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三次在福建任官的蔡襄蔡襄字君漠,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来英宗治平四年(1067),终年56岁。北宋福建仙游枫亭人。他在仁宗、英宗两朝为官,官至瑞明殿学土,所以又称蔡端明。南宋孝宗帝赐他说号忠惠,故后世也敬呼他为忠惠先生。他18岁时中了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任翰林学土,后外放福州、泉州、杭州等地任知府,是著名的政治家。他曾历任京官和地方官。尤其共有三次在福建任官,这是他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任官经历,在吏业上的建树也最多最突出。蔡襄第一次在福建任官是在天圣八年(1030)19岁举进士后于明道二年(…  相似文献   

2.
巩志 《福建茶叶》1995,(1):40-41
“君不见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嘉。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中的“前丁后蔡,”指的是北宋时福建转运使丁渭和蔡襄,他两受诏在建州造贡茶,深得皇帝的喜爱,蔡襄改制剂“小龙团”,御批为“上品龙茶,于是建州(闽北)北苑茶随之广为传开,被诗人称赞为“建州官条天下组。”蔡襄(1012-1067)字君漠,亦称忠惠、瑞明。宋代茶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和书法家。兴化军仙游(福建仙游枫亭)人,自幼勤俭好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在泉州任职,庆历三年(1043)知谏言,赞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次年出知福州,政福建路转…  相似文献   

3.
林今团 《福建茶叶》2010,32(5):56-57
<正>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安徽宣城人,因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梅宛陵。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蔡襄(1012~1067)北宋兴化军(现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人,字君谟,号莆阳学士、蓬莱仙、长乐太守,因官至端明殿学士,故又号端明学士、蔡端  相似文献   

4.
林今团 《中国茶叶》2008,30(9):34-35
蔡襄(1012~1067),北宋兴化军(现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人。字君谟,号莆阳学士、端明学士、蔡瑞明、长乐太守、蓬莱仙,去世100多年后,皇帝诏谥曰“忠惠”(忠之实曰廉公方正,惠之实曰遗爱在民)。蔡襄19岁举进士甲科,后在漳州当小官,最后官至端明殴学士(三品正)。其间出任过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知府。他在闽为官计14年,此乃官绩显赫之时。  相似文献   

5.
蔡襄作为北宋时代的诗人、书法家和茶人,他对茶的贡献极大,撰述了点茶著作《茶录》,为点茶法奠定了基础。此外,蔡襄的茶道和精神美学特征从涉茶诗歌和涉茶书法中也有所体现。本文解释了"茶事美学"的概念;论述了蔡襄《茶录》中呈现的茶事美学特色;浅论了蔡襄茶诗词的制茶之事和思人情怀,以及其书帖中严谨、磅礴和灵动等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2005年亚太地区种子协会(APSA)年会于2005年11月8日在中国上海开幕,这是亚太地区种业界的一次盛会,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出席会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特邀参加并作大会主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茶树杂交新品种"浙农176"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梁月荣  赵东  陆建良  刘祖生 《茶叶》2004,30(1):27-29
以"福鼎大白茶×浙农12"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浙农176".品比试验表明,浙农176为早芽型品种,其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接近;适制绿茶,产量和品质均超过对照."浙农176"茶多酚总量和氨基酸含量高,分别超过对照4.1%和8.7%."浙农176"抗旱性、抗寒性较强,超过对照;抗病虫力与对照相当.  相似文献   

8.
《广东茶业》2004,(4):29
茶事趣闻之一.<吴门四才子佳话>载:明代唐、祝、文、周四才子一日游览至泰顺(属浙江温州)境地,酒足饭饱,皆昏然欲睡.唐伯虎道:"久闻泰顺茶叶乃茶中上品,何不沏上四碗,借以提神."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24日,"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总结与计划会议"在长沙召开.来自全省46个"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县(市、区)的农业局局长、项目技术负责人,14个市(州)农业局分管副局长,相关种子企业代表,湖南省超级杂交稻协作组成员单位以及省直有关厅局领导170余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和了解普安珍稀四球茶茶园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定普安四球茶茶园植茶年限为5年、15年、25年和40年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研究不同植茶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1)茶园主要以>2 mm粒级团聚体为主,占总体的40.92%~65.02%,在植茶1...  相似文献   

11.
蔡襄双绝     
我是永安市青水乡过坑村农民,原以种田为主,饲养为副,全家16人,全、半劳力有9人。1980年承包耕地17亩,产粮8000公斤,加上养猪等,总产值5500元左右,人均纯收入近200元。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进展概况“两无两化”栽培是指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单苗 )移栽与育苗工厂化和移栽机械化技术的总称 ,采用农艺和农机结合 ,技术、产品、商品整套配置 ,市场应用及商品产业化的前景广阔。概括为四改 :一改有土育苗为无土育苗 ,二改有载体 (带土 )移栽为无载体移栽 ,三改一家一户分散育苗为工厂集中育苗 ,四改人工移栽为机械移栽。这是在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 ( 2 0 0 1 - 2 0 0 3年 )资助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于 2 0 0 2 - 2 0 0 4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4件 ,其中促根剂和无土育苗基质产品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13.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人,是北宋的一位著名茶人,他以创制小龙团茶和著作《茶录》闻名于世。我在1984年曾写了“蔡君谟与茶”,刊登在《福建茶叶》第4期上,现根据新收集到有关他的茶诗方面的资料,写一续篇,蔡襄有茶诗二十余首,这些茶诗,既是福建的珍贵茶事史料。又是中国茶文化的精品,特撰之以文供大家研究和欣赏。北苑十咏这十咏包括:出东门向北苑路,北龙、茶垄、采茶、造茶、试茶、御井、龙塘风池、修贡亭。纵观这十咏,它写了北苑的地理位置(第一、二首),贡茶(龙凤团茶)的采制和品尝(第三、四、五、六、十首),优质的条…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26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双峰县举办了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早稻现场会议.来自全省14个市(州)农业局的主管副局长、32个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县(市、区)的农业局长、相关种子企业负责人、省超级杂交稻研究协作组部分成员,以及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气象局、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160余人出席了现场会议;娄底市委、市政府以及双峰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全程与会.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展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成果,交流项目实施经验,促进全省水稻稳产、高产,2010年7月6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醴陵市举办了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早稻现场会议.来自湖南省14个市(州)农业局的主管副局长、36个"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县(市、区)的农业局长、相关种子企业负责人、湖南省超级稻研究协作组部分成员,以及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150余人出席了现场会议;株洲市委、市政府以及醴陵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全程与会.  相似文献   

16.
《福建茶叶》2000,(3):28
"闽蜜香"是福州市仓山福祥茶厂1999年获奖新产品,它由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八七茶人高朝泉积六十余载之经验研制成功.产品主要在素坯原料,香味口感,窨制工艺方面有独到之处."闽蜜香"1999年在福州市茉莉花茶名茶监评会上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柴能勇 《中国茶叶》2005,27(6):20-21
一、定"都"要素:天、地、人三源的和谐 杭州是否具有定位"中国茶都"的历史背景资源,这是造"都"首先应关注的命题."打造中国茶都"涉及的是城市营销力,营销力的深浅、远近、大小取决于与环境的配合、互动处于共振或调谐的状态.调谐的准确,受众获得清晰的信息、体验其中,并能将真实信息回馈,然后打造者作为主体对行动进行微调,最终达到完美的共同意向,形成双向或多向的良性循环;调谐不准或嘈杂,主体和受众将各说其话,沟通受阻,主体目标与意图被扭曲,效果不明显.环境因素就是天(天时)、地(历史地理环境)、人(政府和民众),惟有三者密切连动,处于和谐、共振状态,系统运作,才会有"都"概念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烘培程度对勐海大叶茶和紫娟两种大叶种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气,气质联用技术(GC-MS)定量香气物质含量,对国家级良种勐海大叶茶和特异品种紫娟经不同烘培时间制成的红茶样品进行香气组分比较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勐海大叶种制成的红茶甜香浓郁带花果香,紫娟红茶甜香浓郁带花果香、辛香.香气组分分析表明,四种红茶均测定得到38种香气组分,其中相对含量以醇类最高,其次为酯类,再次为醛类.勐海大叶种制成的红茶主要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两者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香气总量的82.22%(重烘焙)和84.26%(轻烘焙),主要香气化合物有β-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和香叶醇,香气主要表现为甜香带花香的特点.紫娟红茶以醇类、酯类和醛类香气成分为主,三者的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香气总量的87.19%(重烘焙)和85.47%(轻烘焙),其中以β-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醛(杏仁香)、脱氢芳樟醇(花果香)、氧化芳樟醇Ⅱ、顺-己酸-3-己烯酯(花香)、β-紫萝酮(紫罗兰香)、苯甲醇(芳香味)、α-法尼烯及橙花叔醇(甜香带木香)等为主,其主要香气物质更为丰富,构成紫鹃红茶花香、果香和特有的品种香.影响勐海大叶种重烘焙红茶香气的醇类相对含量略低于轻烘焙红茶,而紫娟重烘焙红茶的醇类和醛类含量均高于轻烘焙红茶.勐海大叶种制成的轻烘焙红茶香气品质较好,而紫娟由于其品种的特异性,制成的重烘焙红茶花果香更浓郁显著,适当重烘焙有利于其甜香与花果香等香气成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世界最长寿国家--日本,2000年人均寿命81岁,连续十五年居世界第一位.日本人视茶为"益寿的灵丹,延年的妙药"、"健康希望,美的享受".日本生产茶叶虽不少,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要从别国大量进口.近年日本人均年茶叶消费量1200g,相当于世界人均年茶叶消费量(500g)的2.4倍;相当于中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340g)的3.5倍.  相似文献   

20.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新品种--中茶102.该品种是从龙井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方法选育而成的,具有发芽早、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高、移栽成活率高等特点."八五"、"九五"期间,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茶102品比试验和省级区域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