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河北省对虾养殖产区,每年因对虾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0.5亿~1.6亿元,占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损失的25%~50%,其中因对虾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省对虾养殖病害总损失的80%以上。2007年以来,我们结合公益性科研专项“对虾养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建立”和“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等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渔业信息》2010,(11):28-28
今年清明过后,由于阴冷多雨天气持续影响南方地区,使得珠三角地区多数养殖户第一造虾养殖失败;其后5~6月份不少养殖户再度投苗,但6月天气形势欠佳,珠三角连续14轮高强度的暴雨造成了虾病现象十分严重,病虾及小规格对虾出塘的现象显著增多。而7月下旬随着天气形势好转,华南地区新一轮的对虾投苗已经启动,后期天气变化对本年度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似乎,水产行业一直以来都没有平静过,总是充斥着种种困难和坎坷。对虾偷死不断,罗非鱼链球菌病害高发,生鱼、加州鲈、黄颡鱼烂身缠身……对珠三角地区养殖户来说,烂身可以说是最大的魔咒。无论是生鱼、加州鲈,还是黄颡鱼,从下苗到收鱼,烂身、烂肉、花肝、裂头、病毒等字眼一直充斥着整个养殖过程。时值九月,这正是各高档淡水鱼病害高发期,今年珠三角水产养殖的最大病害困扰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细数。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由于气候、海区污染、种苗、人为等原因造成对虾病害频发,对虾偷死排塘现象极其严重,70%左右养虾户处于亏损状态。因而部分养殖户将养虾改为养鱼、贝、东风螺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效益都有所提高,风险也有所降低。阳江市渔乡子水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珠三角、湛江、阳江、海南、广西等养殖区域走访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黄腊鲳鱼(卯形鲳参)与对虾混养。现将该混养模式的技术要点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以来,养殖对虾病害暴发,不仅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广大虾农的生产积极性。改革旧模式,开辟新途径,是对虾养殖业重新崛起的必由之路。为寻求对虾养殖高产高效新途径,搞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我们依据近几年本地区探索的多种对虾养殖模式经验,就胶东半岛地区对虾健康防病养殖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的工业与生活废水、废物排入海域,加上海岸带水产资源的不科学开发,近岸水域受到污染,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致使近岸海水病原性细菌和病毒大量滋生,使水产养殖越趋频繁地发生爆发性病害,特别是在近年来养殖对虾病害损失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作者在防治养殖对虾病害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虾养殖遭遇病害危机,白斑综合征(WSSV)、对虾肝胰腺坏死症(HPNS)等疾病频发。2013年全球养殖对虾产量较2012年减少23%,据报道主要养虾大国泰国产量下降约50%,中国下降约17%。探索有效的对虾病害预防措施,成为减少虾病暴发及损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9.
吴群凤 《内陆水产》2013,(11):24-25
今年早造虾养殖失利已成定局,下半年整体对虾养殖格局并未好转。据本刊记者调查统计,今年珠三角对虾养殖成功率不到30%。粤西地区排塘率高达70%,广西对虾有60%的死亡率,海南只有40%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是我国主养对虾品种,2005年产量达84.84万吨,占养殖对虾总量的80%以上,然而病毒性病害长期困扰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因此,加强对病毒性病害的研究和风险控制,是我国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全国沿海地区暴发大规模对虾病毒病以后,我省对虾养殖业急速下滑,经济损失惨重,为使对虾养殖生产尽快走出低谷,1996年我省确定营口市二道多为全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计划经济指标为:示范区面积300~500亩,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亩效益1500元以上;辐射区面积500O亩,平均亩产80公斤。一年来经示范区各级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示范区情况总结如下:一、条件与方法1、虾池条件根据示范区总体要求,选择营口市二道乡二道村咸水河水系的41个虾池,面积321.7亩,平均池面积7.8亩,水深2.5~3米。辐射面…  相似文献   

12.
对虾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发生对虾大面积暴发性流行病后,对虾养殖业急剧滑坡,养殖产量由20多万吨下降到7万—8万t,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为了有效地防治对虾病害的发生,国家有关部门向全国大力推广集约化健康养成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对虾养殖模式有较大改革,对虾暴发性病害得到有效的遏制,养殖产量持续增长。但是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3.
对虾与毛蚶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文 《河北渔业》2005,(2):22-22,41
自80年代以来,我区海水养殖一直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导。近年来,随着对虾病害的流行,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逐渐下滑。针对这种状况,我区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优化养殖模式,促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什么叫做对虾健康养殖 目前国内外对虾养殖专家及养殖户都认为针对虾病害的流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和途径,那就是进行高健康对虾养殖系统(HHSS)的建立或简称为对虾的健康养殖。该系统具体的措施是将健康亲虾的选育与健康虾苗的培育、养殖环境的综合调控、选用高效优质的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的建立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建立养殖的综合系列工程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获得成功。在当今中国对虾面临病害严重、国际市场呈萎缩态势的情况下,引进和发展养殖斑节对虾,使之渐次形成规模很有必要。 1 引种养殖斑节对虾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从斑节对虾人工养殖的情况看,斑节对虾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斑节对虾又称草虾,是对虾类中最大的一种,盛产于东南亚地区。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和食性杂的优点。目前,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福建等地已成功地进行工厂化育苗并开始大面积养殖出口,效益十分显著。近几年来,在我国其它一些省市如河北、江苏和山东等地也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虾与青斑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本对虾,学名为日本囊对虾,俗称花虾、车虾、斑节虾、竹节虾。日本对虾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且耐低温、耐干能力强,适合鲜活虾出售,售价较高。近年来由于对虾病害的暴发,造成对虾养殖效益大幅下降,严重挫伤了广大对虾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了海南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探索日本对虾健康养殖的技术,利用鱼、虾对空间水质的不同要求,混养互补性强等特点,笔者于2011年在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黄流基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与珠三角大部分地区对虾养殖情况相似,今年广东新会大鳌对虾养殖排糖率将近八成,养殖期肠炎病又突然爆发,使大鳌对虾产业雪上加霜。与此同时,饲料巨头间的横幅宣传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记者在大鳌采访时恰巧碰见声势浩大的粤海特别行动组,他们正忙着挂横幅以扩大粤海饲料的影响力,而海大集团的横幅覆盖率已经没有以往这么多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今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品种是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最近几年遭遇的病害形势越来越严峻。对虾养殖产业的命运会如何演变?最近,《海洋与渔业》记者与广东省湛江市养殖研究会会长林继辉做了探讨。林继辉认为,“假如没病害,虾产业可能惨过罗非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美自对虾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养殖过程因异常气候、水环境突变或泼洒药物不当常引发对虾应激反应,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笔者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的体会.就兑淡养虾中病害综合防治谈几点观点,与广大虾农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20.
陈莉莉 《当代水产》2019,(7):38-39,41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问题越来越严重,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业进入瓶颈期,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对虾产量正在急剧下滑,养殖效率降低,病害频发是困扰众多对虾养殖户心中的大难题。除了对虾行情的持续低迷,正当红的“网红爆款”小龙虾,在2019年也遭遇上“滑铁卢”。近年小龙虾扩张势头用力过猛,前期苗价高企,中后期行情大跌,陷入低谷,险些崩盘,虽然近期行情略微回暖,但长达数月的低价潮笼罩,足以让很多新养殖户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