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病情况2007年4月中旬,江苏省滨海县蔡桥镇某养殖户购入雏鹅1200只进行饲养。主诉:购买时鹅群已注射过小鹅瘟疫苗,饲养到23日龄时发现鹅  相似文献   

2.
2 0 0 2年 1 0月 ,我县某镇李某购进一批雏鹅 ,没有给鹅群免疫接种 ,加上饲养管理不善 ,致使鹅群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验诊断 ,确诊为雏鹅副粘病毒与球虫混合感染 ,后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控制了病情 ,挽回了损失。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 0月 2 0日 ,我县某镇李某 ,购进 1日龄雏鹅 3 68只 ,当时没有给雏鹅群免疫 ,1 0月 2 9日雏鹅群开始发病 ,次日死亡 3 0只 ,李某即采用广东某市研制的抗小鹅瘟血清给鹅群注射 ,同时用环丙沙星饮水治疗。 1 0月 3 1日死亡 3 5只雏鹅 ,至此 ,雏鹅死亡率为 1 7.7%。…  相似文献   

3.
雏鹅爆发曲霉菌病的诊治苏建华,君书田(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1)某牧场1994年3月饲养隆昌鹅2000只。5日龄起,雏鹅群中爆发以呼吸系统症候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现将有关本病的诊治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一、饲养管理及发病情况2000只雏鹅分饲于4...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江苏洪泽县某养殖户在饲养了1000只35日龄高邮鸭的同时,又购进隆昌鹅雏鹅700只,全群注射了抗小鹅瘟血清0.5mL/只。先是鸭群开始发病,鸭群发病后的第8天,鹅群(19日龄)也开始发病,并迅速波及到全群,先后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小鹅瘟血清等治疗无效。发病至第6日送我站诊治,已死亡506只,发病率80%,发病致死率72.3%。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初,我区某养殖户饲养的13日龄的1000只雏鹅突然发病,鹅群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该户用抗生素治疗3d后效果不明显,疴睛加重。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初,我区某养殖户饲养的13日龄的1000只雏鹅突然发病,鹅群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该户用抗生素治疗3d后效果不明显,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7.
1鹅副粘病毒病的危害。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狮头鹅、扬州鹅、朗德鹅以及其它品种的鹅均易感染本病。各种日龄的鹅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鹅群日龄有一定关系,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对300余群不同日龄的鹅群的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左右;死亡率为30%~100%,平均40%左右。发病日龄最小为3日龄,最大为300日龄以上,两周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其危害程度已超过小鹅瘟,因为小鹅瘟仅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鹅。患病鹅群内饲养的鸡在鹅群发病后2~3d也会感染发病,鸡的死亡率达80%以上,其症状及病变与鹅基本一致,而同群鸭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8.
蕉城区七都镇,某养鹅户,于2003年5月20日购进雏鹅3000羽,雏鹅出壳后已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免疫。当时一直阴雨连绵,从进雏后连续阴雨天气达20多天。育雏舍地面潮湿,垫料也是湿的,没有及时更换,再加上饲养密度过大(56羽/m^2)、温度又偏低,通风不良。鹅群从15日龄开始发病。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无效,16日龄开始大批死亡,到17日龄已死亡826羽,死亡率为27.5%。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份,我县某养鹅场的鹅群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该鹅场共饲养雏鹅2500多只,于7目龄接种小鹅瘟疫苗;30日龄时,雏鹅群所用饲料由原来每天900千克减少到150千克,有213的鹅不吃不喝,并陆续出现死亡;到45日龄已死亡320只,死亡率达12.8%。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门市某养殖户共饲养雏鹅2500多只,于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30日龄雏鹅群明显减料,由原来每天吃900kg料减少至150kg,有2/3的鹅不吃不喝,并陆续发生死亡。到45日龄已死亡320只,死亡率达12.8%。用氟哌酸、强力霉素拌料服用,连服3d,未见明显效果。发病鹅群继续拉稀,严重的拉血粪,呼吸困难,个别病鹅出现歪脖、扭颈、甩头等神经症状。据了解,该畜主还经常用水生浮草喂鹅。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 湖南望城县郊区某养鹅户于2001年5月8日购进500只雏鹅饲养。24日龄时开始发病,有5只出现跛行,且呼吸加快、喘气,以后每天都有4~5只鹅出现该症状,到35日龄时,共死亡178只,死亡率为35.7%。  相似文献   

12.
<正>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季节,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雏番鸭和雏鹅发病,传播迅速。5~25日龄的雏番鸭易发此病,随着日龄的增长,易感性降低。1月龄以上的番鸭也有发生,成年番鸭多不发病而成带毒者。20日龄内的雏番鸭发病时死亡率常高达95%,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而20日龄以上的雏番鸭发病时,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2临床症状某养殖户于2012年2月买入一批番鸭苗1200多羽,在一水库内饲养,10日龄的雏番鸭发病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海门市某养鹅场的鹅群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该养殖户共饲养雏鹅2500多只.于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30日龄时雏鹅群明显减料.由原来每天吃900kg料减少至150kg,有三分之二的鹅不吃不喝,并陆续发生死亡,到45日龄已死亡320只,死亡率达12.8%。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4年6月1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乡养鹅户刘某饲养的1200只幼鹅,于36日龄发病。鹅群于1日龄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7日龄注射小鹅瘟与腺病毒二联弱毒苗,20日龄注射副粘病毒灭活苗。按常规饲养,于20日龄开始放牧。到6月16日发现鹅群不正常,并死亡18只。病鹅精神沉郁,拉白痢及血便。请当地兽医诊治,按鹅痢疾投给土霉素、诺氟沙星等。第二天早晨发病鹅达612只,发病率51%,死亡165只,死亡率13.8%,发病鹅及死亡鹅还在增加。  相似文献   

15.
拜泉县某养鹅场引进1日龄雏鹅1000羽,12日龄开始发病,经综合诊断为雏鹅曲霉菌病。 发病情况:雏鹅购进后,分隔圈养于同一舍内,采用地面垫草(麦秸)育雏。由于饮水器漏水,加之垫草长期不换,致地面经常潮湿,造成曲霉菌大量繁殖,鹅群于14日龄出现病雏死亡,以后逐渐增多,11天共死亡118羽,鹅群发病后曾使用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6.
<正>内蒙古阿荣旗库伦沟某养鹅户2012年6月21日所饲养的2300只14日龄的雏鹅,因为饲养户为雏鹅饮水方法不当(从10日齡开始分次饮水,造成饮水不足),第2d早上饮水后突然出现雏鹅死亡情况。喂前鹅群精神活泼,喂料时采食正常,加水时鹅群抢水很凶,饮水很猛,喂料加水半小时后,发现鹅群突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6月 ,我市某养鹅场的鹅群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幼鹅拉稀 ,严重的拉血粪 ,呼吸困难 ,内脏有白色坏死点 ,肠道有纤维性结痂。该病发病快 ,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给养鹅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了解 ,对发病鹅群曾用氟哌酸、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 ,效果均不理想。根据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现将其发病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共饲养雏鹅 2 50 0多只 ,于 7日龄皮下接种小鹅瘟疫苗。 30日龄雏鹅群明显减料 ,由原来每天吃 90 0kg料减…  相似文献   

18.
樊帅营 《兽医导刊》2012,(3):63-63,66
(一)发病情况2011年7月2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农场某队李某,自己饲养的大雁,孵出的雏雁225只,饲养到10日龄时,雏雁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雏雁表现下痢,饮水增加、出现雏雁大量死亡的现象。13日龄前后为发病高峰,到17日龄时共发病102只,发病率为46.7%,死亡雏雁52只,死亡率为23.1%。  相似文献   

19.
2005年6月20日,泰来县胜利乡养鹅户李某饲养的1800只幼鹅,于30日龄发病。该鹅群1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7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按常规饲养,鹅群于20日龄开始放牧。到6月20日发现鹅群不正常,并死亡16只。病鹅精神沉郁、拉白痢及血便,当时按鹅痢疾治疗,饲料中投入诺氟沙星、土霉素等。第2天早晨发病鹅达921只,发病率为51%;死亡216只,死亡率为12%。由于发病鹅及死亡鹅不断增加,前来我处求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某个体养鹅户饲养的雏鹅1200只,至20日龄时突然发病,在3天内共死亡140只,曾用过速灭杀星和青霉素治疗均不见效,后经及时诊治才控制住疫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鹅群突然发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饮欲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