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 前言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反刍动物为主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持续性腹泻和慢性消瘦为特征。若能对感染动物做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将有利于控制和扑灭本病。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对副结核病做出确诊,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血清学诊断方法发展更为迅速,本文就其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保证我国养牛户的养殖稳定,减少该病的传染范围,一定要重视牛布病的免疫防控。本文对牛布病的病原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初步诊断和实验室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最后提出防控措施,以促进人类和畜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3.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瘟HC又称烂肠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性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根据流行病学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靠病毒学、血清学诊断。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面积流行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个别疫点多局限于所谓的“猪瘟不稳定地区”,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这大多是由于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疫苗质量、免疫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的。下面通过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对养猪场(户)有所裨益。1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兔球虫病的病原种类、流行特征、症状、诊断、疫苗免疫及防治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有效防控兔球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检测鹅细小病毒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在自然传染情况下感染鹅和雏番鸭,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要实验室诊断。目前用于实验室诊断和检测GPV的方法很多,如鹅胚或番鸭胚及相应的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病毒、琼脂扩散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核酸探针等。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方面的状况 ,重点介绍了快速诊断 ,疫苗防治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由呼肠孤病毒科法氏囊病毒 (IB 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 3~ 6周龄幼鸡 ,主要症状为腹泻、寒颤、极度虚弱 ,以及法氏囊、肾脏和肌肉的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犬脾脏淋巴组织结节性增生(nodules of lymphoid hyperplasis,FHN)是较常见的犬脾脏肿大疾病,需借助组织病理学技术进行准确诊断。文章总结了两例不同分级的犬FHN,利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imm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技术,标记CD3、CD19和Vimentin,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将其分别诊断为Ⅰ级和Ⅱ级FHN,并以脾脏肿块中淋巴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的相对比例为依据,为准确诊断犬脾脏FHN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敏训 《中国家禽》1999,21(10):30-31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以流鼻涕、面部肿胀或结膜炎为特征,使育成鸡生长受阻和产蛋鸡的产蛋率下降。自DeBlieck于1930年分离出IC病原体以来,世界各国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在诊断和免疫方面,现综述如下。1诊断方面病原分离鉴定是最早用于诊断该病的方法,常规的操作程序即可作出诊断。由于HPG是一种抵抗力非常弱的病原微生物,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因此,对该病原菌的分离必须及时。在培养基的选择使用上,除了常用的血琼脂培养基外,还有HMM、TM…  相似文献   

9.
由于免疫不当导致水貂以双峰热 ,眼结膜炎 ,脚趾水肿等为特征的传染病爆发 ,根据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 ,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水貂犬瘟热。经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基本控制了该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副嗜血杆菌(HPS)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目前在规模化猪场多见,且主要危害4~9周龄的仔猪,发病率通常在10%~2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以上,特别是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为了促进养猪业经济效益提升,做好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免疫很关键,在此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断和免疫试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伪狂犬病毒许多毒株能在被感染猪皮肤细胞内增殖,并引起脉管坏死。在临床上表现为腹下皮肤青蓝色星状斑点和耳郭外面皮肤弥散性青蓝色等病状,这种病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近3年来,笔者根据这一特征性病状,为所见发病猪场及早、简捷、准确无误地做出临床诊断,采取紧急免疫等措施,扑灭或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2.
犬瘟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犬瘟热及其危害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穴Caninedistempervirus雪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犬业和毛皮经济动物的危害较大。病死率可高达80℅,雪貂高达100℅。易感动物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双相热,白细胞减少,结膜炎、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皮炎及神经症状,部分病例脚垫高度角质化,病的后期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流行特征及诊断要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秋、冬季节。在自然条件下,犬科动物中的犬、狐狸、豺、狼等和鼬科动物中的貂、雪貂、黄鼬、白鼬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份河南某养猪场的产仔舍发生了一起以关节炎、神经症状、呼吸困难、皮肤发绀为特征的疫病,通过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是以胶体金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体外诊断技术,具有反应迅速、操作简单、成本低、便携等优点。目前,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实验室、野外及公共场所的现场诊断。该文介绍了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并整理讨论了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两种主要方法——免疫层析法和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在国内外动物医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9,(12):125-129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的膜性小囊泡,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其在物质与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已经证实,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寄生虫及其感染的宿主细胞均能分泌外泌体,其携带有来自分泌细胞的多种特异性蛋白和iRNA等,在寄生虫感染和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些外泌体特异性分子在循环系统中能稳定存在,使其有望成为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的新靶标。本文概述了寄生虫来源的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重点阐述了外泌体在寄生虫感染与免疫中的作用,展望了其在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许多因素看起来很像是免疫系统失调的征象,然而仍应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检查以便与其它真正由免疫抑制造成的近似和相同的临床表现相区别。为此目的,最好是同时结合进行现场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本文讨论肉鸡免疫抑制性病症的识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猪的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性变化。根据流行病学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靠病毒学、血清学诊断。由于多年实施的免疫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面积流行的现象已得到有效地控制。但免疫失败的发生,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危害和带来的经济损失则不容忽视。2013年的秋末冬初,抚远县某新生猪场便出现了免疫失败的现象,由于诊断正确,处理及时,很快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经过认真地调查、分析、试验最终得出结论。免疫程序存在失误,饲养管理存在问题,疫苗品质出现差错,免疫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失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免疫失败,要加强管理,科学免疫,各个环节不得有丝毫马虎,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学快速诊断和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污染等优点,其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阐述了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纸条的原理、制备(包括胶体金的制备、标记,试纸条的组装)及其在兽医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贵州省瓮安县某养猪小区暴发一起母猪流产、仔猪发热、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诊断为猪瘟、猪细小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急性的主要是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而慢性的,则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近几年出现的非典型猪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