针病、红松疱锈病、红松根朽病、胡桃楸扁叶甲、落叶松鞘蛾、落叶松八齿小蠹、松纵坑切梢小蠹、落叶松毛虫8种,并对8种病虫害的状况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水曲柳、胡桃楸和黄菠萝次生林内,对选择的优良单株进行营养空间弱度、中度和强度调控后的林下和林隙内人工更新胡桃楸。试验表明,林龄2年,在强度和中度营养空间调控林下人工更新胡桃楸效果良好,树高增长25.0%、10.4%,冻害率低,冻害长度小;在林隙内人工更新胡桃楸,幼树生长、冻害与林隙面积关系密切,林隙70 m^2、50 m^2,胡桃楸幼树树高增长25.0%、22.7%,冻害率30.4%、6.7%,冻害长度10.1 cm、3.0 cm,人工更新胡桃楸林隙面积50 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利用TTC法和I-KI法以及离体萌发法对不同散粉期胡桃楸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胡桃楸花粉不适合用TTC法和I-KI法进行测定,而离体萌发法为最佳检测方法。以胡桃楸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胡桃楸花粉萌发的蔗糖浓度为20%。在散粉周期中,散粉盛期花粉具最高生活力。  相似文献   

16.
以吉林长白山地区景山林场生长的胡桃楸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的方法,分别选定了不同林分下的8株胡桃楸,并对这些选定的树木进行精确的枝解析,最终得到其基径和枝长生长的数据,通过作图分析,可以看出胡桃楸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胡桃楸基径的总生长量随枝龄的增加而增加,连年生长量则与之相反。胡桃楸枝条长度的总生长曲线是随枝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连年生长量均随枝龄的增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依据胡桃楸天然次生林的分布现状,对胡桃楸天然次生林改培果材兼用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龄结果期胡桃楸每667m2保留株数为22株(5m×6m)~16株(5m×8m);成熟胡桃楸林的郁闭度调整到0.60~0.65;采用更新回缩复壮技术,截枝比对照提高发枝率为0.875倍,结果量为对照的2.33倍,新梢生长为对照的43.1倍;胡桃楸苗防寒可使苗高生长量提高22.6%,地径生长量提高16.7%,冠幅长长量提高21.4%。  相似文献   

18.
金星 《辽宁林业科技》2023,(1):14-16+65
为筛选出辽宁地区胡桃楸最优种源,该研究对5个胡桃楸种源采种沙藏处理后播种育苗,测定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湾甸子种源胡桃楸幼苗表现较优,叶片大,地径粗壮,生长较茂盛,生长及生理指标均优于辽东地区其他4个种源,在后期优质苗木繁育及良种选育时,可优先选择清原县湾甸子种源胡桃楸。  相似文献   

19.
以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中的胡桃楸和黄菠萝为对象,在对林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入选率,采用形质指标作为胡桃楸和黄菠萝优良单株选择的评价依据;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分别制定出了幼龄胡桃楸和黄菠萝优良单株选择标准,此标准适合在天然次生林单株定向培育选择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桃楸林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方面介绍了胡桃楸培育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